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的法家思想與老子的道家思想有什麼不同 - GetIt01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不好意思,韓非在書中解釋和引用了老子的道家思想,通過對道家的闡釋,從規律的高度講到遵守法的問題。
兩者都在強調道,然而老子的遵守道的思想和韓非遵守道...
標籤:商鞅法家思想老子人物韓非子書籍
韓非子的法家思想與老子的道家思想有什麼不同,與商鞅的法家思想有什麼不同呢?
12-08
不好意思,韓非在書中解釋和引用了老子的道家思想,通過對道家的闡釋,從規律的高度講到遵守法的問題。
兩者都在強調道,然而老子的遵守道的思想和韓非遵守道的思想有什麼不同呢?商鞅強調法,與韓非強調法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先說韓非子的法家思想與商鞅的法家思想的比較吧~對於「道」的這個,還真沒怎麼想過,暫且放放
《商君書》與《韓非子》同屬法家思想,但不是像《韓非子》那樣以講故事的形式來闡述道理,二十六篇,除卻第一篇像是導論的東西,還有遺失的第十六篇和第二十一篇,每篇都像是嚴謹的議論文。
看前面幾章時,感覺兩人的思想不同,慢慢看下去才知同歸屬法家是有道理的。
商鞅的很多政策思想,其實如果做到了是很好的,只是說破了大概會有很多人去反對,不人道之類云云~
我覺得韓非子高於商鞅,自然不是指其實踐,而是他的思想性。
韓非子吸收了一部分儒家思想,在解老和喻老兩篇中又集中討論了他對《老子》的理解,加之他的文章常常引用歷史故事,以寓言形式抒發觀點,也能體現他熟讀歷史,在顯學一篇中,韓非子還發布了他對各大學派的看法。
商鞅的有些思想略顯偏激,而韓非的思想是學習包容了眾多思想之後形成的自己的看法。
所以可稱為「集大成者」吧~
韓非子中,強調治國有兩大要點,一是賞善罰惡,絕不手軟;二是御臣有術,君王需無喜無悲。
後者在商鞅的《商君書》中雖然也有體現,但是並沒有像韓非子一樣系統地說,而且商鞅的法主要體現在賞罰上,在術數上強調不多。
韓非子雖然不是像申不害那樣倚重於術,但相對於商鞅,對這個的講解比較多。
特別是,商鞅作為一個在秦國推行變法的人,更多的從統治者角度去看,同時在變法之前,秦國內政里勾心鬥角並不甚多,所以「術」的應用不如「賞罰」應用廣泛。
而韓非則不同了,韓非首先是在韓國未得勢,來到秦國又被自己師門給黑了一把,命都丟了,他在看問題的角度跟商鞅就有所不同了。
韓非子的「法家思想」,除了跟商鞅一樣強調普天之下,法令最大,賞罰分明最高,還有很大的一部分是教育帝王怎樣成為一個優秀的君主,同時又分出另外一部分教育臣子如果遇到不賢明的君主,要怎麼發揮自己的能力將國家領向好的方向發展。
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講壇·諸子百家》中說,無論是儒家、道家、墨家,都有一定成分的理想浪漫主義在裡面,法家思想其實是最現實的。
我對這個觀點很贊同——法家思想,其實是在封建制度下最有效的一種治國思想。
以下是我之前《商君書》讀書筆記:(QQ空間)
《更法第一》,這篇講的主要是商鞅同其他大臣(甘龍、杜摯)的辯論,商鞅主張變法,其他大臣主張守祖宗之法。
然後商鞅的辯駁很精彩這樣。
這在之前一篇日誌里寫過:QQ空間
《墾令第二》,這篇強調農業對國家的重要作用,要耕地,須墾草~同時這篇也體現出重農抑商的思想。
商人四處遊走,不能生產,卻從買賣中收益,而且為了從商,須四處遊走,也不好管制;農民卻附在土地上,好控制也好收稅。
商人到底賺了多少難說,農民的收成卻看得見。
再者,民以食為天,糧食是國力的基礎,先得不餓死人,再得養兵打仗。
買賣雖辛苦,但相對於農民來說又輕鬆許多,如果讓他們的社會地位和農夫一樣,那麼會有更多的人從事「游食」、「技藝」,哪能保證國家的強盛。
《農戰第三》,這篇深入了重農抑商的講解。
墾令講了農業對國家的重要性,因而要擴大更低面積,因此要墾荒,墾荒成為一項政府政策。
而此篇強調要重農抑商。
而且淺談了儒家思想里的詩書禮樂使人輕視法律,破壞農業這項國之根本。
「見言談游士事君之可以尊身也,商賈之可以富家也,技藝之足以餬口也。
民見此三者之便且利也,則必避農;避農則民輕其居,輕其居則必不為上守戰也。
」「重農抑商」有其背景,在當時提出來是有利於社會進步的,然而這項政策卻自此一直延續到了清朝,秦—&>清。
