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的優點和缺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氯胺酮(Ketamine),俗稱K粉。
20世紀70年代,氯胺酮被普遍作為精神科藥物及研究對象,並於1978年達到頂峰。
在使用過程中,陸續有科學家發表服用氯胺酮後出現中毒現象的研究報告,並且,在大約20世紀末,氯胺酮的應用開始變質,成為狂野派對及其他類似活動里常用的致幻藥。
於是,美國、英國、加拿大和中國等各國開始限制氯胺酮的使用,並將其列為危險精神科藥物加強監控。
氯胺酮的應用與藥理
氯胺酮的藥理跟鎮咳藥物、麻醉鎮靜劑環烴六胺(俗稱天使塵,(Phencyclidine)相似,對人類的副作用較大。
在醫學上,氯胺酮是一種短效麻醉劑,在各種小手術或診斷操作時,可單獨使用氯胺酮進行麻醉;氯胺酮也可以作為其他全身麻醉劑的誘導劑,輔助麻醉性能較弱的麻醉劑或與其他全身或局部麻醉複合使用。
氯胺酮
注射低劑量的氯胺酮能夠快速改善抑鬱症,藥效能維持數天至兩周;目前的抑鬱症藥物需要長期服用才可能有效,許多人還需要經過耐心測試或更換藥物才能見效,甚至有部分患者對所有抗抑鬱藥物都沒響應,而氯胺酮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並且未來氯胺酮或類似氯胺酮的藥品有機會成為合法的抑鬱症用藥。
2016年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氯胺酮的抗抑鬱效果可能來自其代謝物(2S,6S;2R,6R)-hydroxynorketamine
(HNK)。
按藥理學分類,氯胺酮是一種分離性麻醉藥物,為新型非巴比妥類靜脈麻醉劑。
它透過對大腦邊緣部的作用,影響大腦皮層的選擇作用。
靜脈注射後首先進入腦組織,腦內濃度為血漿濃度的6.5倍,先阻斷大腦聯絡徑路和丘腦向新皮層的投射,部分意識存在,痛苦顯著消失;隨血藥濃度升高而抑制整個中樞神經系統。
作用快速但短暫,能選擇地抑制大腦及丘腦,靜注後約30秒鐘(肌注後約3~4分鐘)即產生麻醉,但植物神經反射並不受抑制。
氯胺酮治療抑鬱症的優點和缺點
根據以上所述,氯胺酮最普遍的應用是作為麻醉劑和止痛藥,還可以作為一種致幻劑讓使用者與現實暫時脫離,體驗快感。
還有另外一種不被大多數人知道的就是,美國精神科臨床在患者對所有抗抑鬱藥不響應的情況下,將氯胺酮超適應症用於抑鬱症的治療。
加利福尼亞州聖地亞哥大學精神病學教授戴維·費費爾(David
Feifel)就是第一位在臨床上使用氯胺酮超適應症治療抑鬱症的醫生之一。
Feifel在《柳葉刀精神病學》(The Lancet Psychiatry)中指出:目前在臨床上批准的抗抑鬱藥物都具有相似或相同且相對有限的功效,大部分患者在服用這些抗抑鬱藥之後抑鬱症狀都沒有得到足夠緩解。
一方面是抗抑鬱藥物研究停滯不前,另一方面是對抗抑鬱藥物治療抵抗的患者數量逐漸增多,這是推動新穎治療方法——氯胺酮治療抑鬱症的兩大主要原因。
一些有說服力的研究結果和病例報告指出,一些難以治療的抑鬱患者,其抑鬱症狀已經持續了幾個月甚至是幾年,在所有抗抑鬱藥治療均失敗之後,使用氯胺酮後,在幾個小時內抑鬱症狀就得到緩解。
針對這一點,有人指出,在臨床上使用氯胺酮治療抑鬱症並沒有經過嚴謹的臨床試驗;用藥成本也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患者每個療程要花費1000多美元,而且要經歷好幾個療程的治療,但這項治療成本很少覆蓋在患者的醫療保險之中,也就意味著患者要自費數千美元進行抑鬱症的治療。
