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要死了,海德格啊海德格,你到底在說什麼? - 哲學新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海德格對死亡哲學的最大貢獻是:他要我們正面迎擊死亡,因為唯有如此,我們才能過一個真實的人生——誠實地活著,並明白生命真正的意義。
若不能意識到死, ...
人訂閱
來稿
要死了,海德格啊海德格,你到底在說什麼?
海德格之所以在當代死亡哲學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並不只是因為讀者從頭到尾讀完他的大作《存有與時間》之後,從存有的角度來看簡直是要死了。
海德格對死亡哲學的最大貢獻是:他要我們正面迎擊死亡,因為唯有如此,我們才能過一個真實的人生——誠實地活著,並明白生命真正的意義。
若不能意識到死,我們充其量只能算是半活著。
by:哲學新媒體,09/28/2018-18:00
您在這裡首頁»來稿
By哲學新媒體on週五,09/28/2018-18:00
加入書籤,請先登入網站
難度:
1
戴瑞,聽好囉,因為接下來這傢伙說話非常繞口。
這位二十世紀的德國存有主義學家馬丁.海德格(MartinHeidegger)對死亡的看法在當代最常被引用。
不錯吧!不過,前提是我們得先搞懂他到底在講什麼:
要好好思考「存有」(Being),就要先忽視「存有」到一個極致,以「存有者」(beings)為基礎,靠著這些「存有者」來解釋「存有」並作為「存有」之根本。
要以形上學思考。
聽懂了嗎?我們特別喜歡他最後說的:「要以形上學思考。
」另外海德格還說過:時間並非「事物」,所以它什麼都不是,但時間有其恆常不變之特性,它會不停地逝去,不同於時間內的「存有者」。
還能說什麼呢?我們只能衷心希望,用德文來讀海德格的哲學會比較好懂。
從另一句引文中可以看出,海德格本人似乎也這麼認為:德文可以傳達存有的意義,其他語言只能討論存有。
不過到頭來,海德格也曾說:「若試圖想要讓哲學變得簡單明暸,只會扼殺哲學的本質。
」謝啦,海德格,這下我們可以重建尊嚴了。
我們需要有人幫助我們更了解海德格。
所以,戴瑞,你有聽懂他到底在講什麼嗎?
「啥?」
海德格之所以在當代死亡哲學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並不只是因為讀者從頭到尾讀完他的大作《存有與時間》之後,從存有的角度來看簡直是要死了。
海德格對死亡哲學的最大貢獻是:他要我們正面迎擊死亡,因為唯有如此,我們才能過一個真實的人生——誠實地活著,並明白生命真正的意義。
若不能意識到死,我們充其量只能算是半活著。
有一位學者說,海德格把這個概念闡釋地非常清楚:
如果能接受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清楚認識並且坦然面對死亡,我就可以不被對死亡的恐懼以及生活中的瑣事所禁錮—只有在這個前提之下,我才能自由自在地做自己。
海德格特別強調,只有人類能意識到自身之必死,波斯貓等存有就沒有這種意識。
波斯貓為了避免我的狗狗莫西把牠吃掉,可能會發瘋、狂咬,但是貓咪並不知道如果莫西坐大,牠之後可能就必須面對「大空無」(BigVoid)了。
對死亡的意識是「人的條件」中特有的基本特質,而死亡又恰好是「人的條件」的條件。
博客來網路書店
但是多數人都壓抑著這種死亡意識,盡量不去想它。
我們都活在對死亡的逃避之中,海德格認為這樣根本不算真正活著。
唯有清楚意識到即將到來的終結,人類才能完全了解生命。
好,所以萬萬不可逃避死亡——我們懂,應該懂。
但還是給海德格一個機會,讓他繼續闡述他的想法吧。
海德格又進一步說到,等待死亡的恐懼與出手干預生命不同,預期死亡時所產生的恐懼會帶來一種「不可動搖的喜悅」。
「等等!兩位!怎麼又一個瘋子!所以海德格的意思其實是說:『耶!我會永遠滅絕!太酷了!』——這樣嗎?」
戴瑞,老實跟你說,海德格的確有些滿有趣的想法。
這麼想吧:假設你是凱文.賈奈特(KevinGarnett),現在正在打NBA季後賽第七場。
這可不是週四晚間在夏洛特開打的枯燥例行賽,所以你打得更賣力、更使勁。
海德格認為例行賽是「日常」(everydayness),是終極的索然無味。
所以就坦然接受吧,戴瑞,此時此刻你正在打季後賽的第七場,能走到這一步多爽啊!
對海德格來說,最糟的情況就是擁有長生不死的靈魂。
這是一個詛咒,把我們放在永無止盡的週四夏洛特例行賽中。
好消息和壞消息
醫生:我有好消息和壞消息。
病患:好消息是?
醫生:診斷報告出來了,你還可以活二十四小時。
病患:這是好消息?那壞消息是?
