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迷閱聽人的論述攻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研究挑選反偶像明星社群「吐槽板」中的「反韓迷」論述進行實證研究, ... 此論述角力場域也突顯出一種「吐槽文化」,用帶有戲謔、拼貼與惡搞意味的批評來反抗商業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88.166.176.73)您好!臺灣時間:2022/07/0402:25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岳明熹研究生(外文):Ming-HsiYueh論文名稱:反迷閱聽人的論述攻防:批踢踢吐槽板之「反韓」論述分析論文名稱(外文):BehindandBeyondtheApparentNoiseofAnti-fans:ADiscourseAnalysisof"Anti-Korea"inPTT_TuTsau指導教授:沈錦惠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世新大學系所名稱:口語傳播學研究所學門:傳播學門學類:一般大眾傳播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11畢業學年度:99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158中文關鍵詞:反韓、吐槽板、閱聽人研究、論述分析、反迷閱聽人、接合實踐外文關鍵詞:anti-Korea、discourseanalysis、articulationpractice、audienceresearch、anti-fans、PTT_TuTsau相關次數: 被引用:20點閱:2572評分:下載:415書目收藏:3   隨著新傳播科技發展,現代人有越來越多機會與管道得以發聲。

近年來也有許多反迷團體紛紛成立網路虛擬社群,欲透過網路平台來表達其價值觀,形成一股和迷群風格迥異的反對聲浪。

也由於反迷虛擬社群成立數量增加,且其反對議題和理由十分多元,故逐漸引發社會大眾關注。

在台灣,反迷社群不只出現在有競爭意識的運動或政治領域,在流行文化領域也有不少反偶像明星社群成立,他們經由媒體報導而能浮上檯面,並與公眾人物對話,成為不可忽視的另類聲音。

                               反迷閱聽人雖帶有厭惡情緒,但並非因為討厭就會冷漠以對,反而像迷一樣,會投注時間與心力去注意特定文本,並吶喊出各自反對言論,具有能動性。

當反迷在社群中產製出反對論述時,除了彰顯其言說意圖與反抗意識,這些論述更會透過彼此攻防,凝聚出社群共同的價值觀。

因此,藉由檢視反迷論述角力場域所透露出的不同閱聽位置與攻防關係,本研究即希望探究反迷產製出何種論述、形成何種文化特色,又能藉此給予目前的閱聽人研究何種啟示。

                               本研究挑選反偶像明星社群「吐槽板」中的「反韓迷」論述進行實證研究,採用Laclau與Mouffe的「接合實踐」(articulatorypractice)觀點,並結合論述分析方法,從逐步分析反迷「說什麼」、「怎麼說」,以及「為什麼說」。

