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種病和肥胖有關,體重合格的你也可能被盯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看看下面這五種體型,你覺得哪種體型最容易被疾病盯上?
近期美國一項追蹤14年的研究給出了我們答案:第二種。
這項研究發現,根據體質指數計算在正常範圍,但存在啤酒肚的人(向心性肥胖)死亡的風險最高。
體質指數(也稱BMI)是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中國人的正常值是24kg/c㎡以下。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的向心性肥胖的標準,我國男性腰圍≥ 90 cm、女性腰圍≥ 80 cm的將為向心性肥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人的腰圍變得越來越粗。
數據顯示,1985年~2012年,中國男性腰圍漲幅高達15%以上;2002年~2010年,中國成人超重和肥胖比例從25%上升到38.5%,城市居民占多數。
而最新調查發現,全球成人肥胖者人數已經超過體重過輕者,而中國的肥胖人數以男性肥胖人數4320萬人,女性肥胖人數4640萬人,高居全球第一。
更嚴峻的是,中國未成年人肥胖人數增長迅速。
而在現實生活中,大腹便便往往被視為「成功人士」的標誌,人們對肥胖的危害了解甚少。
面對這一現狀,專家呼籲將5月11日設立為世界防治肥胖日。
5•11的諧音是「我要1」,最後的那個「1」代表苗條,通俗地講就是「我要瘦」。
面對中國高達2億的體重超標人群,這無疑是喊出了大眾的心聲。
受訪專家:
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 潘慧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醫師 常翠青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副主任醫師 楊進剛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生理學副教授 汪軍
不是嚇唬你,很多病和肥胖有關
刊登在國際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的一項大型調查研究顯示,超重和肥胖會增加患癌風險,體質指數與17種癌症顯著相關,包括子宮癌、腎癌、膽囊癌等等。
肥胖日益成為一個嚴峻的世界性問題。
全球每年因肥胖造成的直接和間接死亡達340萬。
有專家預測,肥胖可能成為21世紀的頭號殺手,給人們招來一身病。
1
癌症
最新研究指出每增長5kg/ c㎡ 的體質指數(意味著一個身高160cm、體重60kg的人,體重增長8kg左右),那麼子宮癌、膽囊癌、腎癌、宮頸癌、甲狀腺癌以及淋巴瘤的發病率就會明顯上升。
該研究說明肥胖與癌症呈相關性,但並非因果關係,至於肥胖是否致癌,還需加緊研究。
2
心腦血管疾病
研究發現,超過標準體重15公斤的人群中,30%患高血壓,大部分患高血脂,兩者都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肥胖是導致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之一,每增加5公斤體重,患冠心病幾率就升高14%,中風危險率提高4%。
3
糖尿病
糖尿病在體重正常人群中的發病率僅為0.7%,但中度肥胖者的糖尿病發病率會增加4倍,嚴重肥胖者會增加30倍。
4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
大量脂肪堆積容易導致睡眠時出現打鼾、水腫甚至呼吸困難等,嚴重者可能出現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
5
骨關節病
體重過度增加對骨骼和關節是額外負擔,容易引發關節炎、肌肉勞損等問題。
6
脂肪肝
內臟脂肪堆積程度與體重成正比,過多脂肪會對肝臟等器官造成損害,引發脂肪肝。
7
抑鬱症
肥胖會引發焦慮、恐懼、抑鬱等不良情緒。
肥胖可使女性患抑鬱症風險提高三成。
8
不孕
肥胖會導致女性體內雌激素增多,可達正常體重女性的2~5倍,繼而引發月經不調等問題,影響受孕。
同時,研究顯示,體重每超過正常標準4.5千克,因各種肥胖併發症死亡的機率就會增加8%。
超過標準體重50%的人,病死率較正常人增加30%,超過標準體重100%的人,病死率增加150%。
根據體質指數劃分,超重(BMI:25~30)人群壽命減少0~3年,肥胖(BMI:30~35)人群壽命減少1~6年,而嚴重肥胖(BMI大於35)人群壽命則可減少8年。
這一變化對青年人影響最大,老年期的肥胖則對壽命沒有明顯影響。
誰是真正的肥胖元兇
現實生活中,肥胖依然困擾著許多人。
那麼,究竟「誰」才是導致肥胖的「元兇」?生命君這就帶你一一排查。
