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況回顧!千人共聚第四屆精準醫療與基因測序大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8年6月30日,備受期待的第四屆精準醫療與基因測序大會在北京協和學術會堂隆重召開。

中國工程院程京院士、詹啟敏院士,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教授等50餘位國內外重磅嘉賓出席了本次會議並做了精彩報告。

本屆大會由測序中國、北京協和醫院肝外科共同主辦,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919腫瘤精準免疫公益專項基金、歐美同學會醫師協會青委會協辦,並得到了30餘家企業以及40餘家大眾及專業媒體的參與和支持。

本屆大會除主會場外,還設置了多個分會場以及企業產品發布會、項目發布會、企業衛星會等,近千人參加了這場精準醫療與基因測序行業的盛會。

接下來,讓我們一同回顧本屆大會的盛況!

主會場:大咖齊聚,頂級碰撞

測序中國CEO 羅海濤博士

本屆大會開幕式由測序中國CEO羅海濤主持。

大會主席 程京院士 致開幕詞

大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做開幕致辭。

程京院士表示相對於診斷和治療來說,對疾病的精準預防顯得更為重要。

李傑精準醫療和基因測序大會都有眾多企業機構參加,展示最新研究成果。

精準醫療需要跨學科、多組學技術聯合使用,解決不同臨床需求。

各企業機構應該加強自主創新,政府也應該加大政策、體制改革力度,為更多的普通大眾服務。

同時各方應加強交流切磋,共同推進我國精準醫療的發展。

Session 1:特邀報告

桑新亭教授

大會特邀報告部分由大會副主席、北京協和醫院肝臟外科主任桑新亭教授主持。

詹啟敏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詹啟敏做了題為《科技創新與醫學進步》的特邀報告。

詹啟敏院士在報告中指出,人民健康已經放在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但我國醫學創新能力不足,無法支撐醫學強國,而科技創新能夠極大促進了醫學進步。

他表示,精準的要求貫穿醫學全過程,依賴於大數據的支撐,實現精準醫療需要多學科交叉融合,最終實現精準化治療,避免治療不足,防止治療過度。

精準是醫學發展的目標和要求,需要科技創新的推動,希望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為中國精準醫療發展做貢獻。

季加孚教授

隨後,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院長季加孚教授做了題為《胃癌的精準化治療與臨床實踐》的特邀報告。

季加孚教授講到,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胃癌分型和治療方法更加細化,胃癌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都有了較大的進展。

季教授分享了胃癌的治療趨勢,治療理念已經開始以預防為導向。

靶向治療重新定義了胃癌分類,免疫治療已經初見曙光,全基因組測序為腫瘤分子分型提供了技術支持,但都存在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腫瘤研究需要多層次合作,精準醫療的發展為疾病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未來精準醫療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Session 2:聚焦精準醫學國際前沿

主持人趙屹教授

主題為「「聚焦精準醫學國際前沿」的大會第二環節由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趙屹教授主持。

張麗英教授

美國紐約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臨床分子遺傳學診斷室主任張麗英教授做了題為《MSK-IMPACT在癌症診斷和治療中的臨床應用》的專題報告。

在報告中,來自紐約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張麗英教授介紹了MSK-IMPACT的概況及其應用方向,包括確定臨床靶標、指導免疫治療和臨床試驗等。

隨後,她詳細介紹了MSK-IMPACT在不同癌症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情況。

張麗英教授表示,MSK-IMPACT可以幫助臨床醫生為不同癌症患者進行精準用藥指導,並在治療過程中監測病情動態變化及預後情況。

張麗英教授在報告中分享了多篇基於MSK-IMPACT大規模基因檢測和診斷平台發表的重磅文章,包括她領導參與發表在JAMA,JCO Precision Oncology 等雜誌的工作。

錢其軍教授

在《細胞免疫治療與精準醫學》的報告中,上海細胞治療研究院院長錢其軍教授表示,目前國內外的癌症免疫治療研究熱點主要是CART療法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但由於目前已批准的免疫療法價格昂貴,更多科學家開始關注聯合免疫療法,增強治療成功率,聯合免疫療法是大趨勢。

錢教授表示,免疫治療是恢復、提高腫瘤局部免疫能力,也就是精準治療、分析、評價腫瘤診治。

利用T細胞自表達抗體能夠產生更積極的治療效果。

張鵾教授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生物工程系張鵾教授分享了《甲基化檢測在癌症早期篩查和診斷中的應用前景》專題報告。

張鵾教授認為,腫瘤早篩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DNA甲基化由於其特殊特徵和功能為腫瘤早篩提供了多種可能。

ctDNA甲基化靶向捕獲技術能夠同時在多個序列區域靶向甲基化序列,並且甲基化單倍型分析能夠顯著提高檢測靈敏度。

此外,張教授提到目前該方面研究面臨樣本量少的問題,還有血漿樣本的技術挑戰。

樊榮教授

來自耶魯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系終身教授樊榮帶來了專題報告《利用單細胞分析解析CAR-T細胞活性》,樊榮教授談到,免疫治療是激活T細胞治療癌症,對於目前研究火熱的CART療法,利用單細胞測序技術對整個CART細胞系統進行了分析,對CART細胞進行了分類,發現不同細胞攻擊腫瘤的方式不同,並且這些細胞的phenotype也不同。

