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到底是怎麼引發的?飲食應該注意哪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型糖尿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在日常飲食上,1型糖尿病要怎麼安排最能控制血糖呢?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問,就一起來往下具體看看1型糖尿病的病因和飲食建議都是怎樣的吧。

1型糖尿病的病因

一、遺傳因素

1、家系研究 單卵雙生T1DM一致率約50%,而在T2DM一致率則幾乎為100%。

研究分析了493個家系,發現僅79個家系中有一個或數個同胞或雙親患T1DM。

如果 在10歲之前已確診T1DM,那麼同胞患T1DM風險約8.5%,如果在10以後確診,則同胞患T1DM的風險為4.6%。

另一組9000個在樣本家系研究分析顯示,雙親、同胞、子女的T1DM風險分別為1.3%,4.1%,和1.9%。

上述研究結果表明,T1DM親屬發生T1DM的機會顯著高於一般人群,但垂直傳遞率不高。

提示T1DM有一定的遺傳性,但其他因素(環境和免疫因素)可能更重要。

2、HLA HLA是機體重要組織相關性抗原系統,是一個多基因合體,定位於人類第6號染色體短臂上,此系統由HLAⅠ,Ⅱ,Ⅲ類基因組成。

研究顯示,此3類基因均與T1DM發病有關,但普遍認為HLAⅡ類基因與T1DM發生的關係更為密切。

HLAⅡ類基因包括DR,DQ,DP等位基因點,這些等位基因編碼的HLAⅡ類抗原是由α鏈和β鏈以非共價結合的細胞表面異二聚體。

二、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包括感染、病毒和飲食因素等,其中病毒感染最為重要,秋冬季節T1DM發生率高,可能與病毒感染機會多有關。

柯薩奇病毒感染與T1DM的發生關係密切:在2/3 發病的T1DM兒童檢測到抗柯薩奇病毒β的免疫球蛋白M(IgM),而正常兒童檢測率僅為12%。

在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病人分離出柯薩奇病毒4。

柯薩奇病毒感染後相當數量的病人為急性或慢性胰島細胞損傷。

從病理組織學、流行病學調查、動物實驗等研究證實,胰島炎病毒、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亦與T1DM發病有關。

病毒感染致使胰島β細胞損傷的方式可能有3種:

(1)病毒直入胰島β細胞,迅速、大量破壞胰島β細胞,使並無糖尿病病史的病人突發嚴重高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甚至死亡。

(2)病毒進入胰島β細胞,長期滯留,使細胞生長速度減慢,細胞壽命縮短,β細胞數量逐漸減少,若干年後出現糖尿病。

婦女妊娠期曾患風疹病毒感染,她們的子女中先後發生1型糖尿病的占20%,稱為先天風疹病毒感染後糖尿病,這是病毒潛隱性感染損傷β細胞的例證。

(3)具有糖尿病易感性的個體發生病毒感染,反覆損害胰島β細胞,病毒抗原在β細胞表面表達,引發自身免疫應答,β細胞遭受自身免疫破壞。

病毒感染是少年兒童發生1型糖尿病的重要環境因素。

但是並非每次病毒感染都會損壞胰島β細胞。

在眾多的病毒感染病人中,發生糖尿病的畢竟是少數。

三、自身免疫

1、體液免疫

T1DM是具有一定的遺傳基礎,在多種環境因子(如病毒、細菌、藥物等)觸發下發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均參與其病理過程。

新診斷的T1DM病人血漿中存在著高滴度的自身抗體,如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胰島細胞抗體(ICAS)、胰島素抗體(IAA)等,這些抗體雖然並非T1DM的致病原因,但卻是胰島β細胞損傷和自身免疫的標誌。

2、細胞免疫

細胞免疫在T1DM發病機制中的作用較體液免疫更為重要。

其特徵表現為CD4+和CD8++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浸潤的胰島炎;選擇性的胰島β細胞損傷;致胰島素分泌下降或缺乏。

