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韓非雖死﹐但他的思想卻在秦始皇﹑李斯手上得到了實施。

韓非著作吸收了儒﹑墨﹑道諸家的一些觀點﹐以法治思想為中心。

他總結了前期法家的經驗﹐形成 ... 法家大成 ---韓非   韓非(約西元前280年-西元前233年)﹐出身於韓國貴族﹐《史記》記載﹐韓非精於“刑名法術之學”﹐與秦相李斯都是--荀子--(本名--荀況--聲譽在當時正如日中天,但是由於當時的各國君王要的都是能懂富國強兵的讀書人,而荀子在這方面的學問又不太好,所以總是不受歡迎。

要不是楚相春申君讓他在蘭陵縣為一小縣長,日子還真的不好過。

不僅在楚國,而且在秦、齊、燕、趙、魏、韓等國,受到官方和民間的一致推崇,被尊為荀卿。

他的一篇《勸學》,學子們幾乎人手一冊,其中名句「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就是我們後來說的「青出於藍」的典故)的學生。

韓非不擅言語﹐但文章出眾﹐連李斯(後面補充)也自嘆不如。

  韓非目睹戰國後期的韓國積貧積弱﹐多次上書韓王﹐希望改變當時治國不務法制﹑養非所用﹑用非所養的情況﹐但其主張始終得不到采納。

韓非認為這是“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

意思就是說這些大臣的品行都很糟糕,只有我是好的、所以大家都容不下我、不願推行我的政策”便退而著書﹐寫出了許多著作,(書局都有賣,盡量看漫畫版的、越小本、越簡單越好)洋洋十萬余言。

  韓非的書流傳到秦國﹐為秦王贏政所賞識﹐秦王以派兵攻打韓國相威脅﹐迫使韓王讓韓非到秦國為其效力?韓非在秦國倍受重用﹐引起了秦朝李斯的妒忌﹐李斯在秦王面前誣陷韓非﹐將其投入監獄﹐最后逼其自殺?( 這是 史記 司馬遷說的)--------------------------------------------------------------------------------   韓非,戰國後期重要的思想家,先秦(秦朝還沒統一全國前的歷史)"法"、"術"、"勢"學說的集大成者 (這又有一段歷史了~ 在20年前的時候,各國間最重視讀書人的是齊國(所以花了一堆錢,請各國的學者來他們國家免費的吃吃喝喝還外帶車子和房子都有;一搞就是十幾年),而齊王最關心的,也是大家爭論最激烈的,就是如何成就霸業之事。

在這個問題上,稷下(就是我們的中央研究院)分成了「術」、「勢」兩派,分別以尹文和慎到為代表。

尹文和慎到都同意,實現霸業,必須以「道」為原則,以「法」為手段。

但再進一步,兩人卻有了分歧。

尹文強調「術」,主張「不學無術」:無「術」之學,一概不學;慎到主張「勢」,強調「勢不兩立」。

最後,兩人鬧得關繫緊張,見面不說話,吃飯不同席,若是狹路相逢,不是一個人掉頭便走,就是兩人同時扭轉屁股.........。

但是,在西漢劉向編寫的《戰國策》中,卻有另一種說法:楚、燕、代等國想聯合起來對付秦國,秦王召大臣商議,姚賈自願出使四國,姚賈的出使瓦解了四國的聯合行動,回秦後得到重賞。

韓非對此頗為不滿,就到了秦王面前說姚賈的壞話。

一開始攻擊姚賈用秦國財寶賄賂四國君王,接著又揭姚賈的老底,說他是"世監門子,梁之大盜,趙之逐臣",認為重賞這種人是不利於"厲群臣"的。

秦王召姚賈質問,姚賈對答如流。

說以財寶賄賂四君是為秦利益考慮,如果是"自交",他又何必回秦國;對自己的出身他也毫不隱諱,並列舉姜太公、管仲、百里奚等名人為例,說明一個人的出身低賤和名聲不好並不礙於效忠"明主"。

