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性關節炎(飲食禁忌與病患須知) - 天寶中醫診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前一陣子新聞媒體也報導了紅斑性狼瘡患者不宜食用過多的苜蓿芽,因為苜蓿芽可能會誘發自體免痠更加亢進,使病情惡化,事實上,除了紅斑性狼瘡之外,還有不少風濕免疫科疾病 ...
類風濕性關節炎(飲食禁忌與病患須知)
食物禁忌如下:
(1)禁吃:補品.如四物湯.中將湯.八珍.十全.當歸.黃耆等等.
(2)少吃:薑母鴉.羊肉爐,為什麼呢?因為大部份都有放補品補藥.還有類雌激素食物也要少吃,例如山
藥.瑠璉.大豆異黃酮濃縮製品.因為有不少研究顯示,女性荷爾蒙與本病有密切關切.
(3)最近新的研究報告顯示,紅肉與內臟類,以及海鮮(尤其是蝦子)也應少吃.
變調的天鵝頸!從「體質類型」談「類風濕性關節炎」!
文/署立豐原醫院中醫婦科主治醫師 林佩澐
(自95年5月10日更名為:林襄穎)
許多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人,因關節變形造成掌指處形成「天鵝頸」,這個現象也是本病頗為獨特的外觀變化。
本病發病女性約為男性的三倍,是一種抗原的免疫反應,有一半以上病人在關節症狀出現前,先逐漸感覺全身虛弱倦怠,肌肉痠痛,食慾不振等等,持續一陣子之後才出現關節痛。
而關節痛多半從小關節開始,如手指、腕、膝,直至較大關節例如髖關節。
典型疼痛感覺是關節呈現紅、腫、熱、痛、僵硬,較明顯的是關節的疼痛僵硬常常發生在早晨。
若病程遷延多年,將發生關節變型僵直,肢體殘障。
少數病患在得病後,病情發展緩慢,但是大多數病患病情反覆不定、時好時壞,整體而言是慢慢的惡化。
現今中醫藥對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主要是使用針灸,藥物,以及外敷膏藥三種療法。
中藥治療方面可選用金匱要略記載的「桂枝芍藥知母湯」;而新藥開發研究也有不錯的成效,例如海風藤,石南藤之類。
另外,蠍子.蜈蚣也是十分有效的藥材,因為略有毒性,必須具備經驗的醫師,以其他藥材搭配使用,緩和毒性,並發揮藥效。
而中醫藥對於疾病治療的有效,主要還是歸功於醫師對病人的「證型」判斷是否正確。
所謂證型是指「體質類型」,它是中醫治病的精髓,也關係著療效的好壞。
以下簡略說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體質類型與中醫用藥參考:
一、濕熱體質:關節紅腫熱痛,口乾舌燥,便秘,小便黃赤色。
可使用知母.苦參.蒼朮.黃柏。
二、陰虛挾濕熱體質:關節疼痛.有時紅腫有時不腫.口乾舌燥.
小便黃赤色.身體烘熱。
可使用知母.熟地黃.白薇.牛膝.蒼朮.黃柏.土茯苓。
三、肝腎陰虛體質:關節疼痛,不太紅腫,甚至關節略微萎縮變形,
口乾,腰痠,烘熱。
可使用熟地黃.山茱萸.白芍.女貞子.牛膝.薑黃.忍冬.
雞血藤。
四、脾腎陽虛體質:關節萎縮變形較明顯,甚至關節怕冷,倦怠,
腰痠,頻尿,食慾不振。
可使用仙靈脾.仙茅.熟地黃.白朮.補骨脂.牛膝.桑枝。
針灸方面,患者能夠感受到針灸的痠麻脹痛,則療效較好。
另外還有兩種型態的外敷膏藥,分別適用於急性期與慢性期關節炎,能降低發炎與關節疼痛,讓病人的疼痛指數與發作頻率大大減低。
平日保健必須保護受病關節,例如慢性期可使用熱敷,春冬之際更要作好關節的保暖。
另一方面,適當的運動可以減輕關節疼痛外,也可增加關節活動度。
而氣功,太極拳等等修煉,對於本病也有正面的輔助。
(本文刋載於自由時報)
什麼是中藥穴位貼藥呢?從類風濕性關節炎談輔助治療!
