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針灸解決患者痛苦——名醫王敦澤教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王教授十二歲跟隨外祖父學習針灸,配製膏藥,入伍後就讀南京中醫學校,後又參加了廣州中醫藥大學學習中醫.多年的學習窺其門徑,將中醫與西醫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懸壺應診,工作中他尚感知識不足,先後自費拜朱漢章教授學習針刀技術,拜彭靜山門下學習「眼針技術」,收集了大量的讀書筆記和博客日記.,並以此作為平台互相交流經驗。

他始終如一地堅持繼承發展和弘揚中國傳統醫學,堅持「中西結合、融西貫中」、針藥並用、形神兼備。

他創立的醒腦開竅針刺法治療中風病取得了顯著療效,創造了世界醫學史上的神話。

他對針刺手法量化的研究,提出捻轉補瀉手法要量化操作,使傳統針刺手法向規範化、量化發展,極大的推動了中醫現代化進程。

依據四十多年的臨床經驗,結合獨特的學術思想,開發了治療世界公認的三大疑難病之一的中風病(腦梗死、腦出血)的針灸治療方法,以石氏「醒腦開竅」針刺法,開闢了中風病治療新途徑,提高了中風病的治癒率,降低了致殘率。

他特種針法運用嫻熟,舌針法宜於治療中風失語,眼角內側進針宜於治療眼底病,一穴雙針多針宜於治療骨質增生、肩周炎、肢體麻木和肌肉萎縮,透拉針法宜於治療腦出血、腦血栓、腦梗塞他依據針灸治病主要是通過針刺穴位經絡,調節氣血,調理臟腑,調和陰陽來達到的。

當機體處於虛憊狀態而呈虛證時,針刺後可以通過經絡激發臟腑功能,促進氣血生成,增強機體功能,起到扶正補虛的作用當機體處於邪氣旺盛而呈實證時,針刺後能夠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疏利臟腑, 抑制機體功能,起到祛邪瀉實的作用。

也就是說,針灸具有雙向良性調節作用。

其補與瀉,是根據針刺時機體所處的功能狀態來決定的。

另外,穴位的主治作用,不僅具有普遍性,而且還具有相對的特異性,有些穴位性質偏補,有些穴位性質偏瀉,比如神闕、關元、氣海、膏盲、足三里等穴,針刺或艾灸後,大多能鼓舞人體正氣,促進功能旺盛,具有強壯作用,多用於虛損病證而井穴、十宣、八邪、人中、委中等穴,又能疏泄病邪抑制人體功能亢進,具有祛邪作用,臨床上多用於邪實病證 。

此外,醫生針刺時所採用的手法,剌激量的輕重,也能促使機體內在因素轉化,產生或補或泄的作用。

古代針灸家在這方面已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創造出十數種針刺補瀉手法。

臨床疾病中不論是虛證還是實證,針灸都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

他教我們學習針灸都是手把手教學方法,研究燒山火透天涼分天地人三部體會針感,他總結了一套一針止痛的穴位,如腕痛太溪肘陰陵,肩刺條口中渚頸,背痛內環腰印上,手麻後溪透勞宮。

顳頜關節手三里,髖求合谷跟大陵。

肋間丘墟膝曲池,踝痛合谷瀉無蹤。

頭痛前針中脘穴,後尋至陰偏太沖。

胃痛中脘膽膽囊,急腹三里腎精靈。

上牙下關下合谷咽痛廉泉目光明。

臀針奇穴向腋窩,網球肘瀉沖陽輕。

痛經十七椎下刺,口瘡玉枕不留情。

乳痛肩井痔支溝,休厥失語刺人中。

扁桃體炎二商血,心胸內關加膻中。

照海穴——告別咽痛和失眠的強腎降火妙穴 ,申脈穴——體貼身寒多病者的純陽大藥.內關穴——打開心結,養顏養心的美麗穴 .外關穴——瞬間恢復聽力的「聰耳神穴」 列缺穴——專治落枕、偏頭痛的隨身醫師 後溪穴——統治一切頸肩腰椎病的奇效大穴 .公孫穴——擺平痛經和脾胃疾患的第一溫陽大穴 .臨泣穴——一生守護身體少陽之氣的「小柴胡湯」取穴一般健側刺,疾重雙痛雙穴攻。

加深了研究單穴、手三針、足三針、顳三針、頭三針、眼三針、脂三針、肥三針、王文遠的平衡針、董氏針法等秘籍和驗方。

研究人體慎針的穴位禁忌及治病的方法。

並研究了枝川療法與穴位注射以及封閉療法的關聯度,加深了對腰、頸椎間盤突出症的研究,對椎間孔狹窄症,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頸椎病,肩周炎,肩胛關節炎,頸腰椎骨質增生等骨傷科病,總結出一套完整的「四維一體」的治療方法。