他勸秦王不要聽信讒言,於是秦王信任姚賈而殺了韓非,從這裡看,韓非似又是咎由自取,妒忌別人而終害自己。

目前,學術界對韓非的死因,持《史記》說的居多,但也有不同看法的,大致歸納為下列幾種意見:   一種意見認為:韓非之死固然與李斯、姚賈有關,但關鍵因素則在於秦王的多疑。

《史記》和《戰國策》的記載實際不矛盾,前者講政治原因,後進談個人原因,決定者則是秦王。

秦王為人"少思而虎狼心,"他對韓非學說的傾倒,並不能消除他對韓非的不信任。

他需要的是能實現他統治野心的工具,不能充當這種工具的人,不論學問多好,也沒有存在的價值。

辦禁韓非出自他的本意,殺其人而用其學說,正符合這個統治者的性格。

:,並非李斯的嫉妒陷害。

戰國後期,勢力強盛,秦欲擴張,韓首當其衝,對此"韓王患之,與韓非謀弱秦。

"韓國的"弱秦"計劃,開始是派水工鄭國到秦遊說。

抓住秦王好大喜功這一點,以興修水利來消耗秦之國力,但此事不久即敗露,且修建的"鄭國渠"不僅沒有"弱秦",反而使秦更趨富強。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韓非親自出馬使秦以"存韓",企圖把秦軍引向趙國並破壞姚賈的出使,李斯作為秦臣與韓非展開鬥爭,談不上什麼嫉妒。

如果李斯是嫉妒,他又何必在秦王面前舉薦韓非,而且韓非死後,李斯還是多次提韓非子言"。

嫉妒之說是司馬遷的個人偏見所致。

  更有人認為:人們總把韓非視為愛國者,為"存韓"而死,實際上並不然。

韓非和李斯都是戰國時代的縱橫遊說之士,換言之就是政客。

韓非到秦國去是與李斯爭權奪利,要說嫉妒之心兩人皆有,兩人鉤心鬥角的結局則是李勝韓敗罷了。

     韓非雖死﹐但他的思想卻在秦始皇﹑李斯手上得到了實施。

韓非著作吸收了儒﹑墨﹑道諸家的一些觀點﹐以法治思想為中心。

他總結了前期法家的經驗﹐形成了以法為中心的法﹑術﹑勢相結合的政治思想體系﹐被稱為法家之集大成者。

  韓非著重總結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把商殃的法﹑申不害的術和慎到的勢融為一本。

他推崇商鞅和申不害﹐同時指出﹐申商學說的最大缺點是沒有把法與術結合起來﹐其次﹐申﹑商學說的第二大缺點在於“未盡”﹐“申子未盡於術﹐商君未盡於法”。

(《韓非子.定法》)韓非按照自己的觀點﹐論述了術﹑法的內容以及二者的關系﹐他認為﹐國家圖治﹐就要求君主要善用權術﹐同時臣下必須遵法。

同申不害相比﹐韓非的“術”主要在“術以知奸”方面有了發展。

他認為﹐國君對臣下﹐不能太信任﹐還要“審合刑名”。

在法的方面﹐韓非特別強調了“以刑止刑”思想﹐強調“嚴刑”﹑“重罰”和現在的「新加坡」治理的方法很像。

  尤可稱道的是﹐韓非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法不阿貴”的思想﹐主張“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這是對中國法制思想的重大貢獻﹐對於清除貴族特權﹑維護法律尊嚴﹐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這一句話很重要、一定要背起來!雖然日常生活中見不到,不過寫論說文時倒是常常用到)   韓非認為﹐光有法和術還不行﹐必須有“勢”做保証。

“勢”﹐即權勢﹐政權。

他贊賞慎到所說的“堯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為天子能亂天下”﹐提出了“抱法處勢則治﹐背法去勢則亂”的論點。

(意思是說總統如果依法來治理國家、那麼國家就會安定,如果總統自己也亂搞的話、國家就會完蛋了。

)   韓非用進化的歷史觀點分析了人類歷史。

他把人類歷史分為上古﹑中古﹑近古﹐當今幾個階段﹐進而說明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那種想用老一套辦法去治理當世之民的人都是“守株”之徒。

  韓非的進化歷史觀在當時是進步的。

他看到了人類歷史的發展﹐並用這種發展的觀點去分析人類社會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韓非把社會現象同經濟條件聯系起來﹐這在當時是極其難得的。

