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啦 預防肺結核及呼吸道傳染病聚集性發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肺結核

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

主要通過病人咳嗽、打噴嚏或大聲說話時噴出的飛沫傳染其他人。

1.肺結核病是如何傳播的?

肺結核病是一種經呼吸道傳播的傳染病,主要通過病人咳嗽、打噴嚏或大聲說話時噴出的飛沫傳播給他人。

並不是所有的肺結核病人都具有傳染性。

只有在病人痰中能夠查出結核桿菌的肺結核病人才具有傳染性。

如果病人痰中查不到結核桿菌,則病人不具有傳染性。

2.傳染上結核菌後就一定發病嗎?

不是。

一般來說,被結核菌感染並不一定發病,只有當身體抵抗力非常低下時,才容易發病,發展成肺結核病人。

3.肺結核病一般有什麼症狀?

肺結核病的主要症狀是咳嗽、咳痰,甚至痰中帶血。

如果連續三周以上的咳嗽、咳痰,或痰中帶有血絲,就有極大的可能是得了肺結核病。

其它常見的症狀還有低燒、夜間盜汗、疲乏無力、體重減輕,女性月經不調等。

4.看肺結核病是否要到專門的結核病防治機構?

我市各區縣都設有檢查治療結核病的定點醫院。

肺結核病人在結核病定點醫院,可以享受免費政策。

國家免費為活動性肺結核病人提供抗結核病藥品、保肝藥品和主要的檢查。

5.肺結核病可以治癒嗎?

只要堅持正規治療,肺結核病是可以治癒的。

目前最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抗結核藥物治療,同時輔助其它治療方法。

只要病人能按照醫生的要求全程不間斷地服藥,絕大部分的病人都是能夠治癒的。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人群普遍易感。

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的抗原變異性最強,常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乙型變異性較弱,可引起中等流行或局部暴發;丙型較的抗原性比較穩定,多引起嬰幼兒和成人散發病例。

臨床表現:流感潛伏期短,通常為1-3日。

主要為發熱,患者體溫大多在39℃以上,一般持續3至4天。

同時或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噁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症狀。

預後:流感是一種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在一周左右,預後良好。

但是,患流感期間人們的抵抗力下降,其它致病菌的感染機會大為增加,易並發肺炎、心肌炎、腦膜炎等嚴重疾病。

原有慢性心肺疾患和老年患者預後較差,可能因心衰和呼吸衰竭而導致死亡。

護理:當感染流行性感冒時,通常最主要的還是「症狀治療」,即服用可以減輕症狀的藥物,如止咳藥、退燒藥、鼻塞流鼻涕藥等等。

如果沒有併發症不需特殊治療,著重於護理及併發症的預防。

水 痘

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主要發生於小兒。

水痘病毒存在於早期病人的呼吸道內,主要通過唾液飛沫傳播,亦可由於接觸病人的衣物、玩具、用具等而得病。

臨床表現:全身症狀較輕,皮膚黏膜分批出現斑疹、丘疹、皰疹與結痂,並伴有發熱。

一般自出疹前一日至出疹後五日或至皮疹後五日或至皮疹全部結痂、乾燥前均具有傳染性。

本病潛伏期約2-3周。

成人患水痘,其症狀較兒童嚴重,表現為高熱持續不退,全身症狀嚴重,皮疹融合成片,併發症易見如肝炎、肺炎等,應加以注意。

護理:水痘傳染性很強,必須早期隔離患兒,直到全部皮疹結痂為止。

發熱期患兒應臥床休息,給予高熱量易消化的飲食和充足的水分。

修剪患兒指甲、防止抓破水瘡,勤換衣服,保持皮膚清潔衛生,對水痘患兒的衣被用具等要暴曬或煮沸消毒。

預防:及時隔離患者7-10天至全部乾涸結痂為止。

避免接觸患者分泌物,有條件可注射免疫球蛋白。

流行季節前注射水痘疫苗是有效的預防措施。

麻 疹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空氣傳播。

多發於嬰幼兒。

患過麻疹後可獲得持久性的免疫力。

臨床表現:此病潛伏期為10-12天,出疹前後5天左右為傳染期。

麻疹病毒存在於患者的眼淚、鼻涕、唾液中。

發病時可有發熱、流涕、流淚、怕光、頭痛、食慾減退、嘔吐、腹瀉等症狀。

護理:應臥床休息,單間隔離,居室空氣清新流暢,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衣被不宜過多,不要讓風直接吹或讓陽光直接照射患兒的眼睛,保持眼、鼻、口腔及皮膚的衛生。

多飲水,飲食選擇富營養、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

預防:對6個月以上的易感兒童,進行麻疹減毒活疫苗接種。

易感兒接觸麻疹後,應儘早(5天內)注射胎盤球蛋白或丙種球蛋白進行被動免疫。

麻疹病兒應隔離至出疹後5天,並發肺炎時,延長至出疹後10天。

呼吸道傳染病

應該如何預防呢?

