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會的十年歷程及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領域新進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編者按】女性生殖道感染和性傳播感染(RTI/STI)是全球性的重大社會及公共衛生問題。

女性生殖道感染也是影響女性生殖健康和婦科常見疾病之一。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感染學組組長劉朝暉教授一直致力於婦產科感染性疾病的臨床診療及科學研究,並成功舉辦了婦產科感染領域的千人盛會——「白雲會」,在第十屆中華女性生殖道感染峰會(白雲會)召開之即,婦產科在線有幸採訪到劉教授,劉教授為我們詳細介紹了白雲會的發展歷程及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領域一些最新進展。

專家簡介:

劉朝暉,主任醫師,專業特長:婦產科感染/婦科腫瘤,主要在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特別是在外陰陰道念珠菌病(VVC)、盆腔感染、宮頸炎及性傳播疾病等方面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

現任中國婦幼健康研究會常務副主委、中國性醫學專業委員會生殖道感染組組長、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分會感染協作組副組長。

1.中國婦產科在線:劉教授您好,感謝您接受中國婦產科在線的採訪。

第十屆中華女性生殖道感染峰會(白雲會)召開在即,白雲會將女性生殖道感染進展的最新動態、中國生殖道感染的正確診療方法及時傳播給全國更多的婦產科同道,使中國女性生殖道感染的診治更加規範,讓更多女性朋友得到更多的呵護,促進了我國婦產科學科建設及醫療水平的均衡健康發展。

如今白雲會已走過第十個年頭,我們想請您談一談,白雲會的成長及您對白雲會將來的發展寄予的期望。

劉教授:最初開展「白雲會」是因為當時中國在生殖道感染診治方面存在一定的誤區,或者是過度診斷,或者是誤診誤治等,因此,白雲會邀請到婦科感染領域的專家,以專業的知識傳播正確的生殖道感染、性傳播診治觀念以及處理方式等,同時分享一些前沿思想和觀點。

第一屆「白雲會」在2008年北京外研社舉行,當時正值北京奧運會期間,參加會議關注生殖道感染人數卻很多,所以每年都會如期舉辦,到今年已經第十年,十年期間白雲會在全國九個省市召開過會議,第十年留在北京舉辦,是為白雲會在北京做一個總結。

十年期間白雲會的專家們也在成長,他們不停地進行相關的臨床觀察和一些基礎方面的聯合研究,每次會議都能夠有新的知識和新的領域涉入、包括交叉學科,在選題內容上也會有新的想法,新的科研匯報,使全國的婦科醫生,包括基層和三甲醫院的醫生都能夠學習到新的知識。

同時,白雲會引領著生殖道感染領域的發展,我國在國際的生殖道感染領域並不落後,比如AV、BV、陰道感染、HPV等相關研究基本都與國際接軌,而在陰道的微生態方面我們在全世界率先推出了陰道微生態的診治平台,將陰道的環境以多種綜合指標呈現,這樣能更好的分析是某種陰道感染還是混合陰道感染,是否需要糾正菌群環境,有一個很完整的評價體系。

截至今年,關於陰道微生態評價的報告,在全國共進行19場巡講,白雲會上也做了一個微生態的巡講總結,所以我們藉助白雲會這個平台去推廣生殖道感染知識的同時,我們也在不斷的進步,未來也會有更多關注生殖道感染的人加入。

現有講課專家涉及S病領域、免疫相關領域,感染管理、泌尿、外陰美容等領域,並有很多與婦科感染的交叉學科加入,這也使得生殖道感染的內容更豐富,涉及的領域更多。

微生態的進一步的檢測、應用、治療可能是未來研究的一個方向,也希望更多的人給予關注和加入這項研究中。

2.中國婦產科在線:下生殖道感染包括陰道炎症及宮頸炎症。

病原體包括細菌、原蟲、真菌及性傳播疾病的病原體,例如沙眼衣原體(chlamydia trachomatis,CT)、支原體、人乳頭狀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等。

下生殖道感染不僅可以引起患者外陰陰道不適、分泌物增多、異味,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可引起很多併發症及後續疾病。

近期2價宮頸癌疫苗上市,HPV與宮頸癌預防成為熱點話題,我們想請您談一談下生殖道感染與HPV感染是否存在關聯?

劉教授:HPV感染一直在所有生殖道感染中倍受關注,主要原因是它與宮頸癌的密切關係,HPV持續的高危感染可能跟宮頸癌密切相關,但不是持續感染就一定會得宮頸癌,HPV在宮頸癌的預防和治療方面占據的重要位置使大家明確了這個概念。

宮頸是子宮的一部分,不同的是它暴露在陰道的環境裡面,陰道是一個有菌的環境,其微環境中有十幾種菌群存在甚至更多,在這樣複雜的環境裡面,宮頸必然受到環境的影響。

因為宮頸天天處於被菌群包圍的環境中,如果陰道環境惡劣則會影響到宮頸,比如宮頸發生一過性感染,正常的菌群環境下不會對宮頸產生壞的影響,但不正常的菌群環境則會導致宮頸感染的遷延不愈及與HPV的整和。

到目前為止一些研究認為HPV的感染與一些陰道感染、下生殖道感染有密切關係,但並不是感染了BV或者VVC, HPV就一定不轉陰,只是說不正常的陰道環境可能會促成宮頸HPV的感染。

3.中國婦產科在線:高危型HPV(HR-HPV)持續感染是宮頸上皮內瘤變(cer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宮頸癌發生的必要因素。

HPV 感染很常見,大多數為一過性感染,少部分進展為持續性感染。

我們想請您談一談,發生持續性HPV 感染的因素是什麼,哪些因素加速了HPV 的致癌過程?

