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现代艺术向我们更接近- 大众文化- 日本新潮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通过选择有特色的主题或采用崭新的表现方法,会引发参观者吃惊,感动的现代艺术世界。
与在选择作品时打破现有框架的做法一样,在展示方法及美术馆的形态方面也正流行着 ...
日本新潮流
正文
检索
English
首页
当今时尚
生活方式
科学技术
大众文化
美食旅游
街头时尚
日本新潮流
过去文章
日本新潮流
WebJapan中文首页>日本新潮流>大众文化>让现代艺术向我们更接近
让现代艺术向我们更接近
现代美术馆里各种独特的展示方法正在不断增加
©金泽21世纪美术馆
通过选择有特色的主题或采用崭新的表现方法,会引发参观者吃惊,感动的现代艺术世界。
与在选择作品时打破现有框架的做法一样,在展示方法及美术馆的形态方面也正流行着新的尝试。
比如,采取切身体验作品的展示方法,或者把表现地点转移到室外,作为街道的一部分建设美术馆等等。
让艺术的世界更加接近生活,可以更加随时随地欣赏艺术。
倾听、感受、投入到艺术中
提起美术馆,恐怕大多数人的印象是“观赏作品的地方”。
然而,最近以体验作品的形式提供展览的美术馆正在增加。
©LeandroERLICH,TheSwimmingPool,2004
收藏:金泽21世纪美术馆
照片:ATSUSHINAKAMICHI/NACÁSA&PARTNERS
照片提供:金泽21世纪美术馆
位于东京六本木的森美术馆截至2008年1月底,举办了一项企划展,介绍了四谷SIMON和伊藤GABIN等日本现代艺术家的36组作品。
作品中,有的难于展示,便通过舞台艺术在舞台上表演展现。
还举办了参展艺术家们编导的各种俱乐部活动,“观赏者”能够通过音乐和映像切身感受到艺术。
收集世界现代美术的金泽21世纪美术馆(石川县金泽市),不论馆内还是馆外,到处可以看到体验型艺术。
作品《游泳池》从上方看只是一个深深的游泳池,而楼下有进入游泳池内的入口,抬头可以模糊地看到从水面处往下看的人们的面孔。
通过水构成了人与人相会的有趣场景。
展馆外部的宽敞庭院里有一项作品是由12个大号状的管子成对成双接起来的物体,远隔两处可以通话,大受孩子们的欢迎。
与街道一体化的美术馆
2008年4月26日在青森县诞生了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
那里展示着22部作品,这些作品考虑到了与十和田市具有关联性,由活跃在世界各国最前沿的21名现代艺术家制作。
例如:小野洋子的作品《祈愿树》(wishtree)是一项由参观者参加方式的作品,它靠参观者把自己的心愿写在白色的短册(细长纸条)上,挂在展室中央的苹果树上完成。
苹果从很久以前便是小野的重要作品题材,但也考虑到了青森县是苹果的名产地而选择。
根据每部作品的特点建筑的展室大小不一,自然融入了有大大小小建筑物的周围景观。
并且,展室面向各个方向,拥有大玻璃门,作品好像面向大街展示一样,整个构成充满了开放感。
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十和田市
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的设计者西泽立卫也是上述金泽21世纪美术馆的共同设计者。
2004年10月开馆的这家美术馆,采用了圆形设计,不分正面或后面,不论谁都可以随时走进来观看。
而且,外壁及建筑物内部的墙壁大多采用玻璃,透明、明亮并具有开放感,给人以崭新的感觉,与历来的美术馆雄伟、高尚、高格调的印象完全不同。
(2008年7月)
回上端
版权所有©2008WebJapan。
由JapanEchoInc.根据日本国内新闻报道编辑。
这里刊载的文章只供参考,不代表日本政府的政策或观点。
WebJapan
What'sNewMailService
MinistryofForeignAffairs(English)
|关于本站|寄邮件给我们|网站地图| ©WebJapan,2008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延伸文章資訊
- 1让现代艺术向我们更接近- 大众文化- 日本新潮流
通过选择有特色的主题或采用崭新的表现方法,会引发参观者吃惊,感动的现代艺术世界。与在选择作品时打破现有框架的做法一样,在展示方法及美术馆的形态方面也正流行着 ...
- 2大眾文化對藝術的摧毀——讀霍克海默《現代藝術和大眾文化》
作為法蘭克福學派的創始人,霍克海默的思想保持著法蘭克福學派一貫的批判性。 霍克海默始終關注著大眾文化與藝術的關係。《現代藝術與大眾文化》選自《霍 ...
- 3大眾文化中的現代藝術_百度百科
《大眾文化中的現代藝術》一書由[美]托馬斯·克洛所著,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
- 4大众文化中的现代艺术 - 豆瓣读书
在这部启人心智的书中,杰出的艺术史家托马斯•克洛探究了前卫艺术与现代大众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强大而又不可或缺的联系。
- 5高与低:现代艺术与流行文化 - 维基百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巴黎到1990年的纽约,艺术跟商业与大众文化的微妙的联系一直是现代视觉经验的核心,从毕加索以拼贴为创作的立体主义作品到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