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的診斷方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或胰膽等病變引起的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常見為消化性潰瘍,急性胃黏膜病變,食管胃底靜脈曲張以及胃癌。

該病對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如果日常出現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狀時,還需及早就醫診斷。

常用的檢查方法

1、X線檢查:可了解出血部位與病變性質。

2、胃鏡檢查:對出血部位與病因常可作出迅速而正確的診斷,已列為首選檢查方法。

3、選擇性動脈造影:為上述診斷未能確診時補充檢查,對血管畸形更有診斷價值。

4、放射性核素顯象:探測標記物自血管外溢的情況,可發現活動性出血病灶。

5、含線膠囊試驗:對十二指腸遠端與近端空腸病變引起出血的定位有一定價值。

診斷鑑別

1、嘔血和黑便:凡出血後因血液刺激引起噁心嘔吐的,便可有嘔血表現。

若出血後立即嘔出,血液呈鮮紅色;若血液在胃內停留一段時間,經胃酸作用後再嘔出,則呈咖啡渣樣的棕褐色。

血液除吐出外,更多的是從腸道排出。

由於血紅蛋白經腸內硫化物作用形成黑色的硫化鐵,所以,排出的血液一般都是柏油樣黑便。

只有當出血量大,血液在腸道內通過很快時,排出的血液才呈暗紅色,或偶爾呈鮮紅色。

一般而言,當出血量大時,有黑便又有嘔血;當出血量小時,常常僅有黑便。

如果出血部位在十二指腸,嘔血較少見。

2、出血引起的全身症狀:若出血速度慢,量又少,一般無明顯全身症狀,僅在長時間出血後出現貧血。

若出血量多又快,則可出現心慌、出冷汗和面色蒼白,甚至血壓下降等急性失血表現。

3、原發疾病的症狀: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見的病因是潰瘍病、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胃癌、食管癌或十二指腸癌、急性胃粘膜損傷出血等。

若為潰瘍病出血,則出血前常有上腹疼痛史;若為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則有肝硬化病史及肝硬化的臨床表現。

上消化道出血診斷的確立

根據嘔血、黑便和失血性周圍循環衰竭的臨床表現,嘔吐物或黑糞隱血試驗呈強陽性,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計數及血細胞比容下降的實驗室證據,可作出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但必須注意以下情況:

1、排除來自呼吸道的出血:咯血與嘔血的鑑別診斷很重要,因為兩者的治療不同,基礎疾病也不同,預後可能也不同。

2、排除口、鼻、咽喉部出血:注意病史詢問和局部檢查。

常有表現為嘔血的病人最後證實為牙出血,容易誤診,所以必須檢查清楚。

3、排除進食引起的黑糞:如動物血、炭粉、鐵劑或鉍劑等藥物。

注意詢問病史可鑑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醫學基礎知識:嘔血與咯血的鑑別

診斷學是醫療事業單位考試中的一個科目,在所有的科目中診斷占的比例相對較少,但是仍舊有一些知識點是考試中經常考到的,今天小編就幫大家梳理一下嘔血與咯血的鑑別。嘔血和咯血都是從口中而出,但是二者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