在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學校、托幼機構等人群聚集性場所要做好學生晨檢、通風、消毒等工作,並廣泛開展衛生防病知識宣傳,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要密切關注學生健康狀況,及時發現可疑病人並進行隔離治療,發現聚集性疫情苗頭時,及時向當地疾控中心和教育部門報告。

個人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應注意以下幾點:

1.勤洗手。

進餐、如廁、接觸錢幣等情況下都要洗手;用流動的清水,使用香皂徹底洗凈雙手。

2.多喝水,飲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適當增加水和維生素的攝入。

3.搞好環境衛生,不要隨地吐痰,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4.搞好個人衛生,勤曬被褥、勤換洗衣服。

5.生活有規律、保證睡眠、不吸菸、少飲酒,並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免疫力。

堅持體育鍛鍊和耐寒鍛鍊,適當增加戶外活動(但霧霾天不要晨練,因為濃霧中不僅含有大量有害物質,而且水汽較多,會影響人體肺部的氣體交換)。

6.咳嗽、打噴嚏時捂住口鼻,防止污染空氣。

7.儘量減少和呼吸道傳染病的患者及其患者家屬接觸。

8.進行免疫預防。

流行季節前可進行相應的預防接種,如流感、水痘、麻疹、流腮等疫苗能有效預防相應的呼吸道傳染病。

風 疹

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以低熱、全身皮疹為特徵,常伴有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

臨床表現:潛伏期12-19天。

一般於發熱後1-2天出現皮疹,初見於面頰部,於1天內迅速布滿軀幹和四肢,但手掌及足底常無疹。

皮疹為淡紅色或紅色斑丘疹2-3天即消退。

全身症狀輕微,僅有少數病例全身淋巴結腫大和脾大。

護理:在發熱期間,應臥床休息,並多飲開水,飲食以流汁為宜。

預防:孕婦(特別是妊娠早期)應避免與風疹病人接觸,因為風疹對孕婦的影響較大,在妊娠早期感染風疹病毒會導致死胎、早產和嚴重的出生缺陷。

未婚青年注射風疹疫苗,可獲得免疫力。

流行性腮腺炎

進入秋季,天氣轉涼,氣候多變,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忽冷忽熱的刺激,人群抵抗力減弱,給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機。

所以,秋季是肺結核、流感、水痘、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常見傳染病的高發季節。

同時,九月初學生開學後,人員聚集接觸機會增多,青少年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機率也會有所增加。

提醒各學校注意預防呼吸道傳染病聚集性發病。

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主要通過飛沬傳染,少數通過用具間接傳染。

病毒由呼吸道侵入人體,引起腮腺或頜下腺腫脹。

常在幼兒園、小學裡流行。

臨床表現:本病潛伏期約14-25天,大多數起病較急,有發熱、畏寒、頭痛、咽痛等全身不適症狀。

患者先覺一側耳下腮腺腫大、疼痛,咀嚼時更痛。

2-3天後,另一側腮腺也腫痛,腫塊以耳垂為中心,邊緣界限不清。

表面發熱,手壓時有彈性感和壓痛。

4-5天逐漸消退。

少數病人有時可有頜下腺和舌下腺腫脹疼痛。

護理:患兒應臥床休息,吃流質或半流質飲食,避免食用酸味飲料以免引起疼痛,注意口腔衛生。

及時隔離患者直至腮腺消腫為止。

預防:流行季節前注射「麻腮風」疫苗,提高免疫力有助於預防流行性腮腺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南寧天氣說變就變 四種疾病不得不防

這段時間,南寧的天氣就像娃娃的臉,說變就變。自治區疾控部門提醒,氣候變化時,人體內環境很難一下子與外界環境相適應,人體的免疫力相對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機而入、侵襲人體,特別容易引起流腦...

這四種疾病春季特別要留意

春天是各類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寶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制科科長田輝說,據目前寶雞市傳染病監測和往年流行的情況,最可能遇到的呼吸道傳染病為流感、麻疹、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等。流感:出現發熱、咳...

這些春季病要小心

春天是各類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寶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提醒,要重點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學校、幼兒園等是人員較為密集的公共場所,據目前寶雞市傳染病監測和往年流行的情況,學生最有可能遇到的呼吸道傳染病為...

圍觀:7種春季常見傳染病及其防治方法!

春季是疾病特別是傳染性疾病的多發季節,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風疹、猩紅熱等。這些傳染病大多是呼吸道傳染病,可通過空氣、近距離飛沫或接觸呼吸道分泌...

秋季氣溫變化大 專家說秋季要預防五種傳染病

5歲的李佳怡(化名)腮幫子腫了,爸爸媽媽看孩子沒有啥症狀,就沒管。兩天後李佳怡出現了發熱、嗜睡等症狀,8月28日上午,在滄州市傳染病醫院感染病門診,經醫生檢查確診李佳怡腮腺炎並發腦炎。滄州市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