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精準醫療亟待步入2.0時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報記者 黃辛

「目前,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嚴重威脅著我國人民的健康。

推進健康中國的建設需要秉承科技創新的發展思路,從了解疾病的發展機理,到轉化成為臨床診斷治療的成果,都需要有產、學、研、政等多方面力量的整合,這是我們發展的基礎。

」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詹啟敏日前在2017領星腫瘤精準醫療國際峰會上表達的觀點。

當前,腫瘤患者對精準醫療環境下更多實質性臨床獲益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以二代測序為基礎並以其在臨床中廣泛應用為目的的推廣模式已無法滿足這一需要,腫瘤臨床治療亟待步入「精準醫療2.0時代」。

精準醫療如何做到精準

精準醫療已是全球共識。

擁有八十多年歷史的西雅圖瑞典癌症研究所(SCI)是全球知名的腫瘤研究機構,SCI執行董事Thomas Brown在主旨報告中詳細介紹了SCI所推動的「精準醫療項目」的進展和經驗。

他表示,SCI對「精準醫療」的定義具有雙重含義:一是藉助患者(或患者腫瘤)的遺傳及分子信息確定引發癌細胞的基因變異,再通過靶向藥物在適用的情況下滅活癌細胞;二是針對每個患者獨特的心理、社會和精神需求提供完整的支持性護理。

基於這一理念,SCI從人口健康、預防、診斷、預後、治療和生存等方面統籌設計精準醫療項目內容,結合基因測序技術、恪守倫理要求的執行機制以及隨訪和信息更新等嚴謹流程,建立包含患者癌症類型,分子檢測結果,實驗室、病理和影像學結果及個人病史等信息的資料庫,使深入挖掘患者數據和科研成果,制定針對帶有特定基因變異的腫瘤的最佳治療方案成為可能。

根據項目規劃,到2018年,SCI將在其「精準醫療項目」中採用以全外顯子組和轉錄組測序、蛋白質組學和免疫分析等為核心的應用。

而對於腦瘤的精準醫療,哈佛大學附屬麻省總醫院腦瘤中心執行董事、神經腫瘤部主任Tracy Batchelor則強調了腦瘤基因變異對臨床治療和預後判斷的重要性。

Batchelor指出,在肺癌、乳腺癌和黑色素瘤等不同癌種中,都存在著典型的基因變異模式,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已經批准了數十種靶向藥和一批臨床試驗。

在腦瘤中,EGFR、IDH1/2和AKT等驅動基因變異的檢測也影響著患者的實質性臨床獲益。

這些基因變異對腦瘤不同亞型臨床分期和治療策略起到指導性作用。

在會議當天,領星生物還宣布啟動「腫瘤精準用藥臨床研究基金項目」,支持臨床醫生對中國癌症患者的精準用藥過程監測,以及臨床耐藥過程和耐藥驅動的臨床研究。

據悉,領星生物將基於臨床全外顯子組測序的最全面基因變異數據,與患者病理資料和終身隨訪結合,打造完整的「基因+臨床」精準醫療資料庫。

在此基礎上,輔之以可實時監測腫瘤細胞動態構成的定製化循環腫瘤DNA監測產品以及海外資源對接服務,為中國患者提供真正意義上的「全時全程」精準醫療服務,由此開啟「精準醫療2.0」的新時代。

免疫治療將帶來臨床獲益

上海市胸科醫院肺部腫瘤臨床醫學中心主任陸舜認為,利用PD-1/PD-L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讓患者主動免疫並臨床獲益,已經成為化療失敗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案。

陸舜還為與會專家介紹了其他潛在的生物標誌物,如腫瘤突變負荷(TMB),並特別引用不久前剛發表的TMB與腫瘤免疫治療相關性的一項CheckMate 026研究成果,講解了使用全基因組測序進行腫瘤基因突變譜的檢測評估TMB,從而指導非小細胞肺癌一線PD-1用藥的有效性。

「未來,肺癌患者的臨床治療應聯合放化療、靶向和免疫療法,優化各種臨床評估和檢測手段,並拓展跨適應症的研究,來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陸舜說。

作為PD-L1的發現者,同時也是首個PD-1/PD-L1封閉抗體臨床試驗的發起人和主要參與者,耶魯大學腫瘤免疫中心主任陳列平認為,免疫治療在為腫瘤患者帶來臨床獲益方面正顯示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陳列平表示,通過將抗體藥作用於與腫瘤細胞直接接觸的淋巴細胞周圍區域,可直擊免疫缺陷的微環境,對免疫缺陷的局部進行「矯正」,利用恢復正常的免疫功能與腫瘤相抗衡。

因此,相比傳統的放化療等方法,大部分患者對免疫治療的耐受性更強。

同時,他還強調了腫瘤免疫治療在臨床應用上的具體問題以及未來有關腫瘤免疫逃逸機制的更多發現可能。

《中國科學報》 (2017-04-27 第6版 前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