怎麼就沒有哪個君主手下有什麼牛人想到管束這個新興事業的辦法呢?封建君主建立在土地君主所有制下,所以對商人難以收取由土地帶來的好處,難道就不能從別的方面來收錢嗎?安土重遷,小農意識從久遠的年代一直刻在人腦子裡,也許就像鐵路之類的東西(很久很久以前,歐洲馬車兩軲轆間的距離決定了現代鐵軌間的距離~還有當年印表機質量不夠好,打字員速度快會把油墨跟紙張黏在一起一塌糊塗神馬的,於是那幫坑爹人士就把這些字母打亂排序,所以我們現在看到鍵盤上的這些奇怪的排列就產生了~但是習慣了所以就一直亂著了~),風俗習慣是一個可怕的東西,嗯
《去強第四》,這篇主要講了什麼是強國,怎樣算是強國,什麼又是弱國,為什麼會有弱國。
然後引入了「賞罰」這個法家很重要的概念。
這篇第一句就很辯證,很玄乎啊,「以強去弱者,弱;以弱去強者,強。
」好吧,我沒看懂這句話。
(==|||)在商鞅的心中,強國的特徵是,重農,輕言,好戰,刑法明確,無怨民。
這篇還有一些感覺很「老子」的東西,比如說「以刑去刑,國治;以刑致刑,國亂。
」說的是,刑罰的目的不是為了懲罰人,而是讓人明白有些事是不能做的,稍有做的苗頭,就應該以重重的刑罰把這些行為剷除,舉國上下都明白哪些事情不該做,哪些事情可以做,到最後,這些重刑因為沒有人觸犯相應的條文所以不使用了。
這樣叫做「以刑去刑」。
而「以刑致刑」的一個最好的例證,我覺得可以說是朱元璋時期的懲治貪污了,朱元璋為了戒貪污可謂是創了各種可怕的刑罰,大臣們每天上朝都膽戰心驚,回家了便要慶祝一番:又活了一天。
朱元璋給官員的俸祿極低,不貪官員自己也吃不飽,這玩意就很麻煩了,越殺頭,犯的人越多,皇帝也殺得越發興起。
另外,此篇中認為打仗,死傷了別國的人,並且之後的戰爭給補也從別國的地盤上來,打仗對己方是有利的。
(這個怎麼有點像抗日戰爭前日本發動戰爭的原因,囧rz)這大概跟當時的社會發展程度有關係吧,部落跟部落之間的那種感覺,不知天地多大。
好戰,應該不止統治階級,在民眾之間也是這樣的想法,或者統治階級希望民眾好戰,所以各種心理暗示什麼的,還有各種宣傳之類的,因此「無怨民」和好戰也就不矛盾了。
賞罰分明:「行罰,民利且畏;行賞,民利且愛」最後說到的一句是「兵起而勝敵,按兵而國富者,王。
」我覺得這個放在當今也是可以用來作為判斷一個國家是否算是一個強國的標準,要跟人打仗,別人打不過你,這是軍事實力;不打仗的時候,國家能富強興盛,有經濟實力。
只是此處未提及文化軟實力就是了。
這個文化軟實力,現在老強調,我老覺得這東西其實沒什麼。
你的經濟實力上去了,你的軍事實力上去了,就有人屁顛屁顛地來學習,都不用你費勁宣傳。
何必扭曲了我們原本的文化去跟世界接軌:敞開心胸迎來送往便好,牆上貼的狗皮膏藥沒人喜歡看。
《說民第五》,這篇主要講君王應該怎麼利用手中利器——賞和罰來管理國家,怎麼去引導民眾。
「罰重,爵尊;賞輕,刑威。
爵尊,上愛民;刑威,民死上。
」「刑生力,力生強,強生威,威生德,德生於刑。
」啊呀呀,你看看,他把儒家看重的「德」給說成是德行來自於刑罰。
啊呦呦,有威嚴才有德,所以德來於刑罰。
然後又說「民之有欲有惡也,欲有六淫,惡有四難。
」民眾是人,所以有好惡,有缺點,有慾望,而這些是聖人應當克服的,然後還要學會利用人性,去控制他們,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這個目的就是:以刑去刑,國強無怨民。
可惜,聖人也是人,是做不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的。
開篇第一句也挺兇殘:「辯慧,亂之贊也;禮樂,淫軼之徵也;慈仁,過之母也;任譽,奸之鼠也。
」明擺著給儒家下戰書啊~
《算地第六》,這篇延續了上一篇,講述了「名利」。
執柄者,和在位者一樣,都是指統治者,這個「柄」,就是「名利」。
「主操名利之柄,而能致功名者,數也。
聖人審權以操柄,審數以使民。
」「數者臣主之術,而國之要也。
「同《韓非子》一樣,《商君書》也是多次強調「賞罰」和「術數」的重要性,而在位者一定得牢牢抓住,不能將這項賞罰權下放給他人,而懂得術數也是在位的要則。
賞罰大權被他人拿去,在位就是傀儡,若不懂術數,那麼,假以時日必被他人趕下位。
「高處不勝寒」並不是說說而已。
商鞅著書,語氣比《韓非子》要重許多,大約也是年輕氣盛,意氣風發,不似韓非子那般坎坷,因而連書中也流露出幾番無奈。
《商君書》皆是講君主應該如何如何,而《韓非子》還提到了一些臣子應該如何為君王出謀劃策,上書技巧之類云云,(《說難》篇),還有那《孤憤》篇也很讓人看了傷感哇~題外話說太多了。
。
。
嗯,「身有堯舜之行,而功不及湯武之略者,此執柄之罪也。
」這個夠狠吧,你作為統治者,如果占著茅坑不拉屎,不好好乾,做不到像湯武那樣,你是有罪過的!那有罪過是怎麼樣?自然是有人會來取代你。
有點像《契約論》了,民眾將一部分權力交與國家機器,如果國家機器不好好乾活,民眾有權利推翻這個國家。
這篇內容比較多,嗯,最後一句是「故君子操權一政以立術,立官貴爵以稱之,論勞舉功以任之,則是上下稱平。
