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兒童癲癇和癲癇綜合徵類型及診斷要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良性嬰兒癲癇
本病既往又稱為良性嬰兒驚厥,其臨床特點為首發年齡3~20 個月,有或無良性嬰兒癲癇家族史,起病前後智力運動發育正常,表現為局灶性發作或繼發全面性發作,發作常呈叢集性,無癲癇持續狀態。
EEG發作間期背景正常,無典型癲癇樣放電,睡眠期可有Rolandic區小棘波;發作期EEG放電可起源於顳區、頂區、枕 區或額區。
頭顱影像學檢查無異常。
本病對抗癲癇藥物治療效果好,2 歲後不再發
作,預後良好。
早期肌陣攣腦病
早期肌陣攣腦病(Early myoclonic encephalopathy) 特徵為生後第一天至前幾周出現節段性、遊走性肌陣攣,以後有頻繁的局灶性發作,部分患者有明顯的肌陣攣和強直痙攣性發作。
腦電圖表現為暴發抑製圖形。
病因多不清楚,有些病例為先天代謝性障礙。
病情嚴重,死亡率高,存活者常有精神運動發育遲滯,預後差。
屬於癲癇性腦病。
良性家族性新生兒癲癇
良性家族性新生兒癲癇(Benign familial neonatal epilepsy, BFNE) 是一種少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
主要特徵是正常足月新生兒出生後不久(多數在7 天內)出現強直、陣攣性驚厥發作,常合併自主神經症狀和運動性自動症,發作頻繁、短暫。
發作間期患兒一般狀態良好,除家族中有類似發作史和腦電圖非特異性改變之外,其他病史和檢查均正常。
預後良好,驚厥發作多於2-4
周內消失。
EEG發作間期大多正常,部分病例有全面性或局灶性異常。
大田原綜合徵
大田原綜合徵(Ohtahara綜合徵)又稱嬰兒早期癲癇性腦病(early infantile epileptic encephalopathy),被認為是年齡依賴性癲癇性腦病的最早發病形式。
主要特徵為嬰兒早期出現強直痙攣性發作,伴腦電圖暴發抑製圖形和嚴重的精神運動障礙,部分病例有腦部結構性病變。
本病發作多難以控制,預後差。
存活者常演變為West綜合徵和
Lennox-Gastaut綜合徵。
良性嬰兒肌陣攣性癲癇
良性嬰兒肌陣攣性癲癇(Benignmyoclonic epilepsy in infancy) 是一種臨床少見的癲癇綜合徵。
主要特徵是1-2歲(3歲以前)時出現全面性肌陣攣發作,基本不伴其他發作類型。
發作期腦電圖為全面性(多)棘-慢綜 合波。
發作易於控制,生長發育正常,預後佳。
Dravet綜合徵
既往又稱嬰兒嚴重肌陣攣癲癇(Severemyoclonic epilepsyin infancy),因本病有四分之一的患兒可始終不出現肌陣攣發作,2001年ILAE將本病更名為Dravet綜合徵。
其臨床特點為1歲以內起病,首次發作多表現為熱性驚厥,1歲以內主要
表現為發熱誘發的持續時間較長的全面性或半側陣攣抽搐,1歲後逐漸出現多種形式的無熱抽搐,包括全面性或半側陣攣或強直陣攣發作、肌陣攣發作、不典型失神、局灶性發作,發作常具有熱敏感性。
早期發育正常,1歲後逐漸出現智力運動發育落後或倒退,可出現共濟失調和錐體束征。
腦電圖在1歲以前常無異常,1歲以後出現廣泛性棘慢波、多棘慢波或局灶性、多灶性癇樣放電。
約70%的患
兒可發現鈉離子通道SCN1A基因突變。
多數患兒對抗癲癇藥物療效差,預後不 良,屬於癲癇性腦病。
嬰兒痙攣症( Infantile spasms)
又稱West 綜合徵。
通常起病於3-12 個月,病因複雜多樣,可分為症狀性、 隱原性和特發性,是腦損傷的年齡依賴性反應。
特徵性表現為癲癇性痙攣發作、腦電圖高度失律和精神運動發育障礙三聯征。
為臨床最常見的癲癇性腦病,總體 預後不良。
Lennox-Gastaut綜合徵(LGS)
Lennox-Gastaut綜合徵(LGS) 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年齡相關性癲癇性腦病。
多發生於1-8 歲兒童。
病因複雜多樣,發病機制不清,部分病例由West綜合徵演變而來。
主要特徵為多種癲癇發作類型、腦電圖廣泛性慢的(1.5-2.5Hz)棘-慢綜合波和精神智能發育遲滯三聯征。
最常見的發作類型有強直、不典型失神及失張力發作,也可有肌陣攣、全
面強直-陣攣和局灶性發作。
通常發作頻繁,藥物難以控制,總體預後不良。
兒童失神癲癇
兒童失神癲癇(Childhood absence epilepsy) 是兒童期常見的特發全面性癲癇綜合徵。
發病與遺傳有關。
一般起病於4-10歲。
臨床表現為頻繁典型失神發作。
腦電圖背景正常,發作期為雙側廣泛、同步、 對稱性3Hz 棘-慢綜合波。
患兒體格智能發育正常,常在12 歲前緩解,預後良好。
Panayiotopoulos綜合徵
Panayiotopoulos綜合徵 既往又稱早發性兒童良性枕葉癲癇(Panayiotopoulos型)。
發病於兒童早中期,主要臨床特徵為嘔吐為主的自主神經症狀性發作及發作持續狀態,多數患兒 腦電圖顯示枕區多灶性棘波放電,也可為其它腦區棘波發放。
一般認為發病與遺 傳有關,預後良好。
晚發性兒童枕葉癲癇(Gastaut 型)
發病較早髮型晚,發病年齡3-16歲。
主要臨床特徵為以視覺異常等枕葉癲癇發作為主,有時伴偏身或全身性抽搐發作,腦電圖有枕葉陣發性放電。
一般認為發病與遺傳有關,預後良好。
Landau-Kleffner綜合徵
Landau-Kleffner綜合徵(Landau-Kleffner syndrome,LKS)(注意:加了 字母r)
又稱獲得性癲癇性失語(Acquired epileptic aphasia)。
本病少見,是兒童期特有的癲癇綜合徵,病因不清。
起病多在2-8歲。
臨床主要表現為獲得性失語、 癲癇發作、腦電圖異常和行為心理障礙。
癲癇發作和腦電圖改變呈年齡依賴性,常在15歲後緩解,半數以上患者持續有語言、心理和行為障礙。
腦電圖以慢波睡眠期連續出現的棘慢綜合波為特徵,多為雙側性,顳區占優勢。
熱性驚厥與癲癇綜合徵相關
熱性驚厥(FS)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驚厥,在0~4歲小兒中的發病率為460/10萬。FS患兒癲癇的發病率為2%~10%,明顯高於普通人群(5‰~10‰)。FS患兒患癲癇的危險因素包括:(1)有神經...
熱性驚厥及相關癲癇綜合徵
一、熱性驚厥定義:發病前沒有無熱驚厥且大於1個月的患兒,出現與熱性疾病相關的驚厥,排除了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和電解質紊亂。熱性疾病是指病人體溫高於38.4℃,有些患兒驚厥後才出現明顯的發熱。熱性驚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