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診斷,了解越多越受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長期貧血、發熱和感染,白細胞減少,常常是臨床的疑難症,即使一些頂級醫院,用常規的診斷方法也很難確診。
基因診斷可以一舉解決這些問題。
儘管腫瘤治療已經研發了一些有效的靶向藥物,但這些藥物只針對有特定基因突變的患者,而基因診斷則大大有利於醫生的藥物選擇,節約腫瘤患者醫療費用。
目前第二代基因檢測技術已經開始應用到臨床一線,對血液病、腫瘤和免疫缺陷病的診斷工作,達到精準診斷。
目前的基因診斷技術,不僅能夠識別影響家庭甚至單一個人的基因缺陷與遺傳性疾病,還能夠對許多腫瘤、白血病和一些體細胞突變的免疫缺陷病,做出疾病類型的精準診斷。
第 一屆血液、腫瘤及免疫缺陷病致病基因臨床檢測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與會專家針對各種血液病的基因變異、免疫缺陷病的基因突變、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腫瘤的融 合基因、與腫瘤靶向治療藥物相關的基因,以及基因與臨床疾病診治的關係、基因診斷病例的經驗報告等展開研討。
會議執行主席、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血液病專家朱 平教授接受了專訪。
採訪人:首先請教朱平教授,基因檢測和基因診斷是一回事嗎?
朱平:基因檢測是通過血液、 其他體液或細胞對DNA進行檢測的技術,取被檢測者脫落的口腔黏膜細胞或其他組織細胞,擴增其基因信息後,通過特定設備對被檢測者細胞中的DNA分子信息 作檢測,預知身體患疾病的風險,分析它所含有的各種基因情況,從而使人們能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通過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避免或延緩疾病的發 生。
某些受精卵(種質)或母體受到環境或遺傳等的影響,引起的下一代基因組發生了有害改變,產生了(體質)疾病,為了有針對性地解 決和預防,故需要通過實驗室的基因診斷、基因分析才能得到確認,又稱DNA診斷或分子診斷。
用目前人類對基因組的認識和分子遺傳學數據,檢查分子結構水平 和表達水平,對普通遺傳病或家族遺傳病做出的診斷,這是基因診斷。
比如著名影星,電影《古墓麗影》的女主角安吉麗娜·朱莉做基因診 斷後發現,自己的基因中有容易發生乳腺癌的基因(BRCA1)。
她的母親和外婆都發生乳腺癌,母親與乳腺癌鬥爭了近十年,於56歲時去世。
朱莉知道自己通 過遺傳獲得BRCA1基因,因此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幾率要比較高(目前研究認為分別是87%和50%)。
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有過早失去媽媽的恐懼,她決定
採取主動,降低患病風險,切除了乳腺和卵巢。
不管這樣極端的手段是否應當效仿,人們也不得不佩服她掌握自己命運的勇氣。
採訪人:基因診斷能夠為病人解決哪些問題?
朱 平:最近幾年基因診斷技術有了飛速的進展,採集很少的血樣,就可以在試管里大量合成一個人的全套基因。
尤其是這兩年發展的第二代基因序列測定的技術,可以 一舉測定任何人的全部基因。
不僅能夠識別影響家庭和個人的基因缺陷,發現各種遺傳性疾病,還能夠對許多腫瘤、白血病和一些體細胞突變的免疫缺陷病做疾病類 型的精準診斷。
採訪人:白血病是社會十分關注的疾病,基因診斷對這種疾病有什麼益處?