上下之稱平,則臣得盡其力,而主得專其柄。
」
《開塞第七》,啊咧咧,好睏啊,下次再接著寫。
。
。
好,接著寫:《開塞第七》,這個開塞不是水利之類的東西,指的是「湯武之道」被堵塞了。
第一段說,「凡仁者以愛利為務,而賢者以相出為道。
」人數多起來如果都以各自私利作為行為的準則,那麼會致使無序和混亂。
之後又指出,「親親者,以私為道也,而中正者使私無行也。
」愛自己的家人,也是從愛自己出發的,這個從人性的角度來看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一個國家的運行管理不能從人性的角度來看,國家機器的運行,而維護國家機器運行的統治者和臣子須得「使私無行」。
「王道有繩」,繩,準則。
【這個就與亞當斯密所認為的人人為己,然後最後合力來調節社會,促進發展的思想相反了~】之後又有說聖人不法古,不修今。
主張變法的人,總要把這個古人變法的事情拿出來說說,表示君王你不是第一人不用害怕~「古之民朴以厚,今之民巧以偽。
故效於古者,先德而治;效於今者,前刑而法。
」這裡提到一個問題,儒家提倡的那套用仁義禮信來治國的策略,其實我商鞅並不反對,但是你得考慮對象。
古之民淳樸厚道,你跟他們講仁義禮信,說了之後他們覺得對,然後聽你的。
但是現在的人嘛,唉,人心不古,你跟他們說這些,他們根本不信你,也不聽你的。
你必須要用刑罰來束縛他們,講道理沒用,拿拳頭出來。
做錯了事情,你跟他說,這樣是不對的,他下次還會再犯,所謂「以義教則民縱」。
你若不讓他們知道做錯事情帶來的後果,並且叫他們切身體會到這種痛苦,對那些因為他們的過錯而受到傷害的人是不公正的。
所以有「吾所謂刑者,義之本也。
」然後又來一句很辯證的話,叫做「夫正民者以其所惡,必終其所好;以其所好,必敗其所惡。
」商鞅的思想有點我不是很明白,就是他認為,刑罰必得重,但是這個「賞」卻總得少一些,並不是相稱的,主張「治國刑多而賞少,亂國賞多而刑少。
」大約是因為能用來賞賜的東西是有限的,如果賞多,那麼長此以往就收不回來了。
要說恩威並施的話,我覺得應當一個要殺伐果斷,另外給下屬賞賜也要不吝才是。
最後又再強調了一下「籍刑以去刑」。
《壹言第八》,這篇更加明確地指出要依法治國(跟當代的依法治國還是有區別的),制度的確立能改變民俗,讓民眾自主地去喜歡君主希望他們喜歡的東西:「喜農而樂戰也」。
一個策略就是:尊農戰之士,下辯說技藝之民,賤遊學之人也。
還有一個策略,「開公利而塞私門」。
第二段整段都在說「夫聖人之治國,能摶力,能殺力」,這個,好吧,我沒看懂~再次點出「法」的重要性,「賞罰」的重要性。
同時也該考慮到當時社會資源的稀缺性,又點出,賞罰分明能使資源分配有效率,叫做「賞罰斷而器用有度」。
另外,這篇還明確了依法治國的這個「法」究竟是什麼,「故聖人之為國也,不法古,不修今,因世而為之治,度俗而為之法」。
不是效仿古人,也不是去看當今法度到底怎麼去編,循著現今的民情世俗去立法,去治理。
這個「法」應當是與時俱進的,是時刻應該隨著世間的變化而變化的。
不體察民情而立下的法總是要失敗的。
聖明的君主應當懂得體察民情,治理國家時以法為準繩,其它的東西都不用理會。
《錯法第九》,這篇不是很明白。
。
。
囧rz《戰法第十》,戰法必本於政勝,與別國交戰,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不在戰爭本身,而在兩國政治經濟實力。
一個傑出的將領保不定又遇上岳飛那樣的事情使得天下人為之嘆息。
「論敵察眾,則勝負可先知也。
」這樣類似的論斷,《孫子兵法》里也有類似言論,《謀攻第三》中提出「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著勝。
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本篇從帝王之術來講戰爭的勝敗,可以說是從宏觀層面來說,但是真要打仗,將領卻須得去看《孫子兵法》之類的書,《商君書》寫了不是給臣子、百姓看的,是給帝王看的。
《立本第十一》,【555,我寫不下去了。
。
。
為什麼要用這樣的一個形式來寫啊,,,倫家又不是每篇都有東西說~】《兵守第十二》,這篇主要講如何「守戰」。
一個四周有有利地形的國家打仗,考慮怎麼攻打別人。
而四周都有敵國時,要考慮的不僅是攻打敵人,更重要的是怎麼守住已經佔住的地盤。
1.戰術,以死人之力,與客生力戰;2.城內的所有人怎麼編隊,壯男一軍,壯女一軍,老弱一軍;3.食物怎麼分配——這個有點小殘忍的說,不是考慮什麼讓老弱和婦女先吃,而是,誰有戰鬥力誰有食物,不能打仗的老弱須得去搜集食物來給壯男壯女吃。
同時,人性中又有悲憫之心,老弱吃不到東西,是為什麼?因為有敵軍過來打我們,所以將他們殺死,將他們打跑,把他們的食物搶過來,那麼老人和弱小者就有東西吃了。