樊榮教授表示利用單細胞技術可以幫助我們深入全面了解CART細胞,從而更好的指導相關panel的開發。

Session 3:聚焦NGS與精準醫學的臨床研究與應用

主持人郭永教授

大會第三環節「聚焦NGS與精準醫學的臨床研究與應用」,由清華大學醫學院郭永教授主持。

趙海濤教授

本屆大會秘書長、北京協和醫院肝臟外科趙海濤教授的報告題為《二代測序在肝膽腫瘤診治中的應用進展》,趙海濤教授表示,基於二代測序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基因組數據解讀的不斷完善,在精準醫療的推動下肝膽腫瘤的臨床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趙教授詳細介紹了多種肝癌治療藥物的臨床應用,包括劑量、治療效果、以及膽道腫瘤的一些在研靶向藥物的基本情況,此外趙教授還介紹了多學科會診模式指導腫瘤免疫治療的臨床轉化及研究進展等內容。

黃尚志教授

北京協和醫學院研究員、WHO遺傳病社區控制合作中心主任黃尚志教授為大家分享了《遺傳檢測進入高速路後的喜與憂》。

黃尚志教授對分子遺傳學實驗技術發展進行了簡要介紹,包括二代、三代、四代測序技術。

他認為,現在的基因測序越來越易操作,而測序結果越來越難解讀。

此外,認知滯後、技術濫用、無序競爭等都是整個行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技術是把雙刃劍,希望各方能夠不忘初心,共同促進精準醫療行業健康發展。

王璽教授

來自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學系的王璽教授做《Epigenetics in cancer: mechanisms and implications》專題報告。

在報告中王教授指出,近年來的癌症基因組測序項目表明,表觀遺傳在癌症發生髮展過程中的作用遠遠大於人們的估計,在幾乎所有癌症中都有表觀遺傳調控因子的失活或突變。

在詳細介紹近期的癌症表觀遺傳研究成果後,王教授表示,深入細緻全面地理解表觀遺傳調控機制具有深遠的科學和社會意義。

門劍龍教授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精準醫學中心主任門劍龍教授報告題為《氯吡格雷代謝基因在心血管疾病治療中的意義與問題》,門劍龍教授在報告中談到,氯吡格雷在心血管疾病治療中仍存在很多問題,相關代謝基因是影響治療效果的重要內在因素,不同代謝基因型會影響氯吡格雷藥效學。

門教授還詳細介紹了應用氯吡格雷後出現心血管不良事件與CYP2C19基因突變的相關性,基因檢測可明確適應症人群。

李志廣教授

大連醫科大學腫瘤幹細胞研究院副院長李志廣教授在《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circulating cell-free DNA aberrations in the cervical and lung cancer》報告中談到,在宮頸癌的臨床研究中,cfDNA研究發揮了重要作用。

研究不同病人的血液樣本中,cfDNA在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差異及差異程度,還可以對不同治療方法導致的cfDNA變化及變化程度進行計算,動態監測病情變化,考察治療效果。

席瑞斌研究員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席瑞斌研究員分享了《腫瘤異質性及其影響》,席瑞斌研究員講到,腫瘤異質性是惡性腫瘤的重要特徵,是引發癌症患者藥物耐受性和療法失敗的主要原因,可通過分析腫瘤異質性了解腫瘤發生、發展情況。

深入解析腫瘤異質性的生物學特性及產生機制,對以個性化治療為目標的精準醫學模式的轉變具有重要意義。

Session4:聚焦行業創新技術

主持人趙海濤教授

大會主會場內的第四部分「聚焦行業創新技術」由趙海濤教授主持。

郭永教授

清華大學醫學院研究員郭永教授在《數字PCR的研發進展及在精準醫學領域的應用》的報告中表示,數字PCR是新興起的核酸檢測技術,具有高靈敏度、高準確度、絕對定量、低成本的技術優勢,可極大地推動生命科學的發展。

郭教授從技術選擇、晶片設計、試劑、算法等不同方面詳細講解了數字PCR的整體設計,並表示數字PCR是能夠解決重大需求的技術,在未來幾年有望取得爆發性增長。

趙陽兵教授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細胞免疫治療T細胞工程實驗室主任趙陽兵教授報告題為《CRISPR和基因測序技術用於T細胞過繼免疫治療》,趙陽兵教授介紹到,實體腫瘤的免疫治療複雜且難度高,CAR-T /TCR-T 治療實體腫瘤需多方面的突破,尤其是靶向特異性。

通過應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對CART或TCR-T進行改造,可製備通用型或功能增強型CAR-T或TCR-T並用於臨床。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和基因測序技術對CAR-T/TCR-T攻克實體瘤提供了廣泛的應用前景。

林盛榕博士

前Illumnia資深科學家、安可濟公司技術創始人林盛榕博士的報告題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液態活檢在癌症全程管理中應用的技術需求》。