研究結果發現,吐槽板的反韓迷論述角力場域會指涉出一個暫時性的「新」反韓論述,希望藉由找回台灣自主性,以抵抗韓國文化對台灣的欺壓。

此論述角力場域也突顯出一種「吐槽文化」,用帶有戲謔、拼貼與惡搞意味的批評來反抗商業市場操縱和外來文化入侵,並從中得到宣洩的愉悅。

吐槽文化同時暗示了網路時代下的閱聽人概念轉變。

本研究認為,網路時代下的反迷閱聽人現已轉變為一種「節慶式」(festival)閱聽人,可各自在網路空間中發表言論,如歡慶節日般地在同片天空中各自施放絢爛煙火。

但也像煙火煙消即逝,反迷論述易淪為一種「鬥嘴鼓」的言論。

因反迷要求的是情緒宣洩的快感,而非真正要改變社會現狀。

                               至此可知,吐槽文化突顯出網路時代下反迷閱聽人「玩網路」的能動性,挑戰了傳統閱聽人概念。

本研究認為,網路時代下的閱聽人,無論是迷或反迷,都已遠離「閱聽」二字所能概括。

未來對「閱聽人」的討論應更注重其社會參與的意涵,並將網路時代脈絡帶入,重新省思現今「閱聽」二字的轉變。

  Withmediatechnologyever-innovatingandtailoredmoreandmoretopersonalneedstoday,freeexpressionsofvariousopinionshavebecomeubiquitous,especiallyontheInternet.Variouspossibleformsofe-communitieshavebeenexplored,witheasyaccessforthoseinterestedtodiscussontopicsoftheday,andanti-fansamongthem.                               Anti-fanse-communitieshavebeenmushroominginrecentyears.Whereasnormalfanstendtoembracewhatevertheirtargetedpopstarspresentorrepresent,anti-fansdonothesitatetoexpresstheircomplaint,disapproval,evendisgust.Withtheirvoiceornoisemoreandmoreheard,theysuccessfullyattracttheattentionofmainstreammedia,producingquitesomepressureforthetargetedpopstarsandtheiragents.Theveryexistenceoftheseoutspokenanti-fansseemtoquestionthevalidityoftraditionalconceptualizationofaudienceasmerereceiversofmediamessage.Afterall,theseanti-fansareveryactiveandopinionated.Theyresist,reject,andcondemn.                               Thisstudytriestounderstandthesenewtypesofactiveaudienceintheinternetera,hopingtograspthenatureofanti-fansdiscoursebygoingbehindandbeyondtheapparentshoutingandyellingintheirarguments.Takingthe“anti-Koreanidols”inPTT_TuTsauasexample,theresearcher,drawingonthe“articulationpractice”theoryofLaclauandMouffeandtheirapproachofdiscourseanalysis,examinesthediscussionsanddebatesoftheseanti-Koreafans.Byprobing“whattheysaid”,“howtheysaid”,andeventually“whytheysaid”,theauthortriestoseehowtheseanti-Koreafansnegotiateamongthemselvesintheprocessoftheirargumentation.                               Theresultsshowthattheanti-KoreafansusetheirdiscoursestofindtheautonomyinTaiwan,andtoresistevilKorea.Theseanti-KoreadiscoursesalsoreflectthecultureofTuTsau.Theanti-fansliketousesomefunnyandironicwaystoexpresstheiropinionsasacharacter.ThecultureofTuTsaualsoimpliesthechangeoftheconceptof“audience”inInternetEra.Now,anti-fanshavebecomeakindof“festivalaudience”.Thatmeanspeopleallhavethechancetoexpresstheiropinionsoninternet,whichislikemanycolorfulfireworksintheskyforcelebratingthefestivals.Butactually,themainpointofanti-fansisforfun,notreallytosolvethesocialproblems.Evenso,wecanstillrethinktheconceptof“audience”inthetraditionresearchofaudience,andfocusonthemeaningofsocialcontextinInternetEra. 第一章緒論:新興的反迷閱聽人現象            1緣起:迷妹的迷惘—反迷現象                1第一節躍上檯面發聲的反迷閱聽人             2第二節擺盪於惡搞與嚴肅之間的反迷論述          5 第三節反迷所開展的論述角力場域             8                     第二章文獻探討:開展另類論述場域的反迷閱聽人      11第一節迷的對立面?—反迷閱聽人的崛起         12一、迷的發展歷史                     12二、反迷閱聽人的緣起與定義                16三、反迷閱聽人的認同尋索行為               21(一)反動的創造力:反迷閱聽人的文本產製行為       24(二)另類空間的建構:反迷閱聽人的社群組織行為      27四、反迷研究在台灣                    29五、小結:「迷」途之「反」                33第二節閱聽人研究中的反迷閱聽人             34一、從BP到IPR:「主動閱聽人」概念出現           35二、SPP典範:觀賞與顧影自憐的「擴散閱聽人」       38三、RPP典範:具有批判意識的「抗展閱聽人」         41第三節反對論述實踐的可能性—Laclau與Mouffe的「接合實踐」46第四節結語                       52                      第三章方法與文本:探究吐槽板中的反韓迷論述軌跡     54第一節方法與步驟:論述分析               54第二節文本選擇與介紹:吐槽板中的反韓迷論述       58一、以匡正社會風氣為己任:吐槽板簡介           59(一)吐槽板的特性與版面簡介               60(二)吐槽板的板規簡介                  63二、新韓流下的反韓論述:文本選取說明           66          第四章文本分析:反韓迷論述角力場域之展現        69第一節各持其理的反韓論述主體—反韓迷的文本訊息描述   70一、外表美學面向:反對「整形」文化            71二、表演美學面向:抵制「對嘴」表演            75三、音樂專業面向:拒絕「跳針」音樂            78四、社會倫理面向:反抗「虛偽」形象            82五、迷群行為面向:驅逐「護航」粉絲            84六、小結:各據其位發聲的反韓迷              89第二節被指涉出的盲目台灣—反韓迷的論述實踐詮釋     91一、誇大新韓流文化的普遍:突顯韓國演藝文化強勢入侵    92二、比較台韓演藝文化:貶低與負面化台韓演藝產業      95三、形塑台灣盲目形象:惋惜滾滾往外流的台灣錢       101四、小結:受欺壓的盲目台灣形象浮現            105第三節反韓背後的台灣自主性渴求—反韓迷的社會脈絡解釋  107一、反商業明星文化:找尋「台灣閱聽人」的自主性      108二、反外來文化侵佔:捍衛「台灣子民」的自主性       113第四節結語:追求台灣自主性的新反韓論述形成       117                      第五章結論:網路時代下的反迷吐槽文化與閱聽人型態    121第一節反迷論述場域所形成的「吐槽論述文化」       123第二節網路時代下的閱聽人概念省思:「節慶式閱聽人」浮現 133第三節反迷研究的未來之路:研究貢獻與限制        138一、對理論與方法的貢獻                  139二、研究限制與建議                    141                    參考書目                         143 中文部分:王美珍(2007)。

