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檢查能夠檢查出肺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體格檢查
1.多數早期肺癌患者無明顯相關陽性體徵。
2.患者出現原因不明、久治不愈的肺外徵象,如杵狀指(趾)、非遊走性關節疼痛、男性乳腺增生、皮膚黝黑或皮肌炎、共濟失調和靜脈炎等。
3.臨床表現高度可疑肺癌的患者,體檢發現聲帶麻痹、上腔靜脈梗阻綜合徵、Horner 征、Pancoast 綜合徵等提示局部侵犯及轉移的可能。
Pancoast腫瘤是指因肺尖部的腫瘤浸潤、壓迫而引起的上肢頑固性疼痛和同側Horner綜合徵的一組病徵。
4.臨床表現高度可疑肺癌的患者,體檢發現肝腫大伴有結節、皮下結節、鎖骨上窩淋巴結腫大等提示遠處轉移的可能。
二、影像學檢查
肺癌的影像檢查方法主要包括:X 線胸片、CT、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超聲、核素顯像、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
等方法。
主要用於肺癌診斷、分期、再分期、療效監測及預後評估等。
在肺癌的診治過程中,應根據不同的檢查目的,合理、有效地選擇一種或多種影像學檢查方法。
1.胸部 X 線檢查:胸片是肺癌治療前後基本的影像學檢查方法,通常包括胸正、側位片。
當對胸片基本影像有疑問,或需要了解胸片顯示影像的細節,或尋找其他對影像診斷有幫助的信息時,應有針對性地選擇進一步的影像檢查方法。
2.胸部 CT 檢查:胸部 CT 能夠顯示許多在 X 線胸片上難以發現的影像信息,可以有效地檢出早期周圍型肺癌,進一步驗證病變所在的部位和累及範圍,也可鑑別其良、惡性,是目前肺癌診斷、分期、療效評價及治療後隨診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影像手段。
對於肺癌初診患者胸部 CT 掃描範圍應包括雙側腎上腺。
對於難以定性診斷的胸部病變,可採用 CT 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來獲取細胞學或組織學診斷。
對於高危人群的肺癌篩查,推薦採用胸部 LDCT 掃描。
CT 和薄層重建是肺結節最主要的檢查和診斷方法。
對於肺內≤2 cm 孤立性結節,應常規進行薄層重建和多平面重建;對於初診不能明確診斷的結節,視結節大小、密度不同,給予 CT 隨診間隔;隨診中關注結節大小、密度變化,尤其是部分實性結節中的實性成分增多和非實性結節中出現實性成分。
3.MRI 檢查:MRI 檢查在胸部可選擇性地用於以下情況:判定胸壁或縱隔是否受侵;顯示肺上溝瘤與臂叢神經及血管的關係;區分肺門腫塊與肺不張、阻塞性肺炎的界限;對禁忌注射碘造影劑的患者,是觀察縱隔、肺門大血管受侵情況及淋巴結腫大的首選檢查方法;對鑑別放療後纖維化與腫瘤復發亦有一定價值。
MRI 特別適用於判定腦、脊髓有無轉移,腦增強 MRI 應作為肺癌術前常規分期檢查。
MRI 對骨髓腔轉移敏感度和特異度均很高,可根據臨床需求選用。
4.超聲檢查:主要用於發現腹部實性重要器官以及腹腔、腹膜後淋巴結有無轉移,也用於雙側鎖骨上窩淋巴結的檢查;對於鄰近胸壁的肺內病變或胸壁病變,可鑑別其囊、實性以及進行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超聲還常用於胸腔積液及心包積液抽取定位。
5.骨掃描檢查:用於判斷肺癌骨轉移的常規檢查。
當骨掃描檢查提示骨可疑轉移時,對可疑部位進行 MRI、CT 或 PET-CT 等檢查驗證。
6.PET-CT 檢查:有條件者推薦使用。
是肺癌診斷、分期與再分期、療效評價和預後評估的最佳方法。
三、內窺鏡檢查
1.支氣管鏡檢查:支氣管鏡檢查技術是診斷肺癌最常用的方法,包括支氣管鏡直視下刷檢、活檢、針吸以及支氣管灌洗獲取細胞學和組織學診斷。
上述幾種方法聯合應用可以提高檢出率。
2.經支氣管針吸活檢術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TBNA) 和超聲支氣管鏡引導的經支氣管針吸活檢術(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可以穿刺氣管或支氣管旁的淋巴結和腫塊,有助於肺癌診斷和淋巴結分期。
傳統 TBNA 根據胸部 CT
定位操作,對術者要求較高,不作為常規推薦的檢查方法,有條件的醫院應當積極開展。
EBUS-TBNA 實時進行胸內病灶的穿刺,對肺癌病灶及淋巴結轉移能夠獲得精確病理及細胞學診斷,且更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
