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懂血常規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首先咱們知道,我們抽血一般肘部靜脈抽,而這的血液是來自血液循環池中的。

靜脈採血

血液是有血漿與血細胞組成的,血液離體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放置,黃色上清液即為血漿,血細胞由於是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其他細胞構成,所以沉降在下。

血常規化驗單

上圖是一張典型的血常規化驗單,一張合格的化驗單,除了其檢驗結果必須「完整,準確,及時」之外,被檢人個人信息,住院信息也必須保證準確無誤,結果審核也應是「雙簽字」。

(急診另處)

白細胞計數:白細胞一般有活躍的移動能力,會因每天不同時間和機體不同的功能狀態而在一定範圍內變化,它不是一個或是均一的細胞群。

根據其形態、功能和來源部位可以分為三大類:粒細胞、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

粒細胞又可依據胞質中顆粒的染色性質的不同,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和嗜鹼粒細胞三種。

白細胞是人體與疾病鬥爭的「戰士」。

趨化因子導致的白細胞進行變形蟲樣吞噬運動

當病原菌侵入人體時,它會穿過毛細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將病菌包圍﹑吞噬。

如果體內的白細胞的數量高於正常值,很可能是身體有了炎症。

接下來你就需要消炎了。

但是,在女性處於生理期、妊娠期。

又或者是情緒的劇烈波動。

都可能致使升高,可如果它大幅度升高時,那就在提醒你可能是嚴重的感染或白血病。

白細胞計數的減少可能存在於某些特殊的感染、敗血症中,一些藥物也可引起白細胞計數的降低。

腫瘤可以引起白細胞計數的波動,具體不定,還有可能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水痘、風疹等;長期接觸放射線、各種理化因素導致的中毒、腫瘤的化療和放療、脾功能亢進、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纖維化及應用某些藥物等都會導致白細胞計數減少等其他原因。

淋巴細胞是體積最小的白細胞,由淋巴器官產生,是機體免疫應答功能的重要細胞成分。

淋巴細胞是一類具有免疫識別功能的細胞系,按其發生遷移、表面分子和功能的不同,可分為T淋巴細胞(又名T細胞)、B淋巴細胞(又名B細胞)和自然殺傷(NK)細胞。

它增多見於,①感染性疾病:如麻疹、風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②某些血液病:如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等;③急性傳染病恢復期;④器官移植後的排異反應期等。

減少見於,應用化學藥物如腎上腺皮質激素或接觸放射線,免疫缺陷性疾病,某些傳染病的急性期等。

中性粒細胞增多見於急性和化膿性感染(癤癰、膿腫、肺炎、闌尾炎、丹毒、敗血症、內臟穿孔、猩紅熱等),各種中毒(酸中毒、尿毒症、鉛中毒、汞中毒等),組織損傷、惡性腫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

減少多見於傷寒、副傷寒、麻疹、流感等傳染病、化療、放療。

某些血液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缺乏症、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脾功能亢進、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白細胞基本就兩大類,無粒細胞與粒細胞,就上面兩種。

(無粒細胞,包括淋巴細胞、單核細胞。

粒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

再來看紅細胞。

生理課本中,我們知道,紅細胞並不直接運輸氧氣,而是由血紅蛋白與氧氣結合後再運輸血紅蛋白,所以,出現在這個位置這樣的箭頭「↓」,提示貧血,孕婦及營養不良者的這一項目通常偏低,大出血、慢性出血性疾病同樣引起這兩項指標的降低。

另外,這兩項指標的下降並不能指示白血病,但很多情況下,白血病能引起它們的下降;「↑」這樣,則提示造血功能旺盛,常見於高原居住的人,如西藏地區居民的這一項目普遍較高,也可見於各種造血系統疾病、嚴重燒傷、高血壓等。

但化驗單結果異常並不總代表身體患有疾病,化驗單上的參考範圍僅僅是一個參考,根據一個地區絕大多數人的化驗結果統計而成,非本地區居民,或有較長時間未居住於該地區,甚至從事某些特殊職業、懷孕的情況下,某些項目後面可能會被判定為「不正常」而畫上一個箭頭。

「紅細胞壓積」。

它是一個比值,指示紅細胞占血液體積的比例,用百分數表示。

它反映紅細胞和血漿之間的體積關係。

它的上升提示血液濃縮,通常指示身體處於缺水的狀態;下降則提示血液稀釋。

紅細胞平均體積和紅細胞分布寬度反應紅細胞的發育情況,升高或縮小均提示造血系統的問題。

平均血紅蛋白量與平均血紅蛋白濃度通常指示近期的營養狀況。

最後,血小板。

血小板是從骨髓成熟的巨核細胞胞漿解脫落下來的小塊胞質。

血小板對機體的止血功能極為重要。

因血管創傷而失血時,血小板立馬開始釋放,開始止血功能。

在生理止血過程中,它的功能活動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創傷發生後,血小板迅速黏附於創傷處,並聚集成團,形成較鬆軟的止血栓子;第二段主要是促進血凝並形成堅實的止血栓子。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常見於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小板增多症常見於急慢性炎症,缺鐵性貧血及癌症患者,此類增多一般不超過500×10^9/L,經治療後情況改善,血小板數目會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

脾切除術後血小板也會有明顯升高。

當血小板計數<100×10^9/L即為血小板減少,常見於血小板生成障礙,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壞增多,如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戈謝病等,消耗過度如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家族性血小板減少如巨大血小板綜合徵等。

另附臨床檢驗常見危急值表一份

危急值表

看病救人,請信任醫生。

連續40個小時工作,醫生累倒在手術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醫療血常規化驗單,您能看懂嗎?

【血常規化驗單,您能看懂嗎?】懷孕後的檢查,自然離不開抽血化驗。但是,長長的化驗單出來時,面對那些數據您會不會有傻眼的感覺。自己看不懂,問醫生人家沒空,頂多一句一切正常或哪項有問題。孕媽媽帶著這...

小小血常規也有大學問

檢驗醫學——中華檢驗醫學網旗下微信公眾平台。您的隨身微雜誌。楊自堅 安陽市人民醫院檢驗科我們都知道,當患者不明原因發熱、感染、組織損傷或貧血來醫院就診時,醫生往往會囑咐患者首先進行血常規的檢測。...

痛風患者如何看血常規化驗單?

到醫院看病,醫生常給開一個化驗叫血常規,「常規」二字的英文為routing,因此血常規又可縮寫為:「血RT」,習慣上也稱作「血象」,它是病人最常做的一項血液化驗,包括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