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醫生迎難而上,「拆除」子宮裡的「定時炸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多數女性對「子宮肌瘤」一定不陌生,這個號稱「婦科第一瘤」的腫瘤牽動著不少女性的心,到底是保守治療還是手術切除成了她們無法抉擇的煩惱。

近日,張女士(化名)在鄭州人民醫院鄭東院區成功完成了腹腔鏡下特殊部位多發性子宮肌瘤剔除術,既保留了子宮,也找回了健康。

多年子宮肌瘤成「定時炸彈」如何保宮犯了難

10年前,張女士(化名)在體檢時被查出患有子宮肌瘤,但恐懼手術只是定期複查。

近一年來,月經量逐漸增多,子宮肌瘤也不斷增大,伴頭暈、乏力、腹痛等不適症狀。

張女士諮詢了多家醫院,希望通過手術將子宮肌瘤切除,大部分醫院都建議她實施開腹子宮肌瘤剝除術,這樣可以保留子宮;或者在腹腔鏡下實施子宮全切術。

原來,張女士有一個約6公分大的肌瘤位於子宮後壁宮頸部,屬於特殊部位子宮肌瘤,手術難度大、風險高,即使開腹做子宮肌瘤剝除術,也存在很大困難。

張女士今年40多歲,雖然已沒有生育需求,但她仍想要保留作為女性象徵的子宮,並且不願做傳統開腹手術。

這樣一來,如何既微創又「保宮」成了難題。

醫生成功「拆彈」微創手術解決高難度子宮肌瘤

經介紹,張女士來到鄭州人民醫院鄭東院區,在做了相關檢查後顯示:張女士共有3個子宮肌瘤,分別位於宮底前壁、宮頸前壁和宮頸後壁,且肌瘤大小均超過5公分。

同時,張女士的血紅蛋白僅有80g/L,屬於中度貧血。

鄭東院區婦科主任郭偉平對張女士的病情做了細緻評估後,決定先做2個月預處理,再為她實施腹腔鏡下的「保宮」手術。

雖然手術存在較大困難與風險,但憑藉多年臨床經驗,郭主任對手術很有把握。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手術如期進行,通過腹部小孔,在腹腔鏡下將子宮肌瘤剔除並取出。

術中發現,張女士位於宮頸後壁的肌瘤不僅位置特殊,緊鄰輸尿管和腸管,並且還發生了變性,瘤體邊界不清,無明顯包膜,質地如爛魚肉般。

據張女士的管床醫生王軍介紹,一般的子宮肌瘤質地較硬,並有清晰的邊界,能夠整體取出,而張女士的卻難以整體取出,需要一點一點逐一剝離,整個手術過程十分艱難。

經過縝密的術中操作,手術順利完成。

由於是微創手術,術後張女士恢復快,精神狀態良好。

談起這次曲折的就醫經歷,她說:「這麼多年來我一直特別擔心保不住子宮,這次能夠順利完成保宮手術,真的特別感謝郭主任和科室的所有醫護人員。

子宮肌瘤趨於年輕化

與20年前相比,女性子宮肌瘤的發病年齡約提前了5歲,發病高峰期由40歲提前到現在的35歲左右。

目前子宮肌瘤是婦科第一大疾病,在醫院婦科手術中,子宮肌瘤占到60%以上。

這與生活水平提高、環境變化有著密切關係。

子宮肌瘤是激素依賴型腫瘤,長期吸收小劑量的雌激素會在體內累積,導致人體內環境變化而誘發肌瘤。

高脂肪飲食、體重過胖、長期服用激素類藥品、食品及使用一些含有雌激素的化妝品等是主要病因。

這3類人群易患子宮肌瘤

1

性生活失調

夫妻間正常的性生活刺激,可促進神經內分泌正常進行,使人體激素正常良好的分泌,而長期性生活失調,容易引起激素水平分泌紊亂,導致盆腔慢性充血,誘發子宮肌瘤。

2

抑鬱

中年女性面臨著工作和家庭的雙重精神壓力,易產生抑鬱情緒。

女性自身的抑鬱情緒,很容易促使雌激素分泌量增多,且作用加強,這同樣是子宮肌瘤產生的重要原因。

3

未育女性

權威研究表明,女性一生中如果有一次完整的孕育過程,能夠增加10年的免疫力,而這10年的免疫力,主要針對的是婦科腫瘤。

未育女性由於得不到孕激素及時有效保護,易發生激素依賴性疾病,子宮肌瘤就是其中之一。

如何預防子宮肌瘤

1

調節情緒,防止大怒大悲、多思多慮,應儘量做到知足常樂,性格開朗、豁達,避免過度勞累。

2

適時婚嫁,生兒育女、節制房事,以防損傷腎氣,加重病情。

更應注意房事衛生、保持外陰清潔。

3

飲食定時定量,不能暴飲暴食。

切勿濫用激素類藥物。

4

定期檢查身體,發現疾病及早治療。

專家介紹

郭偉平

鄭東院區

婦科主任

副主任醫師

從事婦產科20多年,在婦科腫瘤、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不孕不育、婦科內分泌疾病、高危妊娠等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熟練掌握腹腔鏡下/腹式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婦科腫瘤四級手術,腹腔鏡下大子宮切除、子宮肌瘤剔除、輸卵管復通術、妊娠相關疾病的微創手術 ,子宮內膜息肉、宮腔粘連電切等宮腔鏡手術,以及盆腔器官脫垂及壓力性尿失禁、女性私密整形等術式。

科室諮詢電話:

0371—67079331

0371—67079327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