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綜合徵的中醫治療經驗,多與痰濕、瘀血致病相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老臭蟲

多囊卵巢綜合徵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 是以排卵障礙、卵巢呈多囊性變化、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島素抵抗等症狀為主要特徵,同時存在著生殖功能障礙與糖代謝異常的一種內分泌紊亂綜合徵,以下簡稱多囊。

多囊患者從症狀來看一般與中醫學中的月經後期、閉經、不孕、崩漏、癥瘕等相關。

近年來,多囊患者經中醫治療的效果較佳,相關治療思路有很多。

在臨床中,我們發現本病發病總與痰濕、瘀血相關。

首先,多囊卵巢綜合徵的臨床症狀多與痰濕、瘀血致病相關。

月經不調和不孕:婦人如果痰濕內阻或瘀血阻滯胞宮經脈,則使月經不調、帶下不止甚至不孕。

《萬氏婦人科》曰:「蓋婦人之身,內在臟腑開通,無所阻塞,外而經隧流利,無所礙滯,則氣血和暢,經水應期。

」說明只有氣血運行通暢,月經才能按期而來。

《傅青主女科·種子篇》曰:「婦人素體肥胖,兼恣膏粱厚味,以致痰濕內生,流注沖任胞脈;或因體脂過盛,壅塞胞脈和胞宮而致不孕。

」這與很多多囊患者不良的飲食習慣相似。

肥胖:宋代楊仁齋指出:「肥人氣虛生寒,寒生濕,濕生痰」,所以肥人多寒濕。

朱丹溪首次提出「肥白人多痰濕」的觀點。

傅青主指出肥胖婦人因濕盛多痰涎而難以受孕。

從文獻研究和臨床都可知多囊患者中有很多肥胖之人,肥胖之人多痰濕,也易有血液粘稠度高而血行不暢的情況,所以痰濕、瘀血可以說是多囊的重要病機。

異常分泌物和癥瘕積聚:多囊患者多有經血色黯、夾帶血塊、舌黯、脈澀,以及少腹有塊等徵象,同時患者的超生圖像多表現為癥積之象。

這些也說明本病病因病機多與痰瘀致病相關。

痤瘡、溢脂、多毛、黑棘皮症等:部分多囊患者面有痤瘡或有皮膚溢脂現象,還有體毛增粗增多,以及黑棘皮症等。

這些症狀的出現正是痰濕、瘀血凝滯於肌膚所致。

其次,多囊卵巢綜合徵的病程規律多與痰濕、瘀血相關。

久治不愈的病多為痰瘀作祟,痰瘀致病如同沼澤中易滋生細菌,如若痰濕不除,瘀血不化,則病根難除。

而多囊患者的病情也常常纏綿不愈,難以根治,與痰濕、瘀血作祟有很大的關聯。

綜上可知,痰濕、瘀血久滯於體內,可能會引起多囊的發病,而對於多囊患者而言,無論原屬何種證型,如果不及時治療都易生成痰濕、瘀血,痰濕、瘀血既是病理產物,又會成為致病因素,加重病情。

基於上述認識,在診療時應注意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靈活運用祛濕化痰和活血化瘀之法。

多囊卵巢綜合徵病機主要與腎虛、肝鬱、脾虛有關,而痰濕和瘀血是其發生髮展過程中極易產生的病理產物,也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諸臟腑功能失調都會引起水液代謝失調。

從多囊的主要病機來看,痰濕在本病中的產生主要在於以下幾點

(1)腎虛與痰濕:明代王綸有言:「痰之本,水也,原於腎。

」人體的水液代謝過程離不開腎的氣化蒸騰作用,若腎陽虛,其蒸騰氣化作用失調,水液代謝失常,濕聚成痰。

又因腎陽不能溫暖脾土,則脾氣虛,運化失職,水濕停聚生痰。

若腎陰虧虛,則可致陰虛化火,虛火灼津,煉液為痰。

(2)肝鬱與痰濕: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若肝氣鬱結,使水液停滯成痰濕,或者肝氣橫逆克土,使脾胃運化失職,痰濕凝聚。

