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頭暈為什麼那麼難治?廣東省名中醫妙手清竅止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眩暈本身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疾病,耳石症、頸椎病、腦動脈硬化等均可引起眩暈。
而中醫則有「無風不作眩」、「無痰不作眩」、「無虛不作眩」等說法。
要找到其中原因,並且及時治療好頭暈,這對醫生是個較大的考驗。
文/ 羊城派記者 張華
受訪專家/廣東省名中醫 王清海 教授
眩暈三周
這到底是什麼病?
張先生,今年76歲,老爺子身板還算硬朗,胃口也不錯。
然而,最近一個月很鬧心,也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反覆的心悸、頭暈,這麼被折磨了一個月之後,前幾天因為症狀加重了,幾乎要躺著起不來床了,這才被家人攙扶著到醫院就診。
在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心血管科經過兩周的中藥治療,張先生的心悸症狀消失,頭暈雖有減輕,但一直存在,拿張先生的話講,「頭昏沉沉,雖然沒有天旋地轉,但是還是感覺頭昏沉沉。
」接診的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心血管專科主任中醫師王清海細心問診,發現張先生並沒有噁心嘔吐的跡象,坐著或者躺著,改變體位也不會明顯加重頭暈,測其血壓,發現非常正常:120/80mmHg,心率也是89次/分。
再一追問,發現張先生以前有高血壓病和腦動脈硬化等病史。
因為張先生頭暈了一個多月,家人耐不住性子了,心情焦慮,疑惑地問醫生: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頭暈?需要做什麼檢查嗎?怎麼才能治好?
王清海主任中醫師解釋道,引起頭暈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為中樞性眩暈和周圍性眩暈。
周圍性眩暈常見的有耳源性疾病如耳石症、美尼爾氏綜合症,有因頸椎病引起等;中樞性眩暈多因腦動脈硬化、椎動脈及頸動脈狹窄或者閉塞,導致大腦供血不足或者腦內腫瘤等疾病等引起。
可以由於情緒變化、熬夜、飲食不當、失血勞累等誘發。
王清海認為張先生的頭暈屬於中樞性的眩暈,可能與腦動脈硬化、大腦供血不良有關。
中醫認為,肝風、肝火、風痰、瘀血上擾腦竅,阻滯經脈氣血運行,導致腦脈不通,引發眩暈。
所以,中醫有「無風不作眩」、「無痰不作眩」、「無虛不作眩」等說法。
對於這位張先生的頭暈,王教授認為,他是由於脾濕生痰,痰濁上蒙腦竅所引起,可以用半夏白朮天麻湯加減治療。
方中以半夏燥濕化痰,天麻熄風止眩暈,二藥合用為主藥,以治風痰眩暈頭痛;白朮、茯苓健脾祛濕,以治生痰之源,為輔藥;橘紅理氣化痰,甘草、生薑調和脾胃,均為佐使藥。
諸藥合用,可以達到化痰熄風,健脾祛濕,治療眩暈的目的。
堅持用藥
絕大多數是可以治好的
王清海教授認為,眩暈本身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疾病,一般以頭暈、眼花為主要表現。
症狀輕的只是覺得頭暈頭昏,無其他不適,閉上眼睛休息下可以自行緩解。
嚴重的會如坐車船,看東西旋轉不定,不能站立,甚至伴有噁心、嘔吐、汗出、面色蒼白等症狀。
而張先生的情況介於二者之間。
至於為什麼頭暈好轉得比較慢,這與痰濁的性質有關。
王清海說,痰為陰邪,其性粘膩,由痰濁引起的疾病往往纏綿難愈,病程較長,但是如果張先生能夠配合治療、按時複診,醫生根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所出現的病情變化,隨時調整用藥,再加上飲食調理,絕大多數都是可以治好的,有的甚至可以根治。
所以建議患者要樹立信心,堅持治療,及時複診。
王清海教授還建議,在中醫中藥治療頭暈過程中,也可以配合一些非藥物療法,例如按摩雙側太陽穴、風池、耳朵周邊的少陽經脈穴位,輕輕按壓眼球等措施,也可以減輕。
如果痰濕較重者,要避免進食油膩、寒涼、生冷的食物,以免加重痰濕病情。
記者手記
王清海教授為人謙和,如中醫所講的「中和之道」,凡事講究把握分寸恰到好處,用在診病中,他用藥也是「恰如其分」。
對待病人寬厚仁慈,無論長幼、職業都一視同仁。
讓記者敬佩的是,王清海對很多中醫理論比較精通,信手拈來。
據說他從小就敬仰中醫,在學校學習時中醫理論基礎就相當紮實,先後師從廣州中醫藥大學鄧鐵濤國醫大師和陝西中醫藥大學張學文國醫大師。
一頭扎進中醫科研與臨床,一晃就是40年,與之交流,你能體會得到他對中醫這個職業是真愛。
眩暈的確是疑難病症,治療時間可能比較長。
這就是對患者和醫生之間信任度的一個考驗。
王清海認為,當治療效果不明顯的時候,患者應該儘可能將病情詳細告訴醫生,讓醫生充分了解病情的性質、發展過程等等,還要樹立信心,堅持治療,切不可太過急躁而不信任醫生,導致治療半途而廢。
而作為醫生在遇到疑難病例時,更應該沉著冷靜,剝絲抽繭,仔細分析疾病的原因,選擇適當的檢查,儘量明確病因,並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處方用藥,力爭做到「對症下藥」。
受訪專家介紹
王清海主任中醫師,廣東省名中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全國第四、五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指導老師,第一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
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高血壓專家委員會常委,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衛生經濟學會中西醫經濟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國家自然基金和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
【專長介紹】
師從廣州中醫藥大學鄧鐵濤國醫大師和陝西中醫藥大學張學文國醫大師。
中醫基礎理論造詣深厚,從事心血管病中醫臨床研究30餘年,理論造詣深厚,臨床經驗豐富, 在中醫藥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慌心跳、氣短、胸悶、胸痛、眩暈、頭痛、咳嗽、水腫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善於運用桂枝、黃芪等通陽益氣、行氣活血、化痰通絡的方法治療心腦血管疾病。
在治療中醫內科雜病方面也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學術與成果】
著有科普專著《知名中醫談心腦血管著重保健》和主編專業著作《高血壓中西醫結合研究與臨床》(均為人民衛生出版社),發表論文40餘篇,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4項,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高血壓中醫臨床研究進展學習班」四期。
研製治療高血壓藥物2種,治療心臟病藥物2種。
獲得發明專利1項。
【出診安排】
出診地點:特診專家診室(門診綜合樓3樓)
出診時間:周一、四、日上午
今日編輯:李朝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後台予以刪除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
中老年人眩暈反覆發作 或是「耳石」作怪
受訪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 何偉平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輝 通訊員 張秋霞「耳石症」是引起嚴重頭暈最常見的疾病,是大部分頭暈的罪魁禍首。60歲以上中老年人為耳石症高發人...
名中醫王清海:膏方講究「一人一方」 感冒腹瀉需暫停服用膏方
俗話說,「冬天進補,春天打虎」,正值冬季,注重養生的老廣們,早就將冬令進補提上了日程,為自己準備進補冬令膏方了。膏方作為古老配方,通過中醫傳承下來。明清時代,膏方的製作方法演化為煎汁、濃縮、加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