文/天寶中醫診所院長 林襄穎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因於抗原的免疫反應所造成之疾病,典型症狀是關節疼痛僵硬常常發生在早晨,病情持續發展則關節呈現紅、腫、熱、痛、僵硬,不少病人因疏忽治療先機,或雖積極治療但礙於病情發展太快,以致最終難逃關節僵直變型,甚至肢體殘障的命運。
本病在女性的發病率約是男性的3倍,因而臨床所見病患,從30初頭的女性到70多歲的老太太都有,40歲的楊小姐便是其中一例。
治療舉例:
楊小姐從發病到一路走來的治療過程,不論中醫西醫,可說是各種方法都試過了!由於楊小姐發病年齡早,且病情發展迅速,除了原本的西藥治療之外,舉凡中藥、針炙、推拿、拔罐、放血、薰洗等等,所有方法她都試遍了!無奈可憐的她,兩手十指關節已有僵硬的傾向,手腕關節僵硬偏斜也日益明顯,就連膝關節都開始有腫痛的情形。
經過仔細評估,我們認為楊小姐是陰虛挾雜濕熱的體質,開立了內服中藥例如熟地黃、山茱萸、川牛膝、薑黃、忍冬藤、雞血藤、桑枝、白芍、女貞子等等。
而外治方面,採取中藥穴位貼藥作為輔助治療。
一開始楊小姐還不太放心,她認為自己早已使用過推拿與外貼藥布了,怎麼還要再貼藥呢?經過我們詳細解說,說明穴位貼藥與外貼藥布之作用機轉不同,楊小姐才開開心心的願意再重拾希望以接受治療。
什麼是中藥穴位貼藥呢?
貼敷療法早在馬王堆出土之帛方《五十二病方》即有記載,而《黃帝內經》也有說明,直至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網目》更記錄了許多疾病的貼敷療法,可說是歷史悠久。
在治療原理方面,貼敷療法是直接作用在體表病灶或是相關穴位上,可說是傷科膏藥(使用在體表病灶)以及針炙經絡(貼在相關穴位)兩大原理的結合。
而治療作用方面,貼敷療法可令血液循環加速,達到消腫止痛、消炎排膿、活血化瘀的功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貼敷療法使用於穴道,可以根據個別病人之病情體質不同,或穴位之不同,分別採取不同的貼敷藥材,真正達到對症用藥的功效。
療效證明這個治療方式是正確的,楊小姐經由2個多月的療程,關節的疼痛大為減輕,十指關節與腕關節也變得較柔軟,關節活動度加大,現在可正常上班和作家事,騎摩托車時也能夠掌握手把了!楊小姐十分高興,而我們醫療團隊也放心的微笑了!所以,成功的治療案例,總是醫師與病人能夠互相信賴、互相配合,並且在不同病情的病人身上,採取不同的治療,靈活運用,則療效自然得以發揮!
林佩澐醫師小檔案
現任:天寶中醫診所院長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研究所碩士
經歷:前署立豐原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中醫不孕症及中醫婦兒科駐院醫師
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師
專長:中醫風濕免疫科、中醫內科、中醫腫瘤科、中醫婦兒科
中醫探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食宜忌
陳小姐,一位30歲的年輕女性,前來門診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原來陳小姐發病已3年,目前配合大醫院風濕免疫科西藥治療中,雖然關節疼痛有緩解,但只要勞累或天氣季節變化,則疼痛又發作,十指與手腕仍有紅腫熱痛情形,開好藥後,我們告訴她相關的飲食禁忌,但她當場驚訝咋舌,因為她說這些禁忌食物,幾乎每一項都是她平日最愛吃的。
前一陣子新聞媒體也報導了紅斑性狼瘡患者不宜食用過多的苜蓿芽,因為苜蓿芽可能會誘發自體免痠更加亢進,使病情惡化,事實上,除了紅斑性狼瘡之外,還有不少風濕免疫科疾病也有其禁忌的食物或藥物,類風濕性關節炎便是一例。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醫學研究人員,從1993到1997年間,蒐集了兩萬五千人的飲食習慣資料,研究結果發現,罹患風濕病的人所攝取的紅肉,比健康人要來得多;至於吃素的人,得風濕病的機率更明顯偏低,這項研究已刋載於『風濕病與關節炎』的醫學期刋上,它顯示了過度攝取紅肉與罹患風濕關節炎,有一定程度的相關。