1號嫌疑犯:主食被冤枉
「主食能量高,吃了容易發胖」這個觀點深入人心。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研究顯示,1克脂肪產生9千卡的能量,1克碳水化合物和1克蛋白質則分別產生4千卡的能量。
而主食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因此片面地強調主食能量高並沒有科學依據。
其實,很多主食非但能量不高,還能形成飽腹感,反而有利於減肥。
比如常見的燕麥、紅豆、蕎麥和黑米等。
因為擔心能量高而不吃主食的做法非但減不了肥,反而會影響健康。
如果人體所需的碳水化合物供應不足,就會動用組織蛋白質來彌補。
而組織蛋白質的分解消耗則會影響人體臟器功能。
有研究顯示,主食吃得少的人,壞膽固醇會增高,患心臟病的風險更大,甚至記憶力也會下降。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人體應保持每天適量的穀類食物攝入,一般成年人每天攝入的量為250~400克。
2號嫌疑犯:缺乏運動證據確鑿
相關數據顯示,世界衛生組織將「缺乏身體活動」列為全球第四大死亡風險因素。
運動不足將會造成能量攝入大於能量消耗,而這才是導致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
控制體重,還需要從吃和動的平衡上做文章。
運動項目方面,建議最好是長時間的中、小強度運動。
每天堅持45分鐘至1個小時的有氧運動為宜,比如慢跑、游泳等。
此外,配合做一些力量訓練,能起到塑形和增加肌肉、強壯骨骼的作用。
3號嫌疑犯:零食可能被冤枉
許多減肥過程中的人聽到零食常常覺得「如臨大敵」,認為減肥就意味著節食。
然而,許多人即便徹底杜絕了零食,瘦身效果卻依然不理想。
或者即便短時間內能瘦,卻又迅速反彈。
其實,有些人瘦不下來可能並不是因為吃得太多,而是可能因為動得不夠。
要知道,肥胖絕不是由某種單一的食物或飲料造成的。
管理體重,你該明白6件事
減肥什麼時候都不晚
雖然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幾個嚷著要減肥的人,但實際上,大家對什麼是肥胖,肥胖到底有什麼危害,該如何科學減肥,並不很清楚。
想要控制體重,首先要堅定信念:肥胖其實是一種可預防的疾病,任何時候開始減肥都不晚。
每天寫減肥日記
想減肥的人寫寫日記,把每天的飲食、運動、體重情況都詳細記下來,並注意總結,發現有哪項做得不好就及時改掉,還要設立階段性目標。
比如先每天減1兩主食或走路30分鐘,下一周再減半兩肉食走50分鐘。
不管多晚,他現在仍堅持每天在家附近快走三四十分鐘,每分鐘走80—100米。
找伴兒相互監督
現在美國非常流行「同伴減肥」,也就是說,和朋友一塊減肥。
可能你今天不想動了,朋友的一個邀請或者一句「我這個月減了3公斤了,你怎麼樣」的刺激,都會讓你走出家門,增加運動量。
管住嘴,邁開腿
減肥沒有捷徑,但少吃多動也是有方法的。
飲食一定要確保少鹽少油,做到均衡、種類多樣。
快走、游泳、跑步、騎車等是較好的方式。
對於體重過大的肥胖者,一次持續運動不要超過1小時,為了減輕膝關節負擔,邁開腿也可以選坐位和臥位肢體運動。
門診中因運動過量導致關節等問題的很常見。
關注自己體重的人,可以去肥胖門診或找營養師諮詢。
在生活細節上下功夫
生活細節也有助於減肥,比如吃飯時每口嚼15~20下,細嚼慢咽不但能幫助腸胃消化,還能產生飽腹感,讓人更容易感覺到飽。
還可注意進食順序,飯前喝湯,接著吃菜,再吃飯,儘量用熱量較低食物填飽肚子,就不會攝入過多高熱量食物。
明確減肥目的
減肥是為了健康,千萬不能盲目,那些一個月瘦幾十斤的快速減肥廣告,確實會讓你的心痒痒,但背後必然隱藏著健康風險,必須警惕。
本期編輯:趙鋒 張原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點擊獲取授權。
超重和肥胖:社會發展不能承受之重
【聊健康】 當前,超重和肥胖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發展「不能承受之重」。中國人體重控制研究課題組從過去20年的統計數據中發現,我國居民超重率增加了近3倍,肥胖率增加了近4倍。且越來越多的統計和研究顯示...
我國肥胖女性居世界首位 三分之一女人屬「隱形肥胖」
近日,國際知名醫學雜誌《柳葉刀》發表了全球成年人體重調查報告,科學家在歷時40年對1920萬受調查成年人的體質指數(BMI)進行趨勢調研後發現,目前世界上胖子的數量已經超過了瘦子,而中國的肥胖人...
8種病和肥胖有關,體重合格的你也可能中槍
你知道什麼樣的胖子最容易被疾病盯上嗎?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調查發現,全球成人肥胖者人數已經超過體重過輕者,而中國的肥胖人數以男性肥胖人數4320萬人,女性肥胖人數4640萬人,高居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