氯胺酮的抗抑鬱作用機制
令氯胺酮用於抑鬱症治療的倡導者興奮的是,相比於目前臨床上批准的標準抗抑鬱藥,氯胺酮治療抑鬱症有著不一樣的作用機制。
氯胺酮治療抑鬱症,是通過影響單胺神經遞質(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或多巴胺)的信號傳導實現的。
氯胺酮被認為是通過阻斷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體發揮作用,而NMDA受體是與胺基酸神經遞質——谷氨酸相互作用。
服用氯胺酮後大腦中產生的化學變化目前還尚未完全了解,但這些變化可能包括氯胺酮誘導了基因的表達以及在藥物消除後依舊長時間作用的信號級聯。
與此同時,與治療作用同時出現的爭議問題就是氯胺酮的副作用。
有學者指出,很多娛樂用戶為追求刺激體驗,在服用氯胺酮後會出現不可思議的身體、精神反應,包括幻想、幻覺以及靈魂出竅的體驗,而這些副作用在氯胺酮被批准用於抑鬱症的長期治療之前,還需要經過進一步研究。
據Feifel說,他有一些病人每2-4周就會接受一次氯胺酮治療,有一些病人已經接受了長達3年的治療,而這些病人並沒有出現任何安全問題。
氯胺酮的臨床開發及應用
很多製藥公司都開始開發療效類似氯胺酮但沒有類似氯胺酮副作用的新藥。
位於埃文斯頓(芝加哥市北郊城市)的Naurex公司,報導了其藥物GLYX-13的研究,這種新藥在對400名抑鬱患者的治療中,緩解了將近一半患者的抑鬱症狀,並且沒有帶來任何精神病性副作用。
強生公司在開發含有氯胺酮衍生物的鼻噴霧劑,Crecicor公司在開發一種每日一次的口服藥物。
關於氯胺酮副作用導致其不能應用於臨床,Feifel駁斥了這個概念。
Feifel解釋道,在他的臨床過程中,沒有任何一名患者是因為分離迷幻體驗而終止治療的。
雖然有幾個病人在用藥過程中也會有不愉快的體驗,但這種情況很少見,通常也與氯胺酮的用藥劑量相關,並且因為氯胺酮的代謝快速,這種不愉快的體驗也是非常短暫的。
在病人使用氯胺酮後,通常會發現他們有了積極振奮的精神體驗,並且在用藥體驗之後,普遍認為是氯胺酮發揮了重要的抗抑鬱作用。
在英國,已經有兩個氯胺酮用於治療抑鬱症的臨床試驗,研究者認為,他們已經看到了氯胺酮用於臨床治療抑鬱症的希望。
在氯胺酮的臨床安全性方面,研究者認為長期使用氯胺酮的不良反應主要是發生在膀胱上,這在長期使用氯胺酮進行娛樂的人身上發現過,而他們使用氯胺酮是沒有經過科學醫囑的強劑量與高頻率。
氯胺酮的副作用雖然明顯,但是一些患者在不會發生副作用的情況下使用氯胺酮,確實會對其抑鬱病情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有足夠的臨床經驗,那氯胺酮的使用是足夠安全的。
研究人員普遍贊同,任何臨床醫生在處方氯胺酮治療抑鬱症時都要充分了解其特徵並接受相關訓練,同時應建立自願報告系統以跟蹤治療結果或不良事件反饋,收集氯胺酮治療抑鬱症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的數據。
這樣,研究人員可以以更充分的數據平衡處方氯胺酮進行抑鬱症治療的風險和利益,這也是難治性抑鬱患者的新希望。
圖片來源:網絡
參考文獻
Tony Kirby. Ketamine for depression: the highs and lows. The Lancet Psychiatry. 2015, 2(9):783-784
編輯:喬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