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事:關注她的乳房病變問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女性乳房是第二性徵和重要的哺乳器官,一般在18歲左右發育成熟。

常見的病變是:乳房結節、乳腺小葉增生,乳腺纖維瘤,及乳腺癌。

以下給予分析:

一、乳房結節與小葉增生:是乳腺囊性增生病,常見育齡女性,絕經後自行緩解。

四種類型:1
、乳痛症(青春期經前,經期疼痛,無腫塊,經後消失)。

2
、小葉增生(20-35歲,經前疼痛,伴多發小結節,經後緩解)。

3
、乳頭狀瘤(單發腫塊,邊界清,活動大,無疼痛,粘連)。

必要時手術切除。

4
、硬化性乳腺病(30歲以後,多個小結節,成片,質韌,邊界不清,常為雙側,輕壓痛。

與月經周期有關)。

目前,乳腺結節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年齡也低齡化。

其發病原因是乳房小葉和導管的退行性變和結締組織增生,通常由性激素不平衡所致。

本病較少惡變。

相關事項注意:

1. .密切觀察、定期隨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調整好生活節奏,保持心情舒暢。

2.堅持體育鍛鍊,積極參加社交活動,避免和減少精神、心理緊張因素,保持心態平和。

3.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青春期不要大量攝入脂肪和動物蛋白,加強身體鍛鍊;絕經後控制總熱量的攝入,避免肥胖。

平時養成不過量攝入肉類、煎蛋、黃油、奶酪、甜食等飲食習慣,少食醃、熏、炸、烤食品,增加食用新鮮蔬菜、水果、維生素、胡蘿蔔素、橄欖油、魚、豆類製品等,尤其是豆漿。

4.不亂用外源性雌激素(如避孕藥)。

5.不長期過量飲酒。

6、可以採用中醫藥調理。

二、乳腺纖維瘤

由腺上皮和纖維組織兩種成分混合組成的良性腫瘤,多發於18~25歲青年女性,與患者體內性激素水平失衡有關。

有三種分類:以腺上皮增生為主,而纖維成分較少時稱為纖維腺瘤;若纖維組織在腫瘤中占多數,腺管成分較少時,稱為腺纖維瘤;腫瘤組織由大量腺管成分組成時,則稱為腺瘤。

上述只是病理形態學方面的差異,其臨床表現、治療及預後並無不同,故統稱為纖維腺瘤。

乳腺纖維腺瘤好發於乳房外上象限,呈圓形或卵圓形,臨床多見1~3cm,生長緩慢,妊娠或哺乳期時可急驟增長。

極少數青春期發生的纖維腺瘤可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大,直徑可達8
~10cm,稱為巨大纖維腺瘤,仍屬良性腫瘤。

纖維腺瘤惡變成纖維肉瘤或乳腺癌者極少見,其比率不到1%


常見原因:

小葉內纖維細胞對雌激素的敏感性異常增高,卵巢功能旺盛,雌激素水平過高,調節失衡,加之患者對雌激素反應敏感,在雌激素的長期刺激下,引起乳腺腺上皮組織和纖維組織過度增生,結構紊亂,形成腫瘤。

由於乳腺纖維腺瘤與性激素分泌旺盛有關,故此多發生在青年女性,月經來潮前或絕經後婦女少見。

臨床表現:

主要為乳房無痛性腫塊,很少伴有乳房疼痛或乳頭溢液。

腫塊往往是無意中、洗澡時,或體檢中被發現。

單發腫塊居多,亦可多發,也可兩側乳房同時或先後觸及腫塊。

多為圓形或橢圓形,直徑常為1
~3cm,亦有更小或更大者,偶可見巨大者。

境界清楚,邊緣整齊,表面光滑,富有彈性,無壓痛,活動度較大,與皮膚無粘連。

彩超能顯示乳房各層次結構及腫塊形態、大小及回聲狀況。

乳腺纖維腺瘤彩超多為圓形、卵圓形均勻低回聲腫物,多可見光滑清晰的包膜回聲,腫塊後方回聲正常或輕微增強,可見側方聲影,腫塊內可見伴聲影的粗大鈣化。

彩色都卜勒顯示腫塊內多無血流信號或見少量血流信號。

相關事項注意:

1.密切觀察、定期隨診

乳腺纖維腺瘤是常見的良性腫瘤,極少惡變。

發展緩慢,沒有症狀,不影響生活和工作,可以密切觀察定期隨診。

2.外科手術切除

(1)觀察過程中,如乳房自查或去醫院檢查,發現纖維腺瘤有增大傾向,或彩超原顯示腫塊內無血流信號現可見大量血流信號,應手術切除。

(2)乳腺纖維瘤患者,準備懷孕之前,應進行纖維腺瘤切除術。

原因:a.
乳腺纖維腺瘤的發生與雌激素水平升高有關,妊娠、哺乳期,隨著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可導致腫瘤體積迅速增大。

b.
妊娠期乳腺不宜進行手術及有創性檢查,哺乳期亦不適合手術。

(3)青少年巨大纖維腺瘤(幼年性纖維腺瘤),因腫瘤生長快,體積大,對正常乳腺組織產生擠壓,應考慮手術切除,手術不會對以後的妊娠、哺乳產生不良影響。

(4)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可考慮手術切除。

3.乳腺微創手術

選擇乳腺纖維腺瘤診斷明確者。

利用真空輔助旋切設備,在乳腺超聲引導下,一次進針多次切割將腫瘤切除。

切口僅0.3cm
,恢復快,美學效果好。

纖維腺瘤完整切除後很少復發,但可再發。

4、中醫藥調理

5、平時養成不過量攝入肉類、煎蛋、黃油、奶酪、甜食等飲食習慣,少食醃、熏、炸、烤食品,增加食用新鮮蔬菜、水果、維生素、胡蘿蔔素、橄欖油、魚、豆類製品等,尤其是豆漿。

