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養生之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中醫保養是從四季的變化再配合精神、防病、生活起居、飲食、運動這五大方面以達到初步的保養原則。
春季養生. 以五行來講,春天的氣通到肝臟,而肝臟所表現出來的情是 ...
四季養生之道
台北 德源
有健康,幸福才有保障;常見有人受病魔糾纏,四處求醫而無效,不但個人身心俱疲,也讓身邊的親人一起受苦,所以平時的保健顯然是不可或缺的。
中醫注重平日的保養與調理,所謂「上醫治未病」,意即「預防勝於治療」,對於尚未發作的病,我們要做好保養來因應,而病好了之後,則要善加調理以預防復發,一般來說,再度復發的病症,嚴重性會增強,醫治上也更加困難,所以中醫一直很注重病後的調理。
中醫保養是從四季的變化再配合精神、防病、生活起居、飲食、運動這五大方面以達到初步的保養原則。
春季養生
以五行來講,春天的氣通到肝臟,而肝臟所表現出來的情是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中的怒,所以在春天肝氣會較旺,只要稍受刺激就比較容易動怒,因此在情緒上宜調柔,保持開闊樂觀的心情。
春季的氣候是剛從寒冬轉暖,所以還夾有乍暖還寒、忽冷忽熱的情況,故俗稱「春天後母臉」。
在這氣候多變的季節裡,預防風寒的保暖就特別重要。
春天的氣跟同時期的植物一樣百芽待發,氣會走到我們身體的表面,為了讓氣血能舒展順暢,衣服穿著不要太緊繃儘量寬鬆,以減少對身體的壓迫。
此季節的代謝也比較強,所以在飲食方面,可以吃一些稍微辛的、比較乾溫、清淡的食物,通常春季比較少用補養藥膳,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即可。
春季可以說是我們養生最好的時機,也是運肝的時節。
肝經通過腿部、腳部,而脾、肝、腎經就在腿部、腳部的內側,所以運動方面可以偏重在腳部方面,譬如:走路、登山、慢跑、打太極拳等緩和性的運動,對肝臟比較有幫助,而運動時間不宜太早,以能見到日光的時候到戶外運動為宜,因為清晨是二氧化碳和氧氣交替的時段,此時運動不太適合。
在運動中一有流汗要馬上擦乾,春天氣候多變化,出汗後,吹到風很容易感冒。
春天,因為正在運肝氣,風邪很容易侵犯到肝臟,所出現的症狀就會很麻煩,忽冷忽熱,非一般喉嚨痛、咳嗽的症狀。
春天通肝,肝經是走晚上十一點至一點,膽經是走凌晨一點到三點,半夜是血液回歸到肝臟的時辰,讓它的循環做一個階段性的安養,所以要善用這段時間睡眠勿熬夜。
如果是在肝經運走的時候熬夜,可能要花三倍的時間,才能補回來,特別是凌晨十二點至一點這個時段,若無入眠,白天可能要花三個小時甚至半天才補得回來,一整天精神都不好,實在划不來,所以有句話說:「子時睡得好,比吃補還好。
」
夏季養生
夏季的陽氣就比較旺了,此時氣候漸熱,很容易流汗,「汗為心之液」,發汗過度,心氣就容易消耗。
夏天晝長夜短、陽盛陰虛,白天屬陽、晚上屬陰,所以可以稍微晚一點睡,但是年紀大的人宜十一點前就寢,年輕人則不要超過十二點半,如果晚睡,仍需早起,中午再補個午休,來補充因晚睡而造成的睡眠不足。
