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專家著科普 如臨診室戰病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光明網01-27 02:25顯示圖片

晨報記者崔穎張弛

攝護腺增生、攝護腺癌等疾病是老年男性的常見病、多發病。

長久以來,因諱疾忌醫、虛假廣告、社會誤傳和濫診誤治等現象令廣大男性陷入攝護腺疾病的知識誤區,並深受其害,浪費了大量醫療資源。

很多老年人容易輕信「江湖郎中」的誇大言辭,認為攝護腺只要變大了就是得了攝護腺疾病,必須進行治療。

對此,第二軍醫大學校長、著名泌尿外科專家孫穎浩教授講述了一個生動的例子:「隨著人的衰老,很多人體器官都會發生萎縮,但有些器官確實例外,比如鼻子和耳朵就是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長大。

鼻子大、耳朵大常被視為有福、長壽的象徵,但殊不知男性體內還有一樣東西,它雖然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大,卻沒有人認為這是好的象徵,這就是男性特有的器官――攝護腺。

當然,攝護腺變大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這就像年老後會出現皺紋、白髮一樣,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只有當增大的攝護腺引起了相應的症狀,影響到患者的工作、生活時,才能稱為「病」(攝護腺增生症),並且需要適當的治療。

作為一名國內泌尿外科領域的領軍級人物,孫穎浩教授已經有30多年泌尿外科的臨床工作經驗了。

每逢冬季看到前來就診的攝護腺疾病患者心急如焚的模樣,孫穎浩教授總是很感慨:一到冬天,很多老年人會感覺攝護腺增生的症狀加重了,原先有效的藥物現在效果也不那麼明顯了,這是不是病情「惡化」了呢?其實攝護腺本身並沒有太大變化,主要是因為寒冷因素加重了攝護腺增生的症狀。

單純的攝護腺增大無需治療

60多歲的老張家中兒孫膝下承歡,子孝媳賢。

他平時樂觀爽朗,喜愛呼朋引伴,外出下棋打牌。

可最近他卻變得鬱鬱寡歡,食不知味,整天躲在家裡怎麼也不肯外出。

老伴憂心忡忡,但怎麼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

最終,老張心裡實在憋不住了,終於吐露了心聲:前幾天他上街買東西,碰到有人發傳單,介紹某醫院治療攝護腺增生,並且能預防攝護腺癌變。

老張仔細對照了一下傳單上列舉的種種症狀,自己可謂是樣樣俱全,思前想後,覺得自己肯定得了攝護腺疾病,說不定還是要命的癌症,從此越想越怕,夜不能寐。

孫穎浩教授微笑著表示,其實他真的多慮了。

正如人老了會長白頭髮一樣,當男性的年齡逐漸增大,攝護腺往往也會逐漸增大(醫學上稱為良性攝護腺增生),但這種增大只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並不構成「疾病」,也是沒有必要進行治療的。

只有當攝護腺增生產生臨床症狀的時候,我們醫學上才稱之為「良性攝護腺增生症」,也就意味著此時的攝護腺增大已經成為了一種疾病,並且需要適當的治療。

此外,還有些患者認為攝護腺增生會轉變成攝護腺癌,對此,孫穎浩教授表示:這種觀點是沒有依據的。

打個比方:攝護腺就像一個橘子,橘肉部分醫學上稱為移行區,良性增生的攝護腺組織多發生在這個部位;而橘皮部分醫學上稱為外周區,多數的攝護腺癌主要發生在這裡。

攝護腺增生和攝護腺癌不僅好發部位明顯不同,其危害程度也大相逕庭,更重要的是,至今為止,尚無任何科學依據顯示攝護腺增生可以轉變為癌症。

正是由於大眾對攝護腺疾病的科普知識掌握太少,所以那些江湖郎中才會利用這點來危言聳聽,誇大攝護腺增生的危害性,大家不能盲目聽信不正規的醫療宣傳,否則只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精神負擔。

頻繁起夜容易引發健康風險

良性攝護腺增生的症狀包括夜尿增多、尿頻、尿急、排尿費力等,而夜尿增多(俗稱起夜)往往是這個毛病的最早表現。

孫穎浩教授指出:「雖然攝護腺增生對日常生活不會造成太嚴重的危害,但是相比夏天而言,老年患者在冬天起夜會有更多的風險。

老年人抵抗力差,冬天起夜多容易誘發感冒,甚至由此轉變成氣管炎、肺炎,從而帶來更多健康問題。

心腦血管病和攝護腺問題也是息息相關:高血壓患者如果夜尿多,起夜多,睡眠質量就會明顯下降,這將導致血壓會更難調整。

起夜也可能誘發腦血管意外,即便沒有腦血管疾病,冬季的頻繁起夜本身也增加了跌倒的幾率,甚至造成老年人的骨折……。

因此我要特別提醒家屬或照料人員對老人的起夜加強關注,預防更大的問題發生。

對於攝護腺疾病的預防方法,孫穎浩教授坦言道:「目前,良性攝護腺增生還無法預防,但是對攝護腺增生的一些併發症是可以預防的。

有攝護腺增生的患者平時需要注意少飲酒,忌辛辣刺激飲食,冬季更應注意保暖、預防感冒。

老年人在飲食上應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防止便秘,因為大便乾燥會加重排尿困難,甚至誘發急性尿瀦留。

