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儒家思想不合時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現代人認為儒家思想不合時宜,大多是因為孔子口中的一些合乎「禮」的規條,若要在現今世代切實執行,委實是有點「強人所難」。
例如「父母在,不遠遊」,「三年之喪」之 ...
現代社會發展一日千里,科技發達,上星期推出的最新版本軟件,今天可能已算是「陳年舊貨」,因為已經有更新的版本了;資訊也相當發達,你還在穿上一季流行的簡約派服裝麼?法國巴黎的著名設計師昨天已發表了一系列七十年代嬉皮士風格的時裝了。
舊不如新,是現代人的價值觀。
就連「思想」,很多人也認為「舊不如新」,儒家思想已經是「老土」、「保守」的代名詞,是不合時宜的。
儒家是至聖先師孔子的哲學思想,其內容可以一「仁」字概括,「仁」的根本就是「忠恕」。
孔子弟子曾參曾言:「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而要達到「忠恕」,必先要「孝悌」,因為「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人若「孝悌」,再將對父母兄弟的「孝悌」之情,推及至身邊的人身上,就能「忠恕」,也就合乎「仁」,成為君子了。
現代人認為儒家思想不合時宜,大多是因為孔子口中的一些合乎「禮」的規條,若要在現今世代切實執行,委實是有點「強人所難」。
例如「父母在,不遠遊」,「三年之喪」之說,現代人都認為是太苛刻了。
現今「全球一體化」,國際交通便利,國與國之間的貿易來往頻繁,人們往往要遠赴海外公幹。
難道就因為「父母在」,而不顧生計「不遠遊」嗎?父母逝世,難道又真箇要辭去工作,於父母墓旁守孝三年?
事實上,有這些想法的人,其所知的、所想的都太流於表面和片面了。
「父母在,不遠遊」以及「三年之喪」於孔子那個農業社會時代,當然不難實行,孔子提出這兩種說法實為無可厚非,他怎麼會預料得到數千年後的世界(恐怕「世界」這觀念他也沒有)發展到如此地步呢?其實,這兩種說法都只是形式而已,我們要探求、學習的,是它們背後的意義。
「父母在,不遠遊」是為了不要讓父母操心擔憂,須知往昔交通不發達,消息也不靈通,「遠遊」往往會遇險。
現今科技發達,「遇險」機會當然大大減少,然而這種「不讓父母操心擔憂」的思想,實在值得學習。
「三年之喪」亦作如是觀,守喪三年,似是苛刻的要求,但孔子有此說,是基於他認為子女對父母有「孝」,故父母死後,按照情理,子女會茶飯不思,無閒情打扮,故才有穿麻衣、吃簡單飯菜、守喪三年的想法。
若子女竟然仍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表示他對父母之死毫不傷心,是為「不孝」。
因此,這兩種形式規範所表現的,不過是儒家思想的根本,「孝悌」中的「孝」而已,絕不是強制人們遵行此「禮」。
若然有人循規蹈矩遵守「父母在,不遠遊」和「三年之喪」,但心中卻無半點「孝」,想孔子也不會認同之、推崇之。
孔子絕不是個死硬派,因此他所教的不是死板的形式規矩,而是其背後意義,這從他「因材施教」上可略窺一二,子路、冉有同向孔子問「聞斯行諸」,但孔子分別向他們答覆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答案。
只因「求也退,故進之。
由也兼人,故退之。
」可見孔子要教授弟子的並不是應否「聞斯行諸」,而是如何從「聞斯行諸」中取得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才是背後意義,「聞斯」應否「行諸」只是形式。
現代人崇洋,認同西方「個人主義」,否定中國儒家思想。
但近年來,不少西方國家開始認同儒學,其中「孝」更是他們所注意的。
因「孝」實有助維繫家庭開係,良好的家庭關係,是一個穩定的社會的基礎。
現世代,尤其於西方國家,因一時之氣或金錢問題,殺父弒母的事件屢見不鮮。
儒家的「三思後行」及「孝道」,實有助改變這個局面。
誰說儒家思想不合時宜?
>>中六寫的第一篇議論文。
不要被文中那一大堆引文嚇怕,對於一個兼修中國文學和中國歷史的預科生來說,那不過是小兒科的基本功而已,不要以為我真的那麼厲害。
延伸文章資訊
- 1傳統孝道的批判繼承--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論語·為政》)不但父母生前要對其以禮敬養,父母去世后還要以禮安葬、以禮祭祀。 ... 傳統孝道顯得越來越不合時宜,受到了眾多知識分子的批判與否定。
- 2孟子的王道政治已不合時宜?—— 從現代自由主義的角度反思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儒家認為即使刑法能阻止人民犯錯,他們內心也不知道自己有錯,一但他能 ...
- 3三書六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六禮」即六個禮法,指纳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迎親)。 三书六礼. 三書六禮是中國傳統婚禮的重要禮儀.
- 4何文匯:孔子思想不合時宜?|編輯精選 - 灼見名家
何文匯:孔子思想不合時宜? · 孔子的思想是偉大的,是實用的,並不迂腐。腐儒不善用孔子的學說,使它腐朽了;獨裁者歪曲孔子的學說,作為欺壓人民的工具, ...
- 5論儒家思想不合時宜
現代人認為儒家思想不合時宜,大多是因為孔子口中的一些合乎「禮」的規條,若要在現今世代切實執行,委實是有點「強人所難」。例如「父母在,不遠遊」,「三年之喪」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