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在課程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潛在課程是指在課程方案和學校計畫中沒有明確規定的教育實踐和結果,但屬於學校教育經常而有效的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隱含的、非計畫的、不明確或未被認識到的課程。
潛在課程 潛在課程是指在課程方案和學校計畫中沒有明確規定的教育實踐和結果,但屬於學校教育經常而有效的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隱含的、非計畫的、不明確或未被認識到的課程。
潛在課程介紹1.詞目名稱:潛在課程(Jackson1968年《班級生活》)2.拼音:QiánzàiKèchéng3.英文名稱:Potentialcourse(Jackson1968年《班級生活》)4.中文類似名稱:潛課程、隱蔽課程、隱性課程、內隱課程、隱形課程、隱含課程、潛隱課程、無形課程等等5.外文類似名稱:Colaterallearning(杜威“同時學習”)、Concomitantlearniing(克伯屈“伴隨學習”)課程起源國外國外潛在課程起源論的三種說法:一種認為是傑克遜1968年在其《課堂中的生活》一書中提出的;一種認為是1970年由奧弗利在其所編的《自發課程及其對兒童的影響》中提出的;一種認為杜威的“同時學習”(Colaterallearning)、“附帶學習和副學習”,中就蘊含了對潛在課程的認識。
潛在學習的思想淵源可以追溯到本世紀二、三十年代杜威提出的“同時學習”(Colaterallearning)。
他認為,學生的學習除正式學習外,還有情意方面的“同時學習”。
此後,克伯屈又提出“伴隨學習”(Concomitantlearniing),即學生對態度、理想、情感和興趣的習得。
“同時學習”和“伴隨學習”的思想已經涉足到潛在課程問題。
由於當時美國的課程理論中,強調課程的標準化和量化測量,以及其後20世紀50年代的布魯納的“學科結構運動”的重知識傳播和能力發展而忽視情意,潛在課程就仍被擱置一旁。
60年代美國課程理論界在對傳統課程理論進行了反思和批判,1968年傑克遜率先在《課堂中的生活》(一譯《班級生活》)中提出“潛在課程”的概念,潛在課程的研究才正式開啟,此後逐漸形成了結構功能論、現象———詮釋學、社會批判理論等流派。
國內我國有關潛在課程的研究始於本世紀80年代,其進程的大體脈絡是由以介紹西方理論為主轉向較獨立的理論探索,從理論認識層面拓展到實踐操作層面。
內容和意義課程主要內容潛在課程是非學術性的學習結果,它對學生的影響主要是無意的、隱含的和非預期的。
潛在課程包括學校文化方面的教育、學習和生活環境的建設、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建立等:學生在學校各種人際交往中受到的影響,如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等的影響;學校、班級中長期形成的制度與非制度文化的影響,如學校與班級的傳統、風氣、輿論、儀式、規章制度等;學校物質環境所構成的物質文化的影響,如學校建築、校園環境、教室布置等。
課程意義潛在課程概念拓寬了原來的課程定義,打破了原來課程有計畫、有目的的界限;潛在課程概念的提出,發現了學生經驗的新領域,有利於教育者對學生經驗的指導;潛在課程概念為課程效果中顯性課程無法解釋的部分提供了新思路;潛在課程概念發展了學校教育的課程類型;潛在課程概念為構思教育的學校管理者提供了“硬教育”(計畫課程)與“軟教育”(潛在課程)的戰略參考。
性質與特點性質根據潛在課程賴以產生、存在的基本點,潛在課程所具有的一些表層性特徵,通過與顯性課程相比較,人們對於潛在課程的性質、特點,在以下方面達成了共識:潛在性。
潛在課程以間接、內隱、不明確的方式,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不知不覺地受到教育;隱蔽性(不易察覺性)。
潛在課程存往往被顯性課程遮掩或壟斷,短時間內難以顯現,不易被確認;廣域性。
潛在課程在內容上涵蓋了學校生活中除顯性課程之外的方方面面,空間上涉及到學校的每個角落,人員上容納了所有的師生員工,範圍廣泛;多樣性。
學校生活的豐富多彩,實踐活動的多態多樣,滲透於其中的潛在課程也呈多樣化態勢;難量化性。
潛在課程產生的背景之一就是對於純量化法的批判和定性法的運施,加之其潛隱性、多樣性等特點,都使得潛在課程難以用量化法來確定,而更多的是需要定性研究。
鑒於潛在課程自身的複雜性,人們認識的局限性、差異性和漸進性,存在著分歧和爭鳴是必然的。
預期性上:認為潛在課程是非預期的,其影響是未曾預料或難預料的;潛在課程以非預期性為主,但也有可預期性;潛在課程是非計畫性的。
意識性上:潛在課程是無意識地發揮作用的;潛在課程是有意識的(此觀點以西方現象———詮釋學派最典型);潛在課程兼具無意識性和有意識性;潛在課程是非學術性的分歧,計畫性與的分歧等。