林盛榕博士在報告中指出,液體活檢具有獨特不可替代的技術優勢,為癌症預防、篩查、診斷等帶來了更好的選擇。

目前液體活檢的三方面的技術需求:臨床應用,靈敏度、特異性,生物標誌物選擇。

此外,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由於ctDNA含量低,對檢測技術的準確度和靈敏度都有較高的要求。

關永濤教授

《Statistical methods inferring fetal fractions promise most powerful NIPT+》的報告中,美國貝勒醫學院兒童營養學/遺傳統計學實驗室、優迅醫學首席科技官關永濤教授詳細介紹了一種推斷胎兒分數的新統計方法及其在NIPT中的應用,該技術避免使用性染色體推斷胎兒分數。

在實際案例講解中,關教授表示該方法能夠準確推斷胎兒濃度,全面覆蓋所有檢測指標。

通過不斷的優化升級,該方法在NIPT中展示出了良好的應用前景。

陳力博士

恆特基因技術總監陳力博士報告題為《基因融合與腫瘤精準診療》,陳力博士指出基因融合現象在癌症檢測中非常重要,當前很多癌症檢測不出變異基因,大部分是因為發生了基因融合。

在腫瘤精準醫療過程中,良好的融合檢測質量可大幅提高靶向治療效果,陳力博士還詳細介紹了多個靶向治療的經典案例。

田埂博士

元碼基因首席科學家田埂博士報告題為《合作構建精準醫學系統》,田埂博士介紹了精準醫學系統構建過程中不同角色的主要作用,包括政府、醫院、第三方檢驗機構、公司。

精準醫學涵蓋多個方面,需要各方合作進行構建。

並從醫院對於精準醫療實驗室的需求,技術創新、技術平台構建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講解。

另外田博士表示,行業整合趨勢不可逆,各方應共同推競精準醫學中心建設。

最後,趙海濤教授做了大會閉幕致辭,他表示感謝大家能夠參加本次會議,希望明年會有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能夠發布!

「NGS創新技術論壇」精彩回顧

6 月 30 日下午 ,在主會場的熱烈氛圍下,分會場二:創新 ·前沿「 NGS 創新技術論壇」拉開帷幕。

眾多國內外優質基因企業代表、產業界權威專家出席了本次論壇,華為雲構架總監嚴斌、瀚海基因賀建奎教授、北京希望組 CEO 汪德鵬 、海普洛斯 CEO 許明炎 、世和基因那成龍博士、貝瑞首席信息官於福利等出席了本次論壇並進行了系列報告,共同探討了 NGS 創新技術進步與產業發展方向。

分論壇座無虛席,現場聽眾在認真聆聽報告的同時,也積極與專家展開了熱烈討論與互動。

6位專家及會議現場

基因檢測媒體對話會

與此同時,分會場: 引領 ·傳播「基因檢測媒體對話會」在 CHPO 總協調人、顧大夫工作室創始人、中日醫院神經內科分子遺傳實驗室負責人顧衛紅教授的主持下順利召開, 元碼基因袁大巍、 Wegene CTO 陳鋼 、基雲惠康 CEO 郝向穩 、水母基因陳寧博士、衛吉爾 CEO 劉長勝 、果殼生物 CTO 裴志華 參加了本次媒體對話會,就基因檢測及臨床應用等大眾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在場觀眾也積極提問,現場氛圍熱烈。

10位專家及會議現場

企業發布會

博奧晶典:聚焦精準,「芯」創未來-博奧晶典& Thermo Fisher精準醫學產品發布會掠影

鵾遠基因:為「癌」先防,「腸」樂思——結直腸癌無創甲基化檢測項目發布會掠影

百洋智能科技衛星會:IBM大中國區Watson Health基因組學臨床應用顧問羅璽博士、百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atson for Genomics市場經理王晟博士

卡替醫療衛星會:北京卡替醫療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智因東方轉化醫學研究中心創始人兼CEO谷為岳博士

參展企業掠影

參展企業掠影

大會精彩瞬間

大會精彩瞬間

在熱烈的氛圍中,第四屆精準醫療與基因檢測大會完美落幕。

本次會議上, 「癌症早篩」「基因大數據」「消費級基因檢測」「三代測序」「國產測序儀」等成為高頻詞彙。

眾多精準醫學產業精英就當前熱門精準醫療話題展開熱議,深入探討了精準醫療與基因測序全產業鏈發展的未來之路。

在當前全球精準醫療產業快速發展的大趨勢下,測序中國願為精準醫療產業發展提供交流平台,讓更多機構牽手合作,持續為精準醫療產業發展注入活力,共同推動我國精準醫療前沿技術研發、臨床轉化及技術產業化進程。

我們明年再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液體活檢和腫瘤精準醫療

精準醫療新技術—液體活檢,既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又具備助力推進精準醫療臨床實踐的巨大潛能。它可用於癌症早期篩查、診斷、監控、治療方案指導和療效評估等眾多領域,液體活檢的優勢使其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