【星雲大師全集14】法華經大意1 - 人間通訊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法華經》是《妙法蓮華經》的略稱,全經的主旨在宣揚究竟的佛乘。
了解此乘的絕對、圓融,即可理解人人本具的佛性;它不為世間煩惱所汙染,如同生長 ...
大師專區新聞報導大師全集全球宗教佛光新聞宗教新聞修持靜心國際兩岸國際新聞兩岸新聞社會萬象地方采風寰宇人物參訪交流教育人文教育線上校園風光體壇風雲樂活閱讀生活休閒旅遊美食醫療保健新奇科技文化藝術美術展覽出版訊息藝文活動慈善公益慈善關懷監獄布教全球公益心靈補給佛學講座名人名言弘法開示其他新聞專題佛光山春節平安燈法會法寶節系列活動佛光盃大學籃球邀請賽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大會專題報導世界神明聯誼會紙上博物館寶島采風人間菩薩三好校園其他2021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線上大會線上三皈五戒2021傳授萬佛沙彌戒會
首頁>大師專區>【星雲大師全集14】法華經大意1
大師專區
字級
大
中
小
圖說:王卉娟作品〈我就是要開花〉。
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星雲大師全集14】法華經大意1
【作者: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2022-04-17
第一講《法華經》的輪廓一、本經概說《法華經》是《妙法蓮華經》的略稱,全經的主旨在宣揚究竟的佛乘。
了解此乘的絕對、圓融,即可理解人人本具的佛性;它不為世間煩惱所汙染,如同生長在濁泥的大白蓮華的清淨芬芳。
這部經約成立於西元前一世紀至西元一五○年時的印度,屬於大乘佛教初期時所編纂的重要經典之一。
《法華經》傳入中國後,在隋朝智顗大師的大力弘揚下,依此經創立中國佛教八大宗之一的天台宗,《法華經》也成為天台宗的根本經典,廣泛流傳於中國。
其中〈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更是深入民間,人們之所以對觀世音產生堅固的信仰,而形成「戶戶觀世音」的深厚影響力,與《法華經》有極大的關係。
雖然在此經出現之前,佛經中已經出現觀世音菩薩的記載,但後人奉行的經典依據,則是《法華經》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法華經》中的行文,有散文、有韻文,是當時西北印度最優美的文學作品。
為人所熟知的「法華七喻」,就是用七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展現出佛陀「三根普被」的慈悲教化,更巧妙的闡釋大乘佛教的甚深法義。
本經共有七卷二十八品。
智者大師將前十四品立為迹門,後十四品立為本門。
迹門,以〈方便品〉為主,意指垂迹此土的釋迦佛,開三乘的權巧方便,而顯一乘的真實義,此即是「開三顯一」、「開權顯實」、「會三歸一」,調和大小乘,主張一切眾生都能成佛,並說明當時之二乘僧眾悉皆授記作佛的事蹟。
本門,以〈如來壽量品〉為主,一切世間天、人皆以佛陀為伽耶城始成道的新佛,實際上則在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以前,早已成佛,此即是「開迹顯本」,所以伽耶成佛之身只是垂迹此土而已。
而佛身有生身與法身之別,生身雖然滅度,法身則猶存。
也有說生身即法身,意思是生身只有八十歲,而真身(法身)壽命本無生滅,報身壽命無量。
這是《法華經》久遠成佛說的佛身觀。
迹門明一乘之因,本門顯證一乘佛果,本迹二門,原屬相資相成,所以有三句義:「從本垂迹」,是應眾生根機設施方便教化之事實;「開迹顯本」,是說明真佛之實理;「廢迹立本」,是由眾生來了解真佛。
人人本自具有「佛性」,終究能夠成就佛果。
《法華經》將佛陀教說的真理,運用詩、譬喻、故事等文學手法呈現,讓深奧的佛法,轉化成通俗的語言,是一部蘊含文學、哲學、美學兼具生活實用的經典。
二、譯者簡介《法華經》譯者鳩摩羅什大師,是中國四大譯經師之一(另三位為梁朝真諦、唐朝玄奘、唐朝不空或義淨),對中國佛教的貢獻及影響力甚大。
大師是西域龜茲人,自幼聰敏非凡,七歲即隨母親出家,至印度求學,因其貫通大小乘,解經說法無礙,聲譽傳遍印度,返國後任國師。
前秦苻堅派遣大將呂光,恭迎鳩摩羅什至中國,因苻堅敗亡,呂光自立為王,鳩摩羅什因此留居涼州(今武威)達十七年。
後秦姚興打敗呂光後,他才得以在東晉隆安五年(四○一)抵達長安。
姚興任命鳩摩羅什為國師,並支持他開展譯經大業;所譯之經有七十四部、三八四卷。
其譯場人數,有三千餘人之說。
羅什門下入室弟子,有四聖、八俊、十哲之稱。
鳩摩羅什譯出的重要佛典極多,其中如:《阿彌陀經》成為淨土宗念佛法門的信仰根據;《彌勒成佛經》是嚮往彌勒淨土信仰者依靠的思想中心;《梵網經》的譯出,讓中國得以傳授大乘菩薩戒;《法華經》為開創天台宗的依據。
此外,還有《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為三論宗重要典籍;《成實論》為成實宗的要典;《般若經》的譯出,發揮般若性空思想,對中國佛教史有重大的影響。
鳩摩羅什的譯文簡潔流暢,所譯出的大都屬於大乘佛教時期經典,讓菩薩乘的思想傳入中國,又其譯經傳教事業,促進了中印文化的交流,為佛教豎起新的里程碑。
三、經題解說在佛教的經典中,經題就是一部經的總綱,因為經題包括一部經所要說的主旨。