文化「台」風意味著甚麼?-「台客文化」的社會想像與認同形構。

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王雅蘭(2007年6月15日)。

「不想長大」…網友出嘲諷專輯。

聯合報,第D2版。

王雅蘭(2010年1月18日)。

祝佩甄老公外遇小S惹惱網友。

聯合報,第C2版。

孔有美(2006)。

韓流影響亞洲國家之分析-從訪韓觀光客之變化論述。

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峰誼(2007)。

扁迷作為一種道德實踐。

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吳彥明(2008)。

「迷」之迷團-迷研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廣告學研究,30:127-131。

李世清(2005)。

反偶像/吐槽專區之內部文化初探。

網路社會期刊,第48期。

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8/8-18.htm#_ftn6。

李佩真(1998)。

偶像文本的消費意義-迷與偶像關係之探討。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錦惠(2009a)。

電子語藝與公共溝通。

臺北:天空數位圖書公司出版。

沈錦惠(2009b)。

從電子口語反省媒介素養。

「2009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的「專題座談:立足台灣放眼亞洲-口語傳播的現在與未來」,新竹:玄奘大學。

簡縮版: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傳媒論文新知。

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2/article.php?storyid=316金民政(2010年10月24日)。

「少時」等女子組合在日掀新韓流。

韓星網-koreastardaily。

取自http://stars.udn.com/newstars/collect/CollectPage.do?cid=6641。

林欣誼(2008)。

共構生存與成功的敘事:從語藝觀點看實境節目『誰是接班人』的故事敘說。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芬(2003)。

政治行動的可能性條件。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4:29-72。

林淑芬(2006)。

拉克勞(ErnestoLaclau)霸權理論中的敵對與異質性。

政治科學論叢,30:97-130。

岳明熹(2009.11)。

反迷閱聽人虛擬社群中的溝通行為與社群認同—以PTT吐槽(TuTsau)版為例。

「2009第六屆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新竹:交通大學。

岳明熹(2010.07)。

反迷閱聽人虛擬社群中的語言型態與社群意識—以PTT吐槽(TuTsau)版為例。

「2010中華傳播學會年會暨第四屆數位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嘉義:中正大學。

邵琮淳(2002)。

網路歌迷社群認同之研究-以交大機械歌迷版為例。

交通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星洲日報訊(2010年11月26日)。

韓國‧電影演員偶像歌手引領‧韓娛圈推動次波韓流。

星洲日報。

取自http://www.sinchew.com.my/node/183956。

倪炎元(2003)。

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

台北:韋伯。

翁家祥(2006年10月16日)。

女粉絲飲料下毒東方神起允浩險沒命。

自由電子報。

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oct/16/today-show4.htm。

涂迺儀(2009)。

反迷間的「禮」與「合」—以批踢踢吐槽板中的異議表達為例。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玉佩(2005)。