選穴少,取穴准,用針細,手法輕,病人痛苦少,見效快,效果好而聞名於軍內外。

他虛懷若谷,誰在治病方面有特長就拜誰為師,並運用到臨床實踐中。

在臨床上,常檢查體表穴位的壓痛情況,藉以分析內部臟器的病變。

古人云「用藥如用兵」,觀仲景治病,既有用「輕銳直搗」之法,如白虎、承氣、四逆諸湯;也有用「四面合圍」之法,如麻黃升麻湯、鱉甲煎丸之類。

前者常用於病機不甚複雜,主要矛盾比較突出之病;後者常用於病機複雜,頭緒紛繁之病。

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多是遷延日久,病機錯綜複雜,既有邪毒深入血絡,久郁成羸之實證,又兼見肝陰暗耗,脾氣受損之虛證,故用藥宜各方照顧。

且久病虛羸,不耐峻猛之劑,過寒過溫,偏攻偏補,皆足致變。

臨床上經常聽說痛風一詞、西醫認為痛風是由於人本內嘌呤物質過多,在人體的關節中沉積引起的,這就是西醫片面性思維的表現。

痛風最主要的表現在哪裡?不就是在腳趾的大趾後的關節嗎?我們為什麼不問問,它為什麼在這裡,它為什麼不在腳的二趾、三趾、四趾或小趾呢?只要把這個問題想清楚了,一下就找到治療的辦法了。

此關節不就是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經過的地方嗎?由於脾主運化,脾的功能不足,體內過多的代謝物質不能順利的排出體外,它怎麼不堆積起來呢?所以,患了痛風,快快健脾吧。

其次,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難道痛風又和肝的不足脫得了干係?

所以痛風必從肝、脾兩經入手治療才是正確的道路。

當然,肝腎同源,而痛風表現出的腳大趾後關節又在腎經湧泉附近,把腎加上更好。

針灸治療取穴:太白、公孫、太沖。

整體取穴:內關、陰陵泉。

效果很好。

他對俞穴理解是:

1.任脈位於正前胸,心臟脾胃行不通;上連乳腺下子宮,萬一不通變老翁;

2.督脈立於脊椎中,監督氣血來運行;五臟六腑督脈宮,對應區域彎曲痛;

3.膽經褲線重疊行,分泌紊亂變神經;嗜睡液汗疲倦態,腋窩腫脹後腦痛;淋巴發炎局部胖,眼花目黃有增生;

4.肝經對應膽經行,循環分泌掌控中;膚色發青腰疼痛,眼圈發黑有痛經;眼球發乾眼屎多,肝火旺盛有罪行;

5.肝經後面是腎經,距離不遠兩指空;分泌系統掌控中,尿量稀少還尿頻;眼袋眼皺足下冷,下肢腫脹善驚恐;經前腰酸背又痛,臉上出斑心發驚;記憶下降無睡夢,症狀不通慢慢通;

6.腎經對應膀胱經,泌尿骨骼掌控中;小便發黃膀胱痛,尿路發炎講衛生;四肢無力後背痛,痔瘡難坐肩頸痛

7.胃經位於膽經前,三指距離到經中;口腔糜亂牙腫痛,口乾口臭腹脹痛;

8.胃經對應是脾經,免疫神經掌控中;胃脹打嗝排氣空,嘔吐難耐肋下痛;曲張平血低血壓,風濕還有關節痛;

9.食指腋窩大腸經,手臂外側屬陽經;消化神經掌控中,它要不痛腹脹痛;便秘口乾肩頸痛,體熱痔瘡加頭痛;

10.胸到拇指為肺經,手臂內側屬陰經;呼吸免疫掌控中,缺水敏感鼻不通;體熱出汗背有痘,乾燥痰多下咽痛;感冒發冷體內空

11.心到小指為心經,手臂內側屬陰經;循環系統掌控中,胸口沉悶與頭痛;心煩失眠也多夢,肩與前胸多疼痛;目赤顴紅口乾燥,血液不良喜安靜;心事過多壓力重;

12.小指肩窩小腸經,手臂外側屬陽經;消化神經掌控中,太陽耳部會疼痛;經前腹脹後腦痛,後背肩胛至背痛;

13.胸到中指心胞經,手臂內側屬陰經;分泌循環掌控中,循環差異血管病;心跳過快還便秘,心煩目赤上肢痛;

