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後仍痛經當心子宮內膜「跳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婦科良性癌」不僅僅表現為痛經、不孕不育,還可能引發腿痛、跛腳

曾有人說,痛經是從女孩變成女人必須經歷的體驗。

相信很多受到痛經折磨的女孩都聽過前輩們的經驗之談:「結婚生娃後,就不疼了。

」然而,在一些女性的身上,這個代代相傳的「秘方」並沒有什麼用。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主任姚書忠教授指出,大部分原發性痛經的確可以在結婚生育後得到改善,但如果這方法不奏效,痛經的原因很可能與子宮內膜異位症、生殖系統畸形等有關。

尤其是有著「婦科良性癌」之稱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本來長在子宮腔內的子宮內膜組織「跳槽」到子宮腔以外的地方生長。

該病不僅表現為痛經、不孕不育,還可能出現腿痛等「異位疼痛」,甚至有患者變成跛腳。

腿痛跛行竟因子宮內膜長錯地方

年近30歲的江蘇人吳女士腿痛多年,嚴重發作時走路一瘸一拐。

這些年來,她四處尋醫,有醫生懷疑腿痛是因腓總神經受到壓迫,為她進行神經松解手術,然而沒什麼作用。

在上海一家醫院,醫生了解到吳女士痛經多年,婚後還沒生育。

經查詢文獻,醫生懷疑她屬於「複雜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推薦她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治療。

「腿痛為什麼要看婦科?」儘管將信將疑,吳女士還是來到廣州試試運氣。

「你的子宮內膜長錯了位置,長到坐骨大孔上,也就是臀部肌肉的深處。

」中山一院婦科主任姚書忠教授告訴她,坐骨神經長期受到壓迫,因而導致腿痛和不良於行。

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腔內。

如果月經期脫落的子宮內膜碎片,就像種子一樣,隨經血逆流經輸卵管進入盆腔,一旦種植在卵巢表面或盆腔其他部位,就會形成異位囊腫。

這種「跳槽」到異位發展的子宮內膜也受性激素的影響,隨同月經周期反覆脫落出血,可導致痛經、月經異常、不孕、性交疼痛等症狀。

曾有調查顯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中80%有明顯的痛經,50%的患者則表現為不孕。

通常子宮內膜異位症多出現在腸道、輸卵管,而像吳女士這樣的複雜病例在病人中僅占5%~10%。

經過腹腔鏡手術,「跳槽」的子宮內膜病灶被成功切除,吳女士的病痛得到治癒。

腸道輸尿管都可接納「子宮內膜」

子宮內膜異位症並不是腫瘤,卻一直有著婦科「良性癌」的頭銜,這與其具有植入性以及難以治癒的特點有關。

「子宮內膜異位症具有癌腫浸潤生長特性。

」姚書忠指出,別以為該病僅僅是「痛經」這麼簡單。

它可以侵犯多個器官,引起相應器官的功能障礙,當子宮內膜「跳槽」到腸管,可引起腸管狹窄與梗阻,「跳槽」到輸尿管,可引起輸尿管梗阻,輸尿管被子宮內膜包繞浸潤,還可導致腎臟積水,如果治療不及時,腎臟甚至可能萎縮、丟失。

子宮內膜異位症如果發生在卵巢,對生育能力的影響更為直接。

這種病被俗稱為「巧克力囊腫」,卵巢內形成囊腫,內含積血黏稠如巧克力糊,因而得名。

巧克力囊腫可以逐漸增大,有時會在經期或經期後出現破裂。

該病的高發年齡是20~30歲。

「總的說來,發病年齡越早,破裂風險越高,造成的破壞也越大。

是否切除病灶要謹慎權衡

目前,子宮內膜異位症可採取內科藥物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採取腹腔鏡下手術治療已取得成熟經驗。

姚書忠指出,簡單的手術由婦科醫師獨立完成,複雜時就得與相關專科配合完成。

由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生長特性和位置特殊,手術中稍一不慎就會引起腸道、輸卵管等器官的損傷及併發症,例如便秘、排尿不暢等。

