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士擺放人類精子庫,直擊全過程,感到自己任重而道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女大學生探訪精子庫,直面觀看男性捐精全過程!事後感嘆不已

精子是孕育人類生命的火種。

近年來,隨著孕育技術的進步與繁盛,各省人類精子庫的數量在不斷增加。

由於對外一直秘而不宣,精子庫無形中被披上了神秘的面紗。

為探索生命的奧秘,日前,山西醫科大學的女大學生們,來到山西省生殖科學研究所,參觀並聽取生殖科學方面的講座。

(張雲 攝影)

女大學生們在查看精液的儲存情況。

(張雲攝影)

女大學生在實驗室,查看精液的儲存情況。

同時也直面了解男性志願者捐精過程。

(張雲攝影)

延伸閱讀:男性志願者捐精過程詳解

人群中,約有10%以上的夫婦存在不孕不育的問題,但通過人工授精可以如願孕育後代。

精子庫就充當了生命的搖籃。

從志願者捐獻精子,至不孕夫妻授精,是一個很長的過程。

不過,作為精子的源頭,必須要對志願者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測,達標者方可開始捐精。

即便是取精這一個環節,要求也比較細緻。

工作人員會對每一位捐精者建立詳細的檔案,包括各種檢查記錄。

而檔案的管理相當嚴格和保密,除檔案專職管理員可以查看,外人無法調看。

初檢合格的每份精子,工作人員都會編號,放入零下196℃的液氮存儲罐內。

冷凍6個月後,還會對捐精者進行HIV(愛滋)複查,只有合格者的精子才可以對外提供。

完成整個捐精過程,通常要往返精子庫10~20次,約2個月。

人工授精作為一項促進人類繁衍的輔助生育技術,目前雖很成熟,但成功率仍不盡人意,未來任重道遠。

這位年輕的博士生感悟道:「在沒獲得博士學位之前,很少有人主動找我,我懂現在為什麼有人主動找我了」。

最後,他肯定地表示應該多花時間在自己科研項目上,沒必要把時間浪費在無效的社交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40年間全球男性精子濃度下降59.3%!精荒!

西楚網訊 近日,國際生殖與婦產領域頂級期刊《人類生殖學快訊》發表了一項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人類精子數量變化研究,1973~2011年間全球42935人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40年來全球男性精子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