14.無名至肩三焦經,手臂外側屬陽經;分泌循環掌控中,免疫下降憂鬱症;疲倦易得慢性病!一般急性病壓痛較顯著,慢性病雎痛範圍較小。

五臟雖位於胸腹,但脈氣發於足太陽膀胱經,故五臟俞均在背部,如咳嗆病在肺俞、膽囊炎在膽俞,都有按痛,可作輔助診斷之用。

針刺治療要有一定的感應,稱為得氣。

他認為針刺感應的放散程度是由經絡路線及穴位性能來決定的。

如手之三陰,從胸走手。

內關、少海清熱安神,針感向下;中府、列缺凋肺利氣,都向下放散。

手之三陽,從手走頭。

合谷能升能散,手法正確,針感可到肩髑,甚至到頭頸,曲池走而不守,針感也可向上。

足之三陽,從頭走足。

足三里和胃止痛補氣,針感向下可到第二趾;委中清熱利濕止痛,感應從』:向足跟,陽陵泉鎮痙熄風止痛,針感向下。

足之三陰,從足走胸腹。

行間、太溪向上放散;尤其是三陰交可放散到腹股溝。

獲得這些放散感應與經脈走向關係較大。

陽經有陽經的傳導路線,陰經有陰經的感應方向。

但這也不是絕對的,扎針時可以用改變針尖的迎隨方向,來改變放散路線。

如內關穴屬手厥陰經,一般感應是向下放散至中指,但也可運用催氣手法,使酸脹感應向上放散,越過肘關節上行,使「氣至病所」,能立止心絞痛等胸痛。

因此,在臨床上除了要熟悉經絡循行,還必須掌握操作手法,才能提高療效。

循經取穴是針灸臨床上常用的取穴法,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在」的理論,他認為有時循經遠取治療,比局部取穴效果為好。

如咽干,取雙太溪,用陰刺法,效果明顯;脅痛取陽陵泉,胸悶欲嘔瀉內關、太沖,急性扁桃腺炎刺合谷、少商,均有較好的療效。

這都屬於循經遠取法。

又如手陽明大腸經在面部循行路線由人中而交叉,故口眼歪斜取合谷,右針左,左針右。

經絡之中的十二經筋是隨著十二經脈分布的,它循行於體表而不入內臟。

在臨床上,對於經筋之病,常用「以痛為腧」的方法來治療。

如網球肘,是較頑周的常見病症,在檢查病人肘部時,可發現一局限的壓痛拒按處,就在該點上施以較強的恢刺或合谷刺手法,以泄其邪,然後配以艾灸溫針,常能緩筋急而收到較好的療效。

如足三針選穴內庭、太沖、足臨泣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腰肌勞損。

上肢手三針(曲池、外關、合谷)手三針(中諸、間谷、手臨泣)治療頸椎病肩周炎肩胛關節炎等病症。

下肢三針(足三里、三陰交、太沖)治療腹痛,胃腸功能性疾病,婦科疾病等。

肘部:天井、尺澤、腕部:陽池陽溪治療肘關節炎,腱鞘炎,滑鼠手等。

膝部三針(梁丘、血海、膝眼),踝部三針:(解溪、太溪、崑崙)治療膝關節炎,臏前韌帶損傷,踝關節炎,踝關節扭傷等。

顳三針(率谷、角孫穴、曲鬢穴、天沖穴),其中顳一針通過率谷及角孫穴,前者為足太陽少陽之會,後者為手足少陽之會,顳二針通過手足少陽,陽明之會的懸厘及足太陽少陽之會的曲鬢穴。

顳三針位於天沖穴的附近,該穴為足太陽少陽之會穴,前額痛取攢竹透魚腰,兩側少陽頭痛取太陽至角孫,後腦痛者,取督脈配風池、京骨、外關。

頭頂痛屬厥陰痛者取百會配行間、太沖。

針刺印堂學治療失眠症,至陽穴放血治療乳腺炎,挑刺齦交穴治療扭傷性疼痛和痔瘡病。

痛經三穴取關元、三陰交、太沖。

耳聾耳鳴取耳門、聽宮、聽會、少海、竅陰。

白髮症取風府、風池、後頂、翳明、角孫、頭維等。

過敏性鼻炎取迎香、曲池、合谷等穴。

都是他拜師學藝的結果.他將頭針與體針相結合,眼針和腹針相結合,局部與整體相結合,辨證與辨病相結合,電針與手法相結合,艾灸與推拿相結合,中醫藥與點穴相結合,按照症候與風重加風池、風府,火重加外關、太沖,痰重加陰陵泉,瘀重加血海、膈俞,虛症加足三里、太溪、湧泉。

這些治療的方法都是他多年的臨床總結,很多病例能達到針到病除的效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招治好傳染病,再也不用打疫苗!

核心提示:流行性腮腺炎是春季特別容易得的疾病,那麼大家知道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療有什麼方法嗎?其實中醫針灸可以很好的治療流行性腮腺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針灸療法,告訴大家針灸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忽如一夜偏頭痛,針灸妙用經絡通

【灸師兄說:】偏頭痛,是臨床最常見的原發性頭痛類型,臨床以發作性中重度、搏動樣頭痛為主要表現,頭痛多為偏側,一般持續4~72小時,可伴有噁心、嘔吐或日常活動皆可加重頭痛。在中醫中,使用針灸治療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