朱平:在白血病治療中,確定疾病的基因分類對治療有無可比擬的價值。
值 得一提的是急性白血病中間的一種類型,叫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20年前,這種白血病還是不治之症。
我記憶最深的病人,是一個不到20歲的漂亮小女孩。
這 孩子頭一天上班,突然流鼻血,全辦公室同事七八個人將她護送到醫院,以為鼻子填塞一下就可以回去上班,誰知一化驗,確診早幼粒細胞白血病,不到一周時間就 全身出血不止,去世了。
現在,這種白血病藥物就可能治癒了。
我國有幾位醫學家為世界所有這種白血病的治療做出了傑出貢獻,上海的王 振義教授發現的維甲酸和哈爾濱張亭棟教授發現的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療有顯著效果。
他們都獲得了我國的科學成就獎。
現在有很多科學家呼籲,用中醫以毒攻毒 理念出發的中醫張亭棟,應當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值得一提的是我的朋友張鵬主任,在許多醫生對砒霜治療白血病將信將疑的時候,他奔走 呼籲並用大量確切的病例報告證實治療效果,目前全世界都採用這種方法治療。
在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之前,需要確定白血病細胞是否有特殊的融合基因 (PML/RARa),如果有,用維甲酸、砒霜就會有顯著效果,否則就多半治療無效了。
基因診斷對其他白血病的治療結果也有重要意 義。
如有AMP/ETO融合基因的急性白血病,多數預後較好,常規化療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通常不一定要做風險較大的骨髓幹細胞移植。
這些融合基因是否還 伴有另外的基因突變,如FLT3基因突變,可以進一步對急性白血病的預後進行精準判斷。
採訪人:提到基因,總是使人想到遺傳病,如果家族沒有明顯的遺傳病的歷史,需要做基因診斷嗎?
朱平:實際上,血液、腫瘤及免疫缺陷病基因的這些變異,都可以分為家族遺傳性基因變異和體細胞基因突變兩部分。
所 謂家族遺傳性變異,是患者所有細胞都具有的基因變異,遺傳性變異多數是由於父母攜帶的突變基因,遺傳給了子女。
這種遺傳方式包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AD),即子女無論從父母哪一方獲得變異基因都會發病。
當然,有些變異基因在不同個體體內表達的程度不同,可能子女病情輕重不一,出現所謂常染色體不完 全顯性遺傳。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AR),是指父母分別攜帶同樣的基因變異,如果兩個人的變異基因同時給予一個子女,這個子女才會 發病。
性連鎖遺傳病(XD)指致病基因在X性染色體上,通常兒子由於只有一個X染色體,會導致發病,女兒有兩個X染色體,即使從父母獲得一個基因變異的染 色體,只是攜帶者,有可能遺傳給後代,但不會發病。
體細胞基因突變是指患者某些組織或者器官後天性地發生了體細胞變異,其父母並沒 有相應的變異,體內其他細胞也沒有這些變異。
這些變異通常並不會遺傳給後代。
目前在幾乎所有的白血病、淋巴瘤和實體腫瘤都發現有某種體細胞的基因變異。
變 異包括出現基因突變和新的融合基因。
體細胞突變的典型血液病病例,是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這種疾病的基因突變,導致血細胞表面的蛋白出了問題,細胞變
得脆弱而易於溶解。
體細胞基因突變的血液病,還包括骨髓增殖性腫瘤(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纖維化、瀰漫性嗜酸細胞增多症)。
採訪人:免疫缺陷病,這種病聽起來不是很耳熟,這是哪一科的疾病?為什麼要用二代測序的方式檢測那麼多基因?
朱平:免疫缺陷病是免疫系統發育不全或免疫功能遭受了損害引起的一組疾病。
主要是內科和兒科的疑難病,實際上各個科室都可能遇到。
我 在門診不時會遇到一些大醫院醫生送來的這類會診病人。
這類病人往往長期發熱,感染,淋巴結、肝脾腫大,往往有來源不容易確定的微生物感染,臨床診斷起來頗 為困難。
實際上,隨著我國醫療條件和醫生診療水平的提高,發現和確診的免疫缺陷病癒來愈多。
2015年免疫缺陷病國際專業聯合會發布了免疫缺陷病有關近 200種基因缺陷。
我們用二代測序技術可以檢測全部已知的免疫缺陷基因,迅速檢出這類疾病。
通常免疫缺陷病可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 兩種類型。
原發性免疫缺陷病多與遺傳相關。
患者從父母一方或者雙方獲得某一種免疫缺陷基因,導致容易感染某種疾病。
近年我們認識到,一些位於同一基因傳導 通路上的隱性遺傳基因的功能疊加,也會導致臨床發病。
還有些所謂繼發性免疫缺陷病,表現為多種感染(EB病毒、巨細胞病毒感染、愛滋病病毒感染、球孢子菌
感染、風疹、麻疹、麻風、結核病等)難以治癒。
患者年齡越小感染頻率越高,病情也越重。
感染可表現為反覆的或持續的。
最常見的感染部位是呼吸道。
現在知 道,許多所謂的繼發性免疫缺陷病可能仍然是免疫缺陷基因導致的。
採訪人:會上專家介紹了一整套基因組合檢測,這對患者有什麼意義嗎?