而對於攝護腺癌,建議50-55歲以上的人群可以在體檢的時候查一下血液裡面的攝護腺特異抗原(一種攝護腺癌的早期診斷指標),當然也不用頻繁、過度的檢查,這種檢查需要把握一個度,同時還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解讀檢查的結果。

另外,很多人聽說吃牛羊肉等紅色肉類會增加攝護腺癌的患病風險,因此就刻意的迴避同類的飲食。

為此,孫穎浩教授表示:紅色肉類與攝護腺癌的發病的確存在某些聯繫,但這並不是絕對的,更不代表這些肉類不能吃,或者多吃就容易得攝護腺癌。

由於冬天的寒冷因素往往會加重攝護腺疾病的症狀,如果吃些牛羊肉能夠起到一些輔助保暖功能的話,那麼應該說對老年人來講,冬季飲食里適當增加紅色肉類的比例也是可以的。

科普創作要從患者角度出發

出生軍醫家庭的孫穎浩教授,從小耳濡目染,和醫療工作可以說是先天結緣。

談起選擇泌尿外科的原因,孫穎浩教授認為是他的恩師,我國泌尿外科的奠基人之一,馬永江教授給了他選擇的動力。

早在廣州第一軍醫大學本科就讀的時候,孫穎浩教授就非常仰慕馬教授並讀過許多他的專業著作,畢業以後,更是堅定地選擇了泌尿外科專業,師從馬永江教授進一步在泌尿外科的知識海洋中求學、探索。

如今,身為第二軍醫大學的校長,孫穎浩教授不僅擔任著重要的管理工作,同時還有繁重的臨床、教學以及科研工作。

孫穎浩教授對此是這麼說的:「作為二軍大校長,我義不容辭地要花大量時間在學校的管理工作上。

而泌尿外科的工作同樣也是我的專業興趣和一生的追求,我願意為之同樣付出時間和精力。

在我的臨床科研工作中,我很欣慰能夠通過自己的思考研製出一些臨床上的創新,比如我們研發出的一種新型末端可彎型輸尿管硬鏡,可以在臨床泌尿系統結石的治療中解決原先非常困擾醫生的問題。

這種原創發明首次實現了在不更換手術器械的情況下,對輸尿管和腎臟結石同時進行微創手術處理,得到了國內外眾多專家的好評。

這樣的發明和創造只有在親身投入到臨床工作中,不斷的思考才有可能獲得,這一點也是我對我們大學醫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極力倡導的。

更難能可貴的是,孫穎浩教授還非常熱心於科普公益事業。

日前在「攝護腺疾病100問」科普教育周大型公益健康活動上,當他看到許多聽眾拿著他所編著的《攝護腺疾病100問》一書津津有味地閱讀的時候,他感到非常欣慰。

他坦言,「最開始編寫此書的時候,在編寫形式上遇到了一些困難,由於單純以病人提出的問題來書寫,內容會顯得非常枯燥,而且知識點零散,不利於理解記憶。

後來我們就改變思路,完全從患者的視角出發,把攝護腺疾病患者就診時最常提問的共性問題、系列問題集結成篇,讓讀者有一種帶著問題親臨診室的感覺,這本科普書就變成了一個眼前的專家,當讀者看完一個章節的時候,就像真正到醫院看過一次專家門診,這樣科普的效果就提高了。

另外,我們這本書的編寫人員都是長期從事攝護腺疾病臨床診療工作的一線醫生,全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及圖文並茂的問答形式,全面的為讀者介紹了各種攝護腺疾病相關的科普知識,能使讀者閱讀以後對攝護腺疾病有科學、全面的了解,這對攝護腺疾病的自我保健及正規診治一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專家名片]

孫穎浩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973首席科學家,何梁何利基金獲得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現任第二軍醫大學校長兼長海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全軍攝護腺疾病研究所所長。

擅長泌尿系腫瘤(尤其是攝護腺癌)的診治及微創泌尿外科技術的應用,在國內率先開展了解剖性攝護腺癌根治術及攝護腺癌早期診斷和綜合治療方面的先進技術,首創並改進了多項微創泌尿外科技術。

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

《海上名醫》由上海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與《新聞晨報》聯合出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從攝護腺看男性大健康

韓邦旻教授採訪視頻 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中老年人群數量的增加,各種中老年人的常見疾病也得到了社會的關注,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的韓邦旻教授為我們梳理了常見的攝護腺疾病包括攝護腺增生和攝護腺...

攝護腺「發福」咋辦?瘦身方法有三種

54歲的張先生近來發現尿尿次數增多,有時候一晚上要起夜三四次,苦不堪言。「我是不是得了什麼病了?」張先生來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泌尿外科求治,最後被專家診斷為患上攝護腺增生。攝護腺增生有得治嗎...

預防攝護腺癌,從健康生活開始

《預防攝護腺癌,從健康生活開始》攝護腺是成年男性的常見疾病,通常指攝護腺炎,攝護腺增生,及攝護腺癌等。在20年前,攝護腺癌在中國還不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疾病,但是在已開發國家,攝護腺癌其實已經成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