那麼,壯男壯女你們就好好地殺敵去!4.若有敗落,離開時毀掉所有東西,不讓敵軍佔領之後得到給補。
《靳令第十三》,這篇再次強調言論對治國的危害。
將仁義禮智信斥為「六虱」「民畢農,則國富。
」「聖君之治人也,必得其心,故能用力。
力生強,強生威,威生德,德生於力。
」言論自由,這個東西其實很不好說。
先不說人權的問題,從一個國家整體來說,如果沒有言論自由,統治者不能接觸到最基層的聲音,也容易被一些東西所蒙蔽而做出錯誤的決定;言論自由太充足了又有問題,任何時代,都有覬覦在位者的人,或者是什麼仇恨,或者是因為貪慾,或者是胸懷凌雲之志,需要在位才能實現其志向。
總有人想著搞點什麼破壞,言論一旦自由,麻煩事就會出來。
兩宋和明朝時期,文人的地位很高的。
明朝的一個「彈劾制度」,大臣們就這樣互相寫東西,這聲音太多就嘈雜了。
「人言可畏」,難保不出問題啊。
控制度究竟應該是什麼樣,實在是難得很。
再說人權的問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對自己嘴巴控制住,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所傳播的東西究竟是怎麼樣的。
東西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
隨意詆毀一樣東西,無論是某個人,還是某個機構,還是對著政府,還是對著敵人,都是不成立的,言論自由給你的權利是說真話的權利,不是嘩眾取眾,不是欺騙說謊的權利。
若果真能做到像商君所說的百姓理解法律,相信官吏;官吏知道百姓懂法,不敢枉法,這世間也就太平了。
嘆嘆!《修權第十四》,這篇主要講君王應該如何小心臣子幹壞事,或者說是如何用人。
用以懲戒貪贓枉法的臣子是什麼?「任法去私」。
貪贓枉法的臣子就像棟樑的蛀蟲,就像高牆的牆腳細縫。
「故大臣爭於私而不顧其民,則上離下;上離下者,國之隙也。
軼官之吏隱下以漁百姓,此民之蠧也。
故國有隙蠧而不亡者,天下鮮矣。
是故明主任法去私,而國無隙蠧矣。
」《徠民第十五》,貌似這個「徠」應該解作「招徠」。
這篇里講了一下秦國地廣人稀,應該廣收「三家分晉」之後那些沒地方去的人。
同時商鞅認為,讓民得歸,不是靠攻下他們的土地,而是靠其他的東西,若全然以武力,則「若此而不服,秦能取其地,而不能奪其民也。
」那麼應該怎麼招徠民眾呢?況且,秦國目前還有一個很頭疼的問題,「夫秦之所患者,興兵而伐,則國家貧;安居而農,則敵得休息,此王所不能兩成也。
」就是說,秦朝目前武力實力還很不錯,敵國已經落於下風了,但是打仗太費財力,國家貧;休養生息,敵國也得到喘息的機會了。
商鞅想到的辦法是,讓秦國的一些軍士,不以打仗的架勢去干仗,而在邊境見了遊離失所的人民你就給他東西吃,然後讓他去土地上墾荒去務農。
別國如果有看不爽的,「王以大武搖其本,以廣文安其嗣」。
《刑約第十六》(缺)我們來YY一下缺失的原因,是不是內容太兇殘了?《賞刑第十七》,這篇三個小論點:壹賞、壹刑、壹教。
「壹賞則兵無敵,壹刑則令行,壹教則下聽上」。
1.壹賞:獎賞的制度清清楚楚,論功行賞,絕不能以君王一時興起而隨意發布。
「壹賞」的極致:明賞之猶,至於無賞。
這個怎麼理解呢?我個人的理解是,譬如現如今國家要打仗,於是君主獎賞那些打了勝仗的人,其他的人會羨慕,到後來慢慢的,君主的賞賜並不是那麼重要了,因為本身打了勝仗這個事情,就是值得讓他人羨慕的。
再如一些比賽,發的獎品能有多少,但是參加比賽的人都是想得冠軍的,不僅僅是獎品,而是這個行為、事件本身是值得獎勵的。
2.壹刑:「刑無等級」。
自儒術治國之後,正統思想里有一個「刑不上大夫」,這個跟商鞅的思想是相悖的,商鞅認為,除了君王,上至皇子、下至賤民,刑無等級,無貴賤。
「壹刑」的極致:明刑之猶,至於無刑也。
這個思想之前幾篇都有提及過,在這裡又一次地進行了解釋。
「夫先王之禁刺殺,斷人之足(亂入:矮杉砍泥腿哦~),黥人之面,非求傷民也,以禁奸止過也,莫若重刑。
刑重而必得,則民不敢試,故國無刑民。
」刑罰並不是為了抒發心中的變態折磨人得到快感,而是「以禁奸止過」,有點長痛不如短痛的意思。
3.壹教:「博聞辯慧,信廉禮樂,修行群黨,任譽清瘺,不可以富貴,不可以評刑,不可以獨立私議以陳其上。
」商鞅認為教化百姓,是要讓他們好戰,不應該去學那些百家言論什麼。
講完這三個「壹」,商鞅又發表了點評論,還感嘆了一下,當君王其實不容易的。
看似容易其實艱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極難。
但要說起來,其實也就是「壹」。
《畫策第十八》,本篇也主要講該怎麼治理國家。
