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決策》心得筆記|即使不完美,也可以成為更好的決策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文是樂金文化出版的《精準決策》心得筆記,該書由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 ... 即使我們得到理性的建議,但是我們心中仍然會有根深蒂固的決策偏誤,無形 ... 內容目錄 世界,並非全然理性你的認知模式,快思與慢想自信心,是一把雙面刃最有效的思考方法,也可能帶來偏誤判斷意識的有限性,讓你忽略就在眼前的事實快樂跑步機,我們追求的是想像中永遠無法緊握的幸福你的情緒影響你的判斷力,讓你現在就想馬上享受結果不如預期,反而更不想改變?談「承諾升級」公平與道德常見的投資錯誤改善決策的七種策略謝謝你的閱讀:) 本文是樂金文化出版的《精準決策》心得筆記,該書由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公共領導中心主任麥斯‧貝澤曼(MaxH.Bazerman)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全美頂級商學院之一)領導與溝通系主任唐‧摩爾(DonA.Moore)所著。

世界,並非全然理性 我們是人,並不完美。

即使我們得到理性的建議,但是我們心中仍然會有根深蒂固的決策偏誤,無形中影響著我們,也限制我們遵循理性建議的能力。

所以,知道「決策分析方法」並不會讓我們一夕之間變得更理智,只是會幫助我們更了解各種情境,踏出成為更好決策者的第一步。

你的認知模式,快思與慢想 我們往往覺得自己是理性的,其實絕大多數還是靠直覺來決定,這個觀念在《快思慢想》這本書中著墨甚多。

快思考,是我們的直覺;而慢思考,則是我們有意識、費力、合乎邏輯的推理程序。

在大多時候,為了避免決策過多所帶來的疲憊,使用「快思考」既省時又省力,我們在忙碌、疲憊時也更容易依靠這個系統。

做為更好的決策者,我們需要練習熟練「慢想」的使用時機。

人生何時需要快?何時需要放慢腳步? 光有絕佳的思考效率,並不足夠成為夠格的決策者。

懂得深思熟慮,才是成為優秀決策者的條件。

自信心,是一把雙面刃 雙面刃,存在兩面情況,不只存在好的一面,但也可能同時傷害到自身。

人們對外在表達的自信,除了有助於自我肯定,也對於建立他們對我們的信心有幫助。

簡單來說,你越有信心,別人越放心。

小布希(GeorgeW.Bush)在2004年第一場總統辯論中,向對手約翰‧凱瑞(JohnKerry)提出警告,他說:「我只知道,這個世界是如何運作,而且在政府會議中,必須要有來自美國總統的篤定力量」 我們發現,有自信的人比起沒自信的人,來得更有說服力,人們認為這些人更有能力,因此往往將他們提升到具有地位和影響力的位置。

當信心和能力正相關時,這有道理,但並不意味著有信心就是好事。

許多人在吃進苦頭後才發現,充滿自信地人,同樣會做出錯誤決定,最後也必須付出代價。

所以我們說:自信,就像是一把雙面刃。

有好,也有壞。

篤定是一回事,但你也可能篤定的犯錯。

小布希後來堅決否認他在總統任內犯過的錯誤,很可能導致他在第二任任期內支持率下滑的原因。

當認清自己犯錯時,往往為時已晚。

對沖基金橋水資本管理公司的創辦人雷‧達利奧(RayDalio)曾說過: 我們最大的力量,來自於我們知道自己不懂,我們對錯誤與學習,抱持開放態度。

套用聖雄甘地之語: 過分肯定自己的智慧並不明智。

最強大的,也可能弱化。

最有智慧的,也可能犯錯。

只要能體認自己的認知是有邊界的,就能逐漸調整不確定性,將認知邊際向外擴張,進而逐漸戰勝本能的偏誤。

關於「過度自信」這個偏誤,有諸多分支,例如導致「過度交易」、「過度確定」。

「過度自信」會讓投資人變得熱衷交易。

證據顯示:交易越頻繁,報酬表現就越差。

「過度自信」也可能轉化為「過度確定」自己知道市場未來走向,或是自以為知道有能力選擇適合投資的基金。

書中說明了投資成本、頻繁交易對績效的影響,這種現象會導致投資人投入更主動的投資行為當中,即使你很樂觀,也要知道,平均來講,你所選擇的股票、主動型共同基金,他們的表現都不如市場。