特點內容的滲透性和差別性。
潛在課程的內容滲透到學校生活的各個方面。
而由於學校間客觀條件和長期形成的傳統不一樣,潛在課程又具有了差異性;內容上的全面性。
潛在課程對學生的影響全面地包括知識、價值觀念、行為規範、情感、態度、意志等方面;概念上的相對性。
潛在課程是相對於顯性課程而言的;相互聯繫上的非系統性。
潛在課程在影響學生髮展的過程中沒有明顯的邏輯步驟,沒有前後相繼的知識線條等。
課程功能課程功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雙向功能積極(正向)功能論。
潛在課程具有提高學習者學習效果,在實現社會化方面的積極意義;消極(負向)功能論。
潛在課程的存在,導致了受教育機會的不均等,阻礙了完美人格的培養;積極、消極功能並存論(或兩點論)。
潛在課程的具有兩面性:正向功能和負向功能。
前者對思想品德形成、個性的發展起積極作用,後者起消極作用;不僅能對社會發展和個性發展產生積極有利的影響,也產生不利影響;全面功能論:不同的潛在課程或潛在課程在不同環境中,可能會側重於積極功能或消極功能。
但一般說來,潛在課程的功能既可能是積極的,又可能是消極的,同時又有可能是中性的,潛在課程對於思維方式、個性品質類型等的影響,則可能難以用正負兩分法來決斷。
橫向功能個性發展功能。
國內外都承認潛在課程具有的發展人的精神世界的功能;社會控制功能。
潛在課程是保障社會秩序穩定的手段,潛在課程的具有社會控制功能;社會控制和個性發展的雙重功能。
潛在課程既可以進行人格陶冶,又可以進行社會控制。
潛在課程不僅能維持社會的穩定和發展,而且更能全面發展學生的個性;潛在課程對於個體、社會、文化的多重功能。
潛在課程有人格陶冶功能,有政治社會化功能和隱蔽文化傳遞功能,有課程擴展功能;對過去課程理論和實踐具有修正和重組功能,對課程內涵和外延具有延伸與擴充的功能。
但潛在課程的功能是不等量的,非固有的和潛在課程研究國外研究從空間跨度上可以分為微觀、巨觀兩個層面。
其中微觀研究是將潛在課程限於學校之內;巨觀研究則把潛在課程置於整個社會背景中,使潛在課程突破了學校範圍而向社會滲透,兩個層面相互交叉形成二維結構。
微觀研究:結構功能論者認為,潛在課程包括學生班級群體中的規則、規定和常規;表揚和批評;權力等;現象——詮釋學派認為,學習者的主體意識、想像力、創造力及師生互動影響構成潛在課程;《國際教育百科全書》認為,潛在課程涉及師生關係、能力分組、課堂規則與程式、隱喻的教科書內容、學生的性別差異以及課堂獎勵方式等。
巨觀研究:將潛在課程放在社會整個活動的背景下,認為潛在課程由隱藏或滲透在學校組織結構、學生能力分組、課程實施方式及具體內容中代表著不同社會階層利益的道德規範、行為準則、價值觀念等構成;將學校與社會制度間的關係及學生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等因素納入到潛在課程的界域之中;二維結構:潛在課程在內容上構成了二維結構:一是班級生活與學校的社會關係結構,一是學校知識的內容和形式中隱含的意識形態方面的訊息。
這種觀點吧潛在課程深入到了課程知識內容本身。
國內研究由於劃分標準的不同,潛在課程內容、範圍的研究呈現出多樣性。
從空間範圍上劃分,可以分為巨觀、微觀兩個層面:巨觀研究:國內少數觀點認為:潛在課程包括學校教育、親職教育、社會教育在內的環境、氣氛和風氣等。
這種觀點因將潛在課程的外延超過其上位概念課程的外延而受到批評。
微觀研究:國內多數觀點認為:潛在課程限於學校教育範圍內,並形成多樣化類型。
主要有:從文化類型的角度劃分,認為潛在課程內容包括:具體性文化、非實體性文化和物質文化;物質文化,制度與非制度的文化,學校人際交往中所形成的思維方式、價值觀等;以及在課堂內外基礎上採用的物質、精神二分法;從存在領域角度劃分,將潛在課程的內容分為:物質———空間類,組織———制度類和文化心理類三方面;從存在形態角度劃分,認為潛在課程包含靜態性因素的“背景條件”和動態性因素的“具體情態”;從因素組合角度劃分,提出三維結構說,三維包括空間維、內容維和對象維,三維中任何一個變數組合到一起則構成潛在課程的一個因子;從形成因素角度劃分,主張把潛在課程的“內容”改為“形成因素”,主要包括學校(含班級)社會體系結構和學校正規課程。
國內外比較國外研究優點:國外對潛在課程內容、範圍的研究,無論是微觀還是巨觀,都有著較具體細微的共性。
缺陷:國外這種列舉式的研究,難以涵蓋潛在課程的全部外延,不能窮盡潛在課程的所有內容,不可能真正從巨觀把握其流弊;國外的研究也大都未把物質因素,如建築規模、布局等納入到潛在課程的內容之中;二維結構所產生的困惑是,社會關係結構和知識混合在一起,很難加以區分。
國內研究國內的研究注意到了學校物質環境所包含的潛在課程內容;國內的研究,在其多樣的背後,又隱含著一般是從物質、制度、精神(或心理)層面上,從靜態、動態,有形、無形中作出概括和區分的共性。
相關詞條 大學潛在課程與人才成長 因為潛在課程研究總是同教育實踐發生聯繫,容易落實到教育實踐活動中,發揮理論指導的作用。