1.以戰去戰,雖戰可也;以殺去殺,雖殺可也;以刑去刑,雖刑可也。
這裡顯然是又強調了「以刑去刑」,我們這裡再說說這個「以戰去戰」,當時的秦朝處在戰國時期,大大小小的戰爭頻發,不是你不想打仗就不打的,這個「以戰去戰」也就意味著,要使得不再出現戰爭,一個可能性是,出現一個最強大的國家把其他小國都吞併掉,實行中央集權制,不重蹈周朝的覆轍;另外一個可能性是形成幾個大國割據狀況,且剛好處在一個平衡點上。
但這種平衡不是「納什均衡」,而是一種很不穩定的平衡,一旦新因素加入,平衡就會被破壞掉。
2.明君應該使整個國家進入一個良性循環,出現點惡行就應當以重刑扼殺其於搖籃中,「勢不能為奸,雖跖可信也;勢得為奸,雖伯夷可疑也」。
孔子有個說法,當明主出現時,君子應當出來為國效力;當昏君當道,天下大亂時,君子當懂得自保,將自己的實力隱匿起來。
商鞅把這點人心都估摸出來了~3.無法制的國家必亂,要使國家強盛,需有法制。
4.明主不濫富貴其臣。
所謂治主無忠臣,慈父無孝子。
這個怎麼理解呢?野史里魏徵和唐太宗有個什麼對話,唐太宗說魏徵是自己的忠臣。
魏徵說我不當忠臣,忠臣是昏君手下的,我當良臣。
5.對君王提出要求,「人主處匡床之上,聽絲竹之聲,而天下治。
」《陋室銘》里說「絲竹之亂耳」。
這個要求其實很高,認認真真兢兢業業的皇帝還不一定能使「天下治」呢,你舒舒服服高枕無憂還沉迷聲色居然就天下治了。
為什麼?「所謂明者,無所不見」。
我聽這絲竹之音並不是喜愛它沉迷它,只是在聽而已,你以為我被「絲竹亂耳了」,其實我清醒得很。
這點的話,我覺得《康熙王朝》里孝庄太后是做到了6.聖王者,不貴義而貴法——法必明,令必行,則已矣。
《境內第十九》,講官銜制度《弱民第二十》,這個是愚民政策,佛曰,不可說,不可說也。
《??第二十一》(缺)這個更兇殘了,連標題都不知道《外內第二十二》,外:戰,內:農務《君臣第二十三》,仍是強調「法」《禁使第二十四》,【其實我是寫累了。
。
。
】《慎法第二十五》,「耕戰二者,力本」。
你看這世界,從商鞅到現如今,到底是過去了多少年,別看你衣食住行都變了,總有個什麼東西一直在那裡,然後時間、空間就都繞著它在旋轉,起點就是終點,終點也是起點。
你所看重的榮耀,你所看重的名譽,究竟是什麼?當手工業和第三產業從農業從分離出來,當倉廩足而知榮辱出來了精神文明,人們能享受不僅僅是吃喝二字,還有其他的東西消磨人生,你看那巍巍高樓立在什麼之上,有沒有那樣一幅眼鏡,戴上之後看到的都是魑魅魍魎~你看那賓士的轎車翻起空氣的浪潮,恰如駿馬蹄下的沙塵。
進步也只是養活了更多的人,而為了養活更多的人,這活著的更多的人同古人一樣陷入瘋狂的競爭之中在追求著生存的機會,兜兜轉轉,數千年的逝去,不過也是秋意來了,一片枯葉悠悠掉落《定分第二十六》,這篇我提四個東西:1.出現了一個類似「虎符」的東西2.「以吏為師」3.定分:你們知道「財產權」這個問題在我看過的所有經濟類書籍里都有出現過嗎?公地悲劇,外部性,還有各種爛七八糟的問題來自哪裡?產權不明!尼瑪商鞅提出來了啊~~~!!!祖宗哭了啊,這個問題幾千年前就提出來了啊!!!你們這群山炮!!!「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也。
夫賣者滿市,而盜不敢取者,由名分已定也。
」「夫名分不定,堯舜猶將皆折而奸之,而況眾人乎?」4.「明主因治而治之,故天下大治也。
」
我嘗試先捋一捋韓非與道家、法家的關係再來說明您的這個問題。
盡人皆知,韓非的老師是一代大儒荀子,而孔子本身就接受了很多老子的思想,最終形成完善的儒家思想,所以,道家和儒家的哲學根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從韓非的著述中我們可以發現,他也是第一位全方位解讀《道德經》的大家。
他自是法家無疑,但也有著崇老非儒的思想。
所以,韓非從哲學的角度闡釋,人應該更有功利思想和遵從封建帝王統治。
這就可以看出,老莊的「道」,核心是遵從自然,無為而治,是天下人之道。
而韓非所提到的「道」,卻是帝王之道,君王應該順應天道,以權勢御人,那麼全民又遵循什麼「道」呢?很簡單,法制社會。
所以,韓非強調「道」,是為了「法」,最終落腳點在他的法家思想上。
商鞅的法家思想,在韓非看來,應該用兩個字總結,「未盡」。
韓非強調的「法」,還有個重要的依託,那就是「術」,除了法制,還需要權術,如果把商鞅的思想看做法治精神的話,韓非就該算作是以法為綱的霸權主義。
總的來說,老莊之道是應勢而為,韓非認為人應該學會駕馭這個勢,甚至是造勢。
法家思想與道家思想有一定的淵源關係,但兩者有本質性的區別。
法家說白了就是古代的法西斯主義。
