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學家首次發現人類Piwi基因突變會導致男性不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男性生殖細胞攜帶某種突變的Piwi基因,將無法自然生育。

如果是女性,則不受影響。

想要了解自己是否「中招」,只需在婚前檢查中抽個血。

一個基因的顯性突變就直接影響了自然生育,這樣的情況非常罕見。

中科院生化與細胞所劉默芳研究組與上海市計劃生育科學研究所施惠娟研究組合作研究,經過6年的努力,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人類Piwi基因突變可導致男性不育,並深入揭示了其致病機理,為相關男性不育症的早期分子診斷及精準醫療提供了理論依據。

今天凌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細胞》在線發表了該項研究成果。

413個病例中,有3個Piwi基因突變

繁衍,事關生命的延續。

諸多高等動物的退化首先從雄性開始,動物走向瀕危也是從精子質量衰退開始。

男性不育已成為全球性的人口與健康問題,而精子數量和質量的下降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

就拿我國來說,從1983年到2007年,男性精子數量下降了29.9%。

從質量上來說,精子的正常形態和活動率也大大下降。

有數據顯示,性功能障礙只占男子不育的1.7%,而少弱畸形精子症或不明原因則占到74.9%。

目前,已發現有很多種基因突變與男性不育相關,但真正被確認可直接導致男性不育的基因突變還為數不多。

1997年,科學家在果蠅里發現Piwi基因會影響生育,但並不清楚其作用機制,後來又有研究表明,剔除小鼠的Piwi基因將導致雄性不育,而對雌性個體的生育能力則無明顯影響。

在人類男性的睪丸組織中,「活躍」存在著Piwi基因家族的4種蛋白質產物,但這些蛋白質在精子形成中的功能及作用機制一直不為人們所知。

劉默芳和施惠娟研究組經過篩查413例患有無精、弱精症的臨床病例,並對照300例健康人群,發現其中3例患者該基因中控制其蛋白產物降解的關鍵元件——「D-box」發生了突變。

研究人員通過動物實驗進一步證實,攜帶該基因突變的雄性小鼠均不能繁育後代,儘管它們仍能產生少量精子,但這部分精子形態異常、頭部結構疏鬆、無活力,其疾病表型與患者完全一致。

劉默芳(右)在實驗室。

通過對患者親屬進行的基因檢測發現,該類突變可來源於個體基因自發變異,也可由母親遺傳獲得。

這也說明,女性攜帶該基因雖然不影響生育,但有50%的機率遺傳給後代。

一起弄假成真的「綁架案」

為什麼Piwi基因改變了,就會影響生育呢?這個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我們不妨先從一起弄假成真的「綁架案」說起吧。

在人類細胞中,DNA與其「功能伴侶」——組蛋白密不可分,但精子在發育成熟前,需要將DNA上的這類組蛋白替換為能夠極大壓縮並「保衛」DNA遺傳信息的魚精蛋白,以協助將父本遺傳物質高度摺疊並安全儲存於精子頭部,從而確保受精過程中遺傳物質被「高效」 「高保真」地傳遞給後代。

通俗地說,精子需要換一個造型,之前的組蛋白像是一件「寬鬆的外套」,而現在則穿上了「緊身衣」。

在細胞核中,完成上述「一鍵轉換」功能的「分子開關」是一種名為RNF8的酶。

Piwi基因的蛋白質產物平時喜歡開玩笑,總是將RNF8暫時「扣留」於細胞核外。

正常小鼠體內Piwi蛋白會在精子發育後期被自然降解,於是RNF8被「鬆綁」後進入細胞核內開啟「一鍵轉換」程序,幫助精子發育完成。

Piwi基因「D-box」元件發生突變的小鼠,Piwi蛋白在後期不能被正常代謝,結果玩笑開過了頭,大量RNF8真的「滯留」在細胞核外,使得魚精蛋白與組蛋白交換受阻,最終造成精子數量劇烈減少、精子頭部結構異常及精子活力完全喪失。

其實早在100多年前,科學家就已經知道動物的精子中存在魚精蛋白,而後來的研究發現魚精蛋白與組蛋白交換失敗會影響生育,但對這個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一直不清楚。

劉默芳研究組和施惠娟研究組的這一合作發現,揭示了組蛋白-魚精蛋白交換的重要機制,也為回答這一問題提供了重要線索。

劉默芳(左)和施惠娟

為一類無精症的治療尋找到新的方向

「綁架案」已經發生,怎麼解救「人質」呢?

研究人員將一段RNF8截短多肽導入突變小鼠的精子細胞後,可有效阻斷Piwi基因蛋白產物對RNF8的「扣留」,從而逆轉精子細胞中魚精蛋白與組蛋白的交換障礙,恢復精子的正常形態及遊動能力。

這也提示該策略對臨床治療此類無精、弱精症具有重要理論參考價值。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在研究組提供的視頻里看到,Piwi基因突變的精子「長相」改變了,原本的鐮刀型頭部偏轉了方向,行動也很遲緩,但經過干預後的精子重新恢復了活力,游得也很快。

這一研究得到了《細胞》編輯部和3位審稿人的高度評價——這篇論文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以各種小鼠遺傳學手段解析了D-box突變的功能,實驗數據非常令人信服,揭示了全新的作用機制及Piwi蛋白在精子發生中的新功能。

此外,在無精症患者中發現Piwi突變是極有趣的,而且還提供了清晰的疾病相關性。

毫無疑問,這篇論文達到了頂級期刊所要求的超高質量標準。

來自一線的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李錚說,不育病人焦急地渴望科研上的突破。

該研究為這一類無精症的疾病治療尋找到了新的方向。

劉默芳(中)研究組。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雍凱

文中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上海科學家發現人類Piwi基因突變導致男性不育

央廣網上海5月26日消息(記者吳善陽)近年來,隨著全球人口出生率持續緩慢增長及人口老齡化加劇,不孕不育已逐漸由單純的醫學問題演變為備受關注的社會問題。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的不孕不育夫婦中,男性...

科學家發現人Piwi基因突變致男性不育

國際學術期刊《細胞》(Cell)於5月26日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劉默芳研究組與上海市計劃生育科學研究所施惠娟研究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Ubiquit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