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有多傷身?了解睡眠不足3大症狀及改善方法- 健康營養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睡眠不足會使代謝能力變差,導致人體無法有效代謝脂肪、糖分,造成容易肥胖、血糖過高,嚴重者甚至會罹患糖尿病。

此外,睡眠不足也會影響瘦體素及飢餓素 ... 首頁 健康生活 營養保健 選單 首頁 健康生活 營養保健 Facebook-f Instagram Twitter 睡眠不足有多傷身?了解睡眠不足3大症狀及改善方法 2021-07-15 Home»健康生活»睡眠不足有多傷身?了解睡眠不足3大症狀及改善方法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顯示,全台有將近1/10人口有睡眠不足的困擾,可見「睡眠不足」已成為現代人文明病之一,而睡眠不足除了容易頭痛、精神變差,對身體還有哪些影響呢?如何確定自己睡眠不足?本文將介紹3個睡眠不足症狀,再帶你認識睡眠不足對身體的5大危害,最後教你如何改善睡眠不足,幫助你擁有好精神。

  內容目錄 什麼是睡眠不足?2個面向衡量睡眠情形1.睡眠時長2.睡眠品質為什麼會睡眠不足?7個睡眠不足原因總整理睡眠不足原因1:壓力大睡眠不足原因2:調整時差睡眠不足原因3:年齡增長睡眠不足原因4:疾病因素睡眠不足原因5:飲食習慣睡眠不足原因6:藥物副作用睡眠不足原因7:睡眠環境不佳睡眠不足症狀有哪些?3種現象表示你睡眠不足睡眠不足症狀1:常常打瞌睡睡眠不足症狀2: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睡眠不足症狀3:性慾降低睡眠不足頭痛欲裂,揭露睡不好的5大影響1.免疫力下降2.容易發胖3.情緒不穩定4.罹患失智症5.心血管疾病睡眠不足如何改善?5個方法擺脫睡眠不足,擁有活力早晨1.規律作息2.適時放鬆3.改變飲食習慣4.改善睡眠環境5.諮詢醫生改善疾病與調整藥物 什麼是睡眠不足?2個面向衡量睡眠情形 睡眠不足又稱「睡眠剝奪」,可分為短期睡眠不足及長期睡眠不足,睡眠不足主要根據「睡眠時長」與「睡眠品質」2個面向來判斷,接下來將進一步說明這2個判斷標準。

  1.睡眠時長 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ationalSleepFoundation)統計顯示,成人一天需睡滿7~9小時,否則可能導致睡眠不足,進而提高罹患腦、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然而,每個人的睡眠基因不同,仍需配合個體差異調整睡眠時長,例如睡滿6小時讓你起床時活力充沛,那麼6小時對你而言就是合適的睡眠時長。

  2.睡眠品質 在睡覺期間若出現以下4種情況可判定為睡眠品質不良: 躺在床上超過45分鐘才能入睡 半夜醒來4次或以上 半夜醒來要花40分鐘以上才能再入睡 睡眠效率≤74%(18~25歲者睡眠效率≤65%就算睡眠不足) (附註:睡眠效率為睡眠時間除以躺床時間的百分比)   為什麼會睡眠不足?7個睡眠不足原因總整理 了解睡眠不足的判斷標準後,我們整理出7個常見原因,提供你參考。

睡眠不足原因1:壓力大 壓力大的人容易感到焦慮、緊張,導致不容易入睡,進而造成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原因2:調整時差 出國時為了調時差,容易出現短期睡眠不足,這種情況常見於空姐、背包客及國際貿易人員等需要經常出國的人身上。

  睡眠不足原因3:年齡增長 隨著年紀增長,深層睡眠的時間會逐漸縮短,淺眠時間則會拉長,而在淺眠期容易受到外界干擾醒來(例如聲響、光線),導致睡眠品質不佳,造成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原因4:疾病因素 生理疾病如甲狀腺亢進、糖尿病、氣喘、尿失禁都會影響睡眠品質,導致睡眠不足。