韓非對經濟與社會治亂的關系有了初步認識﹐注意到人口增長與財富多寡的關系﹐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人民眾而貨財寡”會帶來社會問題的思想家。

  韓非提出了“循名實而定是非﹐因參驗而審言辭”的著名論題。

“參”就是比較研究﹐“驗”就是用行動來檢驗。

韓非認為﹐不經過“參驗”而硬說是如何如何﹐是無知的表現﹔不能確定的東西而照著去做﹐(這就是科學的精神,這個想法、應該是來自於當時的墨家)   韓非思想中有不少辯証法的因素。

祂看到事物不斷地變化著﹐指出“定理有存亡﹐有生死﹐有盛衰。

”“物之一存一亡﹐乍死乍生﹐初盛而後衰者﹐不可為常。

”(《解老》)他在中國哲學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矛盾”的概念。

他所講的矛與盾的故事﹐對人們分析問題﹑表達思想至今仍有著深刻的啟發作用。

自相矛盾 語本韓非子˙難勢:人應之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比喻行事或言語先後不相應、互相抵觸。

  外儲說左上 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

當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

桓公患之,謂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貴甚,一國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試勿衣紫也?謂左右曰:『吾甚惡紫之臭』。

於是左右適有衣紫而進者,公必曰:『少?,吾惡紫臭』」。

公曰:「諾」。

於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國中莫衣紫;三日,境中莫衣紫也。

齊桓公喜歡穿紫色ㄉ衣服,因此全國上下人人都穿紫色.在當時,五匹白布也比不上一匹紫布.桓公很擔心,便問管仲說:我喜歡穿紫色ㄉ衣服,紫布很貴,全國百姓都喜歡紫色不能停止,我該怎麼辦呢?管仲說:君王想要阻止它,何不試試不要穿紫衣呢?跟王ㄉ左右近臣說:我很討厭紫色ㄉ氣味.於是左右近臣剛好穿紫衣進殿的,桓公必說:退後一些,我討厭紫衣的氣味.是.於是隔天,殿中沒人穿紫衣;再隔日,國中無人穿紫衣;第三天,全境內無人穿紫衣. 是說為政者的言行影響著全國的方向,為政者不可亂說話!     韓非的政治思想為中國封建統一事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他的哲學思想包含了相互的唯物主義和辯証法思想﹐開拓了人們的思路。

今天節錄一小部分給同學看看: ◆闡性惡   荀子主性惡,但荀卿的主張性惡,乃因企圖以「禮」(就是教育)來化除「惡性」,使人性入 於善,所以其最終目標是要去除人的「惡性」,使之臻於「善」(他以前在選學生時有說過:25歲以前的孩子他才要教、25歲以後人格已經定型、教也沒用了)。