如何積極開發學校的潛在課程是當今學校教育的重要課題。
潛在課程作... 內容介紹 課程 課程是指學校學生所應學習的學科總和及其進程與安排。
課程是對教育的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方式的規劃和設計,是教學計畫、教學大綱等諸多方面實施過程的總和。
... 特點 中國 西方 內涵 課程即活動 七十年代課程 《七十年代課程》是美國現代教育家福謝伊的代表作。
該書作為“七十年代學校”研究課題報告的一部分,由全美教育協會教學研究中心於1970年出版。
簡介 作者簡介 主要內容 評價 參考資料 校本課程 “校本課程”是一個外來語,最先出現於英、美等國,已有20多年的歷史了。
現在在中國新課改的教育形勢下,校本課程成為了新課改的重點。
校本課程(school... 歷史 校本課程 教材區別 綜合區別 認識 生成課程 生成課程(呼應課程)既不是教育者預先設計好的、在教育過程中不可改變的僵死的計畫,也不是兒童無目的、隨意的、自發的活動。
它是在師生互動過程中,通過教育者對... 簡介 涵義 特性 提出的必要性 實現條件 潛課程教學法 對個體產生不可忽視影響的潛在要素中重要的部分上升到意識層面,有意地設計和組織、甚至強化它們,並將它們目標化,套用於全天候的教育過程,這時有些原本潛在的要... 簡介 提出者 金色搖籃 課程理論 課程是教和學相互作用的中介和紐帶。
一方面連線著並受制約於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是培養目標的具體體現,是實現教育目的的基礎;另一方面連線並制約著教學的形式... 課程與課程論 主要流派 課程的類型 課程設計 國外課程改革 地方課程 地方課程又稱地方本位課程,是指地方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根據國家課程政策,以國家課程標準為基礎,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課程觀念的指導下,根據地方經濟,政治,文化的... 解讀 基本特徵 有效性實施 新課標[國家課程綱領] 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檔案,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範和質量要求。
本次課程改革將我國沿用已久的教學大綱改為課程標準,反映了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基... 改革作用 改革目標 課程結構 綜合性 特點 相關搜尋潛在課程綜合課程熱門詞條DRAMfashionhappybirthdaynikehyperdunk2016Rebeccasinker人形蜈蚣型男大主廚外交部如果可以這樣愛小兔子乖乖戴文·青木景氣迴圈武俠滾滾紅塵無法忍受燃點琅琊榜瓶邪百葉窗簾稍息立正站好老街溪行政學魯冰花espritFTBquite一笑而過刺客公敵唐三好兄弟如果那天我沒死姜虎東學習網彌勒菩薩撲殺天使新天堂2日本電影杜嘉酒莊消防爵士樂痛也說不出口的我遙控汽車騎馬與砍殺H5N2禽流感女巫季節廣和手冢國光民宿金針花聞一多龍笛潛在課程@百科知識中文網
延伸文章資訊
- 1一、潛在課程 - 《網路社會學通訊》第69期,2008年3月15日
潛在課程是廣義學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在正式課程規劃以外,對學生身心發展有影響作用的各種因素總和,主要包括物質情境(如學校建築、設備),文化 ...
- 2【課程與教學論】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 - 隨意窩
「潛在課程是指在正規課程規劃之外,對學生身心發展有影響作用的各種因素總和,主要包括物質情境(如學校建築、設備),文化情境(如校園文化、各種儀式活動、週會、 ...
- 3潛在課程 - 中文百科知識
潛在課程是指在課程方案和學校計畫中沒有明確規定的教育實踐和結果,但屬於學校教育經常而有效的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隱含的、非計畫的、不明確或未被認識到的課程。
- 4潛在課程- 教育百科| 教育雲線上字典
名詞解釋: 學校課程的概念主要包括兩項:實有課程與空無課程(Null curriculum),其中的實有課程,又可包括外顯課程與潛在課程。外顯課程主要指明文規定的、刻意安排 ...
- 5潛在課程之研究: 以一所公辦民營學校為例
為了使潛在課程發揮其教育的正向功能,在學校教育活動中,經常有一. 些非預期性的學習活動,建立開放學校氣氛,活化學校組織結構,提供學生適宜的教室生活. 與學習。 目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