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護士必看:如何避免那些抽血的「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合格血標本的採集是保證檢驗結果準確性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護士作為採血者,一定要避開這些「坑」。

今天在醫護之家護士圈看到一條動態,是關於護士抽血存在的問題,接下來小編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綜上,護士在採集血標本時確實容易不小心出現錯誤,影響檢驗結果。

常見的錯誤主要有以下幾種

1.加強對護士的培訓

護士是血標本採集的執行者,在採血環節的很多因素會影響到血標本的準確性,對護士進行採血知識的培訓是很有必要的。

培訓內容包括標本採集的注意事項、常用臨床檢驗項目質量標準、影響標本質量的主要因素、檢驗項目的採血量等,定期考核,提高護士的知曉率,減少採血環節的錯誤率。

2.提高護士責任心

護士責任心不強也是造成臨床出現不合格標本的原因,護理人員應充分認識到標本質量對疾病診斷及治療效果判斷的重要意義,自覺執行各項操作規程。

3.加強患者健康教育

護士在抽血前應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詳細交待注意事項,如抽血前一晚告知患者某些檢驗項目需禁食水12h、避免劇烈運動、禁菸酒、需保持情緒穩定等,儘量減少患者因素對血標本的影響。

4.選擇合適的採血部位

如對輸液、輸血患者,應在對側肢體採集血標本,儘量選擇遠心端的血管,並避開用藥時間。

嚴禁從輸液針中採血及靜脈近心端採血。

5.注意採血時間

原則上應晨起空腹採血,主要目的是儘量減少晝夜節律、運動、飲食對檢驗結果帶來的影響。

對於細菌培養應儘可能在高熱、寒戰以及應用抗生素前採集標本,可檢出最高的陽性率;急性心肌梗死測定肌鈣蛋白於發病後4~6h採集較好。

6.合理選擇血管

對小兒、老年、危重患者及燒傷患者等採血困難者,應充分估計到血量會較少,合理選擇粗直的大血管抽血,必要時選擇頸外靜脈及股靜脈穿刺,保證血量充足。

7.嚴格落實查對制度

嚴格落實查對制度,採血前認真核對醫囑與採血管,核對患者姓名及化驗項目與採血管是否相符等,避免漏項及錯用試管等差錯。

8.加強對血液標本運送環節的監控和管理

在標本運送過程中,要注意避免劇烈震盪標本,避免標本污染及變質,採血後及時送檢。

血標本送檢應在常溫下進行,溫度過高過低,都將影響血液中的化學成分。

標本放置的最佳溫度為4℃左右,通常室溫下放置的待測標本應儘量在5h內測定完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臨床檢驗標本的採集知多少?

檢驗標本的正確採集,關係著檢查結果的準確性,也避免了不必要的醫療糾紛。作為一名護理人員,每天都面臨著標本採集的問題,那如何正確採集標本,是我們需要討論和關注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