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分析月經不調的各種症狀表現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月經不調是一種婦科疾病,很多的人都被月經不調所困擾。

那如何知道自己的月經是否正常呢?慶徳堂老中醫介紹,可以從月經周期的長短、經量的多少、色澤的深淺、經血的厚薄四個方面判斷。

如果發現月經有這些方面的變化,即屬月經不調。

月經不調在臨床上可分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先後不定期、痛經等。

月經不調的辯證分析




辨證分型 經量 經色 經質 其他症狀
月經先期 氣虛 量多 色淡 質清稀薄 神疲肢倦、小腹空墜、面色皖白、納少便溏、舌淡苔白、脈細弱
血熱 實熱:量多 色深紅或紫紅 經質黏稠 心胸煩熱、面赤口乾、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滑數
虛熱:量少 色紅 經質黏稠 潮熱盜汗、手足心熱、腰膝酸軟、舌紅苔少、脈細弱

月經後期 血虛 量少 色淡 質稀 少腹隱痛、頭暈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蒼白或萎黃、舌苔少、脈細弱
血寒 量少 色暗紅 有血塊 小腹冷痛、得熱痛減、畏寒、苔白、脈沉緊
月經先後不定期 腎虛 量少 色淡 質稀 頭暈耳鳴、腰骶酸痛、舌淡苔薄、脈沉細
氣鬱 或多或少 色紫紅 有血塊 胸脅、乳房或少婦脹痛、喜嘆息、苔薄白或薄黃、脈弦
痛經 氣滯血瘀 經量正常 色紫黯 有血塊 經前或行經時腹痛及腰,小腹脹痛拒按,胸脅乳房脹痛、舌苔薄、脈弦
寒凝血滯 量少 色淡 有血塊 經期或行經之前小腹冷痛,喜溫,經量少,手足不溫
濕熱淤結 量多 色暗紅 質稠或夾較多黏液 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有灼熱感,大便不爽,小便黃短,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弦數。


氣血虛弱 量少 色淡 質清稀 面色無華,頭暈心悸,神疲乏力;舌質淡,脈細無力

中醫治療月經失調,非常重視女子氣血的調理,充分了解女子的生理特點及月經周期變化規律,準確辨證,故能根據患者不同的體質、病症,在不同的病理階段,抓住本質,辨證施治且療效頗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月經失調中醫重在調和氣血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山大,許多白領都有過月經失調的問題,為什麼會月經失調?下面由延安大學附屬醫院中西醫結合科專家謝樂跟你討論一下中醫如何看待月經失調。

氣虛引起的月經不調吃什麼藥

月經不調是指月經失去正常規律性,其特徵是:(1)經期提前或錯後7天以上為月經先期或後期。(2)月經周期或前或後沒有規律為月經先後不定期。(3)月經量或多或少為月經過多或過多少。(4)色、質改變異...

正常的月經是什麼樣的?測測你的月經正常嗎

秘密假期調經館,專業調月經,更准更有效。你現在看到的是月經百科,我們將通過講座的方式讓你了解月經,讓你自己也學會調理月經。你有任何關於月經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留言。月經,俗稱「大姨媽」。伴隨卵巢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