因此,很多病人不願意徹底切除病灶。

姚書忠指出,任何手術都有一定風險,但即使出現術後併發症,也並非無法治療。

醫生和病人都要謹慎權衡,解決病症帶來的長期痛苦和出現併發症的風險兩者相比,究竟哪個問題更為重要。

臨床上最重要的是術前評估,判斷能否做到徹底切除。

如評估手術困難,就不要去做,而要尋找更有經驗的醫師進行治療。

以巧克力囊腫為例,病人年紀越小,囊腫越大,對卵巢的功能影響越大,則應考慮手術。

有不孕病史且囊腫大於4厘米,或者已生育者囊腫大於5厘米,也屬於手術適應症。

雙子宮、陰道斜隔也會痛經

「為什麼別人痛經,生完孩子就能好,而我這麼倒霉?」在已婚痛經患者中,經常能聽到這樣的抱怨。

其實,生育後緩解的痛經多屬於原發性痛經,也就是功能性痛經。

有些病人的經期痛與子宮位置和宮頸口狹窄等因素有關,有時也受精神緊張影響。

經過生育的刺激,這些問題得到緩解,症狀也會改善、消失。

姚書忠指出,如果生育後痛經依舊,「嫌疑人」除了指向子宮內膜異位症,生殖道畸形也在懷疑的名單上。

有的女性擁有「殘角子宮」,也就是在正常子宮旁邊還有一個畸形的小子宮,小子宮同樣有內膜,可隨月經周期脫落出血,但由於殘角子宮沒有與陰道相聯通,經血無法外排,因而會引發痛經等症狀。

有的女性則長有「陰道斜隔」,其中一側陰道無法將經血排出。

還有的女性到了青春期,每月都會腹痛三到五天,但見不到經血流出,因為體內有功能性的子宮,卻沒有陰道。

姚書忠指出,這些生殖道畸形是因為,胚胎時期,女性生殖道的前身是「苗勒氏管」,這是一個左右對稱的雙側性管道,從胚胎5周起至16周,苗勒氏管會完成「二合一」的融合,最後在中線上形成單一的子宮體、子宮頸和陰道,而仍保持左右各一的輸卵管。

在此期間,如果受到致畸因素的影響,就可能導致殘角子宮、陰道畸形的發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生娃過後仍痛經當心子宮內膜「跳槽」

痛經的人群是非常龐大的,但是大部分的女性朋友是在生寶寶之前有痛經的症狀,但是在生孩子之後,痛經的症狀就隨之消失的,曾有人說,痛經是從女孩變成女人必須經歷的體驗。相信很多受到痛經折磨的女孩都聽過前...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怎樣影響受孕的?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婦科的常見病、多發病,目前已成為僅次於子宮肌瘤的婦科第二位常見病,多發於30~40歲左右的育齡婦女。臨床發病率明顯增加,在生育年齡婦女中有10%的發病率,在婦科手術中發現子宮內膜...

不孕?痛經?小心子宮內膜異位症!

立秋了,怎麼感覺還是辣麼熱,辣麼熱,原來還有秋老虎呢,小夥伴們還需要在忍耐一段時間就可以給夏天say goodbye 了!好開森......好了言歸正傳,看看今天王靜專家給我們來分享什麼話題呢

醫生,我不吃巧克力為什麼還得巧克力囊腫?

人類的腦洞的無限大的,尤其在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上,總是能大開腦洞。就有那麼一個小姑娘,我告訴她得了巧克力囊腫的時候她脫口而出一句,這個跟吃巧克力有關麼?我不吃巧克力的!我只好是擺出一個/捂臉的表情...

子宮內膜「出軌」可能造成不孕

子宮內膜異位症,即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出現在子宮腔以外的身體其它部位。異位在子宮肌層稱「子宮肌腺症」,異位在卵巢稱「卵巢巧克力囊腫」。該病在形態學上屬良性,但它具有播散、種植、侵襲或轉移等類似...

巧克力囊腫7cm真的要手術嗎?

巧克力囊腫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個病理改變,它的真正的學名叫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因為囊內容物與巧克力的顏色太過相近。所以賦予它這樣一個比較好聽的名字。子宮內膜異位至是從發病機理到臨床表現都比較複雜的...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國際診治現狀及進展

【編者按】子宮內膜異位症是生育年齡女性的多發病、常見病,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嚴重影響著育齡婦女的健康和生活質量,也是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子宮內膜異位症也到導致女性慢性盆腔痛的主要原因。在《...

巧克力囊腫可不香甜,浪漫名字背後的猙獰!

巧克力囊腫,多麼浪漫的名字,是情人巧克力做的囊腫?還是和巧克力一樣甜蜜的囊腫?No!浪漫名字的背後,那是一幅猙獰的面孔!前幾天,門診來了個不孕患者平時痛經特別厲害,自己懷疑是「宮寒」引起不孕經過...

巧克力囊腫到底要不要手術

對抗不孕症,先找出真正病因!成都32歲陳女士,結婚5年多一直等不到寶寶來報到,常常服用長輩提供的燉補藥膳或秘方,依然不見成效,2年前求助成醫醫師,發現是卵巢內6公分的巧克力囊腫阻斷了懷孕之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