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用「氣管擴張劑」治療氣喘?小心死神來敲門 - 健康醫療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名47歲的氣喘患者,平常到藥局自行添購「緩解用吸入劑(急救)」,有短效氣管擴張功能,一有不舒服就吸一下,某日天氣轉涼氣喘急性發作, ... 新聞搜尋: × 搜尋   熱搜: 養肌2關鍵世界心臟日夜尿症嗅覺喪失癌疲憊流感疫苗洗腎死亡 新聞分類 新聞總覽醫療疾病生醫新知健康保健醫學美容中醫養生運動復健營養飲食樂齡照顧心靈樂活 影音專區 影音新聞健康Live直播健康普拉斯健康搞飛機 癌症專區 肺癌肝癌大腸癌乳癌口腔癌子宮癌食道癌胃癌胰臟癌其他癌症癌症新知癌症照護 疾病專區 健康情報誌 健康專輯 醫療資訊 公衛宣導活動講座公益專區健康書訊消費訊息產業動態院所導覽 還在用「氣管擴張劑」治療氣喘?小心死神來敲門 2021-11-24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 + ++ 2021-11-24  + ++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報導 病患通常認為「氣喘等同於氣管收縮,習慣使用緩解用吸入劑,使氣管擴張就能治癒,這是錯誤觀念,應當要使用抗發炎藥物的治療才能治本」。

一名47歲的氣喘患者,平常到藥局自行添購「緩解用吸入劑(急救)」,有短效氣管擴張功能,一有不舒服就吸一下,某日天氣轉涼氣喘急性發作,結果送醫插管治療,最後宣告不治;另一名婦女,則是長期規律使用「吸入型類固醇」,不僅氣喘症狀沒再發生,還能跟朋友一起「爬玉山」,同樣是氣喘患者,後果卻是兩樣情,關鍵在於正確的用藥觀念。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呼吸道委員會副主委鄭世隆表示,「每年使用3支以上緩解用吸入劑,將提高氣喘急性惡化及死亡風險,民眾要有正確用藥觀念。

」規律服用吸入型類固醇 讓氣喘不再找上門 鄭世隆表示,「不少患者很害怕『類固醇』的副作用而不敢使用,並且使用緩解用吸入劑時,大概3-5分鐘氣喘症狀就會緩解,因此開始過度依賴。

」殊不知,更危險的反而是緩解用吸入劑。

氣喘是「慢性發炎」的疾病,發炎會導致氣管收縮,所以病患通常認為「氣喘等同於氣管收縮,習慣使用緩解用吸入劑,使氣管擴張就能治癒。

這是錯誤觀念,應當要使用抗發炎藥物的治療才能治本」。

一旦氣管發炎更嚴重時,氣管越來越縮小,氣管壁越來越厚、硬化,導致病患無法順暢呼吸,就會引起急性惡化發作的風險。

「民眾常常會有錯覺,用吸入型類固醇的藥效發揮時間比較長,以為沒感覺就是沒有用。

」鄭世隆說明,若規則使用吸入型類固醇藥物,其實根本不需要使用緩解急救型藥物。

但如果真的要使用緩解藥物,1個月不超過2次,都不要使用最佳。

而吸入型類固醇大部分是長效型藥物,患者可以是早晚各吸一次,或甚至一天吸一次就可以了,用藥的頻率不高,但效果很好,通常三個月會感到緩解,甚至未來肺功能經審慎評估後達到穩定健康,也可以不需要繼續服藥。

不過也有民眾擔心「類固醇」會造成月亮臉、肥胖?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王鶴健表示,吸入型的類固醇和口服的類固醇藥物,兩者差了25倍的濃度,吸入性類固醇劑量很低,不會造成太大的副作用,民眾可以放心。

高達8成患者仍使用緩解用吸入劑 風險很大一般門診一定會給患者,開立吸入型類固醇,這是真正治本的重要藥物,若擔心病患突然急性發作,還是會開立緩解用吸入劑,但只限於緊急備用,台灣人常常未經醫師開立處方、到藥局自行購買藥物使用,目前仍有8成的氣喘患者購買短效型的緩解用吸入劑,只有區區2成病患遵醫囑規律使用吸入型類固醇,這是個大警訊。

鄭世隆強調,氣喘就像肺部「失火了」,用滅火器(緩解用吸入劑)只能短效阻止火災,但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最重要的是「防火」,建立防火牆,避免引起發炎、過敏症狀,藉由吸入型類固醇才能根本解決。

加入【健康醫療網】,天天關注您健康!LINE@ID:@healthnews 訂閱【健康愛樂活】影音頻道,閱讀健康知識更輕鬆 關鍵字: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 呼吸道委員會, 鄭世隆, 王鶴健, 氣喘, 吸入型類固醇, ▋延伸閱讀 解析B型肝炎病毒傳染途徑,杜絕肝炎找上門... 憂躁鬱、憂鬱症遺傳給孩子?醫:維持家庭健... 簡單生活七件事(三)預防中風七件事 遠離... ▋大家都在看 中年男「夜多尿難成眠」是攝護腺惹禍?老化正常?醫揭「夜尿症」... 世界心臟日今登場!5招預防心血管疾病你做到了嗎? 新冠肺炎後遺症,嗅覺喪失好焦慮 中醫針灸助改善 增肌也是提升免疫力的關鍵!40歲後的必修課,醫師教你養肌2關... ▋推薦影音 ▋最新新聞 頭痛耳鳴一查竟是妊娠高血壓 醫:有疑慮盡量問! 疫情仍高峰!羅一鈞示警:重症集中5歲以下、沒打疫苗幼兒 多汗、盜汗傻傻分不清? 美女中醫師分析報你知 國際失智症月  門諾邀您「憶」起守護 ▋健康專輯 芒果有毒?荔枝上火?西瓜性寒?營養師談夏季水果注意事項 盛夏車內如烤箱 接送幼童謹記「這些要點」防憾事 流汗流太多傷身? 正確補水不能只靠水! 中暑死亡率超過30%! 遠離熱傷害必做「三件事」 【洗腎專題】小心營養素變毒素 腎友選擇營養品之前該知道的... 【洗腎專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人數比例懸殊 醫籲從全人層... 【洗腎病友專訪2】大學生罹末期腎衰竭 在學校換液成大挑戰... 【洗腎專題】洗腎者每年增近萬人 「這個」是慢性腎病治療關... ▋編輯推薦 晚期肺癌不再難治 免疫療法新組合問世助抗癌 胰臟癌確診多晚期 難開刀、易復發卻並非無藥可醫 行動基因攜手阿布義賣募捐 手繪明信片助病童遠地就醫 低位直腸癌≠永久性人工肛門 切勿因排斥錯失治療良機! ▋關注我們 首頁| 關於我們| 刊登廣告| 合作提案| 聯絡我們| 使用條款| 隱私聲明| 免責聲明 Backto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