夏天最常見的症狀就是中暑,中暑與感冒常讓人分不清,這二者又怎麼分辨呢?以中醫來講,中暑有四大──脈洪大、大熱、大汗、大渴,但是以我個人實際臨床經驗來講,真正的中暑不一定會大汗,中暑最主要的就是汗腺和排汗功能被暑熱、溼熱壓迫而導致汗排解不出去,被逼在皮膚的內層,再加上天氣熱,又有發燒的感覺。
中暑比較快的治療方法,通常是「刮痧」,而只要一刮痧,毛細孔會被強迫舒展,並藉此減輕症狀。
但如果是習慣性的刮痧,會造成整個毛孔收縮,免疫系統反而遭到破壞,甚至會造成一種習慣性的惡性循環,變成經常要刮痧。
根本問題就在整個皮膚表面的毛孔開合程度遭到破壞,所以年輕人偶爾可以,但是不要習慣性的刮痧,而年老體衰者則儘量少刮。
通常刮的部位,大概都是脖子、肩膀、背部,而刮的時候,力道要適當,最好能找有經驗、有研究者刮痧,以避免傷到筋骨反而得不償失,刮完之後,宜喝一些淡的食鹽水。
有些特殊的中暑情況,比較嚴重的話,會頭痛、噁心、嘔吐等,這些在中醫理論上是很少見的情況,但是臉色發白、休克、暈倒,這些都是中暑的一些症候群。
我們怎樣避免中暑呢?儘量避免在陽光下曝曬,若因工作關係必須直接在陽光下曝曬的話,要注意水分的補充。
通常民間最常喝青草茶、涼茶、苦茶、冬瓜茶、薏仁湯、綠豆湯、蓮藕湯等,而炎夏吃西瓜最好,它有利尿之效。
民間有一種說法「半夜吃西瓜會拉肚子」,主要是西瓜性寒涼利尿,而晚上屬陰,陰上加寒很容易腹瀉,熱性體質的人就不怕這一點。
一般而言,孩童和老者儘量不要在晚上吃西瓜,可善用中午或早上陽氣比較重的這段時間吃。
夏季通心,心之經絡在手掌的內側,它通到中指因此可以做一些手部伸展的運動,例如:外丹功,而年輕人可以做伏地挺身、拉拉單槓,老年人可做一些甩手運動,對心臟會有幫助。
自古以來,中醫強調夏季保養,「夏治冬病」改善体質,增強免疫力。
冬天好發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肺氣腫或者在冬天容易拉肚子的人很適合在夏天的三伏天(初伏在夏至後第三個庚日,中伏在第四個庚日,末伏在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做灸療。
例如:溫灸,就是善用三伏天氣熱,體內陽氣最旺,毛孔最開張時,選用一些助陽開竅、袪濕化痰的中藥做成灸餅,敷貼在背部一些重要的穴位,使藥物由體表到經絡、臟腑,直接作用到宿痰潛伏之處,將之驅除以達夏治冬病的目的,但這必須由有經驗的專業醫師治療,如能找到一些有內涵的醫師,他就會替你做長期全面性的關照。
秋季養生
秋天的氣與我們的肺臟是相通的,秋屬金,通於肺,開竅在鼻,液通於涕,肝之液在眼淚,心之液在汗,肺之液在涕,秋天的氣候是由熱轉涼,俗稱「秋老虎」。
所謂「秋老虎」就是夏天的炎熱尚未清除,而又間雜東北季風帶來的寒濕,尤其在白露的節氣,雨水較少氣候較乾燥,寒熱的變化大,所以這時候容易傷風感冒,也容易引發舊疾,所以有句話說:「多事之秋」就是這樣來的,因此秋季的保養就很重要。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天就開始要收歛了,應避免過於激烈、過多體力耗散的運動要開始內斂了。
一般人或老年人在這個季節裡,容易有感傷的情緒,所以整個內心、情緒不宜有激烈性的情緒反應。
在起居方面,睡眠可以稍微增加一點點,但仍要早睡早起,在秋天心血管疾病發作率比較高,中風發作的時間,通常是在睡眠階段的末期;換句話說,剛入睡沒有感覺,到了早上三點到五點這段時間,血液循環最緩慢、最弱的時候,如果有腦血栓的話,這時候就很容易沉積,而造成慢性中風,所以我們建議早起的理由是有它的意義。
