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該如何治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神經根型頸椎病

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表現包括:⑴頸肩部疼痛和手指麻木感。

2)肌力減弱。

(3)頸部肌肉緊張。

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治療以非手術療法為主,98%以上的病人可以治癒或好轉。

牽引療法再配合合適的頸圍制動及止痛解痙類藥物如索密通等有明顯效果。

推拿按摩等手法操作亦有一定療效,但應請富有臨床經驗且操作輕柔的正規醫師治療,切忌粗暴操作,否則容易引起意外。

但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和醫保制度的改革,手術所占比例正在逐漸提高。

凡具有以下情況者應考慮手術:一是非手術療法4周以上無效,而且在臨床表現、影象學檢查所見及神經定位檢查一致的病人;二是進行性肌肉萎縮及劇烈疼痛而診斷明確者;三是非手術療法雖然有效,但症狀反覆發作,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者。

2、椎動脈型頸椎病

眩暈是椎動脈型頸椎病病人的常見症狀,發病時往往伴隨頭痛。

非手術療法可以使80%—90%的病人好轉和治癒。

輕者可用頸圍保護,重者則需要採用牽引療法,一般需臥床持續牽引3—4周,再用頜—頸石膏頸部制動4—6周,有效率可達90%以上。

10%——20%的病人需要做減壓性手術。

手術療法適用於個別久治無效或反覆發作已影響工作、生活者,尤其是伴有脊神經根或脊髓受壓時,手術率更高。

椎動脈型頸椎病預後大多良好,尤其是因椎節不穩致病的病人。

症狀嚴重者經手術治療,效果也大多滿意,少有復發者。

3、交感型頸椎病

交感型頸椎病的臨床表現包括:(1)交感神經興奮症狀:頭痛或偏頭痛、頭沉、頭昏、枕部痛或頸後痛、視物模糊、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肢體發涼怕冷、身體局部多汗。

(2)交感神經抑制症狀:頭昏眼花、眼瞼下垂、流淚鼻塞、心動過緩;血壓偏低、胃腸蠕動增加等。

交感型頸椎病的治療應以非手術治療為主,大多數病人可以經非手術治療獲得緩解和痊癒。

治療方法包括臥床休息、頸椎牽引、頸圍領制動保護、理療等。

臥床休息、頸圍領制動保護和頸椎牽引可以緩解頸項肌的痙攣,增大椎間隙,減輕對交感神經的刺激。

頸托和圍領可限制頸椎過度活動,輕柔的手法按摩及理療有加速局部炎性水腫消退,鬆弛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的作用。

對於頑固病例,保守治療無效者,在頸椎高位硬膜外封閉或者交感神經節封閉明確診斷後,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手術切除突出的椎間盤及部分增生的鉤椎關節及骨刺,椎間植骨以使不穩定的頸椎得到穩定,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4、脊髓型頸椎病  脊髓型頸椎病的臨床表現包括:感覺障礙、運動障礙、頭痛、頭暈以及排尿或排變障礙。

脊髓型頸椎病早期可試用非手術療法,主要是休息、頸圍保護及藥物療法等。

頸部可行輕手按摩或理療,但切忌推拿,尤其是手法較重的推搬及復位等動作。

凡是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該考慮手術:①頸脊髓受壓症狀明顯(急性、進行性),磁共振或CTM等也已證實脊髓明顯受壓;②病程較長,症狀不斷加重而又診斷明確者;③脊髓受壓症狀雖為中度或輕度,但非手術療法治療1~2個療程以上沒有改善而又影響工作和正常生活者。

  由於脊髓型頸椎病病情一般較重,手術的範圍一般也較大。

病情不同、治療時間的早晚不同,同是脊髓型,預後可能相差很大。

一般來講,椎間盤突出或脫出致病的病人預後大多較佳,痊癒後如能注意防護,少有復發者;中央型頸椎病治療收效快、效果好;如果椎管矢狀徑明顯狹小,再同時伴有較大骨刺或是後縱韌帶鈣化者,預後普遍較差;病情發展到後期處於重度狀態者,尤其是脊髓接近完全變性、已失去恢復可能的病人,預後最差。

因此,一旦患病,切勿拖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有了這些症狀一定要重視起來!

1. 後頸部疼痛,用手向上牽引頭頸可減輕,而向下加壓則加重者(大多為頸型頸椎病).2. 頸部疼痛的同時,伴有上肢(包括手部)放射性疼痛或/與麻木者(大多為神經根型頸椎病).3. 閉眼時,向左右...

哪些類型的頸椎病不用進行手術?

眾所周知,手術是對人體原有組織的破壞,對患者都有一定的影響,多數頸椎病患者會糾結究竟要不要去做手術。實際上,頸椎病也可以通過非手術的方法來進行治療。

年級輕輕就得了頸椎病?預防是關鍵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徵,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徵、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