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女性莫忽視子宮脫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年近古稀的張老太,最近有了難言之隱,原來她患上了子宮脫垂。

「前年,我在老家的婦產醫院做檢查時,醫生曾提醒我是子宮輕度脫垂,那時還沒什麼不方便。

而現在,我有時上廁所或蹲著洗衣、擇菜時間長了,就會感覺下面有東西掉出來。

」經診斷,張老太目前患的是中度子宮脫垂:

根據病情輕重,子宮脫垂分為三個級別:子宮下移,子宮頸尚在陰道口內,稱為輕度脫垂;子宮頸脫出於陰道口,而子宮體尚在陰道內,稱為中度脫垂;宮頸或子宮體完全脫出陰道口,稱為重度脫垂。

子宮輕度脫垂時,患者毫無感覺,也不影響生活。

子宮重度脫垂者脫出的子宮由於長期與衣物摩擦出現感染或潰爛、出血等,如伴有膀胱、尿道膨出時,還可能出現排尿困難以及尿失禁等併發症。

由於子宮脫垂基本不會危及生命,很多女性寧願常年忍受痛苦,也不願治療。

其實,子宮脫垂屬於盆底障礙性疾病,它會給女性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影響。

子宮脫垂最根本的原因是盆底組織鬆弛,導致子宮韌帶失去彈性,常見的原因有如下幾種:

1.懷孕和分娩 一般情況下,多次生育的女性發生子宮脫垂的可能性較大。

但是第一次懷孕和分娩,也有可能發生子宮脫垂。

因為懷孕後期以及巨嬰、難產、急產、接生不當等生產傷害也都可能損傷子宮的韌帶和盆底肌肉。

2.絕經 有相關報導,子宮脫垂髮生在絕經後者約占61.3%。

絕經前後的女性,由於激素水平大大降低,臟器彈性開始下降,骨盆腔底部肌群鬆弛,子宮韌帶的張力大大降低,從而導致子宮脫垂。

3.長期負重活動或慢性咳嗽 女性經常干體力活或長期做超負荷運動,尤其是舉重訓練、負重活動等,或者慢性咳嗽,都易使腹壓增加,發生子宮脫垂或內臟下垂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先天性盆腔肌群軟弱鬆弛也可引起子宮脫垂。

此外,經過各類盆腔手術後,也可能造成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的治療方法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兩大類,用哪種治療方法,要依據患者的年齡、脫垂的程度、有無合併症、身體的健康狀況等綜合考慮。

1.輕度——每天做提肛訓練

對於輕度的子宮脫垂患者,主要以預防保健為主。

比如,避免經常做增加腹部壓力的動作,生產後的女性儘早做盆底重建和康復的訓練,停經後的女性適度補充雌激素。

同時,患者可進行提肛肌收縮鍛鍊:用力收縮肛門持續5~10秒鐘後放鬆,每次連續做10分鐘左右,每天上午、下午各做一次。

2.中度——可佩戴子宮托

對於中度的子宮脫垂,年齡較大、體質虛弱或患有心、肺、肝、腎等臟器疾病不宜手術或不願手術的患者,可採用醫用矽膠制的子宮托來治療。

子宮托只能緩解病情,不能根治。

宮頸及陰道壁炎症、生殖道潰瘍和重度脫垂無法還納者,以及會陰重度裂傷、陰道口鬆弛等,不能卡住子宮托者,都不適宜佩戴子宮托。

3.重度——最好手術

對重度子宮脫垂患者,最好的治療方法還是手術,但也應綜合患者年齡、對生育的要求以及身心狀況選擇不同的手術方法。

如對年輕、有望再生育者可以不切子宮體,只切一部分宮頸,並做陰道前後壁修補,以縮短韌帶,通過筋膜的縫合來加固盆底肌肉。

對無生育願望或已經絕經合併有子宮肌瘤或宮頸病變的女性,常用方法是從陰道切除子宮,再將韌帶等支撐組織還原固定,同時修補膨出的陰道前後壁,預防膀胱、直腸的脫出。

(摘自《保健與生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子宮脫垂對老年女性有哪些危害?

哪些老年女性容易發生子宮脫垂?子宮脫垂是老年女性的常見疾病,有下列情況的老年女性更容易發生子宮脫垂:①產後過早參加體力勞動(特別是重體力勞動,如肩挑,搬運等)的女性,這是由於產後 盆低肌、筋膜及...

乾貨|分娩創傷帶來了子宮脫垂

子宮能保持於膀胱和直腸之間的正常位置,有賴於骨盆底部肌肉、筋膜的支持和附著在子宮上韌帶的懸吊。如果這些支持組織受到損傷,子宮就會沿著陰道向下脫出,稱之為子宮脫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