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癌症日】每百名上海人中2人罹患癌症,結直腸癌患者激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今天是第18個世界癌症日。

隨著全球癌症負擔的進一步加重,每年有約820萬人死於癌症,其中有400萬中青年。

癌症已然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

當期望壽命逐年增長時,生存、生活質量的改善成為越來越多人追求的新目標。

如何避免癌症?如何在患癌後戰勝癌症?我們究竟能做些什麼?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今日特邀腫瘤科專家進行解讀。

據統計,我國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占全球四分之一。

我國癌症發病率前3位的瘤種為肺癌、胃癌、肝癌(男性)及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女性),死亡率前3位的瘤種為肺癌、肝癌、胃癌(男性)及肺癌、胃癌、結直腸癌(女性)。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顯示,癌症已成為上海市居民死因的第2位,每100個上海人中,就有2名為癌症患者。

近年來,本市每年新發癌症人數5.9萬,3.6萬人死於癌症。

其中,男性略高於女性,郊區人口略高於市區人口。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腫瘤科主任張俊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正在逐年上升。

通常認為,欠發達地區罹患胃癌、食管癌的患者多,發達地區的結直腸癌患者多,這與居民飲食及生活習慣密不可分。

」他指出,過量攝入紅肉、缺乏運動是主要原因。

對此,張俊建議60周歲以上的居民前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參與免費提供的大腸癌危險度評估和便隱血試驗檢測,便於及早進行相關疾病的篩查與診療。

「大家要有防癌抗癌的意識,這樣無論在治療還是預後中都會得到較好的結果。

」張俊表示。

那麼,對於已經罹患癌症的患者,如今是否有治療的新選擇與新希望?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腫瘤科主任王理偉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如今的癌症治療已經進入新時代。

「除了多學科聯合會診治療(MDT)外,基於基因突變對分子標記物研究的診療、免疫療法等都將在可期的未來為癌症患者提供革命性的治療。

王理偉介紹,目前在全球比較熱門的是特異免疫性治療方法,「研究已經發現,PD-L1這種生物標記在癌症患者中的表現高,針對PD-L1進行封鎖性免疫治療,對癌症患者將大有助益。

」他提出,這一里程碑式的療法最大特點是不分瘤種,「如今在歐美國家的臨床使用中,已有近30%的患者從中獲益。

我國現處於臨床研究階段,國內也有自主研發生產的抗體藥物,預計未來幾年內也可投入臨床。

」同時他也透露,上海各大醫院的腫瘤治療中心或開展招募癌症患者入組的治療研究,「仁濟醫院將於3月針對晚期胃癌患者進行招募,有需求的患者可以進一步關注。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 朱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惡性腫瘤已連續10年為北京居民第一死因!

7月26日,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發布了北京癌症數據。依據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的腫瘤登記原則,腫瘤發病病例需要與死亡和隨訪資料核對以補充信息,登記數據一般於2~3年後發布,所以該播報數...

美國癌症死亡率下降給我們的啟示!

癌症一直以來都是全球醫學一直在攻堅的一大難題,但今日美國發布了一則喜大普奔的好消息——美國癌症死亡率近20年下降約25%。如此令人矚目的成績,那美國的防癌經驗對我們有沒有啟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