此外,患有憂鬱症、躁鬱症、阿茲海默症及思覺失調症等心理疾病者,也都容易有睡眠不足的困擾。

  睡眠不足原因5:飲食習慣 在睡前吃東西或經常攝取含有咖啡因的飲料,都會讓人不容易入睡,造成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原因6:藥物副作用 部分藥物會使精神亢奮,影響睡眠品質,例如高血壓藥、抗憂鬱藥、止痛藥及氣喘藥物等。

  睡眠不足原因7:睡眠環境不佳 床太軟或太硬、半夜有噪音以及光線太亮等環境因素,都會讓人睡得不安穩,容易產生失眠、睡眠不足。

想改善睡眠問題可參考:想要好的睡眠品質?先自我評估、釐清迷思,用4種方法換得夜夜好眠   睡眠不足症狀有哪些?3種現象表示你睡眠不足 接下來介紹睡眠不足的3種症狀,讓你檢視自身是否有睡眠不足的情形。

  睡眠不足症狀1:常常打瞌睡 白天精神不濟、不時打瞌睡是睡眠不足最常見的症狀,若發現自己經常嗜睡,要注意自己是否睡眠不足,必要時諮詢醫生相關改善方法,以免影響日常生活。

  睡眠不足症狀2: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 容易忘東忘西、上班恍神、分心等,都是睡眠不足帶來的影響,嚴重時甚至會讓你忽略周遭環境的危險(例如:過馬路不注意來車),建議平時應留意恍神頻率,若頻率過高需就醫治療。

  睡眠不足症狀3:性慾降低 人類性學專家戴比·赫貝尼克(DebbyHerbenick)研究時發現,在尚未更年期卻性慾低落的女性中,85%有睡眠不足的困擾;而邁阿密大學的研究指出,男生每少睡1小時,荷爾蒙水平會降低1.5%,而隨著荷爾蒙水平下降,性慾也會降低,因此當你發現自己或伴侶性趣缺缺時,需要留意是否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頭痛欲裂,揭露睡不好的5大影響 睡眠不足不僅會影響日常生活,還有可能對身體造成永久性的傷害,接下來帶你認識睡眠不足對人體的5大影響,讓你更深入了解睡眠不足的嚴重性。

  1.免疫力下降 睡眠不足會促進壓力荷爾蒙分泌,而壓力荷爾蒙會阻礙免疫T細胞作用,導致免疫力下降。

此外,腦科學家沃克發現,每天睡不到7小時的人,罹患感冒的機率是一般人的3倍,因此長期睡眠不足的人,比一般人更需注重身體保健,否則容易生病。

  2.容易發胖 睡眠不足會使代謝能力變差,導致人體無法有效代謝脂肪、糖分,造成容易肥胖、血糖過高,嚴重者甚至會罹患糖尿病。

此外,睡眠不足也會影響瘦體素及飢餓素分泌,瘦體素分泌下降而飢餓素分泌上升,便會使食慾增加並容易感到飢餓,讓你不知不覺攝取過多熱量,進而加速肥胖。

  3.情緒不穩定 美國精神病學教授基爾戈爾(WilliamKillgore)在研究中發現,人類只要1晚沒睡好,隔天就會出現過度反應、沮喪及害怕等負面情緒,這是因為睡眠不足會活化大腦負責掌管負面情緒的「杏仁核」,導致人們對負面情緒更為敏感,因此容易感到焦慮、不安,增加罹患憂鬱症、恐慌症等心理疾病的風險。

  4.罹患失智症 長期失眠會嚴重損害神經系統,提高罹患失智症的機率。

此外,現代人因長期處於壓力大的環境,睡眠不足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導致失智症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因此所有年齡層都應謹慎留意睡眠不足的問題。

