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的食用方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養生之道網導讀:黃芪的食用方法,黃芪是一種中藥,民間流傳著「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

那麼你知道黃芪怎麼吃嗎?下面一起來看看黃芪的食用方法吧。

黃芪的食療功效

黃芪是百姓經常食用的純天然品,經常用黃芪同瓊珍靈芝煎湯或泡水代茶飲,具有良好的疾病防治作用。

黃芪和人參均屬補氣良藥,人參偏重於大補元氣,回陽救逆,常用於虛脫、休克等急症,效果較好。

而黃芪則以補虛為主,常用於體衰日久、言語低弱、脈細無力者。

有些人一遇天氣變化就容易感冒,中醫稱為「表不固」,可用黃芪來固表,常服黃芪可以避免經常性的感冒。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

能消除實驗性腎炎蛋白尿,增強心肌收縮力,調節血糖含量。

黃芪不僅能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夠延緩細胞衰老的進程。

黃芪食用方便,可煎湯,煎膏,浸酒,入菜餚等。

黃芪的食用方法

1、黃芪枸杞乳鴿

材料:黃芪、枸杞各30克,乳鴿1隻,料酒、精鹽、味精、薑片、雞清湯、雞油各適量。

做法:將乳鴿宰殺,去毛、內臟、斬腳爪、洗凈,放入沸水中氽一會,撈出洗凈斬塊放燉盅內。

黃芪、枸杞分別洗凈,放入燉盅內。

將料酒、鹽、味精、薑片、雞清湯同放燉盅內,上籠蒸到肉熟爛,取出籠,揀出姜、黃芪,淋上雞油即成。

功效:具有補氣壯陽、固表止汗、解毒祛風之功用。

適於中氣虛弱、體倦乏力,表虛自汗及癰疽瘡潰久不癒合之人食用。

2、黃芪陳皮粥

材料:黃芪50克,陳皮3克,粳米100克,紅糖少許。

做法:陳皮碾粉待用,將黃芪加水適量煎取濃汁,去渣後加入粳米、紅糖煎煮成粥,再加入陳皮粉煮沸片刻即可。

早晚兩次分服,一日服完,可經常服用。

功效:此粥有健脾養胃、補益元氣之功效。

常服可令人延年益壽,並能治療食少便溏、氣短乏力、胃下垂、脫肛、子宮下垂等症。

3、黃芪補肺飲

材料:黃芪30g,麥冬15g,五味子、烏梅各6g。

做法:煎水取汁,以蜂蜜調味服用。

功效:本方以黃芪補肺益氣、固表,以五味子補腎斂肺,烏梅助五味子斂肺止咳,麥冬養陰潤肺。

用於氣虛陰傷,自汗口渴,咳嗽久不止。

4、黃芪紅糖粥

材料:黃芪30克,粳米100克,紅糖30克,陳皮6克。

做法:將黃芪洗凈切片,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煎煮去渣取汁;將粳米淘洗乾淨,與陳皮、紅糖放入鍋中,再倒入黃芪汁,加清水適量,煮至米爛熟即成。

功效:有益氣養顏的功效,適用於氣血虛弱所致顏面蒼白無華者。

5、參芪大棗粥

材料:黨參20克,黃芪15克,大棗10枚,大米100克。

做法:先水煎黨參、黃芪。

慢火煮40分鐘後,去藥渣留汁,入大米、大棗共煮成粥即可。

每日1劑,分1-2次服食,7天為一療程。

功效:用於脾虛氣弱,體倦乏力,自汗,飲食減少,或易於感冒。

適用於慢性胃炎病久體弱,症見神疲納呆、畏寒肢冷等。

6、黃芪鱔魚湯

材料:黃鱔450克,黃芪30克,生薑3片,香油、鹽、味精適量。

做法:將鱔魚颳去骨和內臟,洗凈切絲,黃芪切片,用紗布包好。

將鱔魚絲,黃芪藥包和姜共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煮熟起鍋棄藥包,加入鹽、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補血生血,祛濕通絡。

7、當歸黃芪烏雞湯

材料:烏雞肉250克,當歸15克,黃芪20克。

做法:烏雞肉洗凈切塊,當歸、黃芪洗凈,一齊置瓦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熟。

調味即可食用。

喝湯、吃肉,每天早晚各一小碗。

秋冬季節可每日喝一至兩次,春夏可每周兩三次。

功效:氣血雙補、固腎調精。

適用於月經病氣血不足、腎虛者,症見經期不准,經量少而色淡,神疲氣短,多夢失眠,頭昏腰酸,面色蒼白等。

服用黃芪,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針對個人體質不同適量服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盛夏補氣喝碗黃芪粥 一步就學會!

• 黃芪臨床用量在18~30克時,補氣效應才能顯見,此劑量主要治療因氣虛顯著而致的頭暈、水腫等病症。• 重用黃芪之量,大於30克,才可發揮升舉下陷、固氣攝脫和益氣通脈之效。

女人補氣血10大食療方

都說女人是水做的要中醫看來女人的美麗是氣血養的氣血好臉色自然紅潤光澤氣血不好各種小毛病也隨之而來色斑掉發手涼腳涼等等問題到底什麼樣的原因會引起氣血不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