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流行病,你中招了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萬物復甦,春意盎然。

春天是一年最美好的季節,春季也是一些傳染病的高發階段。

蟄伏了一冬的細菌病毒也蠢蠢欲動,春季常見傳染病發病率也隨之增高,尤其是抵抗力弱的人稍不注意就容易患病。

這些傳染病大多是呼吸道傳染病,可通過空氣、短距離飛沫或接觸等途徑傳播,必須科學防控才能盡享春光。

那麼,你對春季流行性疾病知多少呢?讓我們一同了解流行於春季的幾種傳染病: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猩紅熱,水痘、流腦、手足口病等。

春季常見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

其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傳播。

典型的臨床症狀是:急起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症狀。

一般秋冬季節是其高發期,所引起的併發症和死亡現象非常嚴重。

該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可分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經常發生抗原變異,傳染性大,傳播迅速,極易發生大範圍流行。

甲型H1N1也就是甲型一種。

本病具有自限性,但在嬰幼兒、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礎疾病的患者容易並發肺炎等嚴重併發症而導致死亡。

小兒麻疹

麻疹是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性很強,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種疫苗的地區易發生流行,2~3年一次大流行。

麻疹病毒屬副黏液病毒,通過呼吸道分泌物飛沫傳播。

臨床上以發熱、上呼吸道炎症、眼結膜炎及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和頰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疹退後遺留色素沉著伴糠麩樣脫屑為特徵。

常並發呼吸道疾病如中耳炎、喉-氣管炎、肺炎等,麻疹腦炎、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等嚴重併發症。

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

我國自1965年,開始普種麻疹減毒活疫苗後發病顯著下降。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流腮,俗稱痄腮。

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見。

是兒童和青少年期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

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腫痛為主要特徵,有時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

常見的幷發症為病毒腦炎、睪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

腮腺炎病毒屬副黏液病毒科。

病人是傳染源,通過直接接觸、飛沫、唾液的吸入為主要傳播途徑。

接觸病人後2~3周發病。

流行性腮腺炎前驅症狀較輕,主要表現為一側或兩側以耳垂為中心,向前、後、下腫大,腫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邊緣不清,表面發熱,有觸痛。

7至10天消退。

本病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缺乏特效藥物,抗生素治療無效。

一般預後良好。

水痘

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成人發病症狀比兒童更嚴重。

以發熱及皮膚和黏膜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徵,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發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

冬春兩季多發,其傳染力強,水痘患者是惟一的傳染源,自發病前1~2天直至皮疹乾燥結痂期均有傳染性,接觸或飛沫吸入均可傳染,易感兒發病率可達95%以上。

該病為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留瘢痕,如合併細菌感染會留瘢痕,病後可獲得終身免疫,有時病毒以靜止狀態存留於神經節,多年後感染復發而出現帶狀皰疹。

猩紅熱

為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中醫稱之為「爛喉痧」。

其臨床特徵為發熱、咽峽炎、全身瀰漫性鮮紅色皮疹和疹退後明顯的脫屑。

少數患者患病後由於變態反應而出現心、腎、關節的損害。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發生,尤以冬春之季發病為多。

患者和帶菌者是主要傳染源,經由空氣飛沫傳播,也可經由皮膚傷口或產道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但發病多見於小兒,尤以5~15歲居多。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化膿性腦膜炎。

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環,形成敗血症,最後局限於腦膜及脊髓膜,形成化膿性腦脊髓膜病變。

主要臨床表現有發熱,頭痛、嘔吐、皮膚瘀點及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征,腦脊液呈化膿性改變。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

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

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

目前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主要對症治療。

預防措施

1、按時注射預防疫苗

2、每天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尤其寢室、電腦室、書房等;

3、不到人口密集、空氣污染的場所去,如歌舞廳、影院、錄像廳;

4、勤洗手,並用流動水徹底清洗乾淨,包括不用污濁的毛巾擦手;

5、到醫院就診最好戴口罩,回家後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6、注意不要過度疲勞,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

7、合理膳食,增加營養;

8、發熱或有其它不適及時就醫;

9、避免接觸傳染病人,儘量不到傳染病流行疫區;

10、傳染病人用過的物品及房間適當消毒,如日光下晾曬衣被,房內門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劑噴洒、擦拭。

春季食養

1、冬之剛過,春季來臨。

春季是天下萬物復甦的季節,隨著溫度、濕度的漸升,春耕大規模的開始。

此時的人體內肝火正旺,凡冬天保養不當者,春天易得溫病。

一般宿疾如高血壓病、哮喘、皮膚病及過敏性疾病等易在此時爆發。

故在飲食上應忌發物,如蝦、竹筍、雄雞、海鮮等應儘量少吃。

2、在整個春季里,我們的食養原則應是減酸益甘而養脾氣。

因為春天肝火旺,肝旺容易克伐脾土而引起脾胃病,而酸味是肝之本味,故此時應減酸味,不能再助長肝氣以免過旺,這樣可以保護脾氣不受克伐。

甘是脾的本味,為了抗禦肝氣的可能侵犯,增加甘味以增強脾氣,可以此加強機體的防禦。

例如疏理肝氣的陳皮、平熄肝風的杭菊、柔肝和脾的谷芽等,都是合時宜的食養食品。

此時應注意少進難以消化的食物,如粽子、粘冷肥膩之物等,以免影響臟腑的正常功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冬季養生小常識 預防八種高發傳染病

冬季氣溫變化較大,天氣變冷、氣候乾燥,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冬季常見傳染病有手足口病、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麻疹等。所以每個人都要充分認識傳染病,傳染病可以造成身體健康的危害,輕者影響工作、學...

如何預防春季常見傳染病

春季氣候乾燥,乍暖還寒,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當人們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冬天,迎來春天時,體內環境很難一下子與外界環境相適應,人體的免疫力相對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機而入、侵襲人體,很容...

秋冬季有哪些常見傳染病?如何預防?

秋冬季氣溫變化較大,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氣變冷、氣候乾燥,傳染病的高發季節隨之到來。餘杭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人告訴小記者及市民朋友,我區秋冬季常見傳染病有手足口病、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水痘、風疹...

這四種疾病春季特別要留意

春天是各類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寶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防制科科長田輝說,據目前寶雞市傳染病監測和往年流行的情況,最可能遇到的呼吸道傳染病為流感、麻疹、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等。流感:出現發熱、咳...

拿去不謝,春季高發傳染病全能自救指南!

在經歷了清明小長假後的超長6日待機後,我們終於迎來了美好的周五時光。這個周末,你有沒有踏青計劃呢?不過千萬當心,萬物復甦,沉積了一冬的細菌也在蠢蠢欲動喲!博誠君整理了一些春季傳染病防範小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