最有效的思考方法,也可能帶來偏誤判斷 捷思法,是思惟的捷徑,讓我們得以簡化資訊,處理更少的選項,以及減少決策所花費的力氣。

這提供我們處理複雜問題的有效方法,經常能產生有效的決策,但最有效的捷思法,也可能帶來系統性的偏誤判斷。

捷思法所帶來的其中一個偏誤是─「容易回想」。

人會根據輕鬆想起的事件實例,來推論事件的共通性。

研究發現,人們更有在災難發生之後購買保險,來保護自己免於承受先前經歷過的災害。

這對於某些風險是明智之舉,但這說不過去在地震之後購買地震險,因為地質學家告訴我們,在大地震發生之後,未來發生地震的風險會立即降低。

那些在地震中存活下來的人,更可能在事後立即購買地震保險。

即使在同一個地點發生另一次地震的風險降低,但經歷過地震後,地震所帶來的風險會變得更加鮮明、更加顯著。

另一個偏誤是─「後見之明」。

後見之明的知識會使我們對自己記憶中的先前判斷(先見之明)產生偏誤。

就算事件相關的各種數據,都支持實際結果的程度不同,但那些已知結果一致的證據,卻可能在認知上會變得更加突出,在記憶中可加鮮明。

這種情形會讓我們「基於事實」,合理化先前所說過的「先見之明」。

簡單來講,特定數據的相關性可能在事後被認定,對最後結果具有重要影響。

「後見之明」帶來何種壞處? 「後見之明」會降低我們從過去學習和客觀評估決策的能力,「做事只看成果」特別容易產生「後見之明」偏誤,讓我們忽略中間的努力,只要結果滿意就好,這樣的方式是否會讓人變得不擇手段?讓我們無法正確評定一個「高品質的決策」(即使不能解決問題)。

我們應該根據決策的過程和邏輯做出評價,而不是單純依據結果來評定。

捷思法同樣是把雙面刃,不是不好,我們的心智本來就會依賴這些捷思法,不過理解這些捷徑以及常見偏誤後,判斷力變得以提升。

《精準決策》總共列舉12種捷思法帶來的偏誤,可以參考書中整理的表格來了解。

意識的有限性,讓你忽略就在眼前的事實 第三章談「有限意識」(Boundedawareness),探討人類忽略眼前事實的行為。

學習是找出值得注意與可以忽略的事物,人類做出決策時,注意力與腦力不足以關注環境中每個可能的資訊。

即使真的擁有這樣的腦力,也要能判斷各種資訊的相對重要性。

所以說「忽略」是學習的過程,為了避免資訊超載,人腦會不斷過濾,這過程大多無意識、自動化。

「有限意識」會阻礙我們注意有用、重要、有關聯的數據,轉而關注依些不相關的資訊。

簡單來講,明明事後看是簡單的腦力激盪問題,但解題時卻百思不得其解,就是「有限意識」作用下的結果。

「有限意識」中的「不注意視盲:忽略明顯資訊」可能導致專注操作裝置的飛機駕駛員,沒看到跑道上有另一架飛機。

「有限意識」中的「改變視盲」則是沒能確切注意到環境正在改變,證據顯示,人們更不應發現逐步升級的改變,就像「溫水煮青蛙」這個通俗的例子。

馬多夫(BernardMadoff)在2008年12月坦承利用連結基金(Feederfund)出售大部分投資,這些連結基金的經理人沒有意識到馬多夫正在進行龐式騙局,他的獲利回報與穩定程度根本不切實際。