韓非繼承其師之說,又加推闡,則逕認人性重私利,全無化之使善的可能。

由這一觀點出發,韓非認為人與人的關係,全在於「利」字。

甚至認為父母子女之間也是利害關係的結合! 父母之於子也,產男則相賀,產女則殺之。

此俱出父母之懷衽,然男子受賀,女子殺之者,慮其後便,計其長利也。

故父母之於子也,猶用計算之心以相待也, 而況無父母之澤乎! 韓非這種說法,純由人性的黑暗面出發,全未考慮現實環境的可能因素,而且有以偏概全之蔽。

這是因為韓非堅決主張「性惡」,認為無「法」不足以為治的關 係。

◆法後王   孔、孟皆法先王(相信以前的堯舜時代的皇帝做的才是最好的,現在都很糟~),這是無庸贅言的;荀子則異於此,既法先王,也法後王。

(就是說以前所有的皇帝所做的不管好壞我們都應要重視並學會教訓,同時還要創造新的政策) 戰國之權變亦有可頗采者,何必上古!秦取天下多暴;然世異變,成功大。

傳曰「法後王」,何也?以其近己而俗變相類,議卑而易行也。

司馬遷的說法,正確掌握法後王之利,可謂通達之論。

◆反德治,重法治   儒家重視個人的道德修養,推而及於政治,因而主張德治,以為只要君聖臣賢,國家便可平治。

這種主張,最大問題在只著眼於統治系統,而忽略被治階層。

實 則一切政治問題的解決,都有賴於統治系統與被治系統的協調。

法家則側重在如何控制被治系統上,所以反德治而重法治。

  韓非以為「法」是治國的唯一標準。

有一段韓非子與荀子在禮義之間的爭辯是這樣的: 韓非子:「先生禮義之論,沒錯。

但時代不同了,如今不適、適用了。

聖王時代,人少地多,草木豐則衣食足,財不多而物有余,民眾是不爭,禮義可講。

那時,為政 不易,領導難,當、堯,住在二十平米的破茅草屋裡,吃粗糧,喝菜湯,穿一身麻衣,其生活水準超不過今日之門衛;禹,天天早起,扛鋤下田,要干、干體力活,兩條腿累得精瘦,其勞動強度過於今日之勞役。

君王中間,無人想受那份罪,能不相互禮讓嗎?   「現今之時,人口多而底子薄,供養差而財物寡,百姓不能不爭,禮義難講。

不說國君,就說一個縣令,日日宴請,夜夜歡歌,居有華屋,出有公車,子孫都跟 著享福,誰人不想呢?爭位奪權,能不打得頭破血流嗎?」   韓非頓了頓,提高聲音說:「以過去寬緩之政,治今天急世之民,好比無疆而騎野馬,危矣!」   荀卿門下的那班弟子,哪裡聽到過這般大膽透徹的言論?一個個都目瞪口呆。

槐樹上垂下好幾根小吊死鬼,在眾人頭頂上晃悠著,竟無人留意。

  荀卿臉色有些沉,端著茶杯,低頭細品,然後緩緩地問道:「依公子之見,今日該如何治國呢?」   韓非見荀卿問他,更來了情緒,索性放開了說:   「庶民怕什麼?權、權勢也。

他們素質低,有幾人懂得禮義?孔子,天下聖人,行仁義於海內,從者僅七十人而已;魯哀公,南面稱孤,境內之民,誰不臣服?非魯衰公比孔子更有仁義,乃庶民懼畏權、權勢也。

  「百姓者,如家中不肖之子,父母說之不聽,鄰居勸之不睬,師長教之不改,抓進官府,關而苔之,馬上老實。

重罰,民眾畏之。

著文鼓吹邪說之儒生,持械擾亂社會治安之游俠,挾國外勢力以自重之縱橫家,君王左右結成幫派、自謀私立之侍臣,以及不事耕戰之工商個體戶,皆應予以嚴懲,誅殺無赦。

抓一二典型,殺雞駭猴。

厚賞,民眾趨之。

勤於耕種者,獎,以勞作之時日論酬;勇於爭戰者,賞,以斬獲之首級計功。

樹三四模範,舉國效之。

賞罰之外,嚴禁庶民胡思亂想。

那些華而不實、蠱惑人心、亂七八糟之書,一律燒掉。

以律法為教材,讓官員作教員,使天下是非一個標準,人人言談歸於法,行為合乎律。

(這就是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思想起源。

) 耕者,只知用力刨土;戰者,只懂英勇砍頭。

國君若能如此依法治國,國家焉能不強?!霸業指日可待,功績必超五帝,直逼三皇。

」 韓非以為施政須為大多數人著想,若然,則任人不如任法。

因為法的特性在「尚公而去私」,這與今日的重視「法治」有某種程度的相通性,但其基本出發點則大為不同。

小篆的文字 李斯(因蹲馬桶而瞭解了做人要力爭上游道理的政治家)楚國上蔡人   李斯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他年輕時,起初在楚國鄉村(今天的河南省上蔡縣縣城東南郊外)做管理米倉:存放著稻、黍、稷、麥、豆等五谷雜糧的小官長達八年,後來,因職務之便,多拿了些稻穀行走二十多日才見到荀子(大概是西元前250年),將稻穀上為學費並成為門下弟子兩年。