其實,除了紅肉以外,還包括肉類蛋白與植物蛋白,辛辣油炸或酒類的過度攝取,甚至於某些中藥例如:人參、黃耆、二仙膠、海馬、鹿茸‧‧‧等等許多補藥,大量服用都可能引起免疫系統反應,造成關節滑膜的病變,至於以上這些食物藥物為何會令本病病情加重呢?這得從中醫治療本病的法則說起。
中醫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是濕熱體質,元氣尚充實;中期則虛實各半;久病則為陰陽氣血都虛,為虛弱體質,而對症用藥的法則如下:
(1)濕熱體質:為患病初期最常見體質,中藥應使用當歸拈痛湯、龍膽草、蒼朮、黃柏、苦參根、倒地蜈蚣這些清熱去濕、疏經通絡的藥材,可以改善病患關節紅腫熱痛情形,而此時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避免腥味油膩,反之若食用辛辣油炸或是具備補性的食物藥物,就會使濕熱體質更明顯、病情更嚴重,恰巧,紅肉屬於腥味油膩之品,而人參、黃耆、二仙膠、海馬、鹿茸屬於補藥,因此都理當禁忌之。
(2)虛實各半體質:大多發生在患病中期,以虛弱挾濕熱體質最常見,病患既有倦怠易疲勞的虛弱情形,但又有關節紅腫熱痛的發炎情形,治療當兼顧兩者,藥材可使用竹葉石膏湯,加入忍冬藤、金銀花、伸筋草、透骨草、延胡索、路路通等等中藥。
(3)虛弱體質:通常患病多年,此時較無關節紅腫熱痛,但卻容易因天氣變冷或下雨而關節痠痛,甚至許多中老年病患會發生關節變形甚而肢體殘障,並伴隨虛弱無力、頭暈心悸,中藥可採用左歸丸與右歸丸,加入威靈仙、桑枝、續斷、千年健、絲瓜絡、懷牛膝等等藥材。
幸好,上述的陳小姐在經由治療之後,病情大為好轉,即使天氣變化,也很少有關節疼痛了,這樣的治療效果讓她十分喜出望外。
想一想,一般人認為健康營養的食物,諸如苜蓿芽或紅肉,以及一般人以為強壯補身的中藥,諸如人參、黃耆、二仙膠、海馬、鹿茸,上述這些食物藥物,到了風濕病的患者身上,卻都變成了傷害!因此,所有風濕病與關節炎的患者,除了配合醫師的治療之外,
該了解『藥食宜忌』,如此才是治病養身的正確之道。
-----------------------------
林襄穎醫師小檔案
現任:天寶中醫診所院長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
中醫婦兒科駐院醫師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碩士經歷
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師
署立豐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專長:中醫婦兒科、中醫內科、中醫腫瘤科、中醫風濕免疫科
=============================================================
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老婦長年關節疼痛
長期關節疼痛的患者要注意了,時值冬春交界,天氣乍暖還寒,是關節疼痛的好發時節。
中醫師林襄穎表示,近來門診關節炎患者增加約3成,其中一位61歲老婦人,前來求診時兩膝紅腫熱痛,需坐輪椅,於是請病患到西醫檢查並確定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並且加入中藥治療,目前老婦人已擺脫輪椅,可正常走路了!
林襄穎指出,這位老婦人的狀況很特殊,因為她長年關節痠痛,包括肩頸、兩肘、手指關節都輪流痠痛,最糟糕的是兩側膝蓋,已經痛到難以走路,約有兩個月時間都須坐輪椅。
但老婦人完全不知自己的病情有多嚴重,來看門診時還嚷嚷著自己老了,膝蓋退化了!林襄穎說,他一看到病患的狀況,立刻就警覺到可能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於是請病患到西醫風濕免疫科檢查,經由確診果然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老婦人回診時還不斷訴苦,說之前吃了好多藥,也有青草藥、也有秘方,所有人都告訴她是關節退化的緣故,怎知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呢?
