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多躺有道理!椎間盤突出不想開刀,臥床休息是緩解良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骨科名醫:腰痛多躺有道理!椎間盤突出不想開刀,臥床休息 ... 椎間盤突出不像其他骨科退化疾病,許多的患者其實年紀都很輕。

偏偏發作起來,腰痛、腿 ... Skiptocontent 椎間盤突出不像其他骨科退化疾病,許多的患者其實年紀都很輕。

偏偏發作起來,腰痛、腿痛、下背痛全部出現,生活大受影響。

這時最常面臨的問題「到底需不需要開刀?」豐榮醫院院長應思漢醫師解釋,其實開刀與否要看椎間盤突出的方式。

如果只是椎間盤膨出卻沒有結構的損壞,是有機會慢慢痊癒的。

椎間盤突出不受年紀影響!搬動摩托車就可能造成 不少年輕族群可能因為重量訓練、搬重的東西、長時間開車等,過程中瞬間不正確的施力就可能造成椎間盤突出。

豐榮醫院院長應思漢醫師說到:「最常見的像是機車族要挪停車位的時候,搬動其他摩托車而閃到腰。

因為瞬間的壓力讓脊椎負荷過大,脊椎的軟骨就會受傷。

」不像一般骨科常見的退化問題,椎間盤突出的發生其實跟患者年紀沒有關係。

只是有些人椎間盤受傷後可以慢慢自行恢復,有些卻得開刀。

到底該怎麼知道自己需不需要手術?應思漢院長說,其實可以依照椎間盤突出的方式,來研判需不需要開刀。

大致上有三種不同分型: 椎間盤突出分為3種!突出情況研判開刀與否 首先要先了解「椎間盤」是一種特殊的軟骨組織,外圈叫做環狀纖維軟骨,中間類似牙膏的物質叫做髓核。

不同程度的壓力可能造成不同型態的椎間盤突出。

一、椎間盤「膨出」(Prolapse)註1 因為壓力擠壓導致椎間盤中間髓核的物質像夾心餅乾一樣往外膨出,但是環狀纖維軟骨沒有完全破掉。

這樣的狀況藉由多躺著休息,降低脊椎荷重,就有機會自行痊癒。

應思漢醫師表示:「以前的人說腰痛要多躺著是有道理的,因為躺著的時候脊椎壓力小。

所以對於椎間盤突出的人來說,趁還不嚴重時多臥床休息,是最好的修復方式。

」 二、椎間盤「突出」(Extrusion)註1 外面纖維軟骨已經變薄破裂,內部髓核突出被脊柱後方的韌帶包覆而沒有破出來,就會介在需要開刀跟不開刀之間,等待自行恢復的機會。

若臥床、吃藥、復健或其他治療方式三到六個月仍然會疼痛甚至到影響生活品質,手術還是一個很好的選項。

三、椎間盤「脫出」(Sequestration)註1 再繼續往下惡化,髓核的物質繼續被擠出,跑到外面脊髓的空腔內壓到神經。

由於跑到軟骨外面的組織不會憑空消失,也無法自行跑回原來的位置,這類的椎間盤突出幾乎是無法自行恢復的。

唯有透過手術將異物移除,才能解決神經壓迫的疼痛症狀。

應思漢院長解釋:「一般人所熟悉的『椎間盤突出』其實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越前面的階段就越有機會自行恢復,但到了後面柔軟的髓核都被擠壓出來,自行恢復機率就非常低了。

」不管哪個程度,因為都是直接壓迫到坐骨神經,對患者來說都是不舒服,都會出現腰痠、下背痛,一直往下延伸到臀部、大腿甚至小腿,不會因為不同階段而有症狀上的差異。

能否忍受疼痛感也是開刀與否的關鍵 患者千萬不要因為害怕開刀拒絕看醫生,特別當腳已經出現酸麻痛,時間甚至持續一兩個星期沒有改善就應該趕快去醫院檢查評估。

應思漢院長建議:「在症狀初期就應該來骨科做完整的理學檢查與影像檢查,照X光、電腦斷層(CT)甚至磁振造影(MRI),看清楚是哪個階段。

椎間盤膨出或是突出是可以自己恢復的,應該多平躺休息;一旦椎間盤脫出是縮不回去的,神經壓久了不處理反而拖到肌肉萎縮,甚至大小便都受到影響。

及早手術不要耽誤,才不會留下永久性的後遺症。

」 過去有研究指出,椎間盤突出的患者,接受手術與沒有手術一年之後的結果是相近的。

有部分學者認為開刀與否取決於患者有沒有辦法忍受身體的不舒服,甚至是經濟上有沒有辦法接受數週甚至數個月的平躺休息無法工作。

應思漢院長舉例:「像有些退休的老人家因為活動量少,雖然椎間盤突出壓到坐骨神經,但症狀慢慢緩和神經也適應了,也許就不需要開刀。

」 反觀手術的好處,是可以立刻把神經壓迫的異物移除,症狀當下就能獲得改善,短時間就能恢復工作。

因此對於椎間盤膨出或是椎間盤突出的患者來說,要不要開刀完全要看患者本身的意願與需求。

但對於椎間盤脫出的患者而言,因為擔心而延誤手術,反而可能留下永久的神經後遺症喔! 開刀並非一勞永逸!生活型態不改會恐再復發 別以為開刀就是一勞永逸,一輩子不會再有同樣的問題。