劉教授:大部分HPV一過性感染患者一年後可自然轉陰,少數人可能轉成持續感染,對於什麼樣的人會轉成持續感染,目前沒一致的肯定的原因。

因此,增強局部免疫或者是增強全身免疫讓機體來清除HPV是最重要的,至於治療方面,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具體的方法能有效治療HPV感染。

那持續的HPV感染是怎樣導致宮頸癌並影響促進癌的過程,總的來講不是單一的原因,一定是持續感染中的多種因素。

對於宮頸持續感染轉變成癌的機理最根本的一點就是發生了DNA方面的變化,使其變成了一個永生化的一個東西,所以就是越惡劣的環境就會越差。

4.中國婦產科在線:在臨床上約有50%~60% 的宮頸炎患者並未檢出明確病原體,經過經驗性抗生素治療後宮頸炎症持續存在,這類患者稱為「持續性宮頸炎」。

究其原因,可能為存在目前診斷技術尚未能分離檢測得到的病原體,一些學者認為,「持續性宮頸炎」也可能與陰道菌群持續異常有關。

針對這樣的下生殖道感染疾病,有時治標難治本,「持續性宮頸炎」的患者,應從哪方面著手治療?請您談談您的診治經驗?

劉教授:所謂「持續性宮頸炎」實際上沒有被明確,宮頸炎百分之一左右是查不出原因的,一部分是我們的檢測方法不能夠達到對宮頸炎的明確診斷,比如淋菌,可能是淋菌的培養方法不對、或者是用塗片法、或者是培養的不及時、或者是培養基不對等。

培養和檢測的方法往往會影響診斷,有以上因素則可能找不到原因去診斷,所以需要提高檢測手段和關注,關於宮頸炎的診斷,目前可能是診斷技術存在缺陷,而不是宮頸炎沒有原因。

在沒有明確診斷病原體之前,治療起來就不夠全面。

幾年前曾經推出宮頸炎相關的臨床診治專家共識,發表在中國實用婦產科雜誌上,指南建議不明原因的宮頸炎需進行廣譜抗菌藥物的治療,包括常見的需氧菌、厭氧菌和不典型病原微生物,其中像沙眼衣原體這類是必需治療的。

總而言之,宮頸炎的治療存在2個影響因素,第一個因素是無法明確病原體,第二個因素是治療過於局限。

在治療「持續性宮頸炎」時需要考慮是否有盆腔炎症或者是各種陰道炎症同時存在,由於陰道是一個複雜環境,陰道炎也就可能成為重要的一個原因,所以整個的生殖道感染的狀態和病因成因狀態都是我們要值得考慮的。

5.中國婦產科在線:您認為臨床上目前下生殖道感染的相關的難點都有哪些?針對下生殖道感染診治,您能否給出年輕醫生一些建議?

劉教授:實際上,下生殖道感染是陰道和宮頸的內環境紊亂。

陰道內環境是一個複雜的環境,很多微生物與人體共生共息、互相免疫又互相制約。

微生態診斷是為了對這些菌群的診斷做到精準化、標準化。

但對於陰道微生態診斷後的治療卻又是一個模糊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把紊亂後的陰道微生態調到正常。

當然,並不是依靠著某一種藥或者某一種方法,往往是多種方法多種藥物擺在面前。

如何針對患者的個體情況去選擇適應她的治療方式。

也許是只交待患者衛生習慣的改變,所以個體化治療既需要精準化又需要模糊化。

年輕的臨床醫生在面對一個生殖道感染或者是菌群紊亂的婦女,首先應宣傳正確的衛生知識:加強鍛鍊身體,改善免疫,包括規範作息、健康飲食等對女性整個機體有免疫方面的提升,這樣會有利於生殖道感染的診治。

年輕醫生,真正關注生殖道感染的並不多,所以希望能夠提高對生殖道感染的重視,那麼,對陰道微生物方面多一些研究、多一些滲透,也會對其他婦產科疾病領域、其他系統疾病領域,如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疾病的診治提供更多幫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宮頸陰道炎症並不可怕

導讀:「陰道異味、瘙癢、白帶增多」這些難言之隱,讓許多女性驚恐不已。一些女性看了廣告,查了百度,就自己用了一些洗劑,使得本來常見的輕微炎症得不到正確處理。宮頸陰道炎症並不可怕宮頸炎症是常見的女性...

張帝開教授專訪:婦科感染性疾病的診治誤區

編者按】近年在婦科感染性疾病的診治領域,國內外的研究發展迅速,然而,臨床上依然存在很多診治誤區,中國婦產科在線有幸採訪到深圳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婦科主任張帝開教授,張教授將為我們介紹目前婦科感染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