經理人、專業投資人、監管單位、投資銀行家都沒能意識到事情的不對勁,不斷忽略提醒,直到最後馬多夫被捕時才真相大白。

當我們對有限意識的具體背景和後果越了解,就越能避免掉入災難性的陷阱─例如:馬多夫醜聞等類似的龐式騙局當中。

快樂跑步機,我們追求的是想像中永遠無法緊握的幸福 我們對於快樂的感受並非一條永無止盡的直線,感受會麻痺,並非無限敏感。

比爾蓋茲賺到第50個10億美元,是否跟第一次賺到10億美元的滿足程度一樣?當然不是。

原因在於我們體驗快樂與痛苦的能力並非無限敏感,人們的評估模式存在一種「主觀效用尺度」(subjectiveutilityscale)。

「主觀效用尺度」的敏感度有其侷限,正是我們經歷收益和損失邊際效用遞減的原因。

「主觀效用尺度」的敏感度會受到生理上的限制,我們會逐漸習慣自己擁有的,逐漸視為理所當然,來重新調整參考點。

如果不這麼做,我們會發現無論做什麼都不能讓自己感到更快樂,這會扼殺繼續向上的動力,無法更努力工作、達到更高的成就。

現實生活中,習慣了目前的成就後,因為相信繼續追求會更快樂,所以我們還是會追求更多。

這正是諷刺之處,為了讓快樂繼續運作,我們在習慣新狀態之後,又必須追尋下一個狀態,這就好像我們在一個快樂跑步機上奔跑,幸福不斷向我們招手,但我們追尋的是一個永遠追不到的幸福。

你的情緒影響你的判斷力,讓你現在就想馬上享受 理智在第一時間會被情緒掌控,但在權衡多個選項時,理智就會產生作用。

神經科學的證據指出,大腦情緒會驅使我們追求不符合長期利益的慾望,在大腦前額葉皮質較高的區域則可以讓我們選擇更具期望效用的選項。

我們腦中對於「立即享受」、「延遲獎賞」這兩種選項各有不同的作用區域。

我們一次評估一個選項時,情感訴求更強烈。

當同時面對並權衡多個選項時,大腦反而更具推理與思考的能力。

要現在享用還是延後享用呢?運用經濟學「折現」(discounting)的概念可以來闡述這種腦袋中「內部衝突」的情形。

折現,是指「現在」以及「未來」選擇中,未來的價值都應該在某種程度打折扣。

折現的概念,奧多若修(TedO’Donoghue)和馬修‧羅賓(MatthewRabin)有很生動的比喻: 我們對現在偏心。

你現在就想喝一瓶汽水,如果現在無法喝到,那麼十年後才喝到的選擇就必須更具有吸引力,才值得以後再喝。

和當下相比,我們會認為未來所有的收益和損失都比現在的價值還低,這也是「雙曲線折現模型」(hyperbolicdiscounting)的概念,我們可以說,被「立即」的概念吸引才是人性。

我們想到立即獎勵時,大腦中心的情緒中心會被活化;當想到延遲獎勵時,大腦最活躍的區域是趨於理性和反思性的前額葉皮質。

這種神經連結的結果,是我們會過度重視現在的偏好,忽略未來痛苦和樂趣,我們會很願意付出代價立即享受現在的獎勵。

就情感層面,不久的將來比朦朧、不確定的某一天,更加有趣、激勵人心,且令人難以抗拒。

了解這個有助於我們協調內在「需要」以及「想要」的衝突,解決這內在衝突的關鍵是創造控制短視決策的手段。

舉例來說,「想要」多久吃冰淇淋,就「應該」自我每周運動幾天或是控制攝取的營養比例,這個手段有三個步驟: 兩者達成協議,讓兩種想法能夠妥協,因為持續的衝突會導致「想要」的想法持續做出阻撓「應該」想法的決定。

協議的安排,要達到沒有任何其他安排可以超越「想要」、「應該」兩個的想法所做成的決議。

透過同意合理的時間和限制,「想要」的自我或許會更願意遵守協議。

「想要」的想法不可以推動談判範圍外的行為,無論現在或未來,都不能有「想要」不能接受的條款。

結果不如預期,反而更不想改變?談「承諾升級」 承諾升級,是一種行為模式,當面對日益高漲的負面結果時,反而會持續合理化既有的政策、行為、投資,而非改變。

如果我們對所選擇的東西投入大量時間、精力、資源,然而事件的發展卻不如預期,我們該不該再繼續投入下去? 手中持股下跌時,跌多深才是適當的賣點? 在類似情景,我們必須把投資的時間、花費視為「沉沒成本」(sunkcosts),先前花的成本已經是無法挽回的過去式,不該列入未來行動方案的考量。

我們必須以當下的狀態做為行動參考點,透過未來的成本和收益來考慮行動方案。

所以說,股票跌多深才是適當的賣點?問題在於判斷未來的收益,而不是跌多少的數據。

做決定不要考慮沉沒成本,而是要聚焦在未來的收益和成本。

公平與道德 公平性的研究主要聚焦在稀有資源的分配以及分配程序的公平性,每個人對公平的認知有著不一樣的標準。

太過相信自己和顧問的客觀性,會導致我們無法認清眼前明確的證據,不知不覺中扭曲了判斷力。

財務顧問通常根據他們向客戶推薦的交易賺取費用,外奢醫生開刀比不開刀賺得多,房仲的獎金來自於成交的費用,這些職業的多數成員都同意,個人利益和客戶做出最佳服務之間存在著利益衝突。