(3)脾虛與痰濕:脾為生痰之源,無論何髒先受損再致脾陽受損,脾失健運,都會引起痰濕的形成。

張景岳曾指出:「夫人之多痰,皆由中虛使然,果使脾強胃健,如少壯者流,則水谷隨食隨化,皆成氣血,焉得留而為痰?」有很多PCOS患者平日裡過食肥甘厚味,而且多半缺乏運動,導致攝入能量過多而消耗少,影響了脾胃的運化功能,水液在體內運行不暢,停滯而成痰濕。

瘀血是機體內停滯的血液,同痰濕一樣既是病理產物也可繼而成為致病因素。

《萬氏女科》曰:「氣鬱血滯而經血不行。

」所以氣血流暢,女性的月經才會正常。

而胞宮為奇恆之府,「藏而不瀉」,所以其不可藏瘀血濁液類的惡物。

一旦瘀阻胞宮,便會使婦女的月經和生育功能失調

在多囊發病中,瘀血的產生主要在於以下幾點

(1)腎虛與血瘀:若腎氣不足,無力推動血行,血行不暢而成瘀,如王清任所言:「元氣既虛,必不能達於血管,血管無氣,必停留而瘀。

」若腎陽不足,則氣血失於溫煦,導致經脈虛寒,沖任受損,血液凝滯,運行不暢,阻滯經絡,或是腎陽虛無力推動,導致氣化失常,氣滯而血瘀。

又或是腎之陰精虧損,可使沖任不充,血海不盈,脈道失於充盈柔養,則經脈不能滑利通暢而致血瘀,又或是陰虛生熱,灼血成瘀。

(2)肝鬱與血瘀:肝主疏泄,只有肝氣條達,血液才能運行流暢。

若肝氣鬱結,可導致氣滯而血行不暢,發生血瘀。

如果肝鬱化火,灼傷津血,則血液凝滯,煎熬成塊,運行不暢。

(3)脾虛與血瘀:脾胃中焦為經血化生之源,且脾統血,如果脾虛,則經血化生乏源,血脈失充而不利,故血虛亦可致血瘀。

若脾氣虛甚至脾陽虛,陽虛寒凝,致血行不暢,進而形成血瘀。

若脾虛而生痰濕,則痰濕阻絡,使血液運行不暢,也會加重血瘀。

痰、瘀同源亦同病,二者在病情發展中會相互影響,其病機易相互轉化,《血證論》曰:「血積既久,亦能化為痰水。

」體內久存的瘀血漸成敗瘀,此時便與痰濕實質無異,均可影響機體的氣機運行,導致疾病的發生。

病久痰濕和瘀血還會互結作祟,即所謂的「痰夾瘀血,遂成窠囊」。

在多囊的發生髮展過程中,氣血凝滯而痰瘀內生,互結於胞宮,日久可發為窠囊。

《寓意草》曰:「窠囊之痰,如蜂子之穴於房中,如蓮實之嵌於蓬內,生長則易,剝落則難。

」這說明痰濕、瘀血容易互結作祟,並且會使病機更加複雜,病情更加纏綿難愈。

所以在治療中要密切關注病情的發展,關注痰濕、瘀血鬱積的程度,及時行化濕祛痰、活血化瘀之法,酌加化濕、活血之藥,往往立竿見影。

另外,由於女性月經周期的特殊性,在每個時期生理病理特點有所不同,每次診療都應注意分期治療,在女性行經期、經後期、經間期、經前期等不同時期運用適宜的治法。

行經期主要運用祛濕化濁、活血化瘀、引血下行的藥物以促進血行。

經後期重在補虛,滋陰養血,同時兼顧活血化瘀。

經間期主要是運用化痰祛瘀通絡的藥物促進排卵。

經前期的治療以助陽為基礎,但此期女性機體非常敏感,易受環境影響,容易氣鬱,並且生痰濕、瘀血,需要兼顧疏肝解郁、祛濕化痰以及活血化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醫認為:肝氣鬱結或是多囊卵巢綜合徵

中醫認為肝氣鬱結是多囊卵巢綜合徵的主要病因,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條達惡抑鬱,若素性憂鬱或因七情六慾紛擾,致使肝失條達,疏泄失常,氣機鬱結,則氣滯血瘀,沖任不能相資,胞宮血海不寧,導致月經失調、不...

中醫藥治療慢性盆腔炎體會

盆腔炎現代醫學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圍組織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膿腫、盆腔腹膜炎。炎症可局限於一個部位,也可同時累及幾個部位,最常見的是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炎。慢性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