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除濕、止瀉、延年益壽全靠它!——芡實的功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於芡實

芡實是《黃帝內經》中記載的上品藥材之一,也是廣東十大道地藥材,產於廣東省肇慶的芡實又稱為肇實。

芡實是一味常用的藥食兩用藥材,在《食療本草》等書中均有記載。

芡實性平味甘澀,具有益腎固精、健脾止瀉、除濕止帶的功效。

《神農本草經》認為,芡實「主濕痹,腰脊膝痛,補中,益精氣,強志,令人耳聰目明。

久服輕身不飢,耐老」。

芡實入脾、腎經,既能益腎,又能健脾,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祛病強身,延年益壽,是平補之佳品。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芡實具有抗氧化、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傳說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到晚年仍身健體壯,面色紅潤,才思敏捷,主要得益於數十年堅持每日食用煮熟的芡實。

芡實是很好的中藥材,有很多的治病功效,還有很多配伍方式。

芡實的治病功效

1、治老幼脾腎虛熱及久痢

芡實、白扁豆、薏苡仁、蓮肉、白朮、茯苓、山藥各四兩,人參一兩,炒燥為末,用白湯調服。

2、治婦女帶下病

取芡實、山藥、薏仁、白果各半兩,車前子、地骨皮各二錢、土茯苓四錢,黃柏二錢,上述藥材加水煎汁服用。

3、強意志,利耳目,益精氣

芡實三合,煮熟後去殼,取粳米一合,加入芡實煮粥,每天空腹服下。

芡實用藥配伍

1、配蓮子

健脾止瀉,補腎固精止帶力強,適用於脾虛之久瀉,白帶過多及腎虛精關不固之遺精。

2、配山藥

健脾益腎,可用於脾腎兩虛,帶下過多,腹瀉不止等。

3、配金櫻子

益腎斂精,固澀下元,可用於脾腎虧虛,下元不足之遺精滑泄,小便失禁,白濁白帶,久瀉不止等多種病證。

4、配黃柏

清熱燥濕力增,又具脾腎同治之長,尤宜濕熱帶下兼氣虛者。

5、配菟絲子

溫煦脾陰,益腎澀精,脾腎同治,可治各種陽虛泄瀉。

6、配杜仲

一能溫陽司精關而強筋骨,一司澀精固腎兼能健脾,溫補固澀力增,可用於脾腎兩虛,命火不足之腰膝酸軟,遺精滑泄等證。

芡實的食療方

芡實粥

芡實50克,粳米50克,洗凈,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

功效:具有益精氣、強志、利耳目的功效,長期食用益壽延年。

芡實茯苓山藥粥

芡實15克,白茯苓15克,山藥15克,粳米100克。

上述用料洗凈,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即成。

功效:具有健脾益氣、祛濕止瀉的功效。

適用於有泄瀉、脘腹冷痛、食欲不振、倦怠乏力、面色晦暗等症狀的人群食用。

芡實雞內金餅

生芡實300克,雞內金150克,麵粉750克。

將生芡實、雞內金研末,與面和勻,均勻烙成20個餅。

早晚各吃一個。

功效:具有健脾祛濕、消積止瀉的功效,適用於大便溏薄、便中夾有不消化食物,勞累後或進食油膩食物後腹瀉加重,同時伴有腹脹、疲倦乏力、飲食不振等症狀的人群食用。

益智仁芡實大棗飲

芡實15克,益智仁10克,大棗5枚。

上述用料洗凈,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20分鐘即成。

功效:具有益氣健脾、固腎的功效,適用於成人夜尿頻多或小兒尿頻。

芡實薏苡仁燉老鴨

芡實、薏苡仁、山藥各15克,陳皮5克,老鴨肉200克,瘦豬肉100克,生薑3片,黃酒少量。

鴨肉去毛洗凈,切塊;瘦豬肉洗凈切塊。

芡實、薏苡仁、山藥洗凈,與鴨肉、豬瘦肉一同放入砂鍋,加入生薑、陳皮及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去浮沫,再小火熬煮1.5小時,調入精鹽、黃酒即成。

功效:具有健脾益腎、滋陰養胃的功效,適用於神疲乏力、腹瀉、尿頻或見腰膝酸痛、下肢水腫等症狀的人群食用。

食用芡實注意事項

中醫認為,芡實能健脾、除濕、止瀉,常常用於慢性腹瀉、慢性腸炎等病症,也可與白朮、茯苓、白扁豆等一起調配藥膳食用,如茯苓芡實粥、芡實山藥粥等。

芡實還能益腎固精,可用於治療伴有腰膝酸軟、耳聾耳鳴、腰痛等腎虛不固症狀的遺精、滑精,作為食療則可與核桃、紅棗等一同配合食用。

另外,對於小兒晚上遺尿,則可以將芡實與益智仁、大棗等調配藥膳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長期食用芡實雖有延年益壽的功效,但小兒不宜多食,尤其忌與蓮子一同食用。

此外,由於芡實的固澀作用較明顯,因此,大便秘結或小便不通暢的人群不要食用,食滯不消化的人群也應慎食。

更多文章,請點擊查看!

板藍根的服用90%的人都用錯了

沒看這篇,千萬別說自己會吃山藥(未病先治就屬它)

千古名方逍遙丸的神奇妙用及七大誤區

本文編輯:紫蘇

本文轉自網絡,由紫蘇整理完成

如涉及侵權,請直接聯繫我們後台刪除,謝謝!

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轉載請註明出處

更多健康養生知識,請關注岐黃養生堂(eqihuang)微信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