林襄穎表示,老婦人有多處關節疼痛,其中膝蓋最嚴重,其紅腫熱痛的現象,有別於一般的關節退化,因為單純的關節退化是極少有紅腫熱痛的。
而病患口乾舌燥,口臭,小便色深黃,大便便秘,在中醫體質上屬於“濕熱體質”,因此中藥使用去除濕熱藥材,處方以中藥三妙散為主,加入生地、黃芩、一條根、秦艽、忍冬藤、虎杖、紅花、路路通等等藥材,並鼓勵病患同時接受西醫風濕免疫科的檢查與治療,於是在中西醫併進努力下,短短3個月,老婦人原本紅腫的雙膝,已恢復了八成,外觀看來也沒那麼腫大了,目前已擺脫輪椅,可正常走路,料理平日生活起居!
林襄穎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起病頗為隱匿,病患很容易忽略。
典型疼痛感覺是關節呈現紅、腫、熱、痛、僵硬,較明顯的是關節的疼痛僵硬常常發生在早晨,因此,早晨手指會發生疼痛僵硬的病患,要特別警覺是否為本病。
而類風濕性關節炎若病程遷延多年,將發生關節變型僵直,甚至肢體殘障,終身仰賴輪椅,十分可怕。
林襄穎呼籲,中老年病患常見退化性關節炎,導致有些歐巴桑或歐吉桑明明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卻誤以為是單純的關節退化,因此常常見到許多病患延誤治療,十分可惜,這一點應該請其子女或親友多注意父母長輩的身體,一旦有關節疼痛日久不愈,都要儘早就醫才是。
附表如下:(製表人:林襄穎醫師)
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分階段治療
急性發作期
病勢較急,患處外觀紅腫熱痛,遇天氣熱或碰到熱水時更疼痛,此時以西藥治療效果快。
治療常用三妙散、生地、黃芩、忍冬藤、虎杖、紅花、路路通。
慢性活動期
呈現長期關節疼痛,關節有時紅腫但不明顯,疼痛不一定伴隨關節熱熱感,天氣變冷或下雨也會關節痛,此時西藥治療效果已不如急性發作期來得好。
治療常用六味地黃丸、忍冬藤、絡石藤、續斷、防風、秦艽、絲瓜絡、威靈仙、薑黃。
慢性遷延期
呈現慢性長期關節疼痛,關節可能萎縮變型或僵直,甚至肢體殘障,天氣變冷或下雨時關節痛甚,西藥效果不明顯。
治療常用左歸丸或右歸丸、淮牛膝、杜仲、續斷、海風藤、千年健、鹿角膠。
林襄穎醫師小檔案
現任:天寶中醫診所院長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駐院醫師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碩士
經歷: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原署立豐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專長:中醫內科、中醫風濕免疫科
網址:林襄穎醫師的個人專區
22例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體質類型之研究
天寶中醫診所院長林襄穎
(一)研究背景: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自體免疫異常之疾病,台灣盛行率約0.8%,即患病人數約在10多萬人。
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除了西醫治療之外,中醫在治療上亦有很大發揮空間,基於中醫治療乃是以“辨證論治”為精神,也就是依各別病患不同體質來用藥,所以本研究希望可分析出類風濕性關節炎各種中醫體質類型,與中藥用藥之療效關聯性。
(二)研究目的:
客觀分析類風濕性關節炎各種中醫體質類型,與中藥用藥之療效關聯性。
(三)研究指標:
1.類風濕性關節炎各種中醫體質類型之分類。
2.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患處疼痛之改善程度。
(四)研究方法:
1.天寶中醫診所於97年1月至97年4月間,在林襄穎醫師門診中,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經中醫辨證論治分析其體質類型,給予中藥治療。
2.中藥治療後,歸納出符合研究對象入組標準之病患資料,請病患回顧治療前與檢視治療後的疼痛分數,以了解疼痛改善程度。
3.疼痛分數以等級表示,從1分到10分,分別代表幾乎不痛、極輕微疼痛、輕微疼痛、略痛、頗疼痛、疼痛、明顯疼痛、很疼痛、疼痛甚、無法忍受的疼痛。
(五)研究對象入組標準:
1.經各大醫院風濕免疫科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且持有該重大傷病身份之病患。
2.在中藥治療期間,病患西藥部份並無改藥,若恰逢西藥有改藥,即不能做為研究對象。
