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按科看病今按病索醫 武漢部分醫院試水「多科聯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湖北日報網訊(全媒體記者湯煒瑋、通訊員喻鉲、楊敬慈)30日,68歲的陳爹爹來武漢市第一醫院睡眠障礙專病門診複診。

老人最近幾年總頭昏腦悶。

「跑了神經內科、心內科、中醫科等五六個科室,每個科室講的都不一樣。

最後,在治療睡眠障礙的專病門診找到了答案。

像陳爹爹這樣的病人,不在少數。

生病了,不知道掛什麼號;碰到複雜疾病,看了多個科室,每個科室說的都不一樣。

為改善這種狀況,武漢部分醫院試水「多科聯診」。

武漢市第一醫院睡眠障礙專病門診,就是這樣的嘗試。

該院副院長陳國華說,很多患者面對越來越細的分科不知所措,經常會掛多個號,「這不僅浪費醫療資源,也加重了患者負擔。

1個號看5科醫生

多科聯合診斷複雜疾病

武漢市第一醫院睡眠障礙專病門診去年8月成立,由神經內科、耳鼻咽喉科、呼吸科、口腔科、中醫科5個科室醫生組成。

相關醫生共享一個「MDT微信群」,遇到複雜病情,接診醫生將接診結果傳至群里,各專家給出會診意見或預約相關專科門診。

門診區域還內設有約50平米的2個獨立單人標準睡眠監測室。

上次接診時,梅俊華醫生建議陳爹爹做一次睡眠多導監測,監測中發現陳爹爹是氣道堵塞引起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同時存在阻塞型肺疾病。

梅俊華幫老人預約了耳鼻咽喉科、呼吸內科專家,老人接受了手術及藥物治療,不適症狀大大緩解。

「過去,一些慢性病和複雜一點的病很容易被各科室推來推去。

現在,同一種疾病,由一個專家團隊根據疾病目前情況提供一個系統的診療方案。

」武漢市第一醫院副院長陳國華說。

專病、專症門診是未來趨勢

醫生轉變理念很重要

按病挂號,由過去的「病人圍著科室轉」變成「醫生圍著病人轉」,患者少走彎路,少花冤枉錢,醫院有利於病人的分流,醫生「術業有專攻」。

記者走訪武漢市各大醫院,發現專病、專症門診不僅包括從科室中細分出來的門診,也有由多科室聯合成立的(MDT)聯合門診、多學科診療中心。

如兒童醫院有二孩門診、遺尿門診、矮小門診等,也有兒童慢性咳嗽MDT門診。

中心醫院有糖尿病足門診、肝病門診等門診,也有心血管病綜合門診、內分泌綜合門診等。

武漢市第一醫院有靜脈曲張門診、頑固性肩頸痛門診等。

「我們正在進行一場融專科、融專病的革命。

」未來,武漢市一醫院將整合所有內科和外科相關專業門診,並根據部分常見病、重大疾病成立更多多學科聯合專病門診。

陳國華認為,雖然多學科聯合專科專病門診好處多多,但要辦好難度不小。

「這是一項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系統工程。

武漢市第一醫院從最初設想多學科聯合專科專病門診到正式推出,經歷了兩年的準備。

醫院首先通過各種專科專病義診、會診形式,將各專科專病醫生整合到一起,經常共同參加或舉辦學術活動加強各學科之間的橫向交流,具備一定基礎後才正式推出多學科協作診療模式(MDT)。

多學科協作診療還涉及到利益分配和風險承擔問題,需要全院統籌解決。

陳國華說,要真正做好多學科協作診療,醫生轉變理念至關重要,需要各專科醫生放棄先入為主的思想,包容性地全面診斷一項疾病,「以病人為中心」提供個性化診療方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五洲婦兒生殖科接軌國際,多學科聯合診療(MDT)

大醫院裡科室林立,病人來了先要選擇看哪個科。但如果病情複雜,有時一個科室解決不了,還要再掛一次號,換另一個科,耗時耗力。不孕不育患者由於病情複雜更是這樣,跑了很多家醫院、很多科室、看了很多大夫...

「中山模式」首創國內多學科會診先河

掛一個號,進一扇門,能同時獲得幾個不同學科專家的會診———這種「多個專家圍著一個病人轉」的看病模式最早是從哪裡開先河的嗎?勞動報記者昨天從第六屆中國醫院臨床專科建設與發展論壇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