T淋巴細胞在T1DM的病理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病毒感染可能是誘因:也許令你驚奇,許多科學家懷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

這是因為i型糖尿病患者發病之前的一段時間內常常得過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現在病毒流行之後。

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和風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質炎的柯薩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1型糖尿病的飲食建議

  • 一型糖尿病患者的飲食不可太咸,並應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內臟(腦、肝、腰子等)、蟹黃、蝦卵、魚卵等。

    患者有膽固醇若過高則蛋黃每周以不超過三~四個為原則。

  • 當血糖尚未控制好時暫不要吃水果,當血糖控制達標後再試著吃水果,即在兩頓飯之間血糖最低時吃水果,於餐後半小時到1小時、2小時測測血糖,吃什麼水果,吃多少量,以血糖不高為標準。

  • 平衡膳食。

    實際上,糖尿病患者什麼都可以吃,關鍵是吃什麼,吃多少量。

    單一食品不能滿足人體的多種營養素的需要,所以必須通過多樣化的飲食,達到飲食平衡。

    平衡膳食遵循的原則:粗糧細糧搭配,葷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好的不要多吃,賴的也不要少吃。

  • 多選用富含纖維質的食物,如全穀類的主食,未加工之豆類、蔬菜及水果,可改善血糖的升高,是一型糖尿病飲食不合缺少的食物。

    含澱粉質高的食物,如甘薯、馬鈴薯、芋頭、玉米、菱角、栗米、毛豆、干豆類(黃豆、紅豆、蠶豆等),及鹹的中西式點心(如蟹殼黃、燒賣、壽司、蘿蔔糕、咖喱餃、雞卷等),在安排一型糖尿病飲食中不可任意食用,須按計劃食用。

最後,為大家介紹一下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區別都有哪些吧。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區別

急慢性併發症:1型與2型糖尿病均可發生各種急慢性併發症,但在併發症的類型上有些差別。

1型糖尿病容易發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較少發生酮症酸中毒,但年齡較大者易發生非酮症高滲性昏迷。

1型糖尿病容易並發眼底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和神經病變,發生心、腦、腎或肢體血管動脈硬化性病變則不多見,而2型糖尿病除可發生與1型糖尿病相同的眼底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和神經病變外,心、腦、腎血管動脈硬化性病變的發生率較高,合併高血壓也十分常見。

胰島素上的區別:1型糖尿病自身絕對不能產生胰島素,因此需要終身使用外來胰島素治療,身體的免疫系統攻擊胰腺中的胰島細胞,並最終破壞它們製造胰島素的能力。

沒有胰島素,身體就不能將葡萄糖轉化成能量,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必須注射胰島素才能存活。

2型糖尿病體內胰島素是相對不足,因此起先可用藥物促進人體胰島素的產生和作用,而需用外來的胰島素治療。

臨床症狀:1型糖尿病均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如多飲、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無典型的「三多」症狀。

為數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於臨床症狀不明顯,常常難以確定何時起病,有的只是在檢查血糖後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

1型糖尿病人由於臨床症狀比較突出,故常能確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時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糖尿病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連載二

(一)發病原因1型糖尿病確切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其病因乃遺傳和環境因素的共同參與。主要由於免疫介導的胰島B細胞的選擇性破壞所致。1.遺傳因素(1)家族史:1型糖尿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糖尿病的5個發病因素,你知道幾個?

糖尿病併發症帶給人們無限恐懼,基本上可以用「談糖尿病色變」來形容。被確診糖尿病的新人,第一個問題就是,我為什麼會得糖尿病?!糖尿病高危人群會想問,糖尿病是怎麼發生的?怎麼預防?為此,小編特意編輯...

得了1型糖尿病,子孫後代都會得病嗎?

其實,1型糖尿病絕大多數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參與其發病。某些外界因素(如病毒感染、化學毒物和飲食等)作用於有遺傳易感性的個體,激活T淋巴細胞介導的一系列自身免疫反應,引起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