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教你輕鬆下「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導 語
提到黃褐斑,相信女性朋友們都不陌生吧。
黃褐斑,這一女人美容的大敵,讓昔日白皙光滑的臉部不再完美,真是讓人揪心啊。
有了黃褐斑,我們只能任其生長嗎?錯!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探中醫祛除黃褐斑的絕招!
黃褐斑是一種獲得性色素沉著皮膚病,亦稱為「肝斑」「黧黑斑」。
主要表現為顏面部的色素沉著斑,輕者為淡黃色或淺褐色,點片狀散布於面頰兩側,以眼部下外側多見;重者呈深褐色或淺黑色,似面罩般遍布於全臉。
本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認為內分泌失調為主要原因。
陳寶貴教授臨證秉承《靈樞》「司外揣內,司內揣外」之旨,認為凡病正如《丹溪心法》所言:「有諸內者,必形諸外。
」根據黃褐斑者多為女性,月經為女性所獨有,而黃褐斑者十有八九伴有月經不調的臨床事實,陳教授認為黃褐斑實為月經不調的外在表現,月經調則色斑退。
故臨證治療黃褐斑常用疏肝調經、健脾調經、化瘀調經三法。
具體如下:
1. 疏肝調經
女子以肝為用,肝主疏泄,性喜條達而惡抑鬱,若情志失調,則致肝鬱氣滯,血行不暢,瘀阻脈絡。
症見面生黃斑,經行不暢,常伴腹脹、腹痛,舌紅,苔白,脈弦。
治療需疏肝調經。
方選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減。
藥用柴胡、陳皮、川芎、枳殼、白芍、甘草、香附、蒲黃、麥芽等。
2. 健脾調經
肝屬木,脾屬土,木克土,肝鬱久則乘脾,表現為月經量少,色暗黑,乏力,眠則多夢,舌胖大,有齒痕,脈弦細無力。
治療需健脾調經。
方選逍遙散合歸脾湯加減。
藥用白朮、白芍、茯苓、柴胡、甘草、當歸、黃芪、黨參、龍眼肉、木香等。
3. 化瘀調經
病久或貪涼,致經血不通,瘀血內阻。
症見血行不暢,經血色黑或月經量多,含大量血塊,常於經行前或經行一二日腹痛、腹脹,舌暗,有瘀斑,脈細澀。
治療需化瘀調經。
方選少腹逐瘀湯加減。
藥用小茴香、乾薑、延胡索、沒藥、當歸、川芎、肉桂、赤芍、蒲黃、五靈脂等。
【病案】
韓某,女,32 歲,2011 年3 月4 日就診。
患者訴面部有色斑2 年余,加重3 個月。
症見面頰有對稱性黃褐色的色素沉著,月經量少,色暗,有血塊,無腹痛、腹脹,夜寐夢多,平日睏倦,舌胖暗,脈弦細。
中醫診斷:黃褐斑(證屬肝鬱脾虛)。
處 方:逍遙丸合歸脾湯加減。
用 藥:白朮10g,白芍15g,茯苓15g,柴胡6g,甘草6g,當歸15g,乾薑6g,炒梔子10g,黃芪20g,遠志5g,黨參15g,香附10g。
7劑,水煎300mL,溫分3 服。
二 診(2011 年3 月11 日):藥後面部色斑變淺,時值經期,訴月經量仍不多,乏力較前好轉。
上方加阿膠10g,續服7 劑。
囑患者每次經前7 天服上方。
連服3 個月後月經量、色皆正常,面部色斑消失。
按
語:黃褐斑又稱「肝斑」。
中醫認為女子以肝為先天,肝主疏泄,肝體陰而用陽,性喜條達而惡抑鬱,可推動血液運行和津液輸布。
若情志失調,可影響肝的疏泄功能,使氣機紊亂,鬱結不暢。
同時,氣為血帥,氣滯則血瘀,瘀阻脈絡,氣血不能上榮於面部肌膚,則出現郁滯症狀,面部黃褐斑即是人體肝鬱氣結,血行不暢的外在表現。
輕者疏肝解郁以調經;郁久則肝鬱乘脾,治療需疏肝健脾;脾虛日久則氣化失司,無力推動血行,致氣滯血瘀,治療當以化瘀通滯為主。
臨床以此治之,可收良效。
版權聲明
shengming
本文選自《陳寶貴醫論醫話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張美英,陳慧媧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
由中醫出版推薦發表。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如有內容合作,請後台留言。
(歡迎廣大讀者原創投稿!)
願君一生逍遙遊,遇事不驚,處世淡然
現在社會的生活節奏太快,在奔波忙碌的旅程中,身邊不乏常有人感嘆壓力大、負擔重,生活不易,心太累,自己很壓抑。心累是精神上的壓力,心裏面的負擔,壓抑的情緒太久得不到釋放。這樣長期處於一種亞健康狀態...
丹梔逍遙丸和逍遙丸不要用混了
很多人不明白丹梔逍遙丸和逍遙丸有什麼區別,雖然看似只有二字之差但是他們的主要是成分和功效是不同的。丹梔逍遙丸藥物組成:牡丹皮、梔子(炒焦)、柴胡(酒制)、白芍(酒炒)、當歸、白朮(土炒)、茯苓、...
月經不調你用對藥了嗎?
月經不調和痛經是女性經期常見疾病,其中月經不調包括月經周期異常和月經量的異常。如何針對不同情況的女性朋友調整月經狀態呢?我們按照常見的證類逐一來看一看:月經先後無定,經量或多或少,或色紫紅有塊,...
逍遙散與皮膚病有什麼聯繫,中醫大師告訴您逍遙散不止調經,也可以養顏
逍遙散有何逍遙之處?又為什么女人吃了更逍遙?本方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其組成為:炙甘草4.5克,當歸9克、茯苓9克、芍藥9克、柴胡9克、白朮9克。用於肝鬱血虛脾弱症,對兩脅作痛,頭暈目眩...
肝硬化、高血壓、乳癖、痛經、膽囊炎,這個古方都能治。
逍遙散是中醫最常用的方劑之一,為和解劑,具有調和肝脾,疏肝解郁,養血健脾之功效。主治肝鬱血虛脾弱證。兩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脈弦而虛者。臨床常用於治療慢性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