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中的伦理与道德关系 - 中国文明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般认为,儒家学说尤其是道德哲学是以“仁”为核心的。
理由有二:其一,礼是孔子的继承,仁是孔子的创造;其二,在儒家论述中,尤其《论语》 ...
高层动态
重点工作
文明委成员单位资讯
思想理论
法规政策
先进典型
文明创建
文明实践
文明培育
文明影音
文明之光
文明矩阵
高层动态
重点工作
文明委成员单位资讯
思想理论
法规政策
先进典型
文明创建
文明实践
文明培育
文明影音
文明之光
文明矩阵
中国文明网首页 > 理论 > 讲坛
儒家思想中的伦理与道德关系
发表时间:2012-04-26 来源:人民日报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伦理与道德是什么关系?这历来是中西方道德哲学关注的问题。
它实际上是伦理理念与伦理现实的关系问题。
现代人容易将伦理与道德混同。
但实际上伦理与道德存在哲学上的差异。
简明地说,伦理重在探讨“人”与“伦”的关系,道德重在探讨“人”与“理”的关系;伦理具有客观性与实在性,而道德具有主观性与个别性。
现实生活中,伦理作为“本性上普遍的东西”的理念,与伦理现实之间存在矛盾甚至冲突。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中西方文明有不同的经验和智慧。
中国传统儒家学说对这一问题有自己的解答。
礼与仁
儒家学说有两个基本概念:礼与仁。
如果进行道德哲学分析,那么,礼可以视为伦理尤其是伦理实体的概念,仁则可以视为道德尤其是道德主体的概念。
礼与仁,可以说是伦理与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表达。
一般认为,儒家学说尤其是道德哲学是以“仁”为核心的。
理由有二:其一,礼是孔子的继承,仁是孔子的创造;其二,在儒家论述中,尤其《论语》中,仁出现频率比礼多,地位也更重要。
但是更需要思考的是,在礼与仁之间,孔子的根本目标是什么?是建构一个“礼”的社会,还是“仁”的个体?二者之间有没有一个谁更优位的问题?《论语》中的一段话对“礼”与“仁”的关系进行了重要诠释:“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孔子以“仁”说“礼”,以“礼”立“仁”。
可见“仁”的根本目标是“礼”,孔子以“复礼”为自己的使命。
“复礼”必须“克己”,“克己”就是超越自己的个别性,达到孔子所谓“大人”的“普遍性”。
“克己复礼”的过程,就是“仁”的建构过程。
从道德哲学角度看,“克己复礼”是一个道德与伦理同一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复礼”确实具有目的意义。
只是,孔子为了实现“复礼”这一目标,着力解决如何建构“仁”的道德主体这一问题。
他对“仁”之于“礼”的意义强调到如此重要,以至于人们会以为“仁”比“礼”更重要。
所以,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伦理与道德在孔子体系中的地位,那就是:礼仁同一,伦理与道德合一,伦理优先。
孔子的这一思想在孟子那里得到更为具体的阐发和辩证展开。
孟子的一段话能够代表儒家关于伦理与道德关系的理论。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段话中,最关键的是“人之有道”与“教以人伦”之间的关系。
儒家学者关注的是如何防止人“类于禽兽”。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教以人伦”,通过伦理教化,实现人格完善,达到克己复礼的目的。
天与理
在儒家体系中,对伦理与道德关系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也有不同表述。
在孔子是“礼”与“仁”,在孟子是“五伦四德”,董仲舒以后则是“三纲五常”。
无论如何演变,伦理与道德始终一体,而且“礼”、“五伦”、“三纲”的伦理,之于“仁”、“四德”、“五常”的道德总是具有优先地位。
用现代道德哲学的话语诠释,中国传统道德哲学总是在具体的伦理情境中建构道德的合理性与合法性,而不是诉诸西方式自由意志之类的抽象。
上一篇:
什么样的成功值得追求?
已是第一篇
下一篇:
专家教授:“马克思”从不曾离开
已是最后一篇
责任编辑:张智萍
分享到:
4.55K
相关报道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的相互融通
日常用词也有文化看语词密林里的儒踪、道影和佛光
儒家修身成德之教有益于当代社会公德建设
《漫画儒家思想》内容简介
在东西方思维差异中理解儒家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中庸不平庸:人生应坚持守心守道的中和
(学术随笔)学术的品性
礼曾是维护秩序的有效手段
儒墨之争给儒学带来了什么
《悠悠玄庄》的乡土情怀
深度评论更多>>
小善举也可汇聚大文明
别让亲情在忙碌中"失陪"
青年要做移风易俗"先行军"
加快供给侧改革释放文化活力
理论节目要满足大众学习渴求
理论宣讲需要接地气式的创新
履责变推责形式主义如何破
地方传真更多>>
频道聚焦更多>>
我们的新时代历史的新光荣
呼唤新时代典型人物
思想一变天地宽
读懂年度热词里的中国
阅读是一种"高贵的坚持"
传统文化如何走进校园
创城须有翻篇归零的姿态
网红图书馆光有颜值还不够
延伸文章資訊
- 1儒家道德與工商企業之關係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研究架構與各章主旨1.緒論。2.第一章的部份,儒家道德之基礎與理想。儒家道德的基礎在「仁」,也可說是「良心」,主張人性本善。儒家道德是自律道德是內聖外王之學 ...
- 2儒家仁義道德的背後,是「自我中心」的權力意志- 第1 頁
然而,在我接觸儒家道德論的時候,心裡卻浮現相當程度的違和感。 日本朱子學的最盛期,恐怕是江戶時代的初頭,也就是應該從朱子學國教化後開始 ...
- 3儒家道德原则与儒商道德智慧研究 - 中国孔子网
儒家强调“本立而道生”,“君子喻于义”,有责任的君子“以天下为己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义富且贵于我若浮云”。儒家讲求“仁、义、礼、智、信”,“忠 ...
- 4儒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5為甚麼儒家倫理是主體哲學?試從其倫理學中有關道德基礎的 ...
孟子認為人兼有大體和小體,大體為人的道德主體,也是異於禽獸之處;小體為生命軀體,是共同於禽獸之處。孟子並曰:「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意思是,人應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