  5.心血管疾病 美國心臟協會研究指出,每晚少睡1小時,會提高33%心臟動脈鈣化的機率,而動脈鈣化會導致動脈狹窄,提高罹患心臟病、中風、心肌梗塞及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機率。

  睡眠不足如何改善?5個方法擺脫睡眠不足,擁有活力早晨 睡眠不足對身體有諸多影響,若持續忽略這些影響將會釀成大病,應及時改善睡眠不足,才有益於身體健康,以下為你整理5種改善睡眠不足的方法,讓你擁有好精神。

  1.規律作息 有固定的睡眠時間,能確保身體獲得足夠的休息,進而改善睡眠不足。

如果在剛調整作息時,經常感到昏昏欲睡,可適量食用能提振精神的保健食品,例如薑黃保健食品富含薑黃素,具有提振精神、促進新陳代謝及增強免疫力等功效,讓你白天更有活力,有助於調整作息。

此外,提醒大家在選購保健產品時認明「SNQ國家品質認證薑黃」,吃得更安心有保障。

國家認證薑黃有哪些?點擊此處前往搜尋「SNQ國家認證薑黃」   2.適時放鬆 適時放鬆有助於減緩壓力,提升睡眠品質,起床時精神更充沛,建議在睡前做些放鬆身心的活動,例如聽輕音樂、冥想或泡個熱水澡,都有助於放鬆,讓人更容易入睡。

  3.改變飲食習慣 避免在晚上7點過後進食,減少因腹脹而難以入眠的問題。

此外,許多人會藉由喝咖啡提振精神,然而攝取過量咖啡因可能會引起脫水、頭痛以及心悸,建議改用不含咖啡因的產品,例如薑黃保健食品,對身體更健康。

  4.改善睡眠環境 選擇一張軟硬適中的床,並且在睡前一小時將燈光調暗,都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讓你一夜好眠。

  5.諮詢醫生改善疾病與調整藥物 如果是疾病或藥物副作用造成的睡眠不足,須盡早諮詢醫生,透過調整藥方或治療方式等相關辦法,解決睡眠問題。

延伸閱讀: 肝臟保養怎麼做?從日常的4個習慣改善,讓你身體不「肝」苦   健康營養學編輯團隊 健康營養學團隊由專業營養師、編輯記者組成,旨在蒐集網路上對於健康與營養相關常見問題,用簡單的方式說明,並破除迷思!透過簡化網路上的龐雜資訊,讓大家更了解自己的身體,一起過更健康、更營養的生活! 上一頁Previous桑黃食用攻略》認識桑黃6大功效與食用方式,有效達到護肝作用 Next抗發炎攻略》掌握身體發炎成因與5大抗發炎食物,預防疾病纏身下一篇 搜尋 文章分類 分類 健康生活 營養保健 熱門文章 薑黃功效總整理》7大吃薑黃的好處,為身體築起健康防護罩 2021-05-14 薑黃種類介紹》一篇搞懂常見薑黃品種、差異比較,一起搭上薑黃風潮 2021-05-21 長期熬夜超傷身!一次了解熬夜4個危害+補救營養品 2021-05-21 薑黃怎麼吃?了解薑黃的3種正確吃法與選購準則 2021-05-21 薑黃粉一天吃多少?一篇了解薑黃粉吃法、時機與功效,促進日常保健 2021-05-21 連結 首頁 健康生活 營養保健 選單 首頁 健康生活 營養保健 Ourwebsiteservicesandcontentareforinformationalpurposesonly.i-healthydoesnotprovidemedicaladvice,diagnosis,ortreatment.免責聲明:網站內容為健康營養學編輯和審閱,本網站資訊無法取代醫師的診斷或治療任何疾病,若有疾病相關問題,建議諮詢醫療相關人員,切勿拖延就醫。

©2021i-healthy.Allrightsreserved.Copyright©2021健康營養學-版權所有,侵害必究,請勿轉載或重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