這部《妙法蓮華經》的五字經題,可說是包含了全部宇宙的真理,總攝八萬四千法門的要義,包括五千五百卷經的精髓。
如果展開來詳細的解說,就是天台三大部《法華文句》、《法華玄義》、《摩訶止觀》的浩瀚典籍,也無不盡在其中。
《妙法蓮華經》,是釋迦牟尼佛晚年在王舍城東北耆闍崛山(又名靈鷲山、靈山)所說。
當時的聽眾,有以文殊、觀音為首的大菩薩八萬人,有以摩訶迦葉、舍利弗等為首的大阿羅漢一萬二千人,其他還有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的八部大眾,還有佛教信眾如國王、大臣、富豪、學者等等,都集合在耆闍崛山會場來聽釋尊說法。
何謂「妙」?不可思議叫做「妙」。
妙法,指全經所說的教義(法)是甚深微妙的。
當初智者大師講說《法華經》的時候,光是一個「妙」字,就講了三個月,而有所謂的「九旬談妙」。
妙法即佛菩薩的智慧,其所說教法微妙無上,是為第一最勝之法、不可思議之法、了不起的佛法,而佛所說的法都是妙法,包含三藏十二部。
智者大師對於「妙法」,有迹門十妙、本門十妙、觀心十妙之說。
因為妙法的不可思議,妙法難以言詮,所以用「蓮華(花)」來譬喻說明。
「蓮花」有十種隱喻:1.出汙泥而不染,表示離諸染汙。
2.雖沾微滴之水卻不滯留,表示不生惡念,不與惡聚。
3.其香廣布,遠近皆聞,猶如菩薩之「戒香充滿」。
4.體性潔淨無染,表示其清淨無瑕,本自具足。
5.花開時,眾人喜見,猶如菩薩諸相圓滿,眾生樂見。
6.柔軟不澀,一如菩薩的修行,無所滯礙。
7.蓮花給人吉祥如意之感,就像菩薩善行成就時,一切眾生皆獲吉祥。
8.蓮花開敷時,花果具足,表示菩薩智慧福德莊嚴具足。
9.蓮花成熟時,所有見聞者諸根都得清淨;菩薩成就時,眾生的六根,亦獲清淨。
10.蓮花未開時,眾人已聯想到蓮花之美;菩薩初發心時,龍天護持,相信其必能證得菩提妙果。
蓮花因為具有以上種種美德,因此以蓮花譬喻妙法。
「經」的梵語是「修多羅」,正譯為「契經」,即上能契合諸佛所說的真理,下能契合眾生的根機。
經,含有貫穿與攝持的兩種意思。
貫穿指如來說法的意義是一貫的;攝持是說如來普遍攝化眾生而沒有遺漏。
還有如來金口說的教,是亙古今而不易的,所以名之為「經」。
故「妙法」,是佛所自證不可思議難得的真理。
「蓮華」,以蓮華喻經典的潔白清淨完整,譬喻不可思議的法。
「經」,表本經上契諸佛之心,下契眾生的根機。
此部經以「蓮華」為名,象徵《法華經》含具深遠的妙理,在多惱濁世之中,不為世俗所染。
上一則【星雲大師全集15】華嚴經普賢十大願12下一則【星雲大師全集14】八大人覺經十講12
最新消息
佛化婚禮建立三好家庭2022-07-31菲萬年寺孝親報恩地藏法會 總住持永光法師勉眾效法菩薩的願力2022-07-31金光明寺孝道月 滿謙法師勉勵怨親平等2022-07-31月光寺新建上梁典禮萬眾期待 花蓮佛光人總動員勤修持2022-07-31亞大現代美術館特展 生態結合藝術喚醒共生共榮2022-07-31農曆七月孝道月 發願修持以報親恩2022-07-31人人行三好 般若光常現2022-07-31素食淨心 與佛相應2022-07-31三好學堂心保與環保 小菩薩愛地球2022-07-31達拉斯講堂開辦「靜與美簡易手機操作」工作坊2022-07-31
相
關
消
息
【星雲大師全集15】華嚴經普賢十大願122022-07-31【星雲大師全集15】華嚴經普賢十大願112022-07-30【星雲大師全集117】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38-22022-07-29【星雲大師全集117】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38-12022-07-28【星雲大師全集116】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37-62022-07-27【星雲大師全集116】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37-52022-07-26【星雲大師全集116】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37-42022-07-25【星雲大師全集15】華嚴經普賢十大願102022-07-2412345678910第1/397頁
Scroll
追蹤我們
讀報教育
延伸文章資訊
- 1220 一、《法華經》各品大意 - 星雲大師全集
- 2【星雲大師全集14】法華經大意1 - 人間通訊社
《法華經》是《妙法蓮華經》的略稱,全經的主旨在宣揚究竟的佛乘。了解此乘的絕對、圓融,即可理解人人本具的佛性;它不為世間煩惱所汙染,如同生長 ...
- 3妙法莲华经 - 维基百科
梵文Sad-dharma,中文意思為「妙法」。Puṇḍárīka 意译為「白蓮花」,以蓮花(蓮華)從淤泥出而不沾染淤泥,比喻佛法的洁白、清净。Sūtra 意 ...
- 4妙法蓮華經大意【第1集】-數位圖書館
《法華經》它大主意就是建立我們的信心,煩惱一定能斷,佛道一定可成,建立我們信心,這是成佛的《法華》。既然我們見聞覺知,就是六根的根性,本來是如來藏妙真如性,不生 ...
- 5《妙法蓮華經》法華經
「妙法」,指微妙、究竟、圓滿、正確的法,即佛所說法微妙無上,是佛所自證不可思議難得的真理。「蓮華」,以蓮華喻經典的潔白清淨完整。若眾生從煩惱出離,則如蓮華出污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