許多人認為把事情攤在陽光下是解決利益衝突的最佳方案,但實驗指出並非如此。

結果顯示,那些利益衝突經公開的顧問提供的猜測更具偏誤。

根據凱恩、傑佛瑞‧羅文斯坦(JefferyLoewenstein)和唐‧摩爾(2005)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安排對每個參與者的一名成員擔任估算人員,另一個人擔任顧問角色。

兩個人被要求估計裝滿硬幣的六個罐子有多少錢。

顧問能夠近距離檢查罐子,而估算人員只能從原處觀察。

接著,顧問會對估算人員提供總金額的建議。

當估算數字越準確,估算人員獎金越多;但當數字高估越多,顧問獎金越多。

凱恩指告訴顧問薪酬的安排,沒有告知估算人員。

在這樣的安排下,顧問有動機會誤導估算人員做高額估算,存在著利益衝突的問題。

結果顯示,那些利益衝突經公開的顧問提供的猜測會更偏誤,更加高估的硬幣罐的價值。

此外,披露並未讓估算人員對顧問的意見有效打折扣,公開反倒讓顧問賺了更多錢,估算者賺了更少錢。

這讓我們知道,要避免從偏誤來源得到建議,也要知道誠實的陽光法案並不能有效解決利益衝突的問題,還有不要誤以為我們自己或你的顧問可以對利益衝突免疫。

常見的投資錯誤 第八章探討行為金融學,有助於投資人了解自己行為,談論包含:過度自信、樂觀、否認隨機事件和均值回歸、錨定、安於現狀和拖延、前景理論。

投資人對決策常抱持著樂觀態度,你覺得你的投資績效與標普五百指數相比是否更為出色?這個問題你可以問問周遭的投資朋友。

人往往對於未來的獲利能力過於樂觀,之後又會對於過去的投資表現抱有樂觀的回憶。

當投資人對於做出過於自信的決定時,他們會對未來的成功抱持毫無根據的樂觀態度,即使令人失望的投資結果很容易取得,但他們在回顧時還是會保持這份樂觀。

即使聰明的人,也無法正確預測股市的變化,可能是因為許多其他聰明的人也都試圖做一樣的事情。

為了預測哪些股票會上漲,投資人需要知道比其他人更多的資訊,但其他人也同樣在多這件事情。

如果每個人都停止玩這個預測遊戲,放棄擊敗市場的希望,並且只投資在被動的指數型基金上,那麼少數消息靈通的人可能有機會充分利用他們的知識。

但是,投資人對自己有能力選擇足以擊敗市場的標的太有信心,這種情況短期內暫時不會發生。

書中有舉許多實驗實例,有興趣可以購買來閱讀,本書提供的投資觀點和《漫步華爾街》一書提供的建議十分類似,同樣是:適切的資產配置、低成本投資、增加定期投資,關於《漫步華爾街》這本書,啟發了我的指數投資之路,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先前的文章: 《漫步華爾街》心得筆記:穩健致富的個人投資指南《漫步華爾街》心得筆記(1)什麼是投資?投資股票是投機嗎?《漫步華爾街》心得筆記(2)股市泡沫是怎麼形成?如何在股市中賺錢?《漫步華爾街》心得筆記(3)什麼是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漫步華爾街》心得筆記(4)怎麼樣的投資可以幫你降低風險,提高報酬 改善決策的七種策略 最後,作者提供七種改善決策的策略,前三種是希望改變我們對於情況的直覺反應,讓我們了解自身認知限制以及認識一些容易受到偏誤影響的情景;後面四種策略則是提供在特定環境中改善的技巧。

使用決策分析工具參考含有經驗值的專業知識採用能夠去除偏誤判斷的策略使用類比推理多多採納局外人的觀點了解他人的偏誤,以為借鏡設計一套「推導出正面結果」的系統 這本書提到的觀點在《不當行為:行為經濟學之父教你更聰明的思考、理財、看世界》有諸多相同觀點,我先前有讀過《不當行為》,所以有助於提升閱讀本書的速度。

