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那點事兒|胸片不同於胸透,輻射風險可忽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胸片不同於胸透,雖然醫學上已經確認了X射線檢查對人體的潛在危害,但兩者因為所採用的檢查方式和成像形態不同,對人體造成的輻射量也有著天壤之別。

胸片作為一年一次的體檢項目,其對人體造成的輻射風險可以忽略不計,不可和胸透混為一談。

醫學上已經確認X射線檢查對人體的危害

1876年,物理學家希托夫在真空管中觀察到陰極發出的射線在遇到玻璃管壁時會產生螢光,並將其命名為「陰極射線」。

隨後,英國物理學家克魯克斯研究稀有氣體里的能量釋放,並製造了一種玻璃真空管,內部可以產生高電壓的電極,命名為「克魯克斯管」。

與此同時,他發現,當將未曝光的相片底片靠近這種管時,一些部分被感光了,但是他沒有繼續研究這一現象,而這便是後來X射線用於放射醫療的雛形。

1892年,尼古拉·特斯拉使用自己設計的「高電壓真空管」與「克魯克斯管」完成了X光實驗,但是他那時還沒有使用「X光」這個名字,而只是籠統地將其稱為「放射能」。

他繼續進行實驗時,發現了陰極射線對生物體的危害性,於是沒有公開自己的實驗成果,只是提醒科學界應該注意這點。

1895年11月8日,德國維爾茨堡大學校長威廉·康拉德·倫琴(Wilhelm Conrad Röntgen)在進行陰極射線實驗時,觀察到放在射線管附近塗有氰亞鉑酸鋇的屏上發出的微光,最後他確信這是一種尚未為人所知的新射線。

他把這項成果發布在維爾茨堡的物理醫療社會(Physical-Medical Society)雜誌上。

為了表明這是一種新的射線,倫琴採用表示未知數的X來命名。

同年,愛迪生研究發現鎢酸鈣在X光照射下發出螢光的能力最為明顯,並於1896年3月發明了螢光觀察管,後來被用於醫用X光的檢驗。

然而,1903年,愛迪生公司一名玻璃工人喜歡將X光管放在手上檢驗,而患上了癌症,儘管進行了截肢手術仍然沒能挽回生命,這使得愛迪生終止了自己對X光的研究。

自此,更多的科學工作者意識到長期受X射線輻射則對人體有傷害。

胸片不同胸透,X射線在人體組織上的停留時間較短

而就在倫琴發現X射線後僅僅幾個月時間內,它就被應用於醫學影像。

1896年2月,蘇格蘭醫生約翰·麥金泰爾在格拉斯哥皇家醫院設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放射科,使用放射線照相術和其他技術產生診斷圖像。

於是,臨床診療成為了X射線技術應用最廣泛的地方。

常見的例子有胸腔X射線,用來診斷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癌或肺氣腫等。

它利用穿透性、螢光性和攝影效應等特性,將人體在螢屏上形成影像。

但由於人體組織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別,當X射線穿透人體不同組織時,X射線被吸收的程度不同,到達螢屏上的X射線量就有差異,形成黑白對比的不同影像,為醫生診斷提供依據。

在臨床檢查方法上,同為X射線診療的方法則有胸透和胸片兩種,而胸片並不同於胸透,二者在所採用的檢查方式和成像形態上有所差別。

簡單地說,胸透檢查是醫生通過螢幕觀察病人胸部器官的情況,有點類似於超聲檢查,是動態的。

整個過程因人而異,可能會持續幾十秒到十幾秒,期間被檢查者一直暴露在X射線中。

而胸片是將胸部X光的影像投影在一張膠片上,就如拍照一般,「咔擦」一下就結束了,期間的曝光時間不超過半秒,自然其輻射量也就比胸透要小。

尤其它所形成的影像效果可以長時間保留,具有持續發揮診斷參考價值的意義。

而胸透,所接受的輻射量較大,而影像效果清晰度有限,還無法保留,並不利於後期治療的診斷參考。

可以說,胸透是應該被胸片取代的,在美日等已開發國家已經被淘汰,而在英國的使用率也僅為0.2%。

胸片的輻射劑量不大,可忽略不計

其實,拍攝一張X光胸片的曝光率約為160毫西弗特(計量輻射度的單位)/小時,即約為0.045毫西弗特/秒,而據輻射劑量參考值比對,胸透一次的輻射劑量則大約為1.1毫西弗特/秒。

可見,胸片輻射劑量並不大。

以胸部肋骨骨折為例,拍攝一張胸片大約需要0.5秒,因此接受一次胸部X射線檢查,患者要承受約為0.023毫西弗特的輻射量。

按照六次X射線檢查,一個肋骨骨折的患者前後總共要承受0.138毫西弗特的輻射劑量。

根據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制定的標準,輻射總危險度為0.0165/西弗特,也就是說,身體每接受1西弗特(1西弗特=1000毫西弗特)的輻射劑量,會增加0.0165的致癌幾率。

以此推算,一個肋骨骨折病人做一次胸片檢查的致癌危險為千萬分之三點八。

對其他醫學檢查來說,一般四肢做一次X光檢查要接受的輻射量為0.01毫西弗特,腹部為0.54毫西弗特,骨盆為0.66毫西弗特,腰椎為1.4毫西弗特,上消化道為2.55毫西弗特。

以此推算,因醫學檢查導致健康人群患癌的風險在千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之間。

此外,美國允許輻射相關工作人員每年接受的輻射量上限為50毫西弗特,也就是說,人體一年內接受的總輻射量控制在這個數值以內,與此相比,胸片的輻射劑量大可忽略不計了。

因為輻射損傷跟劑量成正比,劑量越小損害也就越小。

一般而言,醫用射線都比較安全,除治療用射線需謹慎外,診斷用射線都是安全的、可以接受的。

比如一年拍Χ光片、做CT等都不會對人體造成明顯傷害。

就檢查來說,Χ光拍片劑量最低,然後是CT。

也就是說,並不需要對一年一次健康體檢中胸片檢查產生恐懼,只要不長期將人體置於拍片體檢、CT全身掃描中,短時間內接受微小的輻射劑量對人體並無損傷。

采編整理:放射科那點事兒

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放射科那點事兒」,公眾號ID:xraystory,更多精彩文章正在等著你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天地智慧解析各種影像設備輻射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醫療影像設備種類越來越多。醫生們經常把這些影像設備比作是」偵察兵」能夠輔助他們發現看不見的病變。給人類的醫學帶來方便的同時,醫學影像設備卻有著負面的影響,人體中的性腺、眼...

放射科走廊等候區到底有沒有射線

【平台整理】問題:懷孕5個月時候進入放射科,我當時從走廊走進放射科的木門(門左上角掛著「放射科」的牌子,門上寫著「小心輻射 孕婦止步」),走進1米的樣子,待了半分鐘左右,(大致位置是:走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