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與腎氣的關係如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月經的生成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生理過程,中醫認為它是腎氣、天癸、臟腑、氣血、經絡相互協調作用於胞宮,使之定期藏瀉的生理現象。

腎氣為腎精所化之氣,婦女從童稚開始,腎氣逐漸長養,到了二七之年,腎氣盛實,促使天癸成熟,導致任通沖盛,月經來潮。

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說:「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

」說明了腎氣旺盛,天癸產生,任脈與沖脈旺盛,各方面相互協調,然後才能產生月經,並且具有生育能力。

年至「七七」,沖任虛衰,天癸漸竭,則月經停止來潮,其生殖能力也隨之喪失。

由此可以看出腎氣的盛衰在女性生殖生理活動全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在婦女月經的「行」與「閉」的全過程中,起著決定作用。

腎氣包含腎陰、腎陽兩個方面。

腎陰是腎陽的物質基礎,腎陽是腎陰的功能表現,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動力。

女子7歲就逐漸由幼女向青春期轉化,而這種轉化的基本動力是由先天之腎的精氣與後天儲藏在腎的精氣相互作用的結果,二者缺一不可,而以先天之腎的精氣為主要,二者相互支持,相互轉化。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女子從7歲開始內分泌腺開始活動,促進了性的分化及趨向成熟。

女子到14歲以後便進入了青春期,此時「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21歲左右即「腎氣平均」,28歲則是身體生長發育的盛壯時期,該年齡階段是生育的最佳時期。

而到35歲以後就開始出現陽明脈衰,面部乾燥,皺紋出現,兩鬢角的頭髮開始變白,生育的能力也逐漸減弱,生育質量也逐漸降低,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

42歲左右「三陽脈衰」,人體的臟腑氣血功能減弱,各項生理功能隨之下降。

49歲則「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

」即所謂的圍絕經期階段,卵巢功能衰退,月經即將閉止,生育能力也隨之喪失。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女子從月經開始來潮至月經停閉,整個生理階段都主要取決於中醫所說的「腎」,取決於「腎氣」的盛衰。

可見,月經與腎氣有著密切的關係。

更多關注微信294981677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從中醫角度解讀AMH和卵巢早衰

『什麼是「AMH」』●AMH的全稱「抗穆勒試管激素」,是一項常規檢測指標,主要用來評價卵巢中的卵子儲備。卵巢內的卵泡數量越多,AMH的濃度便越高;反之,當卵泡隨著年齡及各種因素逐漸消耗,AMH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