3.經支氣管肺活檢術 (transbronchial lungbiopsy,TBLB):可在 X 線、CT、氣道超聲探頭、虛擬支氣管鏡、電磁導航支氣管鏡和細支氣管鏡引導下進行,適合診斷中外 2/3 的肺外周病變 (peripheralpulmonary lesions,PPL),在診斷 PPL 的同時檢查了管腔內情況,是非外科診斷肺部結節的重要手段。
4.縱隔鏡檢查:作為確診肺癌和評估淋巴結分期的有效方法,是目前臨床評價肺癌縱隔淋巴結狀態的金標準。
5.胸腔鏡檢查:可以準確地進行肺癌診斷和分期,對於 TBLB 和經胸壁肺腫物穿刺針吸活檢術 (transthoracic needle aspiration,TTNA) 等檢查方法無法取得病理標本的早期肺癌,尤其是肺部微小結節病變行胸腔鏡下病灶楔形切除,可達到明確診斷及治療目的。
對於中晚期肺癌,胸腔鏡下可以行淋巴結、胸膜和心包的活檢,胸水及心包積液的組織和細胞學檢查,為制訂全面治療方案和個體化治療方案提供可靠依據。
四、其他檢查技術
1.痰細胞學檢查:是目前診斷肺癌簡單方便的無創傷性診斷方法之一。
2. TTNA: 可在 CT 或超聲引導下進行胸內腫塊或淋巴結的穿刺。
3.胸腔穿刺術:胸腔穿刺術可以獲取胸腔積液,進行細胞學檢查。
4.胸膜活檢術:對於診斷不明的胸腔積液,胸膜活檢可以提高陽性檢出率。
5.淺表淋巴結及皮下轉移結節活檢術:對於伴有淺表淋巴結腫大及皮下轉移結節者,應常規進行針吸或活檢,以獲得病理學診斷。
五、實驗室檢查
1.實驗室一般檢測:患者在治療前,需要行實驗室常規檢測,以了解患者的一般狀況以及是否適於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1) 血常規檢測;(2) 肝腎功能等檢測及其他必要的生化檢查;(3) 如需進行有創檢查或手術治療的患者,還需進行必要的凝血功能檢測。
2.血清學腫瘤標誌物檢測:目前美國臨床生化委員會和歐洲腫瘤標誌物專家組推薦常用的原發性肺癌標誌物有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細胞角蛋白片段 19(cytokeratinfragment,CYFRA21-I) 和胃泌素釋放肽前體
(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ProGRP),以及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 等。
以上腫瘤標誌物聯合使用,可提高其在臨床應用中的敏感度和特異度。
作者簡介:
王明軍,1999年07月畢業於河南中醫學院中醫系,大學本科,學士學位,現任腫瘤科主任,副主任醫師,LA醫師,先後進修於中國中醫科學院附屬西苑醫院和河南省腫瘤醫院,率先在我縣成立腫瘤科,該科室的成立填補了我縣腫瘤專業防治的空白,並初步奠基了我縣腫瘤放、化療學科的形成,河南省中醫腫瘤專業協會常務委員,安陽市腫瘤康復及姑息治療專業協會常務委員,安陽市醫學會放療學會委員,內黃縣第九屆政協委員,發表專業論文十餘篇,先後獲得
「最受病人歡迎的醫務工作者」、「縣先進工作者」、「內黃縣十大傑出青年」、「內黃縣十佳醫生」等光榮稱號。
在食管癌、賁門癌、肺癌、胃、腸癌、乳腺癌、原發性肝癌、轉移性肝癌、惡性淋巴瘤、惡性胸腹水、腦轉移、骨轉移等常見腫瘤的診斷、放療、化療和綜合治療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讓肺癌顯出原形的N種方法
原發性肺癌(以下簡稱肺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提高肺癌的診斷對保證肺癌患者儘早地接受個體化精準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國內外獲取肺組織進行活檢的手段有:開胸肺活檢,經皮穿刺肺活檢,經纖維支...
肺癌檢查項目大全,不同情況做不同檢查
一、肺癌的檢查包括那些方面?通過臨床症狀及胸部X 線片懷疑肺癌後,患者還需要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肺癌的診斷分期,一是定性檢查,有痰檢、氣管鏡、縱膈鏡、穿刺活檢、胸水引流細胞學、開胸活檢及探查術等方法...
了解這些診斷方法,讓肺癌「無處可躲」
據臨床資料統計結果顯示,肺癌早期術後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並且原位腺癌和微浸潤腺癌的5年生存率可達100%,但中晚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顯降低,對患者的預後產生嚴重的影響。由於早期肺癌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