有人給法家洗白,說法家繼承了道家的「無為而治」的思想所以就不是」大政府「等等;其實,用現代語言來說,道家所追求的是「權力無限小、責任無限小」的政府,而法家追求的是「權力無限大、責任無限小」的政府,所以兩者都提倡遵循「無為而治」的「道」。
老子探討真正的生活哲學和自然原理,並不是為專制統治者服務的。
老子的無為精神,是非控制、不干預的精神,在韓非子等法家人物那裡卻成為控制術、統治術,完全喪失了無為的自由精神。
道家無為政治哲學要求對君主的限制,使其不為而讓臣民自為,韓非等法家則是限制與控制臣民。
老子追求的是小國寡民的社會,而韓非子追求的是秦漢高度中央集權的社會。
道家思想中有消極、反智的一面,因此有人認為道德經主張「愚民」。
但其實,愚民政策必須要通過焚書坑儒、收天下兵器、統一意識形態等極力的」有為「才能實現,道家的無為和順其自然實現不了愚民,老子說的」愚「也只是順其自然地保持純真狀態。
老子莊子都認為智慧、知識與文明有其惡的一面,更不用說陰謀。
陳平說過,陰謀是道家的大忌。
而韓非等法家恰恰專註於玩弄陰謀與權術。
商鞅實行一術、一教、一法、一農、一戰、利出一孔,這種一元的專制主義,與老子的道一、抱一完全對立。
老子的抱一,是對認識論專一於心,道一則是對萬物多元化的適應,不傷害人與物的自然本性,保持其自由活潑的自然性。
韓非思想的專製程度甚於商鞅,商鞅的「法」是為了強國,尚具有公共性(但也是以「愚民弱民」為代價),韓非的「法」是「尊君為本」,變成了只為君主個人利益服務的工具。
我們可以隨意列舉一下《韓非子》中的專制主義言論。
《韓非子·揚權》:欲為其國,必伐其聚;不伐其聚,彼將聚眾。
(禁止聚眾)《韓非子·說疑》:是故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
(禁止言論自由)《韓非子·有度》:故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視,而上盡制之。
(禁止言論自由,《韓非子·問辯篇》中更是專門否定和禁止辯論議政的自由)《韓非子·詭使》:凡亂上反世者,常士有二心私學者也。
(禁止私學)《韓非子·五蠹》:夫明王治國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務而趨末作。
(重農抑商)《韓非子·六反》:足民何可以為治。
(否定藏富於民)《韓非子·八經》:事成則君收其功,事敗則臣任其罪。
《韓非子·奸劫弒臣》:夫嚴刑重罰者,民之所惡也,而國之所以治也;哀憐百姓、輕刑罰者,民之所喜,而國之所危也。
《韓非子·二柄》:明主之所導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
二柄者,刑、德也。
何謂刑德?曰: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
法家思想完全不同於現代法治。
現代法治是限制政府的權力、保護公民的權力。
而法家的」法「是由君主制定而代表君主的意志,利用法律控制公民的經濟自由、人身自由、言論自由。
納粹德國和前蘇聯都有一套完備的法律,但那絕不是法治。
「是以有道之君貴靜,不重變法。
故曰:『治大國者若烹小鮮』。
」「制在己曰重,不離位曰靜。
」「賞罰者,邦之利器也,在君則制臣,在臣則勝君。
」這三句話出自《解老》和《喻老》。
韓非對《道德經》的引用和闡釋,只能說明他已經把自己的極權主義理論上升到了哲學層面。
本朝太祖對《韓非子》的極力推崇,以及文革時期對法家的大肆頌揚,從「五四」的科學民主回到秦始皇,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裡不得不說,有人這樣給秦始皇洗白,說秦始皇時代的政府是一個小政府,因為它不搞義務教育,也不搞公費醫療;秦始皇發明一種辦法,讓老百姓互相監督,互相告發;這樣的話全民當特務,互相監督,政府就可以不養那麼多警察,就實現小政府了。
他認為,小政府就是現在西方人講的不搞福利的政府。
然而,秦始皇雖然不搞社會福利,但卻對老百姓收高達三分之二的稅,強迫上百萬刑徒建造陵墓、宮殿、直道、長城,收天下兵器、焚毀列國史書和百家之言,可以隨意滅人九族,又如何不是大政府呢?韓非等法家所遵守的」道「,其實就是在政府權力很大的同時還要不負責任、不盡義務,在不搞社會建設、無所作為的情況下還要用」權「、」術、「勢」威懾住臣民。
《韓非子·主道》:明君無為於上,群臣竦懼乎下。
就很好地道出了他」無為而治「的實質。
而道家雖然不能像現代學者一樣形成系統的「權責對應」的思想,但就其精神而言,追求的是「權小責小」的政府,老子的「道」就是遵循自然規律、不干預人民的生活,「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
首先,法家沒有完整的世界觀和哲學體系,哲學體系必須依靠道家來補充。