朱 平:我們設計的這套基因組合檢測包括4部分:血液系統遺傳病、血液腫瘤性疾病的基因突變、白血病淋巴瘤和其他血液腫瘤相關的融合基因、免疫缺陷病基因突變 與腫瘤靶向治療藥物相關的基因,它包含了絕大多數血液、腫瘤及免疫缺陷病有臨床診斷和治療價值的基因變異。
這一設計,可以使基層醫院對這些疾病診斷的水平
和國家頂級醫院站在同樣的起跑線上,直接對臨床疾病做出精準的最後診斷。
了解了患者疾病發生的原因和進展規律,可以根據診斷結果,採用有效的治療方案,使 患者得到合理的治療。
退一萬步說,至少患者可以充分了解疾病的現狀和轉歸,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
採訪人:目前腫瘤病人愈來愈多,據我了解腫瘤的診斷主要依靠病理診斷,為什麼還要做基因診斷?是否會增加病人費用?
朱 平:我們設計的實體瘤基因診斷,主要針對有明確治療效果的靶向藥物。
腫瘤是相應器官的細胞內的基因出現了變異。
如肺癌的EGFR、ALK、PD-1基因, 乳腺癌的HER2,甲狀腺癌的KIT等。
根據腫瘤基因的突變類型,目前國內外已經發展出一批精確針對突變基因的靶向藥物。
很多靶向藥物已經被中國的醫生采
用。
我們主要關注基因檢測對於患者是否有益處。
一些靶向藥物可以精確地針對某些基因突變,但是這些基因突變很可能只出現於少數腫瘤病例。
靶向藥物多數十分 昂貴,動輒數十萬元會花費進去。
如果無的放矢,不僅危及患者生命和金錢,還喪失了寶貴的早期治療的時間。
鑒於這種概念,我們的設計方便臨床醫師採用,也為 患者節約診療費用。
「伴隨診斷」治肺癌,如何助推精準醫療?
近年來,我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持續高居首位,每年肺癌新增病例約73萬,嚴重危害人民健康。隨著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精準醫療正逐漸成為腫瘤治療的新方向,而「伴隨診斷」作為精準醫療的基石也日益受到關...
伴隨診斷有助精準治療肺癌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董偉)「近年來,伴隨診斷的出現為腫瘤治療帶來了突破性進展。隨著不同癌症中特有基因的突變被不斷發現以及針對這些突變基因的靶向藥物的臨床應用,伴隨診斷能幫助臨床...
羅氏診斷基因突變檢測 指導癌症靶向治療
光明網11-27 02:33顯示圖片科技日報訊(記者李穎)11月14日,羅氏診斷宣布,其cobaskras基因突變檢測已獲得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通過對kras基因突變狀態的準確識別,...
精準診斷助力肺癌診療全程管理
目前,肺癌已經成為中國主要疾病負擔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癌症首位。據統計,2015年我國新增肺癌患者約為73萬例,每年約有61萬人死於肺癌。此外,與其他癌症相比,肺癌的5年生存率極低,嚴重...
從精準醫學看肺癌規範化診療
韓學晶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疾病治療中如果能多一份了解,那麼診療也將變得更為有力。精準醫學,就是利用疾病的遺傳信息的異常來針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由衛計委肺癌質控中心、衛計委臨床病理質控中心、...
肺癌診療進入精準醫學的新時代
近些年,腫瘤分子診斷的發展及靶向藥物的廣泛應用,推動了癌症治療進入精準醫學新時代。以非小細胞肺癌為例,腫瘤科醫生對於疾病的認識已經從傳統意義上的病理分型進入基因指導下的分子分型。在「肺癌規範化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