醫生:我昨天忘記打給你了。
討價還價
阿海請路易士醫師替他做健康檢查。
經過仔細的檢查後,醫師對阿海說:「阿海,有個壞消息要告訴你。
你只剩下六個月。
」
阿海嚇呆了。
過了一陣子,阿海說:「醫生,這真是個壞消息。
那我必須老實說,我現在還付不出看診費。
」
路易士醫師說:「好吧,那你還可以活一年。
」
海德格下鄉去
海德格要我們活在死亡陰影下的訓誡,受到很多哲學家推崇。
甘地(MahatmaGandhi)曾說:「像明天就會死去一般活著,像你會永遠活著一般學習。
」英年早逝的電影明星詹姆斯.狄恩(JamesDean)也說過一句經典佳句:「如同你會永遠活著般作夢;如同你明天就要死亡般活著。
」
但我們最喜歡的說法還是西洋鄉村歌手提姆.麥克羅(TimMcGraw)的《活得彷彿沒有明天》(LiveLikeYouWereDying)。
歌詞在述說一名四十多歲的男子,從醫生口中得知他所剩時間不多。
副歌裡,男子對朋友說:
VideoofTimMcGraw-LiveLikeYouWereDying(OfficialMusicVideo)
我去高空跳傘
我去爬落磯山脈
我在一隻名為傅滿洲的公牛背上待了二點七秒
我愛得更深、話說得更甜
我原諒了自己一直抗拒原諒的人
然後他說:希望某天你也可以有機會,如同即將死亡一般活著
海德格上好萊塢
VideoofTheBucketListOfficialTrailer#1-(2007)HD
羅伯.雷納(RobReiner)導演的《一路玩到掛》(TheBucketList)中,兩位患有絕症的六十歲老翁逃出癌症病房,決定完成死前想做的所有事。
他們的清單上有刺青、去中國看長城、開賽車、玩高空跳傘(好像我倆以外每個人死前都想做這件事)、征服喜馬拉雅山,以及找到夢中情人。
兩位主角一路上把正面迎擊死亡時產生的感觸化作語言,道出了各種經典佳句,如:「善用浴室」、「硬了就不要浪費」、「屁要小心放」。
這不是一場心靈探索之旅,不過卻也是在生活中與死神的正面交戰。
說白點,《一路玩到掛》並不是在描繪兩個把每天當作最後一天活著的人,劇中兩位主角是真實的要死了。
但對海德格來說,這兩者並沒有不同:人終將死,死期究竟為何時,多討論也無益。
§本文為出版社提供之文摘,節錄自凱瑟卡,湯瑪斯.,克萊恩丹尼爾.,KleinD.,&CathcartT.
(2018). 一路笑到掛的生死哲學課.
pp.67-77。
創意市集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0人投票。
加入書籤,請先登入網站
海德格
生命倫理學
死亡哲學
生死
死亡
笑話
幽默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
收聽所有PODCAST節目
時事評論
泛哲學
書評
影評
劇評
相關內容
哲學床邊談,甜甜的
S07E03生命都永恆,好嗎?
by:哲學新媒體,07/18/2019-20:00
國際編譯
辛格呼籲俄羅斯軍民反戰,馬亞斯基痛斥俄國官宣「哲學家」
更多哲學家力挺烏克蘭:Day2
by:tky,03/05/2022-17:00
哲學現場
問柏拉圖「愛」為何物
by:Lynn,09/25/2015-07:35
1of20
下一頁›
今日熱門來稿
1
誰是西蒙.德.波娃?
by:哲學新媒體,06/30/2021-07:00
2
心理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
by:哲學新媒體,05/14/2021-07:00
3
為什麼卡繆說,真正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自殺?
by:哲學新媒體,10/31/2018-18:00
相關文獻
哲學普及
我們在存在主義咖啡館
那些關於自由、哲學家與存在主義的故事
哲學普及
茶水間遇見海德格
哲學普及
哲學家死亡錄
學術專業
來生
哲學新媒體PhilosophyMedium是由一群哲學人組成的新創團隊,目標是結合哲學專業與網路新媒體,用富有創意的方式在社會上傳播哲學內容和推廣哲學教育。
我們提供哲學課程、服務與產品,以期點燃人們對智識和思辨的熱情,滿足大眾對哲學的需求與想望。
訂閱哲學新媒體
最新內容
20世紀最著名的法哲學論辯:哈特與德沃金之論戰
牛津法理學教授(二)
by:哲學新媒體,06/10/2022-12:00
拂動船帆的陣陣吹風
《班雅明:多重面向》書摘
by:哲學新媒體,06/08/2022-12:00
有個悲慘的童年總好過沒能出生?
淺談環境非同一問題
by:enchihlin,06/06/2022-14:00
在社群媒體上追蹤我們
搜尋表單
搜尋
Copyright©哲學新媒體,2014-2022.AllRightsReserved.◎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延伸文章資訊
- 1令人著迷的生與死: 耶魯大學最受歡迎的哲學課| 誠品線上
內容簡介來自生命的最終邀請,上一堂人生最重要的必修課。 ◎長春藤名校最受歡迎的三大公開課程之一,全球上億人次點閱! ◎最犀利風趣的生死學!顛覆你對於生命與死亡的 ...
- 2《一日4頁哲學課》:沙特對死亡的看法與海德格完全相反 ...
羅列古今中外共85位哲學大師的邏輯思辯:蘇格拉底、柏拉圖、笛卡兒、尼采、羅蘭巴特到穆罕默德、釋迦牟尼,結合中西方世界的哲學思考,詳細紀錄哲學家 ...
- 3哲學教我們面對死亡的四種方式,你選擇哪一種?
特別是在疫情時代,許多人對生死有著不同於平日的體會,迫使我們必須直視這個課題。 學習哲學就是學習死亡. 死亡的面貌有時很猙獰。2020年許多知名藝人 ...
- 4死亡有甚麼意義? 死亡的意義如何連繫到生命上?
這種建設性力量,是由死亡的哲學去學習生存的哲學,從面對死亡的態度去學習生存的精神。首先是認識死亡,破除一向對死亡的迷思,肯定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甚至生存是向 ...
- 5大哲學家帶我們看死亡:把悲傷變成機會,迎向更踏實的人生
編按:馬丁.海德格是德國哲學家,在現象學有舉足輕重的影響。1923年起擔任馬爾堡大學教授,作育英才,影響深遠,多位學生日後成為思想大家,如漢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