秋天比較乾燥,所以皮膚比較容易乾、裂,或者是口乾喉嚨燥,那該怎麼辦呢?可以吃一些百合、芝麻,如果手掌乾裂的話,可以擦一般的橄欖油或中藥常用的紫雲膏,這些都很好用,但是根本的問題是要強化肺臟。
肺通於皮毛,肺臟強,皮毛代謝能力就正常,就不會有皮膚乾裂等狀況。
肺臟是通我們的呼吸系統,肺臟機能不好,當然會咽喉乾燥、鼻子過敏,關係著整個呼吸系統的問題。
秋天比較內斂,儘量不要吃辛辣的東西,但可吃一些帶酸的東西如:烏梅、檸檬或中藥的五味子等較收歛的食物。
而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也都不錯,甘蔗汁是秋天很好的保養品,如果體質怕涼的人可以把它溫一下,在台灣有很多用火烤的甘蔗,秋天吃是很好的,但是最好是吃有機無農藥的甘蔗,現在有很多食物包括許多藥材都有遭受汙染的問題,食用後有時未蒙其利,反受其害,因此要達到真正的養生,宜選用有機無農藥和無化學合成食品添加物的產品。
藥膳方面,可以吃一些百合粥(百合熬稀飯)或牛奶杏仁。
身体虛弱和肺機能較差者,可以煮稀飯放一些黑棗,這在中醫稱之為「培土生金」,黑棗是顧脾胃的,但對肺部也有很大的幫助。
「培土生金法」就是善用消化系統來增強呼吸系統,呼吸系統強的話,免疫系統就會很好。
冬季養生
冬天是最冷的季節,夏天是陽氣盛、冬天是陰氣盛、萬物收藏,所以養生宜避寒就溫,儘量做到陰陽平衡。
在寒冷的冬天,我們喜歡待在家裡不出門,這樣不太好,而衣服穿太多、太厚都不宜。
如果穿太厚,無形中熱能就會白白的消耗掉,若忽然間脫掉外套,那種禦寒的能力就相對的不足,熱能是在對寒氣均抗、是一種自然的調整能力,所以穿著要適當。
一般人在冬天習慣吃一些辛辣高熱量的東西,這些熱能很容易積在我們的體內,這些熱能屬陽性,而陰陽要達到一定均衡的狀態,如果陽氣過盛的話,會把我們體內的陰氣消滅,所以會變成一種陰虛的狀態。
體內的陰氣被陽氣截走了,所以產生「陰虛火旺」,例如:你吃了燥熱的東西,而燥熱的東西在我們的體內要達到均衡狀態,則體內會釋放出一種涼的滋潤的津液來抵銷它,那無形中我們體內的陰液就不足,而造成「陰虛火旺」,陰虛火旺在冬天沒事,但到了春天就發了,所以冬天沒保養,春天就容易得到一種溫熱病。
在冬天應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可吃一些熱食,但不宜燥熱。
基本原則就是能夠「保陰潛陽」,這陰陽理論不容易懂,但我們姑且把它想像是我們體內均衡火熱的一股力量、一股體內的清涼,我們稱「內陰」保陰潛陽的食物如:黑木耳、白木耳、芝麻等。
冬氣通於腎,腎的經絡在我們腿部的內側,要做一些對腎臟有幫助的運動,最常見且溫和的是「站樁」。
「站樁」就是雙腳與肩同寬、腳尖朝前、膝蓋微微彎曲,很簡單,但不容易做,能夠蹲五分鐘就很厲害了,因為膝蓋會發抖。
站樁宜配合吐納,丹田呼吸,吸氣時小腹鼓起來,然後再慢慢吐氣,若有老師指導會比較好。
冬天較涼,運動的原則以出汗為度,大汗淋漓,對身體的保養反而不好。
冬天較常見的疾病如:消化性潰瘍、心血管的疾病等。
消化性潰瘍是指胃、十二指腸、賁門、食道等有潰瘍的問題。
患者在飲食上宜少量多餐,吃易消化且溫和的食物,消化性的潰瘍最忌諱「空腹狀態」,若又遇天冷整個消化道的血管壁充血的程度就特別強,很容易造成胃痛、胃出血,所以很多胃痛的症狀都是在晚上、半夜的時間發作、一般遇此情況都是起床喝些牛奶或吃些流質的東西,以減緩病痛。