法家講究的是法術勢,其實法術勢裡面的勢是取之於道家的,因為道提倡順勢而為,法家的勢治派代表人物——慎到,本身就是亦道亦法的。
法家的大成者韓非子也經常研究老子、解讀老子,著有《解老》和《喻老》兩篇,韓非認為從道裡面能延伸出道理,這些道理就是治理萬物的規矩,所以道法的淵源很大。
可以說,法家的理論基礎是出自道家的。
從無為到有為,道法這對組合看似是衝突的,但實質上一體的。
早在漢朝時期,司馬遷就把老子和韓非合為一傳。
為什麼司馬遷把二者合為一體呢?道家是哲學性、遵循自然的學派,法家是實用性、實踐性強的學派,但二者的內核是一致的,都講究順勢而為。
只不過,法家把老子的「靜因之術」改良為君主治臣的權術。
可以說,道家是站在士的角度看思考問題,法家是站在君的角度去思考,所以二者得到了不同的結論。
而且,由於法家學說是給君主享用的,所以歷來支持法家的人都是少數,而且都是那個時代的精英。
有人因為韓非是儒家荀子的徒弟,就提出法家出自儒家,其實是大錯的。
不能因為師徒關係,就推出理論的本源。
法家和儒家是矛盾的,不可調和的。
法家講究法治、人性本惡,儒家講究禮治,人性本善。
可以看出,二者是互相敵對的。
答這題需要大量考據,先把提綱列這吧。
我記得韓非的師父是荀子,所以很多理論是以性惡論為基礎。
韓非多次談到「道」,但是並不都是一個意思。
我認為大概有三個意思。
1.韓非談到「王者之道」,這裡的「道」應該是指自己的學說。
2.韓非還談到「因天命、持大體」、「守自然之道」、「因道全法」,主要是講立法的標準,要合理,不能太反人性。
3.韓非還談到「且夫物眾而智寡,寡不勝眾,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是不是和「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很像,這裡主要取無為而治這層意思,講君主不應事必躬親親自治理,而是立「法」一次,用「勢」去證明法的合理,然後用「術」去驅使臣下來實行法。
這也是韓非集大成之處,要說韓非的「法」和商鞅的「法」本身是很像的,韓非的不同之處在於,韓非融合了慎到的「勢」,申不害的「術」。
「勢」也有兩重意思,其中一重和「道」很像,可以用這段話來詮釋:「故立天子以為天下。
非立天下以為天子也。
立國君以為國。
非立國以為君也。
立官長以為官。
非立官以為長也。
」另一重則是指權威,統治的正統性。
「術」其實就是管理學,怎麼管理自己的大臣,所謂「操術以御下」,讓下人們好好乾活,不要造反。
嗯,有空再慢慢豐富內容。
商鞅還處在經驗階段,而韓非子雜采了儒道尤其是黃老道家的理論,成了法家集大成的代表人物。
先秦道家不僅僅以老莊為代表,它還包括黃老學派、楊朱學派兩個派別,這三個派別都對如何治國有一整套理論,尤其是黃老道家,直接以治國安邦為己任,首先提出了法、術、勢、利、力等概念,把學術和現實緊密地結合了起來,使先秦學術擺脫了理想主義和道德主義的窠臼,開始走上了現實主義道路,並在治國方面得到了很好應用,所以春秋戰國乃至秦漢時期,雖然老莊派、楊朱派都有一定的影響,但真正唱主角的,還是講究經世致用安邦治國的黃老派,在春秋戰國乃至後來的兩漢時期,黃老派不但是道家學派中的正統,而且在諸子百家中人數最多、勢力最強、著作最豐,在戰國晚期甚至形成了「黃老獨盛,壓倒百家」的局面。
當時,不但出現了慎到、田駢、接子、環淵、彭蒙、宋磝、尹文、太史儋等許多著名的黃老學者,而且還有《管子》、《鶚冠子》、《呂氏春秋》、《文子》、《黃帝帛書》、《雜黃帝》等一系列討論治國理論的輝煌巨著問世,根據漢代學者劉向在《漢書·藝文志》的記載,到了漢朝時期,道家共有「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雖然比儒家「五十家」少了17家,但又比儒家的「八百三十六篇」多了127篇,而且《漢書·藝文志》記載的道家書籍,多是依託上古聖君名相,討論治國安邦之道的,比起儒家,可以說入世更深更近,只是後來,漢武帝「獨尊儒家」,入世的黃老派才逐漸衰敗,人才大量流失,著作大多亡佚(《漢書·藝文志》記載的道家書籍留存至今的不到15%),老莊派才成為道家主流。
雖然黃老道家和法家都講法術勢,但他們有四大區別:1、黃老道家主張道生法,法家主張法自君出;2、黃老道家主張兼容百家,法家主張禁絕百家;3、黃老道家主張寬刑簡政,法家主張嚴刑峻法;4、黃老道家主張尊重天性(即因循),法家主張利用人性缺陷控制民眾。
如果大家看看黃老道家的法治言論,就可以看出他比儒法兩家更具有可操作性,也更具有現代意義。
但也正因為更具有現代意義,更注重對公權力的約束,所以也更不受帝王待見,所以漢武帝時期,要堅決拋棄黃老道家擁抱儒法兩家,但民諺說:治世道、亂世佛、由治到亂是儒家,至於純用法家的秦朝,二世而亡,更不用提。