從媒介影像觀照自己: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

新聞學研究,82:43-87。

張玉佩(2006)。

從抗拒到思辨:以鄂蘭哲學探討迷群閱聽人的思辨過程。

新聞學研究,88:1-42。

張郁欣(2005)。

反偶像明星的網路社群初探。

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哲鳴、張瑞振、蔡妤閒(2010年4月19日)。

周玉蔻小Scallin節目掀波為黑人隔空開火。

蘋果日報。

張堇宸(2009年7月2日)。

長期遭到批判 髒芸京寫歌幹譙網友。

今日新聞網。

取自http://www.nownews.com/2009/07/02/11490-2473034.htm.張瑋容(2006)。

從MichaelMoore的敘事策略看紀錄片的語藝內涵。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陳盈帆(2007.07)。

反迷的「迷群」?從對抗情緒中產生的反迷閱聽人之探索─以反偶像社群為例。

「2007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台北:淡大。

陳墇津(譯)(1994)。

文化霸權和社會主義的戰略(原作者:Laclau,E.,&Mouffe,C.)。

台北:遠流。

(原著出版年:1985)黃光玉(2002)。

再探「主動的閱聽人」之核心意涵:質化與量化的異同。

「中華傳播學會2002年會暨論文研討會」論文,台北縣:深坑。

潘瑞香(2003)。

歌迷社群的愉悅與反抗:以偶像歌手之歌迷俱樂部為例。

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昌德(2010年11月24日)。

仇韓的虛實與超越。

中時電子報。

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Inc/2007cti-news-Sport-inc/Sport-Content/0,4752,11051203+112010112400491,00.html簡妙如(1996)。