應思漢院長提到:「椎間盤突出的手術通常只是把不該突出的組織拿掉,而不是把軟骨整個掏空。

假設患者每天久站久坐或是不正常施力,剩下的椎間盤哪天可能一個姿勢不良又被擠出來,椎間盤突出就又復發了。

若生活型態不改變,同樣的狀況是會再度發生的。

」況且腰椎有五節,若沒有好好注意,沒有手術的椎間盤同樣可能受傷再次壓迫神經。

椎間盤突出跟脊椎退化一樣,最容易出現在腰椎第四、第五以及薦椎第一節的位置。

人在挺直的時候,是脊椎受力最均勻的時候。

應思漢院長呼籲:「大部分運動傷害、習慣,其實都可以透過日常生活調整與訓練來改善。

當自己身體有警訊腰在酸了,就不要一直維持同一個動作。

」好好愛護身體,別讓脊椎受委屈了。

註1由於醫學名詞沒有統一的中文翻譯,附上原文供參考。

參考資料 豐榮醫院衛教資訊、應思漢醫師粉絲團 延伸閱讀 騎機車也要符合人體工學!4大方法讓你避免騎出脊椎病 腰痠、腳麻原來問題出在「脊椎」!長期忽略脊椎退化恐造成大小便失禁 走在骨科醫療技術尖端!豐榮醫院院長應思漢:讓患者自己選擇治療的方式 Heho熱門文章 1.整理包/新冠肺炎症狀已改變!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OmicronBA.5更常出現聲音沙啞2022-08-012.居家隔離整理包/3+4、0+7差在哪?能不能出門工作?常見Q&A一次懂2022-09-293.COVID-19/國內確診者「7+7」有望縮短天數、開放外出用餐!指揮中心最快下周宣布2022-09-304.2022年流感疫苗整理包/自費、公費差在哪?該去哪家診所施打?2022-10-035.確診了要隔離幾天?同樣是居家,一張圖了解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居家照護2022-06-15 影音健康 沒確診可以喝清冠一號?清冠一號怎麼喝?醫師大揭秘:不是每個人都適合!2022-05-27【Heho微動畫】臉部痘痘位置代表什麼?對應的器官一次看懂!2021-01-2227歲被宣告肺腺癌第四期!選對基因篩檢、治療策略兩個月腫瘤就消失2022-02-07 更多影音 熱門關鍵字 關注Heho 每日提供您最專業正確的健康知識  親子站▸新冠專區 新冠肺炎專區 兒童防疫專區 新冠疫苗指南 防疫生活對策 圖解疫情 疾病症狀 人體地圖 臉部 腦部/頸部/胸部 腹部 泌尿/生殖系統 皮膚/骨骼/肌肉 內分泌/免疫系統 症狀查詢 常見症狀 新冠症狀 過敏 咳嗽 頭痛 便祕 健康百科 科研新知 用藥安全 營養衛教 中醫養生 運動健身 心理健康 育兒親子 罕見疾病 醫學故事 傳染疾病 請問專家 醫生說 牙醫說 中醫師說 藥師說 營養師說 治療師說 心理師說 護理師說 科學家說 專家側寫 輔大專家說 醫學專區 醫學健康 夏日消暑大作戰 打擊失眠大作戰 視力保健診療室 未來醫學專區 小手術大困擾 心血管專區 急診室直擊 飲食營養 上班族營養補充指南 糖尿病專區 查營養 更多醫學專區▸ 醫學專區 圖解健康 圖解健康 居家保養 健康知識 穴道運動 食物營養 漫話健康 漫話科普 圖解疫情 癌症百科 認識癌症 預防癌症 治療癌症 抗癌新知 抗癌故事 康復調理 協助資源 影音健康 健康生活 醫療新知 吃出營養 運動教室 Heho服務 健康管理工具 健康小幫手 健康檢查 自我檢測 討論版 Heho服務 HehoApp Heho健康主題特刊 活動特區 健康大調查填問卷抽好禮▸ 親子 Heho親子 健康成長 孕前到產後 親子生活 教育學習 生長曲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