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刑法-編章節條文 - 全國法規資料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因身分或其他特定關係成立之罪,其共同實行、教唆或幫助者,雖無特定關係,仍以正犯或共犯論。
但得減輕其刑。
因身分或其他特定關係致刑有重輕或免除者,其無特定關係之人 ...
跳至主要內容
:::
現在位置:
首頁
中央法規
編章節
編章節條文
友善列印
編章節條文
法規名稱:
中華民國刑法
EN
法規類別:
行政>法務部>檢察目
所有條文
編章節
條號查詢
條文檢索
沿革
立法歷程(附帶決議)
第一編總則
第四章正犯與共犯
第28條
二人以上共同實行犯罪之行為者,皆為正犯。
第29條
教唆他人使之實行犯罪行為者,為教唆犯。
教唆犯之處罰,依其所教唆之罪處罰之。
第30條
幫助他人實行犯罪行為者,為幫助犯。
雖他人不知幫助之情者,亦同。
幫助犯之處罰,得按正犯之刑減輕之。
第31條
因身分或其他特定關係成立之罪,其共同實行、教唆或幫助者,雖無特定關係,仍以正犯或共犯論。
但得減輕其刑。
因身分或其他特定關係致刑有重輕或免除者,其無特定關係之人,科以通常之刑。
延伸文章資訊
- 1共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共犯之成立,依作為通說的「共犯從屬性說」,以正犯的成立為前提。共犯獨立性說認為,正犯不存在時,共犯依然得以成立。 而在大陸刑法學中,共犯 ...
- 2第七章正犯與共犯
D,可否被評價為「竊取他人之動產者」,就會有解釋上. 的疑問,從而引申出刑法犯罪參與問題的出發點。 參與犯. 正犯. 共犯. –172– 刑總要論.
- 3共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共犯(英語:accomplice)、共同犯罪,系指加功于正犯之行为及行为人,包括教唆犯与帮助犯两种。 Scale of justice 2.svg. 大陸法系刑法. 犯罪论 (二階論、三階論).
- 4如何分配責任?——正犯與共犯的意義、類型與區分標準
刑法是為了懲戒、矯治行為人的犯罪行為而訂定,但當犯罪事實涉及二人以上的行為人時,就必須先確定個別行為人對犯罪的貢獻程度後,才能針對不同行為人給予適當的處罰。
- 5刑法之犯罪行為類型-正犯與共犯-知識百科-三民輔考 - 3people ...
刑法之犯罪行為類型-正犯與共犯實行自己犯罪構成要件之人為正犯,多數行為人共同實現一個刑法上的構成要件,共同對犯罪行為具有犯罪支配以及犯意聯絡,則為共同正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