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

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Abercrombie,N.,&Longhurst,B.(1998).Audiences:Asociologicaltheoryofperformanceandimagination.London:Sage.Alters,D.F.(2003).Wehardlywatchthatrude,crudeshow:ClassandtasteinTheSimpsons.InC.A.Stabile&M.T.Harrison(Eds.),Primetimeanimation:TelevisionanimationandAmericanculture(pp.165-184).NewYork:Routledge.Alters,D.F.(2007).Theothersideoffandom:Anti-fans,non-fans,andtheHurtsofHistory.InJ.Gray,C.SandvossandC.L.Harrington.(Ed.),Fandom:Identitiesandcommunitiesinmediatedculture(pp.344-355).NewYork:NewYorkUniversityPress.Ang,I.(1985).WatchingDallas:SoapOperaandtheMelodramaticImagination.NewYork:Mathuen.Atkinson,J.&Dougherty,D.S.(2006).AlternativeMediaandSocialJusticeMovements:TheDevelopmentofaResistancePerformanceParadigmofAudienceAnalysis.WesternJournalofCommunication,70(1),64-88.Atkinson,J.(2005).Conceptualizingglobaljusticeaudiencesofalternativemedia.TheCommunicationReview,8,137-157.Atkinson,J.(2009).Networkedactivismandthebrokenmultiplex:Exploringfracturesintheresistanceperformanceparadigm.CommunicationStudies,60,49-65.Chau,M.,&Xu,J.(2007).Miningcommunitiesandtheirrelationshipsinblogs:Astudyofonlinehategroups.Human-ComputerStudies,65,57-70.Click,M.A.(2007).Unity:FanresponsetothesoilingofMarthaStewart’sSpotlessImage.InJ.Gray,C.SandvossandC.L.Harrington.(Ed.),Fandom:Identitiesandcommunitiesinmediatedculture(pp.301-315).NewYork:NewYorkUniversityPress.Coppa,F.(2008).Women,StarTrekandtheearlydevelopmentoffannishvidding.TransformativeWorksandCultures,Vol.1.deCerteau,M.(1984).ThePracticeofEverydayLife.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Berkeley.Duffett,M.(2009).‘WeAreInterruptedbyYourNoise’:HecklingandtheSymbolicEconomyofPopularMusicStardom.PopularMusicandSociety,32(1),37-57.Fairclough,N.(1995).MediaDiscourse.London:Arnold.Fiske,J.(1989).Understandingpopularculture.Boston:UnwinHyman.Fiske,J.(1992).Thecultureeconomyoffandom.InL.A.Lewis(Ed.),Theadoringaudience:Fancultureandpopularmedia(pp.30-49).London&NewYork:Routledge.Gray,J.(2003).Newaudiences,newtextualities:Anti-fansandnon-fans,InternationalJournalofCulturalStudies,6,64-81.Gray,J.(2005).Antifandomandthemoraltext:Televisionwithoutpityandtextualdislike,TheAmericanBehavioralScientist,48,840-859.Gray,J.(2007).Thenews:Yougottaloveit.InJ.Gray,C.SandvossandC.L.Harrington.(Ed.),Fandom:Identitiesandcommunitiesinmediatedculture(pp.75-87).NewYork:NewYorkUniversityPress.Gray,J.,Sandvoss,C.,andHarrington,C.L.ed.(2007).Fandom:Identitiesandcommunitiesinamediatedworld.NewYork:NYUPress.Grossberg,L.(1992).Isthereafaninthehouse?:Theaffectivesensibilityoffandom.InL.A.Lewis(Ed.),TheAdoringAudience:FanCultureandPopularMedia(pp.50-65).London&NewYork:Routledge.Hall,S.(1980).Encoding,Decoding.InS.Hall,D.Hobson,A.LoweandP.Willis.(Ed.),Culture,Media,Language:WorkingPapersinCulturalStudies,1972–1979(pp.128–138).London:UnwinHyma.Hills,M.(2002).Fanculture.NewYork,NY:Routledge.Jenkins,H.(1992a).‘Strangersnomore,wesing’:Filkingandthesocialconstructionofthesciencesfictionfancommunity.InL.A.Lewis(Ed).Theadoringaudience:Fancultureandpopularmedia(pp.208-236).LodonandNewYork:Routledge.Jenkins,H.(1992b).Textualpoachers:Televisionfans&participatoryculture.NewYork:Routledge.Jenson,J.(1992).FandomasPathology:theconsequencesofcharacterization.InL.A.Lewis(Ed).Theadoringaudience:Fancultureandpopularmedia(pp.9-29).LodonandNewYork:Routledge.Johnson,D.(2007).Fan-tagonism:Factions,institution,andconstitutivehegemoniesoffandom.InJ.Gray,C.SandvossandC.L.Harrington.(Ed.),Fandom:Identitiesandcommunitiesinmediatedculture(pp.285-300).NewYork:NewYorkUniversityPress.Laclau,E.,&Mouffe,C.(1985).HegemonyandSocialistStrategy:TowardsaRadicalDemocraticPolitics,London&NewYork:Verso.Laclau,E.(1996).WhydoEmptySignifiersMattertoPolitics?InEmancipation(s)(pp.36-46).London:Verso.Lewis,L.A.,ed.(1992).Theadoringaudience:Fancultureandpopularmedia.London&NewYork:Routledge.McQuail,D.(1994).MassCommunicationTheory:AnIntroduction.London:Sage.Miller,C.R.(1984).Genreassocialaction.QuarterlyJournalofSpeech,70:151-167.Sconce,J.(2007).AvacancyattheParisHilton.InJ.Gray,C.SandvossandC.L.Harrington.(Ed.),Fandom:Identitiesandcommunitiesinmediatedculture(pp.328-342).NewYork:NewYorkUniversityPress.Phillips,N.,&Hardy,C.(2002).Discourseanalysis:Investigatingprocessesofsocialconstruction.ThousandOaks,London&NewDelhi:Sage.Theodoropoulou,V.(2007).Theanti-fanwithinthefan:Aweandenvyinsportfandom.InJ.Gray,C.SandvossandC.L.Harrington.(Ed.),Fandom:Identitiesandcommunitiesinmediatedculture(pp.316-327).NewYork:NewYorkUniversityPress.vanDijk,T.A.(1997).TheStudyofDiscourse.InT.A.vanDijk(Ed.),Discourseasstructureandprocess(pp.1-34).London:Sage.vanDijk,T.A.(2003).Criticaldiscourseanalysis.InD.Schiffrin,D.Tannen&H.E.Hamilton(Eds.),Thehandbookofdiscourseanalysis(pp.352-371).Oxford,UK:Blackwell.Verba,J.M.(1996).Boldlywriting:ATrekkerfanandzinehistory,1967–1987.2nded.Minnesota:FTLPublications.Walker,R.(2006).Anti-FanClub.NewYorkTimesMagazine,2006.11.26,26.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 2. 歌迷社群的愉悅與反抗:以偶像歌手之歌迷俱樂部為例 3. 網路歌迷社群認同之研究─以交大機械歌迷版為例 4. 文化「台」風意味著什麼?-「台客文化」的社會想像與認同形構 5. 從使用者人際溝通需求探討行動化社群之行銷模式─以Facebook打卡為例 6. 反迷間的「禮」與「合」—以批踢踢吐槽版中的異議表達為例 7. 反偶像明星的網路社群之初探 8. 韓流影響亞洲國家之分析-從訪韓觀光客之變化論述 9. 線上影音閱聽人投入與擴散閱聽人特徵關聯性因素之初探 10. 扁迷作為一種道德實踐 11. 大臺北地區飲用供水跨域治理問題之研究 12. 「鄉民」的誕生:線上論壇中認同語意及娛樂功能之歷史考察 13. 暈輪效果模式暨彙總建構模式與消費者購買意願關係之研究—兼論母國導向主義與憎惡情感之調節效果 14. 一場婚配市場上的競賽----電視「配對節目」<>之研究   1. 張玉佩(2006)。