《不當行為》心得筆記:同樣是錢,為什麼我們還會分成不同帳戶來看待?《不當行為》心得筆記:人類總是害怕損失,喜歡風險?什麼是展望理論?《不當行為》心得筆記:人類的五種不當行為《不當行為》心得筆記:三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人們會無法存到足夠的錢退休? 這類型學者寫出的書籍,在每個觀念都會寫下實驗的說明,一開始可能會覺得略顯生硬,建議第一次閱讀時可以先跳著看,找出淺白的說明文字,有助於成功閱讀本書,幫助你提升行為決策,成為更好的決策者。

取得本書:《精準決策》哈佛商學院教你繞開大腦的偏誤,不出錯的做出好判斷 謝謝你的閱讀:) 感謝閱讀這篇文章,PG在28歲離開警察職務,現任阿爾發投顧的財務顧問部協理,管理9位數資產。

目前經營「PG財經筆記」、「PG讀書會」,分享關於理財規劃、金融市場以及投資者心理、100本精品好書音頻等內容。

如果你希望透過理財規劃來擁有更穩定的未來,歡迎填寫預約諮詢表,一起討論如何進行理財規劃,以下是我們幫客戶規劃的案例,供你參考: 28歲的工程師,單筆投資30萬ETF,每月再定投1萬,50歲坐擁千萬,年領48萬被動收入30歲投資30萬ETF,每月存5千,50歲年領18萬被動收入30歲投資100萬ETF,每月定期定額2萬,15年存千萬,45歲年領42萬被動收入40歲單筆投資1000萬ETF,定期定額60萬元,45歲退休年領240萬被動收入規劃案例42歲保母林小姐單筆80萬投資ETF,定期定額9500元,60歲月領2.5萬被動收入58歲零售業投資140萬ETF,定期定額6000元退休規劃,12年後月領2.2萬62歲已退休志工賴小姐單筆投資400萬ETF,年領18萬被動收入 預約諮詢 LINE@諮詢 我的著作 新手教學 PG讀書會 透過 精準決策:哈佛商學院教你繞開大腦的偏誤,不出錯的做出好判斷 標籤漫步華爾街過度自信不當行為精準決策投資錯誤快速慢想後見之明有限意識 PG財經筆記2019-09-28文章更新日期:2021-03-070一分鐘看完 PG財經筆記 PG財經筆記是一個專注在財富管理、投資、金融市場以及投資者心理的部落格,由蔡至誠獨立經營。

蔡至誠畢業於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學系,曾任桃園市政府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偵查員、蘆竹分局外社派出所所長。

現任「阿爾發證券投資顧問(股)公司」財務顧問部協理,著有《我畢業五年,用ETF賺到400萬》一書。

Website Facebook YouTube 訂閱電子報 財經知識不漏接 輸入你的Email地址 30歲單身上班族王小姐的理財規劃分析案例 如何安全又快速存到一桶金|整存整付、零存整付、存本取息 相關文章 柏頓‧墨基爾BurtMalkiel在Wealthfront的承諾 2020-03-21 2021年投資理財書單推薦(指數投資、價值投資、投資心態、資產配置) 2018-01-26 投資理財書單閱讀心得 2018-05-16 《投資金律》心得筆記(5)八種常見的投資錯誤以及解決之道 2018-02-03 《漫步華爾街》心得筆記(5)四十多年如一日的簡單建議 2018-02-03 《漫步華爾街》心得筆記(4)怎麼樣的投資可以幫你降低風險,提高報酬 2018-02-03 發佈留言取消回覆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留言顯示名稱 電子郵件地址 個人網站網址 Δ 來去看看 Close 常見問題 新增加的財富從那裡來?還能繼續下去嗎? 2021-12-19 預約諮詢(點擊圖片填表預約)在Facebook追蹤我 FindusonFacebook 出版著作 熱門文章近期文章評論 新增加的財富從那裡來?還能繼續下去嗎? 2021-12-19 我的ETF投資小幅虧損了,怎麼辦?我的五個應對策略 2021-12-16 0050與阿爾發機器人理財比較 2021-12-15 高股息的五個危機!高股息低報酬?股息穩定嗎?為了股息我可能付出慘痛代價? 2021-12-05 買電動車ETF或是基因免疫ETF好嗎?好的題材,往往成為糟糕的投資 2021-11-24 新增加的財富從那裡來?還能繼續下去嗎? 2021-12-19 我的ETF投資小幅虧損了,怎麼辦?我的五個應對策略 2021-12-16 0050與阿爾發機器人理財比較 2021-12-15 高股息的五個危機!高股息低報酬?股息穩定嗎?為了股息我可能付出慘痛代價? 2021-12-05 買電動車ETF或是基因免疫ETF好嗎?好的題材,往往成為糟糕的投資 2021-11-24 指數化投資是什麼?指數投資缺點?能賺多少?指數化投資書單與ETF-PG財經筆記 […]匠人所棄之石,先鋒集團的指數型基金[…]... 指數化投資是什麼?指數投資缺點?能賺多少?指數化投資書單與ETF-PG財經筆記 […]延伸閱讀:主動式共同基金落後大盤指數的比例[…]... 指數化投資是什麼?指數投資缺點?能賺多少?指數化投資書單與ETF-PG財經筆記 […]指數化投資不是最好的策略[…]... 指數化投資是什麼?能賺多少?指數化投資書單與ETF-PG財經筆記 […]指數型基金是眼下最好的投資策略之一[…]... 指數化投資是什麼?能賺多少?指數化投資書單與ETF-PG財經筆記 […]指數型基金搶走誰的生意?指數型基金到底對市場是好是壞?[…]... 文章分類展開全部|收合全部 Newsletter 訂閱電子報 財經資訊不漏接 輸入你的Email地址 責任聲明(Disclaimer) 本網站所載的資料僅為個人研究筆記,無法保證資料正確無誤,並不構成投資的意見或建議,亦非招攬投資該基金或該類基金,任何人觀看本部落格之文章而欲從事投資行為,應自行考量本身財務狀況、投資目標、經驗、風險承受能力及理解相關基金、ETF及產品的性質與風險,並應自行對所有責任負責,與本人無涉。