黃老道家的法治言論1、道生法。
法者,引得失以繩,而明曲直者也。
故執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廢也。
故能自引以繩,然後見知天下而不惑矣。
2、法生於義,義生於眾適,眾適合於人心,此治之要也。
3、有道以統之,法雖少,足以化矣;無道以行之,法雖眾,足以亂矣。
3、法非從天下,非從地出,發於人間,合乎人心而已。
4、古之置有司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
其立君也,所以剬有司,使無專行也。
法籍禮義者,所以禁君,使無擅斷也。
創建於2017-01-27作者保留權利
韓非子的解老、喻老,按自己的方式和需要解讀老子,可以看作老子思想嬗變的開始。
可以把韓非子的法,看作是道在人類社會的體現。
法是形而下的,道是形而上的。
學道家的人,天然可以接受韓非的思想。
起碼我的經歷是這樣的。
大多非議韓非子的人,可能根本沒有細緻研究過他的思想。
至於韓非子和商鞅,商鞅是實踐家,韓非是思想家。
韓非子逼格不如老子啊,但是會變通啊,這得多虧師傅帶的路好啊,老子什麼人?亂世中不得志就走人,此處不留爺……韓非子是往上趕……曹操說為人少機變,富貴怎雙全!
韓非子狠不過商鞅,但是商鞅要把群臣趕走,韓非子講的是駕馭群臣……我商鞅出來混那麼久全靠三樣東西:夠狠,夠狠,夠狠你是不是不想走出去了?
法家中有三派:以商鞅為宗的重法派,以申不害為宗的重術派,和以慎到為宗的重勢派。
韓非子博採眾長,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法術勢」是韓非子的核心思想,韓非以為法、術、勢,三者,皆「帝王之具」,不可偏廢。
韓非子與老子的區別在於一個站在統治者角度思考,一個站在普通人角度思考。
韓非子只看到人性重「利」的一面,而老子看到人性本「朴」的一面,
我對商君書不甚了解。
相對來說,對韓非子會熟悉些。
我覺得兩者主要的區別在於:商君書主要是商鞅學派對其執政手段的歸納總結以及對政策的解讀。
是對現有執政成果的總結以及展開的討論。
比如墾草令第二就比較明顯是對政策的解讀。
韓非學派則主要側重於聯繫起各個先秦成功人士的共同點。
側重歸納為法術勢三大類,並提出了大量法家理論的指導思想,比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
以及現在新興地主階級立場說話的一段內容(初入知乎,加之手機打字先寫隨意一點)。
以及批判對自己學說影響比較大的學派。
韓非子一書應該說是比較完整地闡述了法家的治國思想的。
但是我覺得韓非整體來說是一個傾向於術的人,至少,他對法的內容完全不如術的多。
他的說林六篇算特么在講權術。
補充一下,權術可能部分會涉及到立法原則的問題,但是這個到底是韓非本意還是我自己的引申,不得而知。
商鞅變法是理論結合實踐,韓非子只是理論。
想了解韓非子和老子的思想的區別,請直接看《韓非子喻老篇》。
我認為韓非子在裡面為了樹立自己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老子的思想。
推薦閱讀:
TAG:老子人物|法家思想|商鞅|韓非子書籍|
一點新知
GetIt01
延伸文章資訊
- 1韓非-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道家起源
- 2韓非之學歸本於黃老析探- 政大學術集成
戴玉珍:《韓非與道家思想》,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 蔡汀霖:《韓非子思想研究-道在韓非子思想中的意義及其開展》,臺北:私立文化 ...
- 3韓非子@ 關於愛,我是一個小學生。 - 隨意窩
韓非在其《韓非子》裡面有《解老》與《喩老》兩篇,直述自己思想部分也源自於老子,故後世稱之為道法家,意味從道家裡面延伸出來的新法家思想。但韓非的道法家與道家有 ...
- 4韓非子遵承了老子怎麼樣的法家思想精髓? - 每日頭條
韓非子之學成為法家,又歸本於道家。其最高理想為「君無為,法無不為」,認為法行而君不必憂;臣不必勞,民但而守法 ...
- 5韓非子是道家還是法家?甚至還是個結巴?
韓非(約公元前280--前233年),戰國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尊稱韓非子或韓子。韓王(戰國末期韓國君主)之子,荀子的學生。韓非(?一前233)是先秦法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