荀子本來是想將自己以為最優秀的兩名弟子:韓非與李斯教育成功候便獻給自己的國家---楚國,但是沒想到入門時間比較晚的韓非一下就跑回自己的國家去抵抗秦國的侵略,而李斯則是在韓非無意間透露出秦國必定滅六國的言論後決定投奔必勝的一方---秦國。

秦統一前,因各諸侯國長期割據分裂,形成了語言異聲,文字異形的局面。

秦始皇一直殷望著有標準的字體來取代以前流行的異體字,於是便打聽到李斯擅長書法,就把這任務交給他。

李斯將大篆字體刪繁就簡,整理出一套筆劃簡單,形體整齊的文字,叫做秦篆又稱小篆。

秦始皇看了這些新書體後,很滿意,於是就把它定為標準字體,通令全國使用。

當時,人們對小篆的結構不太熟悉,很難寫得稱心如意。

李斯就和趙高(以非常會拉馬車而出名的宦官,個高英俊、後來在秦始皇死的時候與李斯一同竄改遺書,將秦始皇的孩子裡最愛享樂的捧為皇帝,最優秀的大皇子殺死。

),胡毋等人寫了《倉頡篇》,《爰歷篇》和《博學篇》等範本,供大家臨摹。

  十多年後,終於被秦始皇賞識,當任廷尉。

在秦始皇併吞六國後李斯上書,說秦始皇「德兼三皇,功過五帝」,從此應由「王」改稱為「皇帝」這就是「皇帝」名稱的由來。

秦始皇逝世的前一年,秦始皇不畏錢江險濤,東下會稽(今浙江省紹興縣,這裡還誕生過中國最有名的大美女--西施),祭過大禹陵,登上天柱峰(後來教叫做秦望山),俯瞰東海湧潮後,命丞相李斯手書《會稽銘文》。

李斯奉命連夜寫畢後的隔日,他又採嶺石鑴刻,然後立於會稽鵝鼻山山頂(後叫刻石山),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會稽刻石】。

統治期間,李斯以傑出的政治遠見和卓越才能,被任命為丞相。

   後來、因李斯和趙高新捧出的二世皇帝極度貪玩、不好思考又愚笨同時又寵信宦官趙高,因此在宮廷鬥爭中、李斯終於鬥輸了趙高。

最後在刑場上被判決「五刑」與「腰斬」同時實施。

五刑即為剿鼻、割舌、剁肢、笞殺、碎屍。

因此、李斯死的時候應該是活活痛死的。

不過、二世皇帝也沒好到哪裡去、李斯死後,趙高昇任丞相。

第二年,在一片祥和的氣氛中,他和二世突然就一個動物的命名,產生了認識上的重大分歧。

趙高獻上一只鹿,但堅持說是馬。

二世雖傻,卻認得出是鹿,便說不是馬。

眾臣莫衷一是,有的說是馬,有的說還需實踐檢驗,只是沒人敢說是鹿。

由此,二世被懷疑得了妄想幻覺型神經病。

這就是「指鹿為馬」的典故。

  於是趙高對外宣稱:為了拯救秦國,只好殺掉二世。

趙高派手下去逼宮。

二世見趙高派手下提著劍闖入宮中,知道事情有些不妙,趕緊說,他願退位而為郡王,不許;又說,願為萬戶侯,也不許;二世急了,說,當黔首也行,只要活著。

趙高手下回答說,當黔首可以,但活著不行。

結果,二世被殺,後以黔首(黔 ㄑㄧㄢˊ首:秦時對百姓的稱呼。

黔,黑色。

首,頭。

君臨城下,萬民擁戴、放眼過去,人群黑壓壓一片.......看到的都是百姓黑色的人頭,所以黔首指平民百姓)之禮,葬在了他度過許多歡樂時光的 宜春苑。

直到現在、河南省上蔡縣縣城東南郊外,當年楚國糧倉舊址附近,突然多了一處景點,名為「李斯故廁」。

它不知何年修建,卻是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不久前, 當地為了發展旅游業,將其正式對外開放。

景點的門票,比照其他收費廁所,只收幾毛錢,游客仍然不多。

每天,當零星游客散去之後,「李斯故廁」便靜立在荒野之 中,默默對著夕陽殘照。

  當然,這是後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