基金並非存款,基金投資非屬存款保險承保範圍投資人需自負盈虧。

基金投資具投資風險,此一風險可能使本金發生虧損,其中可能之最大損失為全部信託本金。

投資人應依其自行判斷進行投資。

投資人因不同時間進場,將有不同之投資績效,過去之績效亦不代表未來績效之保證。

有關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和風險資料,請參閱相關官方文件。

Backtotopbutton Close FacebookYouTubeLINE@ 搜尋關鍵字: 預約諮詢(點擊圖片填表預約)在Facebook追蹤我 FindusonFacebook 熱門文章 常見問題 新增加的財富從那裡來?還能繼續下去嗎? 2021-12-19 我的ETF投資小幅虧損了,怎麼辦?我的五個應對策略 2021-12-16 0050與阿爾發機器人理財比較 2021-12-15 高股息的五個危機!高股息低報酬?股息穩定嗎?為了股息我可能付出慘痛代價? 2021-12-05 買電動車ETF或是基因免疫ETF好嗎?好的題材,往往成為糟糕的投資 2021-11-24 MostCommented 2021-12-19 新增加的財富從那裡來?還能繼續下去嗎? 2021-12-16 我的ETF投資小幅虧損了,怎麼辦?我的五個應對策略 2021-12-15 0050與阿爾發機器人理財比較 2021-12-05 高股息的五個危機!高股息低報酬?股息穩定嗎?為了股息我可能付出慘痛代價? 2021-11-24 買電動車ETF或是基因免疫ETF好嗎?好的題材,往往成為糟糕的投資 2021-11-15 本金不到300萬,憑什麼滾出1300萬?39歲開始指數投資,65歲也能年領45萬被動收入 近期評論 指數化投資是什麼?指數投資缺點?能賺多少?指數化投資書單與ETF-PG財經筆記 […]匠人所棄之石,先鋒集團的指數型基金[…]... 指數化投資是什麼?指數投資缺點?能賺多少?指數化投資書單與ETF-PG財經筆記 […]延伸閱讀:主動式共同基金落後大盤指數的比例[…]... 指數化投資是什麼?指數投資缺點?能賺多少?指數化投資書單與ETF-PG財經筆記 […]指數化投資不是最好的策略[…]... 指數化投資是什麼?能賺多少?指數化投資書單與ETF-PG財經筆記 […]指數型基金是眼下最好的投資策略之一[…]... 指數化投資是什麼?能賺多少?指數化投資書單與ETF-PG財經筆記 […]指數型基金搶走誰的生意?指數型基金到底對市場是好是壞?[…]... 分類 Close 搜尋 Gotomobileversion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