一般人都知道立冬要進補,但不知為什麼要補?要補什麼?對於這些問題,因每個人體質不同,應針對個人的需要,補充不足處,才是正確的「補」。
一般性的保養,應保持排便的通暢,但每人體質不同,生理結構也不一樣,以醫學的知識來說,每天規律地排解最好,排解時間以早上最佳,早晨五點到七點是走大腸經的時間,若能空腹喝下200~300cc的白開水加少許鹽巴,有通腸潤便的作用,「解放」一下通暢我們的胃腸,對整個身體非常有幫助。
人類生存最根本的條件為乾淨的水,無污染的食物,及新鮮的空氣。
在新疆、西藏、貴州等地區,空間大,污染少,空氣好,人們的生活簡樸,以歌唱為樂,住在這些地區年歲過百的人很多,可見居住環境對人類的健康影響很大。
華佗曾說:「人體一則勞動必不當疾,動搖則血脈流通不畏寒。
」這也就是中醫常講的「正氣內存,邪不可干」。
只要正氣夠,抵抗力就好,適應力夠,外邪就不容易侵犯,而「動搖則血液流通」,是告訴我們要做適度的勞動,若整天不動只想藥補是無效的。
唐朝名醫孫思邈也曾說過:「養生之道,常宜小勞。
」透由經絡和五行的原理,「日出而做,日落而息」自然的就能保養身體。
情緒與健康在養生保健裡息息相關,以中醫來講,七情與我們的五臟六腑有密切關係,過「喜」,喜氣會傷到心;過度的「怒」,怒氣則會傷肝,當你生氣,氣到極點的時候,有沒有四肢無力的感覺?肝氣喜歡舒暢調達,肝就像樹木,樹枝喜歡舒展,當你受到一定的壓力,感覺緊張時,整個氣就憋住了,氣不調達,就會覺得無力。
容易緊張,發脾氣對身體的健康與人際關係影響很大。
另外有「氣」不發,也易得憂鬱症或心臟病。
大陸某中醫學院曾做統計,緊張型與放鬆型兩者心血管疾病的病發比例竟高達187:1。
「憂」愁,「思」慮過度傷脾胃,用腦過度通常會造成胃口不佳;「悲」氣傷肺,孩童愛哭對肺機能比較不好;「恐」傷腎,「驚」嚇過度對腎臟也會有影響,所以內心的調伏、情緒的管理和我們的身體健康有絕對關係,因此心平氣和乃是身心健康的關鍵。
延伸文章資訊
- 1四季養生概念
一年四季,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氣候的變化,會給人體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機體的營養結構要隨季節的變化予以協調,注意各個 ...
- 2四季養生 - 博客來
四季養生就是按一年四季氣候變化的規律和特點,春養生氣,夏養長氣,秋養收氣,冬養藏氣,也即「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 3四季養生之道
中醫保養是從四季的變化再配合精神、防病、生活起居、飲食、運動這五大方面以達到初步的保養原則。 春季養生. 以五行來講,春天的氣通到肝臟,而肝臟所表現出來的情是 ...
- 4中醫四季養生保健
以下為大家. 介紹四季的中醫養生保健法。 春天養肝顧護脾胃. 春天,天氣不穩定容易導致傳染病增. 專長.
- 5四季養生 - A+醫學百科
四季養生(health preserving in four seasons),一年四季,包括一日之內晝夜分為四時的調攝養生方法。又稱四時調攝。它是中醫學順應自然思想的重要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