三、乳腺癌

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

乳腺癌中99%
發生在女性,男性僅占1%

由於乳腺癌細胞容易脫落,脫落游離的癌細胞可以隨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轉移,危及生命。

乳腺癌是療效最佳的實體腫瘤之一。

目前可喜的是全球乳腺癌死亡率呈現出下降趨勢。

究其原因,一是乳腺癌篩查工作的開展,使早期病例的比例增加;二是乳腺癌綜合治療的開展,提高了療效。

病因:

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發現乳腺癌的發病存在一定的規律性,具有乳腺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容易患乳腺癌。

高危因素:

女性乳腺癌年齡別發病率0~24歲年齡段處較低水平,25歲後逐漸上升,50~54歲組達到高峰,55歲以後逐漸下降。

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發生的危險因素,所謂家族史是指一級親屬(母親,女兒,姐妹)中有乳腺癌患者。

近年發現乳腺腺體緻密也成為乳腺癌的危險因素。

月經初潮早(<12歲),絕經遲(>55歲);

未婚,未育,晚育,未哺乳;

患乳腺良性疾病未及時診治;

經活組織檢查證實患有乳腺非典型增生;

胸部接受過高劑量放射線的照射;

長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

絕經後肥胖;

長期過量飲酒;

以及攜帶與乳腺癌相關的突變基因。

具有以上若干項高危因素的女性並不一定患乳腺癌,只能說其患乳腺癌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從全球分析,我國婦女乳腺癌的發病率還是低的。

臨床表現

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備典型的症狀和體徵,不易引起重視,常通過體檢或乳腺癌篩查發現。

以下為乳腺癌的典型體徵:

1.乳腺腫塊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腫塊首診。

患者常無意中發現乳腺腫塊,多為單發,質硬,邊緣不規則,表面欠光滑。

大多數乳腺癌為無痛性腫塊,僅少數伴有不同程度的隱痛或刺痛。

2.乳頭溢液

非妊娠期從乳頭流出血液、漿液、乳汁、膿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稱為乳頭溢液。

單側單孔的血性溢液應進一步檢查,若伴有乳腺腫塊更應重視。

3.皮膚改變

乳腺癌引起皮膚改變可出現多種體徵,最常見的是「橘皮樣改變」,即乳腺皮膚出現許多小點狀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樣。

乳腺癌晚期,癌細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纖維組織浸潤到皮內並生長,在主癌灶周圍的皮膚形成散在分布的質硬結節,即所謂「皮膚衛星結節」。

4.乳頭、乳暈異常

乳頭回縮,或抬高。

乳頭濕疹樣癌,則表現為乳頭皮膚瘙癢、糜爛、破潰、結痂、脫屑、伴灼痛。

5.腋窩淋巴結腫

初期可出現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腫大的淋巴結質硬、散在、可推動。

隨著病情發展,淋巴結逐漸融合,並與皮膚和周圍組織粘連、固定。

晚期可在鎖骨上和對側腋窩摸到轉移的淋巴結。

就診流程:

醫生了解了病史後首先會進行體檢,檢查雙側乳腺;

影像學檢查,包括乳腺鉬靶照相、彩超,必要時也可進行乳腺磁共振檢查。

乳腺鉬靶照相是近年來國際上推薦的乳腺癌篩查中的主要方法,可以發現臨床查體摸不到腫塊的乳腺癌,通常用於40歲以上的婦女,此年齡段婦女乳腺對射線不敏感,受到的放射損傷有限,且乳腺密度相對較低,乳腺X線片容易發現異常徵象。

最後確診還將依據細胞病理學和組織病理學診斷,在臨床檢查發現異常的基礎上進行活檢,可用穿刺的方法,也可用外科手術的方法,一旦發現癌細胞就馬上採取治療。

若患者有乳頭溢液,還可開展一些針對乳頭溢液的檢查方法,如乳管鏡、乳腺導管造影、溢液細胞學塗片等。

病理學確診是乳腺癌診斷金標準。

乳腺癌的預防可以考慮以下六個方面:

1.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調整好生活節奏,保持心情舒暢。

2.堅持體育鍛鍊,積極參加社交活動,避免和減少精神、心理緊張因素,保持心態平和。

3.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青春期不要大量攝入脂肪和動物蛋白,加強身體鍛鍊;絕經後控制總熱量的攝入,避免肥胖。

平時養成不過量攝入肉類、煎蛋、黃油、奶酪、甜食等飲食習慣,少食醃、熏、炸、烤食品,增加食用新鮮蔬菜、水果、維生素、胡蘿蔔素、橄欖油、魚、豆類製品等。

4.積極治療乳腺疾病。

5.不亂用外源性雌激素(如避孕藥)。

6.不長期過量飲酒。

總之,乳房疾病與內分泌關係密切,自身行為調節和飲食控制、生活方式健康很重要,及時定期自查和檢查有必要。

絕大多數人的預後是良好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於乳房的那些「小秘密」

脹痛要不要緊?結節會不會惡變?斷奶三四年為何還「產奶」?◎妊娠相關乳腺癌可能悄然來襲 孕前一定要檢查隨著國家放開二孩政策,眾多年輕母親加入了生育二胎的隊伍中,往往生育二胎的女性年齡超過30歲,甚...

乳腺增生、乳腺腫瘤(結節)是否會癌變?

我們都知道很多名人阿桑、陳曉旭、葉凡、姚貝娜等等都是患乳腺癌去世的,當然,不止她們,我們平常人當中也是相當的多。那么女性朋友們,我們應該對我們的乳房有個基本的認識,並愛護它,呵護它。下面的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