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肝氣鬱結,日常6件事就能看出,35歲以上尤其要注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中醫說,」肝主疏泄「,肝最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不開心、生悶氣往往容易形成肝氣鬱結,肝氣鬱結百病生。
女性相比較男性,更容易在生活中思慮的更多,一些不開心、為難的事情也就相對的更多,女性本來就比較喜歡把事情悶在心裡,這樣就更容易造成肝氣鬱結,時間久了,可能會引發各種不良的症狀。
女人肝氣鬱結,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六件事中看出來!
一,經常頭痛、脾氣暴躁
中醫學認為「女子以肝為先天」,因此女性更易出現肝氣鬱結。
肝氣鬱結引起的壓抑、憂慮往往導致女性頭痛、煩躁、情緒波動、易怒、胸脅脹痛、腹部脹滿、內分泌紊亂。
二,食欲不振
中醫認為,肝與脾在生理與病理方面均有密切聯繫,肝氣鬱結日久可影響到脾胃,導致消化功能異常,出現食慾下降、噯氣、腹脹、大便不成形甚至腹瀉等。
三,月經不調
女子月經正常與否與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與否密切相關,肝氣不疏可導致經期過短、月經量少、經間期出血、經行眩暈、經行不寐。
四,婦科疾病頻發
肝經循行在兩脅,長期肝經脈運行不暢,肝氣鬱結,是引髮乳腺增生、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甚至惡性腫瘤的罪魁禍首。
五,情緒失落,憂鬱不已
該症狀是最常見的,表現為情緒低落,總是唉聲嘆氣,或者煩躁易怒,影響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
六,入睡困難,容易受驚
肝鬱導致失眠,無法保證睡眠質量,使人氣血失榮、皮膚粗糙,臉色暗沉。
其中肝鬱化火型失眠多因惱怒傷肝,肝失條達,肝氣鬱久而化火上擾心神引起;肝鬱血虛型則表現為難以入睡,即使入睡也多夢易驚。
女性朋友們,如何調理肝氣鬱結之症呢?
1:肝靠疏
疏肝推薦喝養肝茶
將葛根,菊苣和苦蕎,玫瑰茄,決明子,桑葉,枸杞子,甘草等八種材料混合製成烏麥苦苣茶,每天堅持喝,堅持一個月能收穫明顯的療效。
主要功效是護肝,促進排肝毒,調理肝健康,適合熬夜焦慮人群飲用。
桑葉,又叫家桑,是一種兼具食用和藥用兩種功用的特殊植物,現已被衛生部列為「藥食同源類」食品。
科學證實,桑葉提取物的保肝作用是由於其含有DNJ、植物甾醇、黃酮類等成分,因而可抑制脂肪肝的形成、降低血清脂肪和抑制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作用,對肝臟細胞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苦蕎能護肝解毒,其功能為主疏泄、主藏血、主筋華爪、開竅於目,與膽相表里。
所以說苦蕎可以養肝護肝,從而達到疏泄清血毒、開竅明目的功效。
2:飲食調養
氣鬱氣質著具有氣機鬱結而不舒暢的潛在傾向,應選用具有理氣解郁、調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麥、蕎麥、高粱、刀豆、蘑菇、豆豉、苦瓜、蘿蔔、洋蔥、菊花、玫瑰等。
氣鬱體質者應少食收斂酸澀之物,如烏梅、南瓜、泡菜、石榴、青梅、楊梅、草莓、楊桃、酸棗、李子、檸檬等,一面阻滯氣機,氣滯則血凝。
亦不可多食冰冷食品,如雪糕、冰激凌、冰凍飲料等。
3:按揉一個穴位
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也是肝經上最重要的穴位,是治療各類肝病的原穴,也是肝經上治療各類肝病的特效穴位。
它能夠降血壓、平肝清熱、清利頭目,和中藥菊花的功效非常相似,而且對女性的月經不調也很有效。
所以刺激它可以疏肝解郁,還可以使偏旺的肝火下降。
位置:太沖穴很好找,在足背上第一、二腳趾縫向上找,大約有兩指寬的地方,在兩個骨頭之間,按下去有很強的酸脹或脹疼感。
刺激太沖穴的最佳時間是春季,因為,在五行中,肝屬木,而木與春季對應,春季是萬物生髮的季節,肝木之氣上升,這個時候多揉兩側太沖,瀉肝火,可以有效地預防腩血管疾病的意外發生。
當然,在夏、秋、冬三季按揉太沖穴也有不錯的效果。
按摩方法:具體操作方法:晚上9-11點是肝經經氣運行最旺的時持一段時間,肝氣鬱結的症狀就會慢慢消失。
平時注意多推肝經,肝氣一通,百脈皆通
通肝經,重在一個「推」字。
推腳:先左腳後右腳,從腳背處沿著腳縫向腳趾的方向推,用點力氣,讓它有酸痛的感覺,每隻腳各五十遍;
推腿:坐下,先把左腿彎曲,膝蓋放平,讓雙手掌交疊按在左大腿根部內側,稍用力向前推到膝蓋,先左後右,各五十遍;
推肋:讓雙手握拳,屈肘,肘關節用點力把肋部夾緊,然後做手臂伸直彎曲的動作,使大臂反覆地在肋部充分摩擦,直至發熱。
女性經期問題與肝密切相關 4種食物能疏肝理氣
肝氣鬱結中醫名詞。肝主疏泄,肝氣鬱結則疏泄不利,脾氣亦因之運化失職,出現以消化功能減弱為主的證候,如食少納呆,脘腹脹悶,四肢倦怠,腸鳴失氣,及脅脹痛等。治宜健脾疏肝,以健脾為主。肝氣鬱結通常有哪...
五大症狀證明你是肝氣鬱結?合理飲食是關鍵
女性肝氣鬱結對身體的危害是很大的,會出現月經不調、月經期痛經等現象,特別容易為小事動怒,那麼究竟日常生活中如何進行有效地調理呢?肝具有疏泄的作用,具有調節情志的功能,肝氣鬱結證,一般表現為情志抑...
乳房脹痛,這個方劑能讓你逍遙起來
很多女性朋友在月經來臨前出現乳房脹痛,症狀較輕的只是隱隱作痛,嚴重的痛到無法觸碰。這類女性病人並不在少數,而且我們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類病人經常容易出現心情不好的情況,在中醫裡面,這種症狀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