(PS:因為病患有可能是因為西藥改藥而使症狀變好,因此若恰逢西藥有改藥,即不能做為研究對象,以避免疼痛改善程度失真。
)
3.在中藥治療期間,除了風濕免疫科開立的西藥以外,病患並無服用其他藥物或保健食品等等。
4.綜合以上3點,顯示入組標準嚴格。
(六)研究結果:
1.研究結果如以下表格:
22例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體質類型之研究
濕熱體質
寒熱皆有
肝腎虛損
所佔人數比率
32%
45%
23%
症狀表現
病勢較急,患處外觀紅腫熱痛,遇天氣熱或碰到熱水時更疼痛。
呈現長期關節疼痛,關節有時紅腫但不明顯,疼痛不一定伴隨關節熱熱感,天氣變冷或下雨也會導致關節更痛。
呈現慢性長期關節疼痛,關節可能萎縮變型或僵直,甚至肢體殘障,天氣變冷或下雨時關節痛甚。
治療前
平均疼痛分數
8分
7分
5分
治療後
平均疼痛分數
4分
3分
3分
(表格提供 :林襄穎醫師)
2.結果說明:
(A)在本研究中,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依據病程大致可分為3種體質類型,即濕熱體質、寒熱皆有體質、肝腎虛損體質。
其中寒熱皆有體質所佔比率最高,為45% 。
(B)治療前疼痛分數最高的是濕熱體質,最低的是肝腎虛損體質。
(C)三種體質在治療後疼痛分數皆有下降。
(D)濕熱體質與寒熱皆有體質,在治療後,疼痛下降幅度較大,有4分之多。
(七)結論:
1.本研究發現,中醫辨證論治正確,確實對療效提升有明顯幫助。
2.中醫認為,久病則病氣入肝腎,因此,類風濕性關節炎病程久遷,一旦轉為肝腎虛損體質時,部份病患可能已伴隨關節萎縮變型或僵直,甚至肢體殘障,其後果遠超過疼痛。
因此,病患應及早治療,切勿錯失治療先機。
(八)後記:
類風濕性關節炎濕熱體質,中藥治療常用三妙散、生地、黃芩、紅花、路路通;而寒熱皆有體質,中藥治療常用忍冬藤、續斷、防風、絲瓜絡、威靈仙;至於肝腎虛損體質,中藥治療常用左歸丸或右歸丸、淮牛膝、杜仲、續斷。
中醫治療並無特殊秘方,一切要以“辨證論治”為主,即分辨病患體質,分別給予適合之藥物,才是治療的最高法則。
林襄穎醫師小檔案
現任:天寶中醫診所院長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駐院醫師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研究所碩士
經歷: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原署立豐原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主治:中醫內科、中醫風濕免疫科
延伸文章資訊
- 1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須知-衛教專欄
初期時,關節會疼痛、腫脹、活動功能障礙;晚期關節會僵硬和畸形,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下列事項將有助您控制病情: 1.每日適當的休息1.1.在日常活動或工作 ...
- 2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復健 - 烏日林新醫院
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復健. 病理與病因. 由於集中在滑膜關節的自體免疫反應引起。病因未明,是屬於慢性、全身性、進行性的疾病。女性罹患率高,病情會因身心壓力而加重。
- 3類風溼性關節炎,該怎麼吃? - 東元醫院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免疫疾病,由於患者體內時常處於高度發炎的情況,只要一到季節交替的時節,全身關節就會腫脹、疼痛,尤其越末端越痛。類風濕性關節炎嚴重除了會 ...
- 4類風濕性關節炎(飲食禁忌與病患須知) - 天寶中醫診所
前一陣子新聞媒體也報導了紅斑性狼瘡患者不宜食用過多的苜蓿芽,因為苜蓿芽可能會誘發自體免痠更加亢進,使病情惡化,事實上,除了紅斑性狼瘡之外,還有不少風濕免疫科疾病 ...
- 5類風濕性關節炎如何吃/ 郭姵邑醫師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免疫疾病,最常影響的地方是在身體關節處,尤其是四肢 ... 由於關節疼痛、行動不便,患者製備食物的能力會隨著時間而逐漸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