從抗拒到思辨:以鄂蘭哲學探討迷群閱聽人的思辨過程。

新聞學研究,88:1-42。

2. 張玉佩(2005)。

從媒介影像觀照自己: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

新聞學研究,82:43-87。

3. 林淑芬(2006)。

拉克勞(ErnestoLaclau)霸權理論中的敵對與異質性。

政治科學論叢,30:97-130。

4. 林淑芬(2003)。

政治行動的可能性條件。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4:29-72。

5. 吳彥明(2008)。

「迷」之迷團-迷研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廣告學研究,30:127-131。

  1. 桃園縣高中生對外帶式連鎖飲料店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 2. 家長購買兒童行動應用軟體行為探討 3. 品牌行銷傳播成功祕訣之實務研究-以統一超商CityCafe為例 4. M型社會兩端家戶之支出行為 5. 競爭型聯盟的形成與其互動特質之研究-台灣自行車產業A-Team的理論性考察 6. 廢矽藻土與純矽藻土移除甲基藍之研究 7. 消費者對喜餅禮盒意象之研究 8. 國小學童對塑膠製品之認知與使用行為之研究─以北斗鎮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 9. 國民小學資源回收模式及成效之調查-以彰化縣為例 10. 地方特產包裝設計與意象之研究—以府城十大伴手禮為例 11. 國小運動校隊學童參與動機、社會支持、自我效能及運動行為之研究 12. 以放聲思考結合小波分析探討問題解決之決策分析 13. 以隱喻抽取技術探討互動式電子白板之價值 14. 從資源依賴與資源基礎觀點探討員工自救行動:兩個個案的比較 15. 應用含環糊精矽膠吸附劑於